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波紫外线与交联淀粉碘消毒血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熊鸿燕 李 莉 +1 位作者 张廷惠 李成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短波紫外线( U V C)与交联淀粉碘( C S I)联用的血浆消毒实用模型。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血浆消毒模型。用辛德比斯病毒( S V)作为试验病毒,通过细胞感染试验测定模型的灭病毒效果。采用免疫化学技术观察... 目的:建立一种用短波紫外线( U V C)与交联淀粉碘( C S I)联用的血浆消毒实用模型。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血浆消毒模型。用辛德比斯病毒( S V)作为试验病毒,通过细胞感染试验测定模型的灭病毒效果。采用免疫化学技术观察被处理血浆中 Ig G的活性变化。结果:含病毒血浆首先经剂量为9 860 J/m 2 的 U V C照射后,再流经 C S I柱时,血浆在 C S I柱内的滞留时间越长,其病毒的滴度越低,在滞留时间为120 m in 时,血浆中的病毒灭活达6.78 个对数级。而此时,血浆中 Ig G的抗原和抗体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U V C与 C S I联用技术的血浆消毒模型能有效灭活 S V 病毒,不损害血浆中抗体成分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血浆消毒 交联淀粉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与长波紫外线灭活血浆中f_2噬菌体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思雄 熊鸿燕 +3 位作者 林辉 徐焰 李莉 宋建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观察吖啶橙 (AO)与长波紫外线 (UVA)消毒血浆中f2 噬菌体后形态的变化。方法 以f2 噬菌体为试验病毒 ,通过AO与UVA单用及联用灭活病毒效果测定筛选二者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 ,在此最佳消毒条件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f2 噬菌体在消毒... 目的 观察吖啶橙 (AO)与长波紫外线 (UVA)消毒血浆中f2 噬菌体后形态的变化。方法 以f2 噬菌体为试验病毒 ,通过AO与UVA单用及联用灭活病毒效果测定筛选二者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 ,在此最佳消毒条件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f2 噬菌体在消毒前后形态的变化。结果 经AO处理后再经UVA照射 ,能明显减少血浆中f2 噬菌体的滴度 ,两因素的T E值大于 1;经有效灭活病毒的剂量 ( 6μg mlAO +4 5 0 0J m2 UVA)消毒后与消毒前相比 ,血浆中大多数f2 噬菌体由球形变为纺锤状和丝状 ,且轮廓变得不清晰 ,电子密度降低。结论 AO与UVA两因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消毒后f2 噬菌体的形态明显发生了变化 ,由球形变为纺锤状和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长波紫外线 F2噬菌体 血浆消毒 病毒灭活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灭活血浆中绿脓杆菌噬菌体与f_2噬菌体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思雄 徐焰 +1 位作者 许川山 李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 (UVC)对血浆中两种病毒的灭活作用 ,方法 采用噬菌体滴度测定法进行研究 ,结果 30 0 0 μW /cm2 UVC作用 10分钟使血浆中的绿脓杆菌噬菌体和f2 噬菌体滴度均下降 >6 1gPFU。结论  30 0 0 μW/cm2 UVC的使用...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 (UVC)对血浆中两种病毒的灭活作用 ,方法 采用噬菌体滴度测定法进行研究 ,结果 30 0 0 μW /cm2 UVC作用 10分钟使血浆中的绿脓杆菌噬菌体和f2 噬菌体滴度均下降 >6 1gPFU。结论  30 0 0 μW/cm2 UVC的使用能有效灭活血浆中的绿脓杆菌噬菌体和F2 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血浆 绿脓杆菌 噬菌体 F2噬菌体 血浆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碘血浆对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莉 熊鸿燕 +1 位作者 丁娅 张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交联淀粉碘及紫外线处理的血浆静脉输入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鸡作为实验动物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等技术 ,观察输用消毒血浆后鸡的肝、肾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连续 5d ,每日给鸡静脉输入血浆 10m1后 ,试... 目的 观察经交联淀粉碘及紫外线处理的血浆静脉输入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鸡作为实验动物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等技术 ,观察输用消毒血浆后鸡的肝、肾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连续 5d ,每日给鸡静脉输入血浆 10m1后 ,试验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其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碘 紫外线 毒性信用 消毒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析交联淀粉碘的碘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峰 路菊 +1 位作者 孙玮 熊鸿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0-212,共3页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析碘离子的试验研究,测定交联淀粉碘消毒血浆及水释放的碘。NovapakC18柱(150mm×3.9mm),5mmol·L-1辛胺磷酸缓冲液(含5mmol·L-118 冠 6)∶乙腈=82∶18(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在此条件下...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析碘离子的试验研究,测定交联淀粉碘消毒血浆及水释放的碘。NovapakC18柱(150mm×3.9mm),5mmol·L-1辛胺磷酸缓冲液(含5mmol·L-118 冠 6)∶乙腈=82∶18(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在此条件下碘离子达到基线分离,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在0.20~10.0μg·ml-1浓度范围,碘离子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碘离子检出限是25 0ng·ml-1(S/N=3)。血浆碘的平均回收率是98.5%,相对标准偏差为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碘 碘离子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辛胺磷酸盐 18-冠-6 饮用水消毒 血浆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