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清化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铭涵 王文荣 +8 位作者 黄健 钟国栋 许赋瑜 李思汉 林建龙 王鑫 林秀明 黄恒青 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抽检大鼠确认造模成功后,将CAG造模组余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予相应药物干预30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留取胃组织,分析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与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缩,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饮可不同程度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升高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化饮可调控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表达失衡,有效逆转CAG大鼠胃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病理 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 血清一氧化氮(NO) 血清胃泌素(gas) 血浆胃动素(MTL)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等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学习 路莉 +4 位作者 李少海 千维娜 王艳 祁永福 赵健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和电镜观察食管病理组织学改变;采血分离血清、血浆,检测GAS、MTL、VIP水平。结果疏肝和胃颗粒含药血清孵育可以引起来源于食管下括约肌、胃体、胃窦和胃幽门部位平滑肌细胞收缩,与正常对照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模型大鼠食管组织鳞状上皮增生和炎性等光镜改变,恢复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连接结构减少等超微结构损伤。疏肝和胃颗粒可升高模型大鼠血GAS、MTL水平,降低血VIP水平,其中血GAS和VI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MTL水平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损伤,增加胃食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反应,调节血GAS、MTL和V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颗粒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gas) 胃动素(MTL)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对成年鹅血浆中生长抑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艾晓杰 郑元林 +2 位作者 刘根桃 陈伟华 韩正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半胱胺 成年鹅 血浆 生长抑素 胃泌素水平 影响因素 试验处理 样品收集 日粮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GAS VIP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坤寅 吴佩莼 +1 位作者 关永格 陈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55-2058,共4页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血浆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运脾除湿中药运脾饮(苍术、枳实、...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血浆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运脾除湿中药运脾饮(苍术、枳实、厚朴、藿香、丹参、黄芪等)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温开水,各用2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AS和VIP水平,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GAS和VIP水平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均出现GAS明显下降(P<0.05),VIP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者GAS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VIP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GAS和VI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运脾除湿中药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GAS含量降低,VIP含量升高,提示GAS、VIP可能参与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运脾除湿中药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发生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术后患者的GAS、VIP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除湿中药 妇科腹部术后 血浆胃泌素(gas)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独行菜不同极性部位对鼠胃肠动力及MTL和GAS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士浩 都玉蓉 +2 位作者 祁得胜 林鹏程 马建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790-4792,4801,共4页
为明确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提取物中促胃肠动力的有效部位,在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的方法制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并检测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浆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 为明确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提取物中促胃肠动力的有效部位,在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的方法制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并检测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浆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对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水提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有极显著差异;水提取部位对小肠推进比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乙酸乙酯部位有极显著差异;水提取部位、正丁醇部位对小鼠MTL含量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乙酸乙酯部位有极显著差异,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GAS含量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初步判断乙酸乙酯部位为宽叶独行菜促胃肠动力的有效部位,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 极性部位 胃肠动力 血浆胃动素(MTL) 血浆胃泌素(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血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榕 唐毅 +2 位作者 李穗 徐学虎 司徒兆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胃泌素 (GAS)血症与大肠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GAS水平。结果 :手术前大肠癌患者血清GAS水平为 ( 15 7 34± 34 32 )ng/L ,高于对照组 ( 4 8 4±41 95 )ng/L ,二者... 目的 :探讨高胃泌素 (GAS)血症与大肠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GAS水平。结果 :手术前大肠癌患者血清GAS水平为 ( 15 7 34± 34 32 )ng/L ,高于对照组 ( 4 8 4±41 95 )ng/L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血清GAS水平在大肠癌组中手术前后 ( 15 7 34± 34 32 ,76 6 8±4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手术后血清GAS水平 ,大肠癌组为 ( 76 6 8± 40 5 )ng/L ,对照组为 ( 5 2 43±34 2 1)ng/L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手术前后 ( 4 8 4± 41 95 ,5 2 43± 34 2 1)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 >0 0 5 )。不同临床分期之间血清GAS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患者血清GAS水平升高 ,有一定特异性 ,测定GAS值可作为早期诊断大肠癌的辅助指标之一 ,对判断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清 胃泌素血症 结直肠肿瘤 胃泌素 gas 临床表现 放射免疫法 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中医病因所致脾气虚、脾阳虚大鼠模型的证候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颖 郑小伟 李秀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物反证。结果: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宏观证候计分高于正常组(P<0.01),且以脾阳虚组为著(P<0.01);两组血清GAS均低于正常组(P<0.01);脾气虚组的血浆MTL低于正常组(P<0.01),而脾阳虚组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脾中药干预后,各项脾虚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或消失;血清GAS、血浆MTL紊乱回复。结论:多因素复合法复制的脾气虚、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符合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稳定性良好,且经得起药物反证;脾气虚、脾阳虚大鼠的脾虚宏观证候呈递进关系;血浆MTL在脾气虚和脾阳虚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可作为鉴别两证的微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大鼠模型 血清gas 血浆M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