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CT血流储备分数评估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
1
作者 凡子榕 刘庆爽 +5 位作者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王浩 潘双 杨志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使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TFFR测量软件,分别基于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脉CTA数据测量冠脉狭窄病变处的CTFFR(分别称为dCTFFR和sCTFFR),并计算其近端与远端CTFFR的差值(ΔdCTFFR和ΔsCTF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dCTFFR和sCTFFR与FFR的关系。以同期测得的FFR ICA≤0.80作为参考标准,分别评估dCTFFR、sCTFFR、ΔdCTFFR和ΔsCTFFR对狭窄血管所致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5例患者共68支冠状动脉血管ICA诊断有狭窄病变(其中11例患者为多支血管狭窄),其中44支血管狭窄处FFR≤0.80、24支FFR>0.80。①dCTFFR与FFR的相关性良好(r=0.656,P<0.001),sCTFFR与FFR呈中度相关(r=0.457,P<0.001)。②在血管水平,以FFR≤0.80作为参考标准,dCTFFR的诊断效能优于sCTFFR(AUC分别为0.813和0.700,P=0.025),且ΔdCTFFR的诊断效能也优于ΔsCTFFR(AUC分别为0.833和0.742,P=0.027)。③在24支非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80)中,ΔdCTFFR和ΔsCTFFR假阳性诊断率(均为25.00%)均小于dCTFFR(54.17%)和sCTFFR(45.83%);在12支“灰区”狭窄病变(0.75≤FFR≤0.80)中,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占16.67%和占25.00%)均小于sCTFFR(50.00%)和ΔsCTFFR(66.67%);对于32处严重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75),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为3.13%和12.50%,小于sCTFFR(15.63%)和ΔsCTFFR(21.88%)。结论:基于机器学习CTFFR测量技术获得的dCTFFR与侵入性FFR的相关性高于sCTFFR。与sCTFFR或ΔsCTFFR相比,dCTFFR和ΔdCTFFR的诊断效能更高,在评估血管狭窄所致心肌缺血时应作为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对CT血流储备分数灰区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2 位作者 高雪莲 张建英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80患者的影像及临床特征。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受试者后期MACE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05例受试者,MACE发生率为31.4%(33/1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FFR(HR=1.217,P=0.00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HR=1.052,P=0.029)、斑块长度(HR=1.068,P=0.047)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656、0.701,联合指标建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预测能力高于△CT-FFR(Z=-2.001,P=0.04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Z=-2.402,P=0.016)、斑块长度(Z=-2.004,P=0.045)。结论△CT-FFR、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斑块长度是预测CT-FFR灰区人群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造影术 灰区 预后 血流储备分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4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29,共1页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目前评估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昂贵,临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斑块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庆东 张呈兵 +3 位作者 付军 王鹏 龙斌 刘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斑块分析、计算相应FFR-CT值。斑块AI参数包括长度、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最狭窄程度(MLD)、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体积及占比、钙化体积及占比。FFR-CT≤0.8定义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肌缺血。评估斑块参数与FFR-CT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血流储备异常(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 8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39例,占46.4%)与胸闷(27例,占32.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R-CT与MLA呈正相关(r=0.49,P <0.000 1),与长度、体积、脂类体积、纤维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呈负相关(r=-0.44、-0.56、-0.40、-0.36、-0.42、-0.40,P <0.05),其中与MLD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0,P <0.000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体积、MLA、MLD、脂类体积、纤维脂肪体积、纤维体积、钙化体积等参数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调整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是FFR≤0.8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34~1.133,P=0.001),预测模型为logit(P)=0.079X1-4.052,X1为MLD值,预测准确率为85.2%。斑块长度、MLD、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诊断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FFR-CT≤0.8)的AUC分别为0.796、0.886、0.711、0.754、0.69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47.83%、73.91%、73.90%、52.17%、60.87%与92.11%、73.68%、60.53%、84.21%、89.47%,5种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6,灵敏度与特异度为73.91%、71.05%。结论 冠脉斑块AI参数与FFR-CT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MLD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造影 斑块定量分析 血流储备分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狭窄危险分层及功能评价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永广 夏平 +6 位作者 师毅冰 李宇 张今尧 傅宇飞 黄亚勇 徐元顺 李古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6-960,共5页
目的 探讨CT血流储备分数(CT angiography 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定量参数的危险分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122例,其中非缺血组(CT-FFR>0.8)66... 目的 探讨CT血流储备分数(CT angiography 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定量参数的危险分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122例,其中非缺血组(CT-FFR>0.8)66例,缺血组(CT-FFR≤0.8)56例。对两组数据斑块特性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特征与缺血病变的关系。结果 CT-FFR>0.8血管218支,CT-FFR≤0.8血管174支,两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病变长度及狭窄度>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得出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病变长度及狭窄度>50%为局部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CT-FFR可以对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斑块性质进行危险分层,能够从解剖学狭窄及功能学层面评估局部心肌血情况,优化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与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祯 税星 +2 位作者 吴震 陈泽锋 陈璘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CCTA显示存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50%~70%)的2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临界病变血管304条。对以上纳入的冠脉临界病变血管行FFRct检查。FFRct以0.8为界,分为缺血组(FFRct≤0.8,N=108例)与非缺血组(FFRct>0.8,N=11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FFRct≤0.8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C/HDL-C对FFRct≤0.8的预测价值;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RC/HDL-C与FFRc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缺血组中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01)。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患者RC、RC/HDL-C比值、Non-HDL-C、APOB、HbA1c、FPG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C/HDL-C比值、RC、Non-HDL-C、TC、TG、LDL-C、HDL-C、LP(a)、HbA1c、FPG均与FFRct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RC、RC/HDL-C比值、Non-HDL-C、TG、LP(a)、HbA1c、FPG均与FFRct≤0.8均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C/HDL-C比值是FFRct≤0.80的预测因子(OR=4.682,95%CI 1.197~18.316,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界病变患者RC/HDL-C比值水平与FFRct≤0.8独立相关,RC/HDL-C比值可能成为评估冠状功能性缺血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临界病变 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 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残余胆固醇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逸雯 李晶晶 王照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7-980,共4页
近十年来,随着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计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取得进展,其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鉴于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较高,尤其在诊断的特异度方面对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近十年来,随着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计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取得进展,其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鉴于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较高,尤其在诊断的特异度方面对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具有增量价值,减少了CCTA假阳性病例,避免了非必要的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总之,CT-FFR有望成为ICA的“看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肌缺血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预测冠心病价值的研究
9
作者 杜天剑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FFR_(CT))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36例共309支主...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FFR_(CT))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36例共309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患者已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FFR_(CT)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比较CCTA和FFR_(CT)对309支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FFR_(CT)与CAG的相关性;影像科医师对其中156支血管测量影像学参数,记录并分析最窄管腔直径、狭窄斑块长度、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狭窄管腔面积与斑块性质。将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98支血管列入冠心病组,<50%排除缺血性狭窄的58支血管列入非冠心病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156支血管的相关参数与冠心病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单独及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FFR_(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高于CCTA(P<0.01)。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FFR_(CT)诊断结果与CAG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62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1)。冠心病组管腔最窄直径、FFR_(CT)明显小于非冠心病组,狭窄斑块长度、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腔最窄直径(OR=0.536,95%CI:0.335~0.858)、狭窄斑块长度(OR=1.109,95%CI:1.054~1.166)、FFR_(CT)≤0.80(OR=0.204,95%CI:0.078~0.532)是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管腔最窄直径、狭窄斑块长度、FFR_(CT)≤0.80三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0.795~0.918)。结论 FFR_(CT)相较CCTA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价值,FFR_(CT)≤0.8、管腔最窄直径、狭窄斑块长度三者联合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测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书苑 杨宝珠 +1 位作者 于鑫鑫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临床、CCTA及冠状动脉CT-FFR、FAI,筛选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临床、CCTA特征,以及CT-FFR及右冠状动脉(RCA)FAI建立嵌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Harrell C指数,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及其拟合优度。结果MACE组22例、无MACE组117例。CT-FFR(HR=3.683)及RCA-FAI(HR=3.261)均为AVR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临床+CCTA、临床+CCTA+CT-FFR模型及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AVR术后MACE的AUC分别为0.636、0.730、0.758及0.817,C指数分别为0.614、0.707、0.733及0.782;其中,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拟合优度最佳。结论CT-FFR及RCA-FAI联合临床及CCTA特征能有效预测AVR术后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玉环 尹游兵 +2 位作者 侯江涛 夏军 张贺晔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功能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CT-FFR可以呈现... 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功能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CT-FFR可以呈现整个冠状动脉血管树血流储备分数(FFR)的计算结果,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文将阐述有创FFR与无创CT-FFR原理、无创CT-FFR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流程、CT-FFR结果解读及影响CT-FFR的主要因素,以期协助临床医生正确理解和合理应用无创FFR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ffr) 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T-ffr)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陆再丽 李超中 +2 位作者 夏洁 吴雨竹 赵然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60-2964,共5页
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于首位,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病死率十分重要。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金标准,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冠脉的病变程度。血流储备分数(blood flow reserve fraction,FFR)是目前评价冠状... 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于首位,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病死率十分重要。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金标准,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冠脉的病变程度。血流储备分数(blood flow reserve fraction,FFR)是目前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功能的参考标准。但其是一项有创的检查,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血管扩张药物相关副作用多、可重复性差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与影像学相关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临床中。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blood flow fraction,QFR)、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OCT-based optical flow ratio,OFR)成为了研究的热点。OFR作为一种较新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将对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R_(CT):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方式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陆怡菡 曾蒙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对非创伤性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不能提供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冠脉造影时测定FFR值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狭窄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但FFR因其有创性及费用昂贵,尤其在中国,临床...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对非创伤性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不能提供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冠脉造影时测定FFR值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狭窄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但FFR因其有创性及费用昂贵,尤其在中国,临床上开展有一定难度。将计算流体动力学应用于传统CCTA而计算FFR值(即FFRCT)现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测定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本文就FFRCT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ffrCT CT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或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8
14
作者 左辉华 刘强 +6 位作者 张志玲 王丽丽 翁建新 魏熠 罗新林 陈绮映 曹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4-708,共5页
目的:评价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经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与经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程度40%~70%的患者共226例(293处病变),分为血管内超声指导... 目的:评价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经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与经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程度40%~70%的患者共226例(293处病变),分为血管内超声指导组98处病变、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组101处病变、药物治疗组94处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指导组中,如狭窄处最小管腔面积(MLA)<4 mm2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在血流储备分数组中,如FFR<0.8予以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心梗、靶血管重建)。结果(1)3组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的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无明显差别;(2)血管内超声指导组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比例高于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组(P<0.001);(3)3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182)。结论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均可以用于指导冠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血管内超声检查仅依靠单一的测定狭窄处最小管腔面积作为介入治疗的标准可能会增加介入干预患者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临界病变 血流储备分数 血管内超声 经皮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明建 高霞 +4 位作者 黄文军 刘俊明 郭雪峰 宋诗飞 高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54-275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 FFR)测定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经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PCI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 FFR)测定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经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PCI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72处病变)和对照组(42例,75处病变)。观察组患者每处病变血管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药物洗脱支架( DES )植入,并确保术后FFR>0.80。对照组患者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 PCI术后18个月冠心病病种花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及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入支架数量、冠心病病种花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18个月内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数量、降低冠心病医疗费用, PCI术后18个月内未发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病变造影指导与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龚艳君 胡灏 +5 位作者 蒋捷 洪涛 李建平 陈明 刘兆平 霍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4-847,共4页
目的:比较对临界病变分别应用造影指导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治疗策略的一致性.方法:人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因“冠心病”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术者判断为临界病变并行FFR检查... 目的:比较对临界病变分别应用造影指导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治疗策略的一致性.方法:人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因“冠心病”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术者判断为临界病变并行FFR检查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造影图像,由4位有经验的心脏介入医生分别对造影图像中靶病变的狭窄程度进行目测判读,并写出该医生本人根据影像结果从治疗策略上是否会对该处靶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收集患者手术当时术者判断的狭窄程度及FFR值,分析手术当时术者判断的狭窄程度与事后4位介入医生判断的狭窄程度的差异及相关性,并分析4位介入医生根据造影指导选择的治疗策略与FFR指导的治疗策略的一致性.结果:共入选151例患者,70.2%(106例)为男性,平均年龄(62.7±9.6)岁(37 ~ 84岁).对该151例患者的169支血管的临界病变进行了FFR测量,1支为左主干,116支为前降支,27支为回旋支,25支为右冠状动脉.虽然事后4位介入医生目测判断的狭窄程度与术中目测判断的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r =0.29 ~0.38,P<0.001),但相关性不高,且有明显差异.以FFR值0.80为选择是否行介入治疗的界值,4位介入医生根据影像目测结果选择的治疗策略与FFR指导的治疗策略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医生1为72.78%,医生2为71.60%,医生3为75.15%,医生4为72.78%.结论:单纯根据造影目测判断临界病变准确性不高,推荐在临床上使用FFR测量来指导临界病变治疗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获得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17
作者 单冬凯 杨俊杰 +4 位作者 窦冠华 荆晶 杜洛山 何柏 陈韵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模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同期行冠脉CTA和FFRCT检查的39例患者,基于冠脉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模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同期行冠脉CTA和FFRCT检查的39例患者,基于冠脉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计算FFRCT值,以有创的FFR值为参考标准,分别从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计算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患者水平FFRCT的诊断准确性为82.05%,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0.95%,阳性预测值为78.95%,阴性预测值为85.00%;在血管水平FFRCT的诊断准确性为76.79%,敏感度为69.57%,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72.73%,阴性预测值为79.41%。在患者水平FFR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在血管水平FFR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在血管水平,FFRCT值与FFR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4,95%CI:0.458~0.775)。结论以FFR值作为参考标准,应用国产化无创FFRCT技术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SYNTAX评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8 位作者 陈烨 祝志云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龚南平 余茂生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冠心病患者共117例。经心脏团队会诊认为不适合外科手术,分为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n=20)和PCI(PCI组,n=97)。其中PCI组在FFR指导下PCI术,术中根据术者经验选择旋磨和(或)血管内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同时以"冠脉支架+搭桥"、"CABG+PCI"为主题词检索2012-01-01至2015-12-31内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将本中心的研究结果与其进行比较以了解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PCI组和药物治疗组SYNTAX评分和Euro SCORE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方面,均以左前降支受累为常见。而在部分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慢性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多,占31.3%(5/16)。(2)PCI组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共18例,发生率18.6%(18/97),其中随访期死亡2例,再次血运重建9例。药物治疗组发生MACCE共12例,发生率60.0%(12/20),其中随访期死亡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3)检索到同时期临床研究共22项。本中心PCI组MACCE发生率与22项研究报道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MACCE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CABG的SYNTAX积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FFR指导下行PCI治疗可以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在稳定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董梅 李凤丽 +2 位作者 孙晓健 李军 任法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6-1048,共3页
血运重建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但其能否使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获益目前尚不清楚。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反映了狭窄冠脉对于心肌灌注的影响,如FFR〉0.8无需置入支架,FFR≤0.8则需置入支架,FF... 血运重建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但其能否使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获益目前尚不清楚。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反映了狭窄冠脉对于心肌灌注的影响,如FFR〉0.8无需置入支架,FFR≤0.8则需置入支架,FFR在0.75-0.80之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需要置入支架。与传统冠脉造影术或血管内超声检查相比,FFR在评价冠脉功能性狭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根据FFR结果,制定血运重建治疗策略。因此,本文就FFR在指导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稳定性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少伯 赵季红 +2 位作者 梁国庆 姜铁民 李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联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分析二者在判断冠状动脉有功能意义缺血上的相关性,探讨OCT指导介入治疗的合理标准。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6例冠状动脉造影管径狭窄率为... 目的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联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分析二者在判断冠状动脉有功能意义缺血上的相关性,探讨OCT指导介入治疗的合理标准。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6例冠状动脉造影管径狭窄率为40%~70%的患者,先后进行FFR和OCT检查,以FFR数值0.75为界,分为FFR正常组(67例)和FFR异常组(29例)。分析两组OCT参数和FFR的相关性。结果 FFR正常组和FFR异常组病变处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3.45±1.74)mm2和(2.33±1.62)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积狭窄率分别为(58.44±13.52)%和(65.71±17.16)%,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核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3.72±9.26)%和(29.84±12.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率和脂核面积百分比与FFR有统计学相关(P<0.05或<0.01)。以最小管腔面积<2.3 mm2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2.51%,特异度为78.43%,以面积狭窄率>70%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90.64%,特异度为82.35%。以脂核面积百分比大于25%预测FFR<0.75的敏感度为70.18%,特异度为62.74%。结论 OCT参数(最小管腔面积、面积狭窄率和脂核面积百分比)和FFR有很好的相关性,选取合适的OCT参数指导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临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