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爱华 唐良秋 +1 位作者 刘向阳 庞军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C三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C三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昼夜节律。结果:C组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A组和对照组,且B组高于A组,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杓型血压曲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浆磷脂酶A2、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昼夜节律存在显著相关性,可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浆磷脂酶a2 血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昼夜节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土金 林武壮 曾祥富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浓度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8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中血浆LP-PLA_2的浓度,计算其异常率进行比较,并采用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浓度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8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中血浆LP-PLA_2的浓度,计算其异常率进行比较,并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分析不同浓度的LP-PLA_2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梗死组的LP-PLA_2浓度为(212.21±15.11)ng/ml,异常率为4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4.44±10.16)ng/ml、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_2异常组有效率明显低于LP-PLA_2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_2浓度普遍升高,测定LP-PLA_2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浓度与BPRS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晶晶 梅刚 +1 位作者 瞿秋霜 李海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血浆Lp-PLA2浓度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血浆Lp-PLA2浓度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n=72),以同时段在本院体检的所有健康退休员工为对照组(n=72)。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Lp-PLA2浓度,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分析BPRS评分与血浆Lp-PLA2浓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浆Lp-PLA2浓度高于对照组[(232.5±125.7)ng/m L vs.(185.4±74.6)ng/m L,t=2.734,P<0.05]。61例慢性病例组血浆Lp-PLA2浓度与11例首发病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8±15.3)ng/m L vs.(160.4±48.4)ng/m L,t=0.479,P>0.05]。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例组BPRS评分为(50.9±10.5)分,与血浆Lp-PLA2浓度无相关性。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膜磷脂代谢异常,血浆Lp-PLA2浓度可能不能作为判断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老年精神分裂症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临床观察
4
作者 潘仁友 倪其猛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编号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HD治疗,观察组在常规CHD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次,1次/d。结果:治...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编号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HD治疗,观察组在常规CHD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次,1次/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p-PLA2活性降低程度及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既能改善血脂情况,还能明显降低Lp-PLA2活性,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全文增补中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血清抵抗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转归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耿利娇 陈勇 +3 位作者 张起顺 赵俊 吴春芳 王少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和血清抵抗素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转归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LP-PLA2、血清抵抗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 目的目前关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和血清抵抗素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转归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LP-PLA2、血清抵抗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访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因素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随访期间失访12人,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76例。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LP-PLA2水平(OR=2.105,95%CI:1.878~2.413)、血清抵抗素(OR=1.784,95%CI:1.509~2.213)对预后有显著影响。预后不良组LP-PLA2、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68.65±89.02)vs(128.78±76.22)mg/L,(24.36±4.87)vs(20.71±6.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ROC曲线下LPPLA2联合血清抵抗素敏感度为81.35%,特意度为78.26%。结论 LP-PLA2联合血清抵抗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抵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测定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韩晓霞 左瑞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测定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缺血组,88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出血...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测定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缺血组,88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出血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oche COBAS8000生化免疫全自动流水线检测研究对象Lp-PLA2浓度及血脂水平,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的Lp-PLA2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体重指数、TC、TG、Lp-PLA2、LDL-C水平高于出血组、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出血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对照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脑梗死的面积增加,Lp-PLA2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Lp-PLA2水平呈现递增趋势(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血浆中Lp-PLA2水平,能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早期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36-37,共2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Lp-PLA2水平,分析hs-CRP、Lp-PLA2水平...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Lp-PLA2水平,分析hs-CRP、Lp-PL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患者hs-CRP、Lp-PLA2水平越高(P<0.05),且实验组hs-CRP、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s-CRP、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175、0.173,P<0.05)和狭窄程度(r=0.167、0.165,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hs-CRP、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分支数量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冠心病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程国辉 钱剑宁 李友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203-205,2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另梗死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三个亚组);...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另梗死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三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员的血脂、Lp-PLA2、Hcy水平。结果 (1)观察组TC、TG、LDL-C、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之间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组与大梗死灶组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灶(P<0.05);(2)脑梗死急性期与TC、TG、LDL-C、Lp-PLA2、Hcy水平呈正相关(r=0.244,0.631,0.356,0.418,0.279,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38,P<0.05);对LDL-C≥3.12mmol/L、LpPLA2≥175ng/mL、Hcy≥10μmol/L与脑梗死急性期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三个因素均是引起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Lp-PLA2、Hcy水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定期监测Lp-PLA2、Hcy水平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急性期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蛋白磷脂酶A2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惠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磷脂酶A2(LP-PLA2)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LP-PLA2水平,分析脑梗死患...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磷脂酶A2(LP-PLA2)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LP-PLA2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其血浆LP-PLA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组、轻度脑梗死组、中度脑梗死组三组间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呈正相关,预后与血浆LP-PLA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且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相关,可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估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蛋白磷脂酶a2 脑梗死 病情判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甄雅惠 蒋淑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讨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96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检查结果正常的受检者设为对照组(n=2... 目的 :探讨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96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检查结果正常的受检者设为对照组(n=24),将冠脉Gensini积分为0~20分的受检者设为轻度组(n=24),将冠脉Gensini积分为20~40分的受检者设为中度组(n=24),将冠脉Gensini积分>40分的受检者设为重度组(n=24)。然后,比较这4组受检者的性别占比、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心率、血压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结果:这4组受检者的性别占比、年龄、BMI、心率、SBP及DBP的水平相比,P>0.05。对照组受检者、轻度组受检者、中度组受检者及重度组受检者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依次升高,组间相比,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本研究中受检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与其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水平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将该项指标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危险性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严重程度 相关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变学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检查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雄 莫和国 蔡锦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检查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收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院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脂蛋白a、三酰甘油(TG)...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检查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收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院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脂蛋白a、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TC)水平等指标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北京众驰血流变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三酰甘油水平、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流变学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检查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糖尿病的情况,对于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尽早接受干预性治疗,积极防范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学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糖尿病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德彬 单守杰 何进舟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2例为ACS组,稳...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2例为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P)90例为SAP组,同时期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冠脉狭窄76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和分析3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ACS组Lp-PLA2水平和hs-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是ACS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53,P<0.05)。ROC曲线显示,Lp-PLA2为387.5 ng/mL时,其诊断ACS的敏感性为72.6%,特异性为78.3%,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95%CI:0.734~0.844,P<0.05)。将Lp-PLA2引入ACS诊断模型中,与传统风险因素合并hs-CRP相比,总体χ2值显著增加(分别为29.853和37.491)。Lp-PLA2联合hs-CRP诊断ACS的AUC为0.870(95%CI:0.819~0.9113,P<0.05),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90.4%。结论Lp-PLA2水平与ACS有关,可能是预测ACS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生物标志物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琳 郭旺源 +1 位作者 林应标 李志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0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验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并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组45例及小面积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验结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并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组45例及小面积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浆Lp-PLA2和hs-CRP检验。比较三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Lp-PLA2、hs-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LP-PLA2和hs-CRP是诊断、评估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经纬 吴水仙 陈斌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MRI扫描法,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影像学特征与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9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无胖子梗死患...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MRI扫描法,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影像学特征与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9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无胖子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斑块分布;分析脑梗死组患者斑块性质;根据斑块是否稳定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61)、不稳定斑块组(n=123)和无斑块组(n=12),对比3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及Lp-PLA2水平;对比不同斑块分级(0级、1级、2级、3级)患者Crouse积分与Lp-PLA2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患者Crouse积分与Lp-PLA2相关性。结果196例脑梗死患者中,184例(93.88%)有CAS斑块;对照组40例中,9例(22.50%)有CAS斑块;脑梗死组CAS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生化指标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Lp-PLA2表达水平均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P<0.05),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均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5);脑梗死患者不同斑块分级Crouse积分和Lp-PLA2水平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ouse积分和Lp-PLA2水平比较1级<2级<3级(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斑块分级Crouse积分和LP-PLA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高分辨率MRI扫描可显示CAS斑块大小和性质可见明显异常,且CAS斑块分级与血清Lp-PLA2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Lp-PLA2水平可反映患者CAS斑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丘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IL-6、Hs-CRP、Lp-PLA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彩娟 吕嘉荣 +4 位作者 王充 任志学 齐幸愉 冯素芹 史慧敏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从实验室角度分析急性丘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了解其与血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的... 目的:从实验室角度分析急性丘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了解其与血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患者进行实验室血液指标检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急性丘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中医证型与血脂、IL-6、Hs-CRP、Lp-PLA2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丘脑梗死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Lp-PLA2、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风证、痰证和瘀证三型TC、TG、LDL-C、Lp-PLA2、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风、火、痰证、瘀证等实证为急性丘脑梗死发病的关键因素。血脂、IL-6、Hs-CRP、Lp-PLA2水平的异常可能为急性丘脑梗死患者风火相煽、痰瘀并见等病理要素的理化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丘脑梗死 中医证型 血脂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水平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俊士 陈向林 +3 位作者 毛振敏 廖国民 邓桂芳 胡列计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对照情况。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7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75例颈动脉... 目的探讨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对照情况。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7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75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颈动脉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情况,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Fbg相关性情况,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多因素回归分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Fbg均呈现明显正相关,以斑块指数作为因变量,UA、Lp-PLA2、D-D、Hcy、Fbg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7.675+0.058X1+0.086X2+0.092X3+0.027X4+0.048X5,多元性逐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位意义(F=85.437,P=0.000)。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和斑块指数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 不稳定 斑块 急性脑卒中 血尿酸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LDL-C水平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峥 万冬华 +5 位作者 廖志山 富蓉 孔繁宇 黄健安 李新艳 邝唯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42-43,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冠心病(CHD)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也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早期防治提供立论依据。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作...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冠心病(CHD)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差异,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也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早期防治提供立论依据。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血瘀证30例(血瘀组),痰浊证30例(痰浊组),其他证型30例(其他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Lp-PLA2、LDL-C水平,冠心病痰浊组、血瘀组及其他组Lp-PLA2、LDL-C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Lp-PLA2、LDL-C水平分别为(269.13±66.42)mg/L、(3.60±0.84)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28.20±19.26)mg/L、(2.89±0.7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组Lp-PLA2、LDL-C水平高于血瘀组及其他组,血瘀组Lp-PLA2、LDL-C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PLA2、LDL-C增高可以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Lp-PLA2、LDL-C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明显相关,痰浊证与血瘀证较其他证型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痰浊证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Lp-PLA2水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峥 李新艳 +4 位作者 戴培胜 万冬华 黄健安 邝唯铭 曾文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旨在为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及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别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比较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旨在为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及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别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证型患者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第1、4天Lp-PLA2水平分别为(283.59±87.66)、(336.09±74.6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46.33±12.7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证术后第1、4天Lp-PLA2水平均高于血瘀证和气虚证,血瘀证术后第1、4天Lp-PLA2水平均高于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第1、4天Lp-PLA2水平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UAP术后第1、4天Lp-PLA2水平高于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不同中医证型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Lp-PLA2水平是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有效预测因子,冠心病痰浊证与血瘀证患者风险更大,应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bio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prediction 被引量:22
19
作者 Juan WANG Guo-Juan TAN +3 位作者 Li-Na HAN Yong-Yi BAI Miao HE Hong-Bin LI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5-150,共16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is dependent upo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high-risk individuals long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VD is dependent upo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high-risk individuals long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t events. Thi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ccurate risk strati- ficatio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ovel biomark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events. Biomarker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efinition, prognostic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a variety of promising biomarkers that provid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nformation. The myocardial tissue-specific biomarker cardiac troponin, high- sensitivity assays for cardiac troponin, and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ll help diagno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 the early hours following symptoms. Inflammatory markers such as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fibrinogen, and uric acid predict MI and death. 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 myeloperoxidase,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predict the risk of acute cor- onary syndrome.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nd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predict incident and recurr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Finally, elevated natriuretic peptides, ST2, endothelin-1, mid-regional-pro-adrenomedullin, copeptin, and galectin-3 have all been well validated to predict death and heart failure following a MI and provide risk stratification information for heart failure. Rapidly develop- ing new areas, such as assessment ofmicro-RNA, are also explored. All the biomarkers reflec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ather- 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RK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DICTION Risk stra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