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限制抗阻训练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林秋苹 查宇喆 +3 位作者 刘怡然 喻乾 谭朝文 赵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0-1478,共9页
目的:探究血流限制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信号通路减轻肾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制备大鼠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究血流限制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信号通路减轻肾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制备大鼠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T2DM对照(CON,n=5)组、低负荷抗阻训练(LRT,n=5)组、高负荷抗阻训练(HRT,n=5)组、血流限制(BFR,n=5)组和血流限制抗阻训练(BFRT,n=5)组,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记录各组大鼠肾脏指数、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RT-qPCR检测肾脏组织中Klotho、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Klotho、TGF-β1、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α-SMA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水平。结果:对比其他各组,血流限制抗阻训练组大鼠FBG、SCr、BUN和肾脏CVF显著下降(P<0.05),Klotho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TGF-β1、p-Smad3、CTGF和α-SM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Smad3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流限制抗阻训练可减轻T2DM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表达,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纤维化 血流限制抗阻训练 KLOTHO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抗阻训练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微血管稀疏的影响
2
作者 谭朝文 赵彦 +2 位作者 朱浩 郑玉婵 陈培友 《中国体育科技》 2025年第9期34-45,共12页
目的:探究血流限制结合中强度抗阻训练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rats,SHR)外周微血管稀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设置为正常组(WKY),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S... 目的:探究血流限制结合中强度抗阻训练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rats,SHR)外周微血管稀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设置为正常组(WKY),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SED)、高强度抗阻训练组(SHR-HIRT)、中强度抗阻训练组(SHR-MIRT)和血流限制结合中强度抗阻训练组(SHR-BFRT)。SHR-HIRT组进行55%~75%1RM递进式抗阻爬梯训练,SHR-MIRT组进行35%~55%1RM递进式抗阻爬梯训练,SHR-BFRT组进行30%~40%血流限制结合35%~55%1RM递进式抗阻爬梯训练。实验中,测量大鼠心功能及血压参数,训练后,对大鼠腓肠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D31表达水平及外周微血管密度,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血管生成因子与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心功能与血压方面,与SHR-SED组相比,BFRT能够显著降低SHR的血压,改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降低心率(P<0.05)。与单纯抗阻训练相比,BFRT能够显著降低舒张压(P<0.05)。2)外周微血管密度方面,与SHR-SED组相比,BFRT能够显著提高SHR腓肠肌中CD31的表达水平,增加外周微血管数量(P<0.05)。相对于单纯抗阻训练,BFRT能够显著提高SHR外周微血管密度(P<0.05)。3)血管生成与内皮功能相关因子方面,与SHR-SED组相比,BFRT能够显著上调SHR腓肠肌中VEGF、VEGFR2、eNOS的表达水平,抑制ET-1表达水平(P<0.05)。与单纯抗阻训练相比,BFRT能够显著提高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R2与内皮功能相关因子eNOS的表达,同时显著抑制ET-1的表达(P<0.05)。结论:血流限制结合中强度抗阻训练能够有效激活SHR腓肠肌中VEGF-PI3K-AKT-eNOS通路,抑制ET-1,促进外周微血管的生成,提高微血管密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降低血压。同时血流限制结合中强度抗阻训练在降低舒张压方面和改善外周微血管稀疏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抗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抗阻训练 自发性高血压 外周微血管稀疏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对低体重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及主观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潘颖 赵彦 +2 位作者 马晓缓 田宜鑫 孙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684,共8页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LL-BFR)对低体重年轻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以及主观疲劳感受(RPE)的影响。方法:18名中等活动度的低体重年轻女性分别进行3种抗阻运动方案:LL-BFR(30%1RM+60%动脉闭塞压的血流限制)、单纯...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LL-BFR)对低体重年轻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以及主观疲劳感受(RPE)的影响。方法:18名中等活动度的低体重年轻女性分别进行3种抗阻运动方案:LL-BFR(30%1RM+60%动脉闭塞压的血流限制)、单纯的小强度抗阻运动(LLRT)(30%1RM)以及传统的大强度抗阻运动(HLRT)(75%1RM)。其中LLRT与LL-BFR方案需分别完成75次、4组重复运动(30+15+15+15),组间休息30秒;HLRT方案完成40次、4组重复运动(10+10+10+10),组间休息1分钟。采集整个运动过程中优势侧股外侧肌的血氧饱和度(SO2)、单位血红蛋白(r Hb)、单位血流量、单位血流速度和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主观疲劳评分(RPE)。结果:LL-BFR与LLRT两种运动方案均造成SO2的显著下降(P<0.05);其中LL-BFR方案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1),且未能在运动停止后恢复至实验前水平(P<0.05)。虽然LL-BFR方案的单位血流速度在运动中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1),但在运动结束后,仅LL-BFR方案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单位血流速度(P<0.01)。LL-BFR方案可产生与HLRT方案相似的神经肌肉激活(P=0.322),与此同时LLRT方案的神经肌肉激活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5)。LL-BFR方案的主观疲劳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5)。其余各指标在方案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LL-BFR方案中,肌肉激活与SO2呈负相关(r=-0.604),且RPE评分也与SO2(r=-0.743)及单位血液流速(r=-0.526)呈负相关;而在LLRT方案中,RPE仅与单位血流速度有关(r=0.588)。结论:LLRT方案不足以诱发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但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血流限制,可使肌纤维募集增加,甚至与HLRT方案相似,这种肌纤维募集的增加与工作肌SO2和单位血流速度的下降有关,这也使得运动中的RPE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强度结合血流限制训练 低体重年轻女性 骨骼肌微循环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