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
1
作者 翁欢 李秋华 张瑞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在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上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 目的在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上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照,评价两种溶栓药物在静脉应用的疗效。方法光化学法诱导45只兔RVO模型(45只眼),分别静脉注射r-PA(15只眼)、rt-PA(15只眼)和注射用水(15只眼,对照组),4 h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检测溶栓相关血液指标。结果给药后4h,r-PA组与rt-PA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7.33%和为66.67%,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完全再通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给药后rt-PA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较r-PA组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较r-PA组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r-PA对兔RVO模型有治疗效果,疗效与rt-PA无明显区别,r-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rt-PA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联合透明质酸酶致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华 石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3-493,共1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玻璃体后脱离 透明质酸酶 实验研究 PLASMINOGEN 组织 ACTIVATOR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人工机械瓣膜血栓一例
3
作者 刘国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9-,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栓塞 治疗性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丁顺晶 李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率75%,6周病死率4.17%,出血发生率14.17%。结论小剂量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的纯化和部分鉴定
5
作者 王黄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1-15,共5页
采用肝素—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自鼠肾提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产率5.1×10^(-5)%。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电泳酶谱分析均呈单一区带,证实产物仍保持单链状态。测得其分子量为70000。纤维平板... 采用肝素—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自鼠肾提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产率5.1×10^(-5)%。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电泳酶谱分析均呈单一区带,证实产物仍保持单链状态。测得其分子量为70000。纤维平板试验和无纤维蛋白溶酶原纤维平板试验证实其活性依赖于纤维蛋白溶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 纤维蛋白酶原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溶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路 张剑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0-833,836,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比不同剂量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年龄76~85岁,均伴有瘫痪,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注射用rt-PA 0.9 mg/kg;B组48例,给予rt-PA 0....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比不同剂量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年龄76~85岁,均伴有瘫痪,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注射用rt-PA 0.9 mg/kg;B组48例,给予rt-PA 0.6 mg/kg;C组36例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治疗。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 mRS评分:A组14例(43.75%)、B组23例(47.92%)、C组8例(22.22%)均恢复独立生活能力(mRS评分≤2分)。3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37.50%、14.58%、8.3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18.75%、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溶栓中,尤其是小剂量溶栓时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有效,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时间延长对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伟 李晓婷 +7 位作者 李云东 隋淑凤 谭春林 刘在波 刘莉 王学萍 王康 纪明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延长腹腔镜手术时间对人体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方法对1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2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的高中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开始及随后45、90、120min采集壁腹膜标本,采用ELISA法... 目的探讨延长腹腔镜手术时间对人体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方法对1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2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的高中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开始及随后45、90、120min采集壁腹膜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腹膜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培养大网膜间皮细胞,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间皮细胞损伤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腹腔镜组腹膜组织中PAI-1水平于手术45、90、120min时显著低于开腹组,开腹组tPA水平在手术45min显著降低,但在腹腔镜组未有明显改变;延长手术时间可引起腹腔镜组腹膜间皮细胞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增殖活性降低。结论腹腔镜手术通过抑制PAI-1增量调节,延长腹膜纤溶作用,减少术后并发腹膜粘连形成。腹腔镜延长手术时间可增加间皮细胞损伤、降低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腹膜粘连 间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计达 沈洪 +1 位作者 孟庆义 刘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的药效学研究
9
作者 赵专友 刘厚孝 +5 位作者 张菁 陈于红 张巍 朱镇华 王石泉 刘建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7,共12页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42.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解,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陶土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但抗凝血酶活性无显著改变.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以上指标与等剂量(5×105IU/kg)的德国BoehringerMannheimGmbH产品Retavase作用相似.离体家兔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K2tP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缺失变体 药效学 溶栓 纤维蛋白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t-PA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膜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黎 胡燕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t PA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膜的疗效、毒性。方法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重度纤维蛋白膜的患者 12 9例 12 9眼。随机分成 3、10 μgt PA组和对照组。 3μg组和 10 μg组均于纤维蛋白膜形成后行t PA前房注射。... 目的 评价小剂量t PA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膜的疗效、毒性。方法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重度纤维蛋白膜的患者 12 9例 12 9眼。随机分成 3、10 μgt PA组和对照组。 3μg组和 10 μg组均于纤维蛋白膜形成后行t PA前房注射。结果 小剂量 (3μg)t PA前房注射亦可使纤维蛋白膜溶解显著加速 ,与 10 μ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随访第 90天时的视力 ,3μg组 (0 .6 6± 0 .2 2 )显著优于对照组(0 .4 9± 0 .2 2 ) (P <0 .0 1) ,而与 10 μg组 (0 .6 7± 0 .2 2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3μgt PA注射后未发现前房积血、角膜并发症或眼压变化等副作用。结论  3μg小剂量t PA前房注射治疗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严重纤维蛋白膜 ,剂量足、效果可靠 ,无通常大剂量前房注射所引起的前房积血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 人工晶状体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原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菁 朱镇华 +2 位作者 刘莉莉 刘建宁 朱德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19,共4页
以双链尿激酶国际标准品 (IS)为对照 ,用显色底物法和凝块溶解法测定糖基化和非糖基化的尿激酶原的酶活性 ,结果表明与凝块法相比 ,显色底物法测定两种形式的尿激酶原的酶活力相近 ,测量误差小 ,重复性好 。
关键词 尿激酶原 显色底物法 凝块溶解 酶活性 活性测定 纤维蛋白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蛋白激酶对体内纤溶活性的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津 刘汇波 +2 位作者 吴骋 樊蓉 周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1-892,895,共3页
目的 :探讨蚯蚓蛋白激酶制剂 (LK)的纤溶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静脉给药方法 ,观察LK对SD大鼠纤溶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物PAI- 1的急性作用。结果 :给药后 ,PAI - 1活性被显著抑制 (P <0 0 1) ,t-PA活性则明显增强 (P <0 0 1)。... 目的 :探讨蚯蚓蛋白激酶制剂 (LK)的纤溶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静脉给药方法 ,观察LK对SD大鼠纤溶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物PAI- 1的急性作用。结果 :给药后 ,PAI - 1活性被显著抑制 (P <0 0 1) ,t-PA活性则明显增强 (P <0 0 1)。剂量 12 0 0U/kg体重的LK ,其增强t-PA作用显著大于 6 0 0U/kg体重剂量LK(P <0 0 5 )。此外 ,体外观察表明 :LK具有明显的激活纤溶酶原 (Plg)作用 ,且有量 -效关系 ,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1 5 6 - 2 5kU/L)。结论 :结果表明 ,LK具备增强纤溶的特性 ,静脉给药作用快速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 纤维蛋白溶解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鹏 文洪波 +5 位作者 黄健康 邹荣成 丁洁 汪捷 舒永伟 丁朋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和不良事件情况,随访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预后。结果2组成功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68.60%vs 50.00%,P<0.05)。治疗后7 d、14 d,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研究组良好预后比例高于对照组(80.23%vs 63.95%,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效果较好,血管再通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栓子清除术 纤维蛋白溶解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预后 Solitaire FR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树涛 王林 +6 位作者 李广平 丛洪良 张梅 徐延敏 王伟 张承宗 黄体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 rP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26例AMI患者随机接受rPA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 rP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26例AMI患者随机接受rPA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2h再通率rPA为92.86%,rt-PA组为75%(P>0.05),90min rPA组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全部再通,rt-PA组3例冠状动造影显示仅1例再通,35d rPA组病死率为14.29%,rt-PA组病死率8.33%(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再闭塞,rt-PA组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P>0.05).结论 rPA为国人治疗AMI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tPAI-1、sICAM-1、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秋霞 杨莹 +2 位作者 杨淑晴 谢小培 范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西药组,以接受西药联合参附舒心汤治疗者为联合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PAI-1、sICAM-1及MMP-9变...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西药组,以接受西药联合参附舒心汤治疗者为联合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PAI-1、sICAM-1及MMP-9变化情况,并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时,两组间GRACE评分、SAQ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GRACE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入组时,两组间tPAI-1、sICAM-1及MMP-9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tPAI-1、sICAM-1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2周的治疗时间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应用参附舒心汤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tPAI-1、sICAM-1及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舒心汤 不稳定性心绞痛 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玉衡 冯立群 +1 位作者 张微微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6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12所医院20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经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不良事件,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87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男201例,女86例,年龄38...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12所医院20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经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不良事件,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87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男201例,女86例,年龄38~80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偏瘫,头颅CT未见出血及责任梗死灶,无溶栓禁忌证。202例接受rt-PA治疗,分为A组与B组,A组88例,给予rt-PA 0.9 mg/kg。B组114例,给予rt- PA0.6~0.8 mg/kg。C组(对照组)85例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1d、21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有显著差异。A组、B组及C组的基本痊愈及显著改善率分别为69%、77%及40%.A组、B组分别与C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7.96%、4.38%及0%。症状性出血(4.55%、2.63%及0%),非症状性出血(2.63%、1.75%及0%)。结论超早期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同剂量的rt-PA均减轻了脑梗死的致残率,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中国人rt-PA溶栓治疗最佳剂量尚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应用阿替普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科学声明(第二部分)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致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声明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东超 王子璇 +4 位作者 肖伏龙 张玮艺 张潇潇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客观地评估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指征(适应证/纳入标准,禁忌证/排除标准),帮助临床医师在一般及特殊的临床情况下,告知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治疗相关的定量与定性风险,并确定未来关于阿... 目的客观地评估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指征(适应证/纳入标准,禁忌证/排除标准),帮助临床医师在一般及特殊的临床情况下,告知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治疗相关的定量与定性风险,并确定未来关于阿替普酶治疗标准相关研究的重点,为扩大阿替普酶的安全使用范围及改善卒中结局提供可能。方法依据既往的研究及工作经验,委员会主席提名撰写小组成员名单。成员需经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理会及美国心脏协会稿件监理会认可。撰写小组成员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综述,总结现有的证据,提出目前研究仍有空白的部分,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制订推荐意见。回顾的文献包括:已发表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死亡及病例报道,临床及公共健康指南,权威综述,病例档案及专家意见。所有参与写作的成员均有机会参与评论及批核本声明的最终版本。并且,本声明在最终经美国心脏协会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批准前,需经美国心脏协会内部同行评论,卒中委员会审查,及科学声明监理会认可。结果回顾现有文献后发现:有关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排除标准的证据等级差异较大。一些排除标准已经大量研究印证,如:老年卒中患者、严重卒中、伴有糖尿病或血糖水平增高的患者,仅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早期微小缺血改变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获益。但还有一些排除标准仅基于基本知识及判断确定,且不太可能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评估其安全性,如近期颅内手术。其他更大部分禁忌证或警示的证据水平处于上述两类之间。然而,不同排除标准对于阿替普酶应用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背后支持证据的多少,还取决于此排除标准在卒中人群中的发生率,不同排除标准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的可能性,及不同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脑缺血 脑梗死 纤维蛋白溶解 卒中 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慧娟 白悦心 +3 位作者 汪艳芳 马书平 苏永 赵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8-940,共3页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在PCOS发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非肥胖对照组(Ⅰ组,n=15)、肥胖对照组(Ⅱ组,n=15)、PCOS非肥胖组(Ⅲ组,n=33)、PCOS肥胖组(Ⅳ组,n=36)胰岛素原(...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在PCOS发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非肥胖对照组(Ⅰ组,n=15)、肥胖对照组(Ⅱ组,n=15)、PCOS非肥胖组(Ⅲ组,n=33)、PCOS肥胖组(Ⅳ组,n=36)胰岛素原(PI)、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结果: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Ⅳ组、Ⅳ组与Ⅱ组比较,PI、PA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Ⅳ组比较,IG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原 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应用阿替普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科学声明(第四部分)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致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声明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东超 王子璇 +4 位作者 肖伏龙 张玮艺 张潇潇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404-407,共4页
(接上期)6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上可见急性颅内出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说明和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 (接上期)6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上可见急性颅内出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说明和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指南均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脑缺血 脑梗死 纤维蛋白溶解 卒中 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明 李占全 +7 位作者 袁龙 张薇薇 徐桂萍 侯平 侯爱洁 石蕴琦 李荣琴 董玉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41-44,共4页
目的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 ,优于常规溶栓治疗 ,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 目的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 ,优于常规溶栓治疗 ,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 (rt PA)治疗 ,促使梗死相关动脉(I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 ,及溶栓后立即进行加速PTCA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75例AMI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rt PA 2 0mg 1次团注 ,随后 80mg半小时内快速滴入 ,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IRA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 ,如果血管开通 ,仍有残余狭窄 ,亦行PTCA及支架术 ,和同期进行 88例AMI直接PTCA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终点包括 ,到达导管室血管开通率 ,PTCA的结果 ,治疗后导管室血管开通率 ,PTCA的结果 ,治疗后 2周内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到达导管室时 ,联合治疗 (溶栓加PTCA)血管开通率 88% (2 6 %TIMIⅡ级 ,6 2 %TIMIⅢ级血流 ) ,直接PTCA组为 36 % (2 0 %为TIMIⅡ级血流 ,16 %TIMIⅢ级血流 ) (P <0 .0 0 1)两组PTCA血流再通率相似 ,分别为 96 %、94 %。对IRA恢复TIMIⅢ级血流效果相同 ,分别为 84 % ,82 %。 2周内左室功能 (超声法EF)联合治疗组优于PTCA组(6 5 .4 % ,5 4 .6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