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余湘宁 黄宇辉 王晓冬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检测患者循环血中血浆Nt-pro BNP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6 min步行实验观察患者运动耐量。结果:与心功能Ⅲ级患者比较,Ⅳ级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的浓度明显增高[(1485.46±235.43)pg/m L vs(785.38±217.45)pg/m L,P<0.05]。治疗4周后,4组患者循环血中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参数较入院时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最为明显(P<0.01)。血浆Nt-pro BNP水平与LVES、LVED呈正相关(r=0.378,0.463,P<0.05),与LVEF、FS、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524,-0.324,-0.284,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更大程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循环血中的Ntpro BNP表达水平及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蝎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诊老年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苏琴 张宪 +6 位作者 党伟 孙荣距 马俊勋 袁晓玲 刘红升 姚咏明 赵晓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诊老年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因将202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单纯肺源性呼吸困难组(A组);单纯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组);混合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心源性,C组)...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诊老年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因将202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单纯肺源性呼吸困难组(A组);单纯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组);混合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心源性,C组)。床旁快速检测NT-pro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间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B,C两组中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 A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B,C两组[(197.5±64.3)vs(1873.9±857.1)和(1952.4±914.8)ng/L,P<0.01]。B,C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中,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说明患者NT-proBNP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分别(562.37±102.45),(2736.72±81.67),(5873.19±127.73)ng/L,P<0.01]。Person直线相关分析发现,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89,P<0.01),提示NT-proBNP水平越高,LV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结论 NT-proBNP水平检测在判断老年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其水平高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 急诊 老年人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亚超 郑海军 +4 位作者 李爱琴 曾辉 杨长宝 晋辉 刘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56-38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常规心内科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常规心内科治疗。对所有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NYHA分级法进行心功能分级,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对比两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心功能级别和LVEF的变化,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级别和LV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88,P<0.05);LVEF值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可作为评估该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参考依据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N末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芹心事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炎性指标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红 周丹旎 +1 位作者 徐玉娟 李胜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炎性指标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KD患儿作为KD组,根据疾病时期分为KD急性组与KD缓解组,根据有无CAL分为CAL...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炎性指标对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KD患儿作为KD组,根据疾病时期分为KD急性组与KD缓解组,根据有无CAL分为CAL组(19例)和无CAL组(NCAL组,80例);并选取同期58例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中NT-proBNP、全血白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KD急性期、缓解期及CAL中的变化,分析NTproBNP联合各项炎性指标对KD伴CAL的诊断价值。结果:KD组WBC、Neu%、PLT、NLR、PLR、SII、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急性组WBC、Neu%、NLR、SII、NT-proBNP均高于KD缓解组,PLT低于KD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急性组与KD缓解组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PLT、SII、NT-proBNP水平均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与NCAL组WBC、Neu%、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发现NT-proBNP、PLT、SII 3项联合指标均为KD伴CAL的有效预测指标,且联合指标对CAL的诊断效能优于PLT及SII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T-proBNP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高于NT-proBNP。结论:NT-proBNP联合PLT及SII对CAL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N-末端 血小板计数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呼吸困难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晶 韦广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17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NT-proBNP,包括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17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NT-proBNP,包括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观察两种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非CHF组患者(P<0.01);CHF组NT-pro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是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敏感和特异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困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爽 巫俊平 +1 位作者 刘希宏 苏阳楚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07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标准(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07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标准(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将患者分为左心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肥厚组(54例)。并按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舒张晚期的流速峰值(A)<1;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45 cm/S)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21例)和正常组(65例)。所有患者均于清晨安静卧位时抽静脉血3 mL,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左心肥厚组和非左心肥厚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NT-proBNP变化,分析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LVEDD、IVST、LVPWT、LVEF、LVMI、NT-proBNP变化,探讨高血压患者NT-proBNP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左心肥厚组LVPWT、NT-proBNP显著高于非左心肥厚组(P<0.05),FPV、E/A显著低于非左心肥厚组(P<0.05)。舒张功能不全组LVPWT、LVMI、NT-proBNP显著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P<0.05)。患者NT-proBNP浓度与LVEDD、LVEF无明显相关性,与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r=0.386、0.742、0.615,P<0.05),与E/A值、FPV呈负相关(r=-0.665、-0.653,P<0.05)。结论:NT-proBNP是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正常)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有效生化指标,其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LVEDD、LVEF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浆N-末端 左室肥厚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海青 杜正隆 +2 位作者 钟齐庆 蒙晓华 陈夏靖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42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2例患儿均... 目的:探讨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42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2例患儿均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在术前、术后的12h、术后的1周、术后的1个月和术后的3个月,对这42例患儿分别进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其血浆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RVED和肺动脉瓣压差均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的患儿,P <0.05。术后的1周、术后的1个月和术后的3个月,发生肺动脉反流的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均高于肺动脉无反流的患儿,P <0.05。结论: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术后右心室功能不全及发生肺动脉反流均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血浆氨基末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与氮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兰凤 田斌 +1 位作者 邓虎重 李凤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进行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GPBB)与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3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和30例其他疾病患儿作... 目的:探讨进行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GPBB)与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3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和30例其他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这13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轻度窒息组(78例)和重度窒息组(58例)。将30例其他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在这三组患儿入院后1 h,对其进行GPBB、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 Tn I)检测。在这三组患儿入院后14 d,对其进行GPBB、NTpro BNP检测。对比三组患儿GPBB、NT-pro BNP、CK-MB和c Tn I的水平。结果:1)入院后1 h和入院后14 d,重度窒息组患儿GPBB、NT-pro BNP的水平均高于轻度窒息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患儿GPBB、NT-pro BN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后1 h,轻度窒息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CK-MB、c Tn I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GPBB与NT-pro BNP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 末端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欧渤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145-145,144,共2页
目的:分析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右室射血分数对(RVEF)肺心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衰50例,为伴心衰组,未合并心衰20例,为单纯肺心病组,均... 目的:分析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右室射血分数对(RVEF)肺心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衰50例,为伴心衰组,未合并心衰20例,为单纯肺心病组,均接受吸氧、强心、低分子肝素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同时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及RVEF。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3%。伴心衰组与单纯肺心病组治疗前NT-Pro BNP水平及RVEF比较、组内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及R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 BNP、RVEF可作为肺心病诊治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伴心衰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浆 N-末端 右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清心肌酶及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秦淑娟 蔡林 汪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清心肌酶及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清心肌酶及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左束支区域起搏组(LBBP组)3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RVA、RVS、LBBP,比较3组植入术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导线参数(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NT-proBN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RVS组、LBBP组术后LVESD、LVEDD低于RVA组,RVS组、LBBP组LVEF较RVA组高(P<0.05);RVS组、LBBP组上述各指标及3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S组、LBBP组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低于RVA组(P<0.05);3组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VS组、LBBP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RVA组;3组CK-MB、AST、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心力衰竭、新发房颤、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A相比,RVS及LBBP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起搏参数及血清心肌酶和NT-proBNP的影响更小,起搏参数更稳定,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 心肌酶 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艳芳 张兴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失代偿性SHF患者为SHF组,7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NYHA分级法分级诊断心功能,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失代偿性SHF患者为SHF组,7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NYHA分级法分级诊断心功能,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SHF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S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级别和LVEF的关系。结果:S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为(3 695.2±1 425.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5.5±18.9)ng/L](P<0.05),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心功能Ⅱ、Ⅲ和Ⅳ级D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 395.2±247.1)、(2 663.7±697.5)、(6 348.5±1 201.1)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失代偿性S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有助于S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性心力衰竭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内皮素-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过高峰 周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672-675,719,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 目的 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42例CHF患者,重度组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48例CHF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BigET-1和NT-proBNP水平,并分析二者关系;彩色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血浆BigET-1与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0.58)fmol/ml比(1.08±0.35)fmol/ml,P<0.01,(2885.2±1299.2)fmol/ml比(1165.8±333.2)fmol/ml,P<0.01].重度组血浆BigET-1含量与LVEF、LVEDD、LVESD密切相关(r分别为-0.740、0.655和0.740,P均<0.01); NT-proBNP含量与LVEF、LVEDD、LEVSD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670、0.654、0.709,P均<0.01);血浆BigET-1与NT-proBNP也密切相关(r=0.752,P<0.01).结论 BigET-1和NT-proBNP可能参与了心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快速检测BigET-1和NT-proBNP对CHF的实验室诊断、心功能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大内皮素-1 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肺心病导致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宝金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衰诊断和预后方面均有用处,是一个金标准标记物。NT-proBNP通过高血流速度器官进行被动清除,比脑利钠肽(BNP)半衰期要长并且在血液中浓度更高。对于由急性和慢性心衰而导致的死亡具有较强的预后...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衰诊断和预后方面均有用处,是一个金标准标记物。NT-proBNP通过高血流速度器官进行被动清除,比脑利钠肽(BNP)半衰期要长并且在血液中浓度更高。对于由急性和慢性心衰而导致的死亡具有较强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氨基末端 肺心病导致心力衰竭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扩张型心肌病失代偿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鲁明军 许玲玲 +2 位作者 王敏 郑婷 苏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失代偿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DCM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失代偿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DCM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23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有效27例,有效率为8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有效改善DCM失代偿患者症状,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左西孟旦 血浆N末端B型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白蛋白水平联合预测长期性血液透析贫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辉 曹津 +1 位作者 李媛 严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34-535,共2页
血液透析是急性、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1]。贫血是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常会出现的合并症,临床上多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够及时的话,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更严重者会威胁生命[2]。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是急性、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1]。贫血是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常会出现的合并症,临床上多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够及时的话,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更严重者会威胁生命[2]。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血常规中能够表达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通过被运用于贫血的诊断当中[3]。白蛋白是人体血浆内重要的蛋白质,在临床上常常被运用于贫血诊断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氨基末端 血液透析患者 红细胞 贫血诊断 血浆 联合预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血浆big ET-1、NT-proBNP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阳 刘晓唤 +7 位作者 马维冬 范雅洁 王聪霞 吴皓宇 贾珊 张春艳 胡艳超 葛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2-335,3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的冠心病患者261例,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再狭... 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的冠心病患者261例,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再狭窄(ISR)组(70例)和无再狭窄(non-ISR)组(191例),测定CAG复查前外周血big ET-1、NT-proBNP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与non-ISR组相比,ISR组血浆big ET-1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AG复查前big ET-1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03,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91.6%;lg NTproBNP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72(相应的NT-proBNP值为624.0),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83.2%。相关性分析显示big ET-1和lg 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488,P<0.001)。结论血浆big ET-1和NT-proBNP关系密切,并且在预测和诊断ISR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血浆大内皮素-1 氨基末端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艳芳 聂朝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CP)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EC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CP)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EC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CP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调控内环境恢复正常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外反搏 心功能 血浆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IL-33、NT-pro-BNP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瑜 纪艾玲 +1 位作者 李振东 邵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该院收治的8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该院收治的8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的8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检测其血清IL-33、NT-pro-BNP的水平。根据观察组患者梗死病灶的体积将其分为小体积梗死组(n=37)和非小体积梗死组(n=55)。比较小体积梗死组患者和非小体积梗死组患者血清IL-33、NT-pro-BN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33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非小体积梗死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33的水平均高于小体积梗死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IL-33、NT-pro-BNP检测,可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白细胞介素-33 N-末端 梗死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的延迟增强MRI指标与血清HA、AngⅡ、NT-proBN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丽 刘坚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的延迟增强MRI指标与血清透明质酸(H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72例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的延迟增强MRI指标与血清透明质酸(H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72例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单纯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肌延迟增强(LGE)扫描,并检测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对LGE检查的心肌节段进行定性(LGE阴性,LGE阳性)和定量分析(LGE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并分析LGE积分与血清HA、AngⅡ、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A[(187.15±43.25)VS.(117.36±38.81)]、AngⅡ[(4357.71±977.31)VS.(3616.59±705.42)]、NT-proBNP[(174.51±46.37)VS.(136.55±40.0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GE阳性节段检出数和LGE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LGE阳性节段≥6个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水平高于LGE阳性节段<6个患者和LGE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GE积分与HA(r=0.456,P<0.001)、AngⅡ(r=0.384,P=0.001)、NT-proBNP(r=0.299,P=0.011)均呈正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AUC=0.760,95%CI:0.658~0.861)、AngⅡ(AUC=0.773,95%CI:0.684~0.862)、NT-proBNP(AUC=0.834,95%CI:0.755~0.913)对系统性硬化症无症状心肌纤维化均有较高诊断价值(P<0.001)。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HA、AngⅡ、NT-proBNP升高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可作为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心肌纤维化 透明质酸 血管紧张素Ⅱ 血浆N末端B型 延迟增强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和NT-proBNP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20
作者 付钊琴 张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08-2214,共7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早期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且生后即刻住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脐带血细胞因...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早期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且生后即刻住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脐带血细胞因子检测、规律进行眼底筛查且胎龄<37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病历系统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收集脐带血细胞因子和出生后第1、3、7、14天的NT-proBNP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所收集因素与ROP和重度ROP(sROP)的相关性,明确ROP和s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528例早产儿被纳入研究,113例(21.4%)符合ROP的诊断标准,其中sROP患儿共40例(7.6%),所有患儿研究期间共进行1 711次眼底筛查,平均每例患儿3.2次。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与ROP的发生和进展显著相关;生后第7天血清NT-proBNP水平(NT-proBNP7)每增加1个自然对数单位,发生ROP和sROP的风险增加倍数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脐带血IL-6水平、NT-proBNP7水平和输血次数是ROP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脐带血IL-6水平、NT-proBNP7水平、输血次数、孕期应用抗生素和宫内生长受限是sROP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对于ROP和sROP,脐带血IL-6和生后第7天NT-proBNP的截断值分别为13.40、2 553 ng·L^(-1)和16.28、2 793 ng·L^(-1)。结论 IL-6和生后第7天NT-proBNP与ROP和sROP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氨基末端 白细胞介素-6 生物标志物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