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太君 张文超 +3 位作者 肖蕊 徐涛 王庚 杨明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绘制术前NT-proBNP浓度与术后30 d死亡情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NT-proBNP临界值为1765.0 pg/ml。根据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为两组:低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L组,n=463)和高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H组,n=1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不同血浆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L组比较,H组年龄、术前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比例、术后30 d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OR=1.215,95%CI 1.073~1.375,P=0.020)、术后30 d死亡(OR=32.696,95%CI 7.158~149.338,P<0.001)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术后30 d死亡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危重 髋部骨折 血浆氨基末端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马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P水平要比对照组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高水平与脑梗塞患者有很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B型N端片段 Pro—BNP 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文璐 杜小宇 卢成志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ACS患者6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前的肌酐值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02例和580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评价D-D、NT-proBNP水平对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NT-proBNP水平升高均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联合NT-proBNP检测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D-D水平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05,敏感度58.82%,特异度100%;NT-proBNP水平诊断ACS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737,敏感度67.65%,特异度73.62%;D-D联合NT-proBNP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38,敏感度68.63%,特异度为93.28%。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是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 血浆氨基末端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公信 江玲 +3 位作者 刘芃 缪绯 张培东 刘映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45-2946,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运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为反搏组,另一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房室腔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浆脑钠肽含量,并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反搏组左房、左室内径较前缩小,LVEF较前增加,脑钠肽前体较前减少,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反搏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反搏期间,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衰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增强型外反搏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血浆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娟 侯小锋 +2 位作者 姚静 单其俊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前后血浆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是否能够反映CRT植入后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程度。方法:对本中心33例植入CRT/CRT-D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时间...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前后血浆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是否能够反映CRT植入后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程度。方法:对本中心33例植入CRT/CRT-D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有反应者定义为术后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心功能分级NYHA下降≥1级;无反应者为术后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NYHA下降<1级、因心衰再入院或心源性死亡。结果:有反应组术后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2.90±0.57)ng/L vs(3.38±0.47)ng/L,P=0.001]。随访时间≥6个月时,NT-ProBNP水平的降低幅度(Δ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容积缩小幅度(ΔLVEDV%)呈线性回归(b=-0.499,R2=0.489,P=0.001);无反应组术后NT-ProBNP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别[(3.53±0.42)ng/L,P>0.05];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ΔLVEDV%无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CRT/CRT-D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13%可以预测CRT有效(HR=14,P=0.02);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用于监测CR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心脏毒性及检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长勇 杨淑莲 +3 位作者 李泳浩 侯伟 王茂生 王永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95-269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常用化疗药物(柔红霉素和亚砷酸)引起相关心脏毒性及监测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化疗,并监测化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及血浆...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常用化疗药物(柔红霉素和亚砷酸)引起相关心脏毒性及监测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4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化疗,并监测化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共8例患者出现明显ECG改变,且化疗后血浆NT-proBN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酶谱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8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化疗后血浆NT-proBN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柔红霉素及亚砷酸常规药物治疗可能引起相关的心脏毒性,ECG是常规检测手段,NT-proBNP亦可作为简便实用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心脏毒性 血浆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