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斌 陈小红 王理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22-24,共3页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术中麻醉配合、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结...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术中麻醉配合、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结果 24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支架均完全释放。发生术中并发症8例,术后并发症10例,无死亡病例;24例患者栓塞有效率为92.67%;功能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但能独立生活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细致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春晖 薛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1例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1例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结果成功植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第1天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右侧小脑半球少量渗血,但无临床症状,功能恢复良好,无后遗症。结论对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患者,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 动脉瘤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詹也男 骆芳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4期2267-2270,共4页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6月我院神经外科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术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定时监测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做...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6月我院神经外科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术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定时监测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做好术前相关准备;术后:应用专科评估表格持续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肌力等,做好穿刺部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6个动脉瘤,置入8枚PED,均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患者均未出现脑缺血、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经过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科学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对Pipeline栓塞装置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栓塞装置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的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琪 林强 +1 位作者 杨海明 宿海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35-37,78,共4页
目的应用多孔介质技术模拟计算黏性阻力系数对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临床医生介入术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方法。方法采集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1例IA患者CTA影像数据。利用医学建模软件MIMICS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目的应用多孔介质技术模拟计算黏性阻力系数对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临床医生介入术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方法。方法采集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1例IA患者CTA影像数据。利用医学建模软件MIMICS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三维建模、网格划分获得有限元模型,运用多孔介质模型算法模拟IA血流导向装置(FD)不同计算黏性系数(50%,100%)的血流动力学分布特征,并以无FD动脉瘤为对照分析计算黏性系数对动脉瘤体内的血流分布影响。结果计算黏性系数对IA的血流速度、压力、壁切应力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FD动脉瘤介入术中,可通过调整动脉瘤FD的计算黏性系数来达到调整血流状态,并且基于多孔介质技术模拟动脉瘤血流状态可为动脉瘤的介入术提供辅助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再次介入治疗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5
作者 李涛 翟景光 刘晓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1期3932-3936,共5页
目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PED)和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使用PED和弹簧圈栓塞的复发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收集并比较患... 目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PED)和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使用PED和弹簧圈栓塞的复发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收集并比较患者初次治疗时的临床和形态学因素以及再次治疗时的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18例PED,87例弹簧圈栓塞。共有16对匹配,PED组16例,弹簧圈组32例。PED组支架辅助例数与弹簧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PED组复发率低于弹簧圈组,手术失败率和载瘤动脉狭窄率高于弹簧圈组(P<0.05)。结论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的血管内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PED能够降低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再通风险,但会增加手术失败和轻度载瘤动脉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栓塞 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