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方法学建立和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雯 虞倩 +5 位作者 陈方俊 秦嘉倩 潘柏申 郭玮 卞华 王蓓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建立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早期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方... 目的建立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检测方法,用于早期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方法 arginine 13 C 15 N作为内标,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2.6μm,100 mm×3.0mm)进行分离,柱温55℃。流动相为0.2%甲醇水溶液和0.2%甲酸甲醇溶液,流速为0.5 mL/min,梯度洗脱。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measuring interval,LLMI)、线性、不精密度、回收率、稀释一致性和血浆标本稳定性。采用LC-MS/MS方法测定296名表面健康人群(男性153名,女性143名,平均年龄48岁)及360名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2岁,确诊为PA27例)的血浆样本PRA,并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通过了特异性、基质效应、携带污染、重复性的性能评价。PR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84 4~30.0000ng/mL;PRA的LLMI为0.084 4ngmL-1h-1;日间和批内的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15%;准确度偏差均<15%,回收率为92.28%~102.62%;建立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25~5.12 ngmL-1h-1(立位);与RIA比较,结果相关性较好(r2=0.81,P<0.05),但存在-18.5%的偏倚;LC-MS/MS所得PRA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PA的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为96.3%与91.0%,诊断性能更佳(AUC:0.983 vs.0.894)。结论我们建立了准确检测PRA的LC-MS/MS方法,适合于临床早期快速筛查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pra)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春莉 李玉梅 +1 位作者 卢京 孙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同时,利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入选患者中,有94名(70.7%)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在年龄、坐位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RA、FMD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与年龄(r=-0.21,P=0.033)、坐位收缩压(r=-0.22,P=0.035)、Hs-CRP(r=-0.23,P=0.031)、甲状旁腺激素(r=-0.19,P=0.039)、PRA(r=-0.31,P=0.013)和FMD(r=0.35,P=0.010)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PRA(β=-0.235,P=0.002)存在负相关性,与FMD(β=0.432,P<0.00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维生素D水平与PRA活性及FMD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浆肾素活性 维生素D 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TIPS术后血浆内皮素、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永宏 周力 周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肝硬变患者 5 4例 ,随机将其分成TIPS组 2 4例和对照组 30例。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2 4例肝硬变患者TIPS术... 目的 :探讨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肝硬变患者 5 4例 ,随机将其分成TIPS组 2 4例和对照组 30例。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2 4例肝硬变患者TIPS术前后和 3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及 30例正常组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的含量。结果 :5 4例肝硬变患者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TIPS组术前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IPS组术后与对照组保肝治疗二月后再次测定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TIPS组术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浓度下降不显著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IPS术有降低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II(A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TIPS 术后 血浆 内皮素 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压胍对大鼠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与孤束核的关系
4
作者 张永胜 张家新 +1 位作者 余传林 刘菊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弧束核(NTS)内注射微量氯压胍(GB)0.5μg及iv GD10μg/kg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同时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此结果提示:GB产生中枢性降低血浆肾素和降压作用,与激动NTS肾上腺素α_2受体有关。
关键词 氯压胍 血浆肾素活性 孤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测定及与血浆肾素活性的对比观察
5
作者 张力平 焦克荣 严秉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37-39,共3页
本文测定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的变化,并与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压,其浓度高低与心功能状态程度一致,病情轻重之间有明显差别,不受年... 本文测定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的变化,并与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房利钠因子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压,其浓度高低与心功能状态程度一致,病情轻重之间有明显差别,不受年龄及性别影响;②血浆心房利钠因子与血浆肾素活性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房利钠因子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曾胜煌 何长国 +1 位作者 王越 罗玉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均持续30 d。比较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心功能及血浆PRA、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PRA、醛固酮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同时加入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CHF患者,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心功能和机体神经内分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葛根素注射液 常规治疗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肾素活性 血浆 醛固酮 心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对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价值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新德 方檀 梁圣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56-58,共3页
自1986年以来,我们曾对10例非高血压病人和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的周围循环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不同时间的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周围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肾素活性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以及肾素分泌的时间差别对临床... 自1986年以来,我们曾对10例非高血压病人和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的周围循环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不同时间的血浆肾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周围血浆肾素活性及分肾静脉肾素活性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以及肾素分泌的时间差别对临床诊断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浆 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血浆非活性肾素(摘要)
8
作者 王立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154-154,共1页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或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β—肾上腺受体敏感性增加,继而引起血浆肾素水平升高,但非活性肾素在甲状腺毒症病人是否改变尚无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以20名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同16名正常人作...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或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β—肾上腺受体敏感性增加,继而引起血浆肾素水平升高,但非活性肾素在甲状腺毒症病人是否改变尚无有价值的资料。作者以20名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同16名正常人作对照,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活性及非活性肾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肾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血浆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梅 罗杰 +1 位作者 李露言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研究采用直立倾斜80°的方法,观察了14例(21~52岁)有反复晕厥史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及10例(25~51岁)无晕厥史的健康对照者。分别在平卧位、倾斜位即刻、2、5、10、15、20、25min或晕厥发作时... 本研究采用直立倾斜80°的方法,观察了14例(21~52岁)有反复晕厥史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及10例(25~51岁)无晕厥史的健康对照者。分别在平卧位、倾斜位即刻、2、5、10、15、20、25min或晕厥发作时采静脉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浓度。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生晕厥时(n=9),血压显著下降,PRA、AT-Ⅱ、ALD浓度迅速增加,显著高于未发生晕厥的患者(n=5)及正常对照(n=10)。研究表明,循环肾素(R)、AT-Ⅱ、ALD都迅速参与体循环的调节作用,但它们的增高不是引起晕厥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肾素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仁永 殷明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99,共1页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测定,统计发生心肌梗死的例数,旨在探讨血浆肾素活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 肾素 血浆肾素活性 测定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与诊断价值
11
作者 王志华 陆旭辉 +2 位作者 郭冀珍 朱鼎良 初少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评价生化检查、影像学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4例原醛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91.1%的原醛患... 目的:评价生化检查、影像学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4例原醛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91.1%的原醛患者血钾<3.5 mmol/L;81.5%的患者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50;②与结节样增生组比较,醛固酮腺瘤(APA)组的激发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血醛固酮和ARR显著增高(P<0.05);APA和结节样增生组的血醛固酮和ARR均显著高于增生组(P<0.05);③肾上腺B超诊断APA的敏感性14.3%,特异性23.1%;肾上腺CT诊断APA的敏感性85.7%,特异性21.7%;④APA手术治愈率为40.9%,有效率为50.0%;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手术治疗有效率8.3%。结论:ARR可用于原醛的筛查;结节样增生可能是APA和IHA之间的中间型;肾上腺CT是原醛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对APA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醛固酮 血浆肾素活性比值 肾上腺CT 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筛查 被引量:15
12
作者 鄞国书 徐冬川 +1 位作者 孙如琼 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探讨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对尿酸影响因素进行筛查。方法:依据OGTT的结果和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99例、糖耐量异常组(IGT)76例和糖尿病组(T2DM)72例。通过检测...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探讨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对尿酸影响因素进行筛查。方法:依据OGTT的结果和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99例、糖耐量异常组(IGT)76例和糖尿病组(T2DM)72例。通过检测血清尿酸、血糖及胰岛素、血清醛固酮(SAC)、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电解质,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尿酸水平的差异,分析尿酸与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胰岛素及HOMA-IR的相关性。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高尿酸的影响因素。结果:NGT、IGT和T2DM患者的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其中,NGT与T2D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与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2 h胰岛素及Log-HOMA-IR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P<0.01),0.222(P<0.01)和0.242(P<0.01)。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A、BMI、肌酐和血钠均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167(P<0.05),0.314(P<0.01),0.175(P<0.01)和0.16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显著相关性;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PRA、BMI、肌酐和血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血浆肾素活性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RAAS及心肌细胞内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苗梦露 李七一 +2 位作者 严士海 朱波 戴海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抗心衰颗粒大、中、小剂量组... 目的观察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抗心衰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LD、PRA、AT-Ⅱ的水平,并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结果贝那普利组与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AT-Ⅱ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中、大剂量组ALD较模型组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观测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各组TGF-1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测TGF-β1表达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抗心衰颗粒能显著降低舒张性心衰大鼠的AT-Ⅱ、ALD水平,减少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衰颗粒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elman综合征14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云 许馨予 +6 位作者 王知笑 任海滨 杨涛 孙敏 张梅 段宁 周红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住院诊治的14例GS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3~54(32.9±12.0)岁,男5例,女9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住院诊治的14例GS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3~54(32.9±12.0)岁,男5例,女9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5年。体质指数(BMI):(21.0±2.9)kg/m2,收缩压:(109.6±10.8)mmHg,舒张压(69.6±6.7)mmHg。临床上以双下肢无力、发作性四肢软瘫、多饮、多尿、夜尿增加、手足抽搐等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卧立位试验结果显示:卧位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有不同程度升高。肾脏穿刺病理提示球旁器增生(3/4)。补钾补镁、联合安体舒通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11/14)、血镁(10/14)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GS的临床特征包括: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正常偏低血压以及高PRA、高血管紧张素Ⅱ、高醛固酮和高血气pH值,可以总结为"四低四高"。本病治疗以补钾补镁为主,可以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大鼠应激模型证实海马CA3区神经元Nestin、NPY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国刚 陈波 +3 位作者 徐杰 范光碧 陈跃 聂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5,545,共6页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应激3d、21d后CA3区锥体层细胞的Nestin、NPY表达变化。【结果】①急性应激组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尤以PRA水平的变化更明显。②急、慢性应激组海马CA3区的Nestin、NPY免疫阳性反应产物总面积(SA)和体视学光密度(IOD)值均较对照组低(P<0.01),急性组的组织损害比慢性组更严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的复合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证实应激早期大鼠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有降低;观察急、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NPY和Nestin表达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提示NPY及其水解产物在应激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损害和谷氨酸释放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应激模型 海马 巢蛋白 神经肽Y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RAS及其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苏哲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7期661-664,共4页
以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个循环的内分泌系统,它主要产生循环血管紧张素Ⅱ(A<sub>2</sub>)作用于靶器官。然而,近几年来新的生物技术的开发,已证实局部组织存在和形成器官一特异功能的RAS,对许多局部... 以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个循环的内分泌系统,它主要产生循环血管紧张素Ⅱ(A<sub>2</sub>)作用于靶器官。然而,近几年来新的生物技术的开发,已证实局部组织存在和形成器官一特异功能的RAS,对许多局部组织起作用,称为自分泌/或副分泌系统,组织RAS在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用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酶抑制剂 RAS 血管紧张素 靶器官 肾素 内分泌系统 临床应用 自分泌 血管功能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阳性率的现状研究
17
作者 刘雨晴 王敏 +3 位作者 邱雪婷 马国栋 计铭钰 孙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描述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的个体内变异,调查基于现行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PAC和ARR切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 目的:描述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的个体内变异,调查基于现行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PAC和ARR切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筛查阳性率现状。方法:从2017年4月—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PA患者中选取具有在不同日期2~4次PAC和ARR检测结果者80例,分析每个研究对象PAC和ARR的个体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百分比差异。使用指南推荐阈值:PAC<10、15、20 ng/dL;ARR<20、25、30(ng/dL)/[ng/(mL·h)],分别量化低于阈值的单次、平均PAC以及ARR的PA患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结果:80例研究对象共有182次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和PAC测量结果。PAC和ARR的CV为19.74%和26.11%;百分比差异为41.78%和52.22%。35.0%、75.0%、93.7%的研究对象至少有1次PAC分别低于10、15、20 ng/dL;10.0%、37.5%、72.6%的研究对象至少有2次PAC分别低于10、15、20 ng/dL。17.5%、26.3%、36.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1次ARR分别低于20、25、30(ng/dL)/[ng/(m L·h)];5.0%、6.3%、6.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2次ARR分别低于20、25、30(ng/dL)/[ng/(mL·h)]。结论:PA的PAC和ARR因多重因素影响,个体内变异大,单次筛查值低于指南推荐阳性切点比例高,易致PA筛查假阴性率高。对疑似PA患者多次筛查及通过重新校准PA筛查的方法和切点,纳入更宽松的PAC和ARR筛查阈值,有助于显著提高P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个体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传焕 鲁爱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35-233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12周。测定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1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第1、第12周血浆RA、AngⅡ、ALD、NO及ET-1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P<0.01),NO/ET-1值降低(P<0.05)。氯沙坦治疗后血浆ALD、ET-1及NO水平降低(P<0.01),NO/ET-1值升高(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氯沙坦治疗后可获得有益的临床及神经激素效应,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洛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神经内分泌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内皮素-1(ET-1) 醛固酮(ALD) NO/ET-1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尼地平对高血压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
19
作者 夏玉昌 周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255-256,共2页
美尼地平(manidipine)是一种新型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其每天5~20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与尼卡地平每天30~60mg的效果相似。该药对肾血管床、尤其对肾脏的阻力血管有较强亲和力,能增加肾血流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本文研究... 美尼地平(manidipine)是一种新型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其每天5~20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与尼卡地平每天30~60mg的效果相似。该药对肾血管床、尤其对肾脏的阻力血管有较强亲和力,能增加肾血流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本文研究了美尼池平对高血压合并肾衰病人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尼 平对 肾功能不全 阻力血管 肾血管 药对 坐位血压 血浆肾素活性 阻滞剂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77-77,共1页
作者以10例轻度心衰和20例严重心衰病人为对象,观察静脉注射卡托普利对动脉血压、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托普利静脉注射能迅速降低心脏... 作者以10例轻度心衰和20例严重心衰病人为对象,观察静脉注射卡托普利对动脉血压、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托普利静脉注射能迅速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同时抑制肾素系统活性和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短期静脉注射卡托普利可使急、重症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治疗 心衰病人 心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动脉血压 外周阻力 去甲肾上腺素 后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