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消瘀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血脂APN及血流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璟 史述菊 +2 位作者 秦丹丹 高婷 曹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瘀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血脂APN及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ID号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扶正消瘀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血脂APN及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ID号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扶正消瘀汤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脂联素(APN)、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脂AP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APN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小于对照组(80.00%),治疗前,2组患者的全血低、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血低、高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扶正消瘀汤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水平,同时提高血脂APN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瘀汤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血脂APN 血流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窦及新窦血流动力学探究:冠脉影响
2
作者 魏宇浩 陈飞 +1 位作者 陈茂 郑庭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646,共1页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TAVI)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窦内形成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评估TAVI后窦内血流状况对于预防并发症,取得最佳植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大部分已有的评估TAVI术后窦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没有考虑冠脉对于窦内血流的影...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TAVI)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窦内形成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评估TAVI后窦内血流状况对于预防并发症,取得最佳植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大部分已有的评估TAVI术后窦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没有考虑冠脉对于窦内血流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冠脉存在时TAVI前后窦及新窦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自主搭建了一个能模拟生理条件的体外实验平台。通过3D打印制作了无冠脉、单侧冠脉及双侧冠脉的理想主动脉窦模型。分别部署无支架的人工主动脉瓣以及美敦力Core Valve瓣膜以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测量左冠窦及新窦的速度场,通过速度、流线、涡度评估血流动力学。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原生窦及新窦内的冲洗和血流停滞状况,并通过冲洗曲线量化冲洗效果。结果存在单侧冠脉时pre-TAVI模型的冠脉窦内血流流速显著高于post-TAVI后模型,窦内可观察到明显回流,涡度明显更大。两个心动周期后pre-TAVI窦内无残余粒子,冲洗显著优于post-TAVI模型。对比无冠脉模型,存在单侧冠脉时窦内血流流速明显较大且可观察到明显涡流,窦内冲洗效果更好。双侧冠脉情况也具有类似趋势。结论TAVI显著降低了主动脉窦内血液流速,降低原生窦内以及新窦内粒子冲洗,增大血栓形成风险,而忽略冠脉会明显低估窦内血流流速以及粒子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 血液流速 血流状况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血流动力学 冲洗效果 后窦 心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瘤的价值
3
作者 王炼 杨斌 姚绍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22-23,共2页
材料和方法1988年9月~1989年6月,经双功超声明确诊断为动脉瘤7例,其中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瘤4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胫前动脉瘤),股动脉瘤2例,腋动脉瘤1例,全部经血管造影,CT或手术证实。方法采用彩色电脑双功多普勒超声诊断仅(Acuson 128),... 材料和方法1988年9月~1989年6月,经双功超声明确诊断为动脉瘤7例,其中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瘤4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胫前动脉瘤),股动脉瘤2例,腋动脉瘤1例,全部经血管造影,CT或手术证实。方法采用彩色电脑双功多普勒超声诊断仅(Acuson 128),扇扫或线阵探头,频率3.5~5.0MHz.病人仰卧位,先用二维图像显示瘤体位置、范围、形态、瘤壁厚度、内部回声、动脉内膜情况,有无斑块等。用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在瘤体内及两端动脉分别取样,调节门和角度,以获取最大多酱勒频谱,观察频谱形态、频宽、窗口情况,从而判断是层流还是湍流,并计算最大流速。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以血流朝向探头为红色,背离探头为蓝色,可清晰显示瘤体与邻近血管的血流状况,根据血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形态 线阵探头 血流方向 彩色多普勒 内膜情况 血流状况 最大流速 脉冲多普勒 超声诊断 取样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邱炯 赵玉伟 +2 位作者 李法琦 周平 李万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917,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缺血及梗死面积的影响,阐明EPO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以6-0号丝线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缺血及梗死面积的影响,阐明EPO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以6-0号丝线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过,不予以结扎;I/R组(n=8),以6-0号丝线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过,并结扎,在结扎线中埋置松解线,45min后,松解结扎线,实现再灌注;EPO组(n=8),手术过程同I/R组,在再灌注开始即刻,给大鼠腹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 000U.kg-1。再灌注24h后用多导生理仪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SP)、舒张压(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室收缩期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室舒张期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in)的变化;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Evan’s blue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进行心肌染色,测量心肌缺血及梗死范围。结果:45min的缺血和24h的再灌注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3组大鼠SP、DP和LVSP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LVDP和LVEDP明显升高,但dp/dtmax和dp/dtmin明显下降(均P<0.05);与I/R组比较,EPO组LVDP、LVEDP、dp/dtmax和dp/dtmin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TUNEL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EPO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均P<0.05);与I/R组比较,EPO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心肌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无缺血区和梗死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EPO组大鼠心肌有明显缺血区和梗死区;与I/R组比较,EPO组大鼠缺血范围略为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范围明显减少(P<0.05)。结论:EPO能够显著缩小I/R大鼠的心肌缺血及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显著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进而对心肌I/R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状况 细胞凋亡 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