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及自身抗体水平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文氢 胡彩霞 +3 位作者 崔瑜 张枨 江绍乾 高顺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 目的:通过研究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66例,28例患者接受血浆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血浆疗法组(PT组),38例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每组各采集16名患者的血清,以20名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抗BP180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抗BP180抗体亚型IgG1、IgG4水平的变化。结果:PT组有效率为92.86%,HT组为73.68%,PT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抗BP180抗体滴度明显下降(P<0.01),PT组较HT组下降明显(P<0.01),PT组患者治疗后抗体亚型IgG1、IgG4测得的吸光度A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BP180抗体及抗体亚型IgG1、IgG4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抗BP180抗体 血浆疗法 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交换疗法的并发症及有关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明山 丁曼华 +6 位作者 徐金枝 刘文励 陈文辉 孙汉英 杨忠心 骆桃英 胡诗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血浆交换疗法(换浆)是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疗法,尽管对没有内脏损害的神经内科疾病比较安全,但在短期内交换液的数量较大,输入的品种较多,仍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现将我们8例41次治疗的并发症及有关副反应防治进行讨论。
关键词 血浆交换疗法 并发症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滤过器血浆交换疗法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76-178,共3页
血浆除去术(plasmapheresis)原意是通过全血分离,清除血浆成分,进行成分输血。半个世纪来发展成为血浆交换疗法(p1asma exchange)或称血浆置换术,即将患者的异常血浆(抗体、免疫复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分离,清除后。
关键词 血浆交换疗法 双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血浆治疗”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文兵 程锴 +4 位作者 陈延绅 郑巧伟 禚映辰 卢晓云 封卫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93-59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在缺乏特效治疗以及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未明确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治疗”一度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潜在的治疗方案。然而“恢复期血浆治疗”临床研究大多只是研究初步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验证,风险和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在缺乏特效治疗以及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未明确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治疗”一度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潜在的治疗方案。然而“恢复期血浆治疗”临床研究大多只是研究初步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验证,风险和受益可能并存。同样“恢复期血浆治疗”临床研究存在伦理审查、患者知情同意等伦理学问题。研究“恢复期血浆治疗”临床研究的现状与伦理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助于规范疫情下临床研究,确保研究质量以及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血浆疗法 新冠肺炎 医学伦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后期病人53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栾禄君 常曙薇 +3 位作者 王文余 张凤蕴 郭德勋 李永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0-131,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学发病机理是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联合作用。Ⅰ型变态反应参与EHF早期发病过程,随病程进展特异性抗体水平上升,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演变成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的致病机制。IC沉积于肾脏等组织引... 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学发病机理是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联合作用。Ⅰ型变态反应参与EHF早期发病过程,随病程进展特异性抗体水平上升,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演变成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的致病机制。IC沉积于肾脏等组织引起免疫损伤,导致病损加重,病情恶化。在此基础上,应用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疗法治疗537例EHF后期病人,获显著疗效,使病死率由原综合液体疗法的8.82%下降到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抗过敏疗法 血浆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三氧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顾锡炳 华忠 +2 位作者 王栋 徐月琴 刘霞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治疗 重型肝炎 三氧疗法 医用 系统治疗 综合疗法 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MODS并重症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许贤荣 毛慧娟 +7 位作者 余姝 张波 俞香宝 张莉 胡建明 沈霞 王笑云 邢昌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对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重症感染患者行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结果存活5例,其中1例患者肾功能正常,4例肾功能好转,摆脱肾替代治疗;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凝血、出血、过敏、栓塞等不良反应。提出加强血... 对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重症感染患者行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结果存活5例,其中1例患者肾功能正常,4例肾功能好转,摆脱肾替代治疗;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凝血、出血、过敏、栓塞等不良反应。提出加强血浆分离器、血浆吸附器的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神志、意识、体液的变化,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气、电解质指标,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明扬 张广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形成 血浆置换疗法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进展
9
作者 钱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治疗 药物疗法 血浆交换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