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鼾症手术前后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万玉峰 刘业海 +1 位作者 胡晓春 刘龙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78,共3页
探讨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对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选取单纯非肥胖型小儿鼾症患者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和胎球... 探讨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对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选取单纯非肥胖型小儿鼾症患者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和胎球蛋白A的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的血浆hs-CRP、TNF-α、IL-6、脂联素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0.001),胎球蛋白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0.001)。小儿鼾症患者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有助于降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鼾症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标志物及其与磁共振脑影像和认知功能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葛丹妮 陈夫涛 +2 位作者 陈玖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并造成进行性认知下降。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反映脑内AD病理改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此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可以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并造成进行性认知下降。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反映脑内AD病理改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此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可以阐明AD病理下神经元特定的改变模式,二者在AD的早期诊断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D主要的血浆标志物及其与MRI神经影像、认知功能的关联展开综述,希望能为AD的诊断预测及理解病理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浆生物标志物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Core^(TM)分析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潜在血浆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霞 刘开江 +2 位作者 哈丽丹.热依木 武贵臻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基于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借助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维吾尔族宫颈癌相关生物信号网络,探讨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运用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 目的:基于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借助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维吾尔族宫颈癌相关生物信号网络,探讨癌变机理,寻找血浆预警蛋白。方法:运用MetaCoreTM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前期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分析获得的维吾尔族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浆中43个核心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细胞内组成以及在机体中所负责的生物学加工进程进行富集分析,并且构建生物信号通路网络、筛选候选生物标志物。结果:发现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内构成的负调节、胆固醇反向转运、应激反应的负调节等,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脂代谢中的胆汁酸代谢调节和受体依赖的胆汁酸浓缩负调节、炎症补体系统、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纤维、ESR1膜受体转导途径。通过MetaCoreTM最短路径算法分析构建出差异蛋白生物信号网络图,并且筛选出4种候选生物标志性蛋白,分别是抗凝血酶Ⅲ(ATⅢ)、凝集素(CLU)、绒毛蛋白1(VIL1)和免疫球蛋白κ(IGK@)。结论:ATⅢ、CLU、VIL1、和IGK@可作为宫颈癌的候选标志物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TM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与发展的机理,丰富了宫颈癌早期筛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妇女 宫颈癌MetaCoreTM分析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睡眠和血浆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晗 龚宝峰 +8 位作者 褚坚坚 李澎 徐瑾 李根茹 程文彬 季文博 贺斌 庄建华 尹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42-1347,共6页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被正确识别,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类常见病。脑小血管病能够引起一系列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尤其是认知功能损害,但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突出,影像学检查滞后等原因,...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被正确识别,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类常见病。脑小血管病能够引起一系列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尤其是认知功能损害,但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突出,影像学检查滞后等原因,目前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尽早识别此类疾病。本文阐述了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分型以及其特征性认知功能改变,探讨睡眠和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脑小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分型 认知功能 睡眠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