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实质探索——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景峰 董宝强 +3 位作者 林星星 王树东 张志星 宋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022-2026,共5页
目的: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健康志愿者筋结点与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印证经筋结构-功能相关性。方法:KOA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KOA患者,通过经筋辨证为足... 目的: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健康志愿者筋结点与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印证经筋结构-功能相关性。方法:KOA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KOA患者,通过经筋辨证为足阳明经筋型103例。健康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辽沈地区,经诊断无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他腿部疾病的健康社区居民100名。(1) KOA组经触诊后,统计结筋病灶点出现频次,记录频次最高的5个结筋病灶点;(2)以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记录平静状态下KOA组结筋病灶点以及健康组相应筋结点的血流灌注量。结果:(1) 103例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频次最高的前5个结筋病灶点分别是髌内下(95. 15%)、胫骨内髁(92. 23%)、髌下(84. 47%)、髌外(82. 52%)、足三里次(72. 82%);(2)与健康组筋结点相比,KOA组的髌内下、胫骨内髁、髌下、髌外、足三里次的平均血流灌注量明显抬高(P 〈0. 05,P 〈0. 017)。结论: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膑内侧支持带、胫侧副韧带的筋结点损伤机会较多,结筋病灶点反映病候的功能可能是导致其血流灌注量升高的原因,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有助于建立经筋病候的客观疗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结筋病灶点 筋结点 激光散斑成像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不同时程对大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邱悦 施睿 +2 位作者 余芝 王欣君 张建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时程(0 min、5 min、10 min、15 min)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艾灸组与探头加热组干预后足三里穴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均有提高,不同时程血流灌注量比较:5 min>15 min>10 min,峰值比较则为:15 min>5min>10 min,峰值出现时间与效应持续时间均与干预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艾灸可以影响局部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其效应与干预时间有关,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血流灌注量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2 位作者 汪培清 吴宝华 张福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督脉循行线 深部组织 微循环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CDFI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强 田家玮 +3 位作者 罗伟华 陈道芳 徐芳 史登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椎动脉发育不良与脑动脉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关系,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及症状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选取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53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椎动脉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vertebral artery diame... 目的评价椎动脉发育不良与脑动脉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关系,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及症状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选取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53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椎动脉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vertebral artery diameter,VAD),收缩期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流速时间积分(velocity-time integral,VTI)、心率(heart rate,HR),并计算血管截面积(A)及血流量(Q),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对后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病例组后循环血流量为(299.83±58.52)mL/min,对照组为(351.26±49.17)mL/min,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量(47.57±18.41)mL/min、舒张期流速(11.46±3.97)cm/s、阻力指数0.78±0.09,与健侧椎动脉及对照组左右侧椎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血流量与椎动脉内径呈高度正相关性(R2=0.887 8),而与阻力指数呈高度负相关性(R2=0.849 4)。结论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减低,虽然健侧存在代偿,但后循环总血流灌注量仍较健康人显著减低,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血流显像 椎动脉发育不良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窦思东 许瑞旭 +2 位作者 叶颖颖 黄宁颖 兰彩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法训练。分别于功法训练前和功法训练后,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对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进行检测,共2次。结果:(1)功法训练前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线上浅表MBPU大椎穴大于至阳穴大于命门穴(P<0.05,P<0.01)。(2)功法训练后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均较功法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易筋经"托天桩"可提高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的浅表MBPU,对督脉线的能量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托天桩 阳虚质 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外周血流灌注量及其坐骨神经NGF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阮继源 张文红 杨丹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54-360,共7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模型,探讨电针对PDN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DN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反应,各大鼠的一...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模型,探讨电针对PDN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DN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反应,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痛阈,处死前检测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于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受体的表达,进而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DN大鼠的部分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大鼠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并且电针2组较电针1组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较多。结论:电针可以提高PDN模型大鼠的痛阈,增加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电针可以增加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NGF受体的表达,从而对损伤的坐骨神经起到修复的作用,电针能够改善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的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电针 周围血流灌注量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实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贺文华 董晓慧 +4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曾芳 李政杰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膝关节邻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诸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同时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患者膝关节邻近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治疗前后的SMBP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与口服塞来昔布对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KOA患者的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均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2、ROI4、ROI5的SMBP(P<0.05);针刺能显著增加膝关节局部ROI3的SMBP(P<0.01);ROI1、ROI3的SMBP塞来昔布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1、ROI2、ROI3、ROI4、ROI5的SMBP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SMBP,且临床疗效不亚于一线用药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塞来昔布 膝骨性关节炎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心肌缺血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严明娜 嵇波 +8 位作者 王丹 赵国桢 白红新 孙晓敏 戴健 路雅雯 刘翼天 苏杭 葛云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24-928,共5页
目的:研究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高... 目的:研究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高频电针非穴组5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采取每日电针大鼠左侧"内关"穴,高频电针非穴组采取每日电针非穴。于治疗结束3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天泉"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穴位血流灌注量均降低(P<0.05),且双侧"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心肌缺血情况有所改善,且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针 心肌缺血 内关 郄门 天泉 皮肤血流灌注量 经穴脏腑相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对小鼠大脑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明慧 王静雅 +1 位作者 吴军尚 崔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 心脏功能指标迅速恶化所引起的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可能对脑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文章观察心肌缺血小鼠心脏功能、脑血流灌注量和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AMI)所致脑血流低灌注状态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 目的 心脏功能指标迅速恶化所引起的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可能对脑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文章观察心肌缺血小鼠心脏功能、脑血流灌注量和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AMI)所致脑血流低灌注状态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小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组、AMI组,每组各10只。心超检测观察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变化;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观察脑血流灌注曲线和单位时间内的血流灌注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心肌与脑组织中的内皮素1(ET-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并采用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比较相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MI组小鼠LVEF、LVFS、SV和CO显著下降(P<0.001),单位时间内脑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P<0.001),心肌与脑组织中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CG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提示,LVEF、LVFS、SV和CO均与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520 7,P<0.01;R^(2)=0.479 7,P<0.01;R^(2)=0.603 8,P<0.01;R^(2)=0.655 1,P<0.01);心肌组织的CGRP与脑组织的CGRP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499 8,P<0.01),心肌组织的ET-1与脑组织的ET-1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03 9,P<0.01);脑组织ET-1含量与脑血流灌注量呈负相关,CGRP含量与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2)=0.231 9,P<0.05;R^(2)=0.265 8,P<0.05)。结论 AMI小鼠心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心肌组织和脑组织的血管舒缩物质ET-1和CGRP含量产生变化,引起脑血管低灌注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血流灌注量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叉菜胶致急性痛雄性大鼠机械痛阈与局部血流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晶 邵晓梅 +2 位作者 方芳 沈醉 方剑乔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7-72,I000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角叉菜胶致急性炎性痛大鼠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s)与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Blood Perfusion,BP)的相关性。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足底注射角叉菜胶... 目的初步探讨角叉菜胶致急性炎性痛大鼠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s)与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Blood Perfusion,BP)的相关性。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足底注射角叉菜胶建立大鼠急性炎性痛模型,观察两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4 h、24 h、48 h、72 h患侧的MWTs和BP,并比较分析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足跖MWTs明显下降(P<0.01),BP明显增加(P<0.01)。两者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患侧足跖MWTs和BP呈负相关,在造模后4 h和造模后72 h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角叉菜胶致急性炎性痛大鼠有显著的机械痛阈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改变,这两种变化在发生发展中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叉菜胶 急性炎性痛 局部血流灌注量 相关性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下局部持续受压对皮肤血流灌注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莉 刘雄彪 +2 位作者 鲁巧云 谢爱明 代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下局部持续受压对人体皮肤血流灌注和温度的影响,为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考察50例研究对象仰卧位、右侧卧位和半卧位持续受压后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的变化。结果:不同体位持续受压后皮肤血流灌注量降...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下局部持续受压对人体皮肤血流灌注和温度的影响,为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考察50例研究对象仰卧位、右侧卧位和半卧位持续受压后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的变化。结果:不同体位持续受压后皮肤血流灌注量降低,温度升高,受压后血流灌注量值、皮肤温度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受压对于人体局部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有显著影响,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着重加强局部护理,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压力 血流灌注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肛门括约肌对兔结肠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宗海 陈飞 +2 位作者 杨六成 李强 傅晓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3-764,共2页
目的界定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范围。方法观察人工肛门括约肌挤压肠壁时肠壁血流灌注量改变,分析人工肛门括约肌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密切相关(R2=0.462,P=0.000),括约肌... 目的界定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范围。方法观察人工肛门括约肌挤压肠壁时肠壁血流灌注量改变,分析人工肛门括约肌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人工肛门括约肌工作压力与肠壁血流灌注量之间密切相关(R2=0.462,P=0.000),括约肌压力达到20mmHg之前,肠壁血流灌注量未发生变化,压力增加至70mmHg时,肠壁血流灌注量减少到基线的49.66%,90mmHg时,血流灌注量减少至基线的30.02%。结论人工肛门括约肌压力在20~70mmHg时,肠壁血流灌注量减少不到1/2,能有效避免肠缺血发生,为人工肛门括约肌整体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门 肛门括约肌 肠缺血 血流灌注量 激光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苷霜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13
作者 罗丽娜 杜佳 +1 位作者 刘利红 赵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 观察积雪苷霜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14例,将上述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UPCO_(2)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 目的 观察积雪苷霜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14例,将上述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UPCO_(2)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统计两组疗效和皮肤萎缩、水疱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面积、瘢痕增生相关指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瘢痕血流灌注量及其面积、瘢痕增生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瘢痕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降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升高,对照组瘢痕血流灌注量升高,观察组瘢痕血流灌注量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EGF、TGF-β1、瘢痕血流灌注量及其面积更低,BMP-7更高(P<0.05)。比较治疗前组间瘢痕增生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组间VSS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SS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26%与对照组的12.2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积雪苷霜联合UPCO_(2)治疗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可调节瘢痕增生相关因子表达,减轻痒和痛感,促进受损皮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积雪苷霜软膏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血流灌注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的光源相干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宜璋 杨晖 +4 位作者 李然 刘宏业 范彦平 郑刚 孔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7-2135,共9页
针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光源相干性对散斑衬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散斑图像恢复方案。首先,分析非完全相干光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时的劣势,说明混合遗传算法恢复被低相干性光源破坏的散斑图像的原理... 针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光源相干性对散斑衬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散斑图像恢复方案。首先,分析非完全相干光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时的劣势,说明混合遗传算法恢复被低相干性光源破坏的散斑图像的原理;使用对比度与噪声比来衡量由两种光源成像得到的静态白盘散斑图像质量;最后,将算法分别用于静态白盘散斑图像和真实的手背血流检测场景。实验结果表明,相干性较好的单纵模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较之于相干性较差的半导体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对比度与噪声比高出67.2%;将算法用于质量较差的散斑图像后,其对比度与噪声比提高了57.7%;将算法用于手背血流检测场景,进行恢复运算后,验证了手指指尖的血流灌注量平均高于手指关节30%的临床事实。将本算法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消除非完全相干光给散斑衬比分析造成的影响,获得质量更好的血流图像。本算法的推广使用可以提高激光散斑血流仪器在光源选择方面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散斑衬比分析 血流灌注量 光源相干性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纳米纤维支架促进任意皮瓣再生和炎症调节
15
作者 梁军燕 吕永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5-535,共1页
目的皮瓣移植手术是修复缺损皮肤常用的方法,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血管生成可避免术后皮瓣远端缺血和坏死。然而,目前大多数修复损伤皮瓣的支架常涉及复杂的交联过程,且难以满足皮瓣早期快速血管生成的需求。去铁胺可通过模拟缺氧环境促... 目的皮瓣移植手术是修复缺损皮肤常用的方法,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血管生成可避免术后皮瓣远端缺血和坏死。然而,目前大多数修复损伤皮瓣的支架常涉及复杂的交联过程,且难以满足皮瓣早期快速血管生成的需求。去铁胺可通过模拟缺氧环境促进多种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望加速血管网络的形成。本研究拟制备一种有效递送去铁胺的静电纺丝支架,以期提高损伤皮瓣的存活率。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钙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并在其表面物理吸附去铁胺,获得负载去铁胺的掺钙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eferoxamine-loaded calcuium-doped silica nanoparticles,CD)。将1%(w/v)浓度的CD载入甲基丙烯酰胺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M)水凝胶纳米纤维支架中,获得GM/CD-1支架。对支架的药物释放行为和体内促皮瓣再生能力进行评估。结果GM/CD-1支架在24 h内快速释放硅离子和去铁胺,进而促进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GM/CD-1支架显著提高任意皮瓣的存活率(96.17±3.17%)及血流灌注量,并可以减轻皮瓣组织水肿,促进胶原纤维沉积和毛囊的生成,具有理想的炎症调节能力。结论GM/CD-1支架显著促进任意皮瓣的血管生成和调节炎症反应,在任意皮瓣坏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为解决皮瓣移植后易坏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任意皮瓣 皮瓣移植 血流灌注量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纳米纤维支架 血管生成 甲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发热袜发热区域对足部表面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咏梅 肖平 范雅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为探究电发热袜发热区域不同时对足部整体及各个区域升温保暖的影响,结合足部的生理特征和袜子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区域划分,选择了足背前部、足底前部及足底中部3个区域为发热区域,并设计了单区域和双区域发热的6款电发热袜,用红外热像仪... 为探究电发热袜发热区域不同时对足部整体及各个区域升温保暖的影响,结合足部的生理特征和袜子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区域划分,选择了足背前部、足底前部及足底中部3个区域为发热区域,并设计了单区域和双区域发热的6款电发热袜,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分别探测足部在穿着不同款式电发热袜时各区域表面温度变化和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量化对比足部升温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电发热袜的款式虽有所差异,但均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发热片对应的足部区域升温最为明显,其次是邻近区域;相比之下足背单区域加热对足血管微循环的影响较小,双区域中足底加热组合比足背与足底加热组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发热袜 足部区域 红外热像仪 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温度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与当归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缺血下肢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可可 陈雷 沈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58-2058,共1页
关键词 下肢血管 糖尿病大鼠 骨髓干细胞 体外培养 血流灌注量 血管密度 碱性磷酸酶染色 缺血肢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早期诊断指标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佩瑛 苏成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测量肝血流灌注量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判断肝硬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以确诊的3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8例肝脏健康者为对照组,用99mTc体内标记法标记红细胞,以SPECT做动态扫描获取图像数据,比较两... 目的:探讨测量肝血流灌注量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判断肝硬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以确诊的3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8例肝脏健康者为对照组,用99mTc体内标记法标记红细胞,以SPECT做动态扫描获取图像数据,比较两个组的Tmax、T1/2、K值和HPQ。结果:90%(27/30例)观察对象的HPQ较对照组的减少地非常显著(P<0.01);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3/30例)观察对象有门脉高压症,HPQ和K值高于对照组。结论:肝血流灌注量可以作为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HPQ和K值降低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相关,门脉高压症除外;了解门脉高压症时的肝血液动力学数据对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灌注量 肝硬变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罐疗法调节血压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靖宇 柳昌希 +5 位作者 陈泽林 陈波 刘阳阳 公一囡 王美娟 单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罐疗法干预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1例血压在正常高值以上的患者,按推拿罐疗法干预血压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共1个月。分别于每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后5 min、15 min及30 min测量并记录患者肱动... 目的探讨推拿罐疗法干预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1例血压在正常高值以上的患者,按推拿罐疗法干预血压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共1个月。分别于每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后5 min、15 min及30 min测量并记录患者肱动脉血压,进行降压疗效评估、中医主症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估,运用激光散斑技术测定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5 min腹部、颈部及背部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推拿罐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15 min、30 min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5 min、15 min、30 min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第3~8次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较第1次下降(P<0.05)。推拿罐治疗8次疗效比较中,第1次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SF-36)较治疗前上升(P<0.05)。降压总有效率为82.35%(14/17)。中医主症评估总有效率为80.95%(17/21)。颈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5 min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均数多重比较(LSD)结果为颈部、腹部(P<0.05)以及背部、腹部(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颈部、背部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近期疗效,初步分析发现,推拿罐疗法对高血压前期和一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并对颈部及背部的微循环血液灌注量有明显改善。推拿罐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特别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推拿 推拿罐 血压 临床疗效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环境中局部加热对足部热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楚 肖平 李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探究低温环境中单一与组合形式的足部局部加热对足部热感觉的影响,采用真人着装试验,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50%的人工气候舱内,分别在受试者的足底前部、足背前部、足内侧中部、足底中部和足跟等5个单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并交叉设计4... 为探究低温环境中单一与组合形式的足部局部加热对足部热感觉的影响,采用真人着装试验,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50%的人工气候舱内,分别在受试者的足底前部、足背前部、足内侧中部、足底中部和足跟等5个单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并交叉设计4组双区域加热方式进行组合加热,记录受试者的主观热感觉评价得分以及足部各局部区域的皮肤温度、血流灌注量。结果表明:足部局部区域加热均能提高其皮肤温度,且越靠近加热区域的皮肤升温越快;单区域加热方式中加热足背前部区域能显著提高足部血流灌注量,双区域组合加热方式对足部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提升更平缓均衡;综合对比得出足底前部和足内侧中部的双区域组合方式的热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加热 足部热感觉 冷环境 皮肤温度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