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盼 杨淑珺 +5 位作者 陈欢 邰千慧 田艳妮 王璐 崔巍 许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陕西省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联众浏览系统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5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经临床资料、肾上腺静脉采血或术后病理确诊的PA患者90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102例,对一般资料、卧立位醛固酮浓度、卧立位肾素浓度、卧立位ARR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得出卧立位ARR、醛固酮浓度最佳诊断切点。结果PA组和EH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病程、高血压水平、用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PA组的卧立位ARR及醛固酮浓度均高于EH组(P值均<0.001),卧立位肾素活性、血钾水平均低于EH组(P<0.001)。诊断PA患者的ARR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48.57(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61)、立位35.54(pg/mL)/(pg/mL)(敏感度=0.656,特异度=0.922);醛固酮浓度最佳切点分别为卧位174.44 pg/mL(敏感度=0.711,特异度=0.814)、立位232.10 pg/mL(敏感度=0.522,特异度=0.814)。结论卧立位ARR最佳诊断切点的特异度均较卧立位醛固酮浓度特异度高,卧位ARR最佳诊断切点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立位ARR高,建议立位ARR作为门诊筛查PA患者的首选指标,且住院期间结合卧位ARR和醛固酮浓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诊断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附1例分析)
2
作者 张文迪 陈青 +1 位作者 郑冬梅 周新丽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1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RR阴性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疗过程。结果患者男,44岁,阵发性头晕,出汗、乏力,发作时测血压高... 目的分析总结1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RR阴性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疗过程。结果患者男,44岁,阵发性头晕,出汗、乏力,发作时测血压高,曾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其舅舅和女儿均患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查ARR阴性,卡托普利试验结果显示服药2 h后醛固酮浓度未被抑制,体位试验结果显示立位醛固酮浓度升高,肾上腺增强CT示右侧肾上腺外侧支结节,基因检测未见异常,PA诊断明确,考虑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大。给予螺内酯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治疗,患者血压控制可,头晕、出汗症状较前好转,出院继续联合降压治疗。结论对于临床怀疑PA但ARR阴性的患者,应考虑有无其他因素致ARR假阴性,尤其是降压药物的影响,行确证试验排除或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 假阴性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列线图应用
3
作者 丁源 倪会芳 +3 位作者 李隽 付群 贺慧甜 吴文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158-2164,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亚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PA亚型的分类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4例诊断为PA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其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亚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PA亚型的分类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4例诊断为PA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其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将204例患者分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70例)、醛固酮腺瘤(APA)组(134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IHA分型的危险因素,构造列线图预测IHA的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联合预测IHA亚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与IHA组相比,APA组的血钾水平和体重指数(BMI)更低(P<0.05)。logistic回归提示BMI、血钾、双侧CT表现是IH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显示观察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为0.697~0.857),敏感度为67.30%,特异度为81.10%,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为0.740~0.953),敏感度为85.70%,特异度为74.40%。与IHA组相比,APA组的卧位血浆醛固酮浓度(PAC)、24 h尿醛固酮(UALD)更高(P<0.05),立位PAC及卧位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更低(P<0.05)。结论基于BMI、血钾及CT表现建立的列线图可以预测PA患者IHA分型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血钾浓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