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卫茹 孙明 +2 位作者 周宏研 吴声滨 何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组织因子 并发症 血浆TF 抗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浆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亚刚 刘立根 +4 位作者 施劲东 朱宏钧 蒋克泉 伍旭升 曹健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060.0±669.8)pg/mLvs(423.6±245.1)pg/mL,P=0.000],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8.2±8.9)ng/mLvs(70.1±24.0)ng/mL,P=0.000;(26.3±8.0)ng/mLvs(41.2±16.7)ng/mL,P=0.000]。②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与无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比较,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431.4±564.5)pg/mLvs(904.6±660.3)pg/mL,P=0.004],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3.1±9.6)ng/mLvs(40.0±7.8)ng/mL,P=0.01;(22.9±8.2)ng/mLvs(22.7±7.4)ng/mL,P=0.048]。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参与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心房颤动患者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 血栓形成机制 抗原水平 TFPI 酶联免疫吸附 左房血栓 凝血途径 正常对照组 抗凝活性 凝血活性 mL 增高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早期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泽强 邓哲 +1 位作者 王卫东 杨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01-25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间30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2、3天血浆TF、TFPI-1和D-二聚体水平,同法测定25例健康人血浆相...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间30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2、3天血浆TF、TFPI-1和D-二聚体水平,同法测定25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TF和D-二聚体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已明显升高,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TFPI-1在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TF在伤后第1、2、3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二聚体和TFPI-1伤后第2、3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发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和继发纤溶亢进,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和D-二聚体有利于了解多发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炎症反应程度,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血浆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及IL-1β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冶 吴日荷 +1 位作者 刘伟红 黄金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93-49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和白介素-1β(IL-1β)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20例健康体检者及24例AL患者化疗前血浆TF、TFPI、和IL-1...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和白介素-1β(IL-1β)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20例健康体检者及24例AL患者化疗前血浆TF、TFPI、和IL-1β的含量,并测定初治AL患者在进行化疗第72小时、缓解3个阶段血浆TF、TFPI、和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24例初治A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前血浆TF、TFPI、和IL-1β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疗第72小时血浆TF和IL-1β含量明显高于首次诱导化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浆TFPI与化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24例初治AL患者16例缓解,缓解组血浆TF、TFPI和IL-1β含量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F、TFPI和IL-1β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浆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