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镰形棘豆止血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戴衍朋 杨欢 +1 位作者 童丽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7-108,126,共3页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方法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5 d,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液部位分别连续灌胃给药5 d,测定凝血时间(CT)、...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方法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给小鼠连续灌胃5 d,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液部位分别连续灌胃给药5 d,测定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复钙时间(RT)。结果镰形棘豆总提物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CT、PT、RT缩短率最大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其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为止血作用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止血作用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蜀黍轴及苞叶对凝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海鹏 周大鹏 +1 位作者 顾雪竹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83,共3页
采用体外血浆复钙时间法,以维生素k1作为促凝血和灯盏花素作为抗凝血作用阳性对照,对玉蜀黍轴及苞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及玉蜀黍苞叶甲醇总浸膏对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 采用体外血浆复钙时间法,以维生素k1作为促凝血和灯盏花素作为抗凝血作用阳性对照,对玉蜀黍轴及苞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及玉蜀黍苞叶甲醇总浸膏对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可显著缩短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01);玉蜀黍苞叶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延长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0.001)。提示玉蜀黍轴正丁醇及苞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促凝血活性,玉蜀黍苞叶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 苞叶 血浆复钙时间 凝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勇 黎演明 +3 位作者 冼学权 苏志恒 李晓捷 李秉正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全血凝固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家兔脾脏划破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云南白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证明木薯淀粉微球的体外及体内止血性能良好,具有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微球 止血材料 全血凝固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 局部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樗树皮提取物对血液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程富胜 胡庭俊 +3 位作者 张霞 高芳 孟聚诚 董鹏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采用樗树皮三种不同提取物对血浆复钙时间、血液凝固时间以及溶血作用进行研究,以观察樗树皮提取物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提取物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I、III:P<0.001),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I、III:P<0.001,II... 采用樗树皮三种不同提取物对血浆复钙时间、血液凝固时间以及溶血作用进行研究,以观察樗树皮提取物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提取物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I、III:P<0.001),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I、III:P<0.001,II:P<0.01),提取物II、III能引起红细胞轻度溶血,提取物I不引起溶血。结果提示,提取物I、III能够改善凝血因子,并且有较强的凝血、止血作用,提取物I可作为注射剂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树皮 血液凝固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色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促凝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嘉佳 田之锦 +3 位作者 花昱 梁姣 万素岑 林翠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以L-色氨酸为原料,分别与以邻苯二甲酸酐保护的4-氨甲基苯甲酸、4-氨甲基环己基甲酸及6-氨基己酸反应合成了3种酰胺衍生物,分别是(S)-3-(1'H-吲哚-3'-基)-2-{4″-[(1'″,3'″-二氧代异吲哚-2'″-基)甲基]苯甲酰氨基... 以L-色氨酸为原料,分别与以邻苯二甲酸酐保护的4-氨甲基苯甲酸、4-氨甲基环己基甲酸及6-氨基己酸反应合成了3种酰胺衍生物,分别是(S)-3-(1'H-吲哚-3'-基)-2-{4″-[(1'″,3'″-二氧代异吲哚-2'″-基)甲基]苯甲酰氨基}丙酸(Ⅰ)、(S)-3-(1'H-吲哚-3'-基)-2-{4″-[(1'″,3'″-二氧代异吲哚-2'″-基)甲基]环己基甲酰氨基}丙酸(Ⅱ)及(S)-3-(1'H-吲哚-3'-基)-2-[6″-(1'″,3'″-二氧代异吲哚-2'″-基)己酰氨基]丙酸(Ⅲ)。通过IR、MS、1HNMR及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反向筛选出两种与促凝活性相关的蛋白,再将L-色氨酸及3个目标化合物与其分别进行正向对接,通过凝血四项与血浆复钙时间实验表明,化合物Ⅰ及化合物Ⅲ的促凝活性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化合物Ⅱ具有浓度依赖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凝血四项 血浆复钙时间 促凝活性 分子对接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TiO_2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6
作者 郑建辉 张炫辉 +3 位作者 李国琴 邓悦 陈晓萍 李国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7期21-24,28,共5页
不同TiO2纳米颗粒的血液相容性具有差别。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自制金红石TiO2纳米颗粒和市售P25TiO2纳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这两种纳米颗粒对红细胞溶血活性与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TiO2纳米颗粒都... 不同TiO2纳米颗粒的血液相容性具有差别。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自制金红石TiO2纳米颗粒和市售P25TiO2纳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这两种纳米颗粒对红细胞溶血活性与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TiO2纳米颗粒都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引起红细胞溶血和凝血现象,但金红石与P25TiO2纳米颗粒在浓度大于1.0mg.mL-1的高剂量下伴以紫外线激发后可造成轻微的溶血现象。这种轻微溶血现象需引起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TiO2纳米颗粒 P25 TIO2纳米颗粒 结构表征 红细胞溶血 血浆复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