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佳 王笑云 +4 位作者 孙彬 邢昌赢 彭韬 叶健 郭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6-488,491,F003,共5页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测定肾皮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I-1表达亦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PAI-1,减少Ⅳ型胶原积聚,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肾小球硬化 大鼠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tPAI-1、sICAM-1、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秋霞 杨莹 +2 位作者 杨淑晴 谢小培 范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西药组,以接受西药联合参附舒心汤治疗者为联合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PAI-1、sICAM-1及MMP-9变...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西药组,以接受西药联合参附舒心汤治疗者为联合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PAI-1、sICAM-1及MMP-9变化情况,并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入组时,两组间GRACE评分、SAQ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GRACE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入组时,两组间tPAI-1、sICAM-1及MMP-9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tPAI-1、sICAM-1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2周的治疗时间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应用参附舒心汤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tPAI-1、sICAM-1及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舒心汤 不稳定性心绞痛 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玉双 李学宇 +1 位作者 麻薇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4,777,共5页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ELISA法检测NO和PAI-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O的表达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I-1的表达水平B组低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3.51±10.58)、(14.27±3.51)和(1.36±0.33)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21.39±10.00)、(14.23±4.01)和(0.72±0.35)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使NO表达水平升高,使PAI-1表达水平降低,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尿激酶原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u-PA系统的影响
4
作者 刘毅 王辰 +5 位作者 杨媛华 庞宝森 黄秀霞 辛萍 侯晓莉 王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尿激酶原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尿激酶原0或150 IU/mL与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8 h,收集培养上清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目的 探讨重组尿激酶原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尿激酶原0或150 IU/mL与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8 h,收集培养上清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含量;将重组尿激酶原(0~150 IU/mL)分别与HPAECs共同孵育(0~24 h),提取细胞总RNA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上清ELISA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重组尿激酶原150 IU/mL组细胞培养液中u-PAR的含量显著增加[(0.51±0.04)μg/L vs (0.58±0.05) μg/L,P=0.005];PAI-1的含量显著下降[(66.75±7.92) μg/L vs (53.38±12.18) μg/L,P=0.009].RT-PCR结果表明,HPAECs与重组尿激酶原150 IU/mL共同培养后0 h、4 h、8 h、12 h和24 h 5个时间点u-PA条带与GAPDH条带平均光密度之比分别为(0.34±0.11)、(0.51±0.12)、(0.58±0.12)、(0.50±0.18)和(0.35±0.10).其中8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h组与24 h相比P=0.053.结论 重组尿激酶原能够明显促进HPAECs释放u-PAR并显著抑制PAI-1的表达和释放.重组尿激酶原能够呈时间依赖性提高u-PA mRNA在HPAECs的表达.重组尿激酶原直接影响人肺动脉内皮细胞u-PA系统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增强药物本身溶栓疗效的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尿激酶原 肺动脉内皮细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PAI-1的关系
5
作者 徐燕 李永杰 高旭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关系。方法根据NCEP-ATPⅢ的MS诊断标准,323例住院患者分为MS组(160例)和非MS组(16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PAI-1水平,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关系。方法根据NCEP-ATPⅢ的MS诊断标准,323例住院患者分为MS组(160例)和非MS组(16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PAI-1水平,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MS组的PAI-1水平为(30.52±11.02)ng/ml,颈动脉IMT为(0.92±0.21)mm,粥样斑块发生率为63.1%,而非MS组分别为(26.57±11.09)ng/ml、(0.86±0.20)mm和49.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其中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发生率随着MS诊断条件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I-1与颈动脉IMT独立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β=0.105,P<0.05)。结论MS患者易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PAI-1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内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纤溶变化及低分子肝素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艾进颖 王红阳 +2 位作者 付爱双 刘信荣 喻昌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48,456,共4页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纤溶变化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观察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5只Wistar大鼠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强的松组、低分子肝素和强的松联合用药组、模型组、对照组。应用气管内灌注博莱霉...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纤溶变化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观察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75只Wistar大鼠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强的松组、低分子肝素和强的松联合用药组、模型组、对照组。应用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于第15天开始每天给药(低分子肝素或强的松或联合给药),第28、42、56天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以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表达,加钙法测定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结果模型组PAI-1表达明显升高、ELT延长(均P<0.05),肺纤维化严重,但PAI-1表达与时间无相关性;LMWH组PAI-1表达持续降低,较强的松组显著,ELT明显缩短(均P<0.05),肺纤维化程度减轻;联合用药组肺纤维化程度减轻、PAI-1表达降低、ELT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大鼠肺纤维化出现PAI-1高表达、ELT延长,纤溶活性下降。而LMWH能减轻大鼠肺纤维化,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与抑制PAI-1表达、缩短ELT,提高纤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纤维蛋白溶解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慧娟 白悦心 +3 位作者 汪艳芳 马书平 苏永 赵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8-940,共3页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在PCOS发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非肥胖对照组(Ⅰ组,n=15)、肥胖对照组(Ⅱ组,n=15)、PCOS非肥胖组(Ⅲ组,n=33)、PCOS肥胖组(Ⅳ组,n=36)胰岛素原(...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在PCOS发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非肥胖对照组(Ⅰ组,n=15)、肥胖对照组(Ⅱ组,n=15)、PCOS非肥胖组(Ⅲ组,n=33)、PCOS肥胖组(Ⅳ组,n=36)胰岛素原(PI)、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结果: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Ⅳ组、Ⅳ组与Ⅱ组比较,PI、PA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Ⅲ组与Ⅳ组比较,IG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原 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伟 吴绪平 +3 位作者 丁昀 罗惠平 孙国杰 吴洪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55例,西药对照组38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水沟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及脑复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55例,西药对照组38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水沟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及脑复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 ib)含量。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t-PA、PAI-1、D-二聚体及F ib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t-PA、PAI-1、D-二聚体及F ib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t-PA、PAI-1、D-二聚体及F ib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针刺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接近正常值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D-二聚体及F ib含量,调节机体凝血纤溶系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针刺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