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蕾 周素珍 +2 位作者 赵占胜 王彦伟 高前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目的:研究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探讨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例2型糖尿病妇女进行12周的循环运动训练,采用超声技术测试受试者循环运动训练前... 目的:研究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妇女心肺适能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探讨循环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例2型糖尿病妇女进行12周的循环运动训练,采用超声技术测试受试者循环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采用Astrand-Ryhnuiy列线图法间接推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并对血清脂代谢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将8例同年龄段、健康非糖尿病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经过12周循环运动训练后,糖尿病妇女的体脂率(30.42%±1.80%vs 28.10%±1.50%)、糖化血红蛋白(7.31%±0.70%vs 6.88%±0.76%)等显著下降(P<0.05),同时,FMD(7.32%±1.29%vs 9.37%±0.89%)显著增加(P<0.05),最大摄氧量([1.73±0.22)L/min vs(2.10±0.32)L/min]显著增加(P<0.05),IL-6([0.78±0.13)ng/L vs(0.40±0.15)ng/L]、CRP([9.97±0.96)mg/L vs(7.32±1.02)mg/L]水平显著降低(P<0.05)。所有受试者的FMD增加的程度与最大摄氧量增加程度、血清IL-6和CRP降低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循环运动训练能改善糖尿病妇女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循环运动训练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与心肺适能的提高及炎症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运动训练 2型糖尿病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 最大摄氧量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饮食对子痫前期大鼠动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望望 周秋明 +3 位作者 王彬苏 杨宁 魏茂提 李玉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使用高分辨超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评价高盐饮食对子痫前期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指导子痫前期孕妇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只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 目的使用高分辨超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评价高盐饮食对子痫前期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指导子痫前期孕妇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只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盐饮食(high-salt diet,HS)组和正常盐饮食(normal-salt diet,NS)组,每组各9只,分别给予高盐饮食和正常盐饮食。8周后受孕,自妊娠第9天起每日在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直至妊娠第19天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测量大鼠基线、第4周、第8周、妊娠第8天及妊娠第19天的血压和24 h尿蛋白水平。在妊娠第19天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实时分子影像系统检测大鼠股动脉FMD。结果两组大鼠的终末体重无显著差异(t=-1.65,P=0.12);HS组大鼠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NS组(F_(收缩压)=96.86,P <0.01;F_(平均动脉压)=47.75,P <0.01;F_(24h尿蛋白)=56.54,P <0.01)。两组大鼠的FMD均于300 s时达到峰值,HS组大鼠股动脉FMD峰值显著低于NS组(F=175.35,P <0.01)。结论高盐饮食大鼠股动脉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提示高盐饮食可能对子痫前期内皮功能损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 子痫前期 内皮功能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食用草莓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9期67-67,共1页
最新研究表明,食用草莓可能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营养学会年会上,一项有关心血管健康和改善血糖控制的新研究被公布,该研究的负责人是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医学博士Lasantha Krishan Hirimuthugoda。该研... 最新研究表明,食用草莓可能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营养学会年会上,一项有关心血管健康和改善血糖控制的新研究被公布,该研究的负责人是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医学博士Lasantha Krishan Hirimuthugoda。该研究旨在调查草莓果实摄入对内皮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剂量相关效应,尤其是调查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干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 风险干预 血糖控制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血管疾病风险 内皮功能 伊利诺伊 美国营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东红 伍贵富 +6 位作者 熊艳 罗景云 谢强 吕明德 董吁钢 马虹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反搏中(18 d)、反搏后(36 d),采用高频超声检测猪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d后,取HF+EECP组的前降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HF+EECP组反搏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2%±1.7%(0 d),12%±6%(18 d),和11.4%±2.8%(36 d,P<0.01);而HF组FMD下降,分别为7.8%±3.7%(0 d),7%±4%(18 d),5.1%±2.0%(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组比较,于反搏中、后检测HF+EECP组血hsCRP明显降低[(0.327±0.076)mg/L vs(0.469±0.168)mg/L(18 d);(0.31±0.09)mg/L vs(0.51±0.26)mg/L(36 d),P<0.01]。反搏后,HF组冠脉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HF+EECP组内皮细胞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高胆固醇血症 内皮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运动训练对抑制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宇峰 王西中 +3 位作者 刘艳霞 刘新状 潘雨雄 林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9-1216,共8页
目的:通过测量内皮素水平、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水平变化评估不同类型运动训练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48例受试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4组,A1-A3组分别接受有氧训练、抗阻训练、联合训练,A4组不训练,... 目的:通过测量内皮素水平、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水平变化评估不同类型运动训练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48例受试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4组,A1-A3组分别接受有氧训练、抗阻训练、联合训练,A4组不训练,观察前后24周肱动脉血管的反应性和中断训练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规律。结果:在基准水平血流介导的扩张情况,A1组:4.6±2.5%,A2组:4.3±1.7%,A3组:4.3±3.8%,A4组:4.1±2.5%。经过24周运动训练之后,A1组:9.8±2.4%,A2组:10.0±2.8%,A3组:10.6±3%;较基线值水平血流介导扩张呈现非常显著提高(P<0.01)。A4组(4.4±2.8%)随访值比例也有所上升(P<0.05),与试验组比较程度要小得多。在A1-A3组中的vWF因子水平在中断训练后下降了16%(P<0.01),逐渐恢复基准水平,A4组保持不变。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中,内皮功能的改善与训练类型无关,中断训练1个月后内皮功能变化会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 运动干预 心肌梗死 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 m高压空气暴露对潜水员肱动脉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文武 张婷婷 +3 位作者 文宇坤 俞旭华 徐佳骏 王世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40 m高压空气暴露对潜水员肱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名潜水员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最高压力为40 m的高压空气暴露,高气压暴露时间共计190 min。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高气压暴露前后受试者的肱动脉直径、收缩峰... 目的探讨40 m高压空气暴露对潜水员肱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名潜水员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最高压力为40 m的高压空气暴露,高气压暴露时间共计190 min。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高气压暴露前后受试者的肱动脉直径、收缩峰值流速(SPV)、阻力指数(RI),计算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评价高气压暴露对肱动脉功能的影响。结果与高气压暴露前相比,高气压暴露后肱动脉直径呈下降趋势(P>0.05),RI和FMD稍有升高(P>0.05),而SPV下降(P<0.05)。结论40 m高压空气暴露可导致肱动脉收缩,血流阻力增加、流速下降,但对肱动脉的功能影响较小,FMD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员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 血管内皮细胞 肱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帝之 张培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87,共13页
目的:评价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PWV)3个方面,分析比较不同方式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循证建... 目的:评价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PWV)3个方面,分析比较不同方式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循证建议。方法:检索PubMed、EBSCO host、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运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CT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潜在发表偏倚分析。结果:运动锻炼降低了人体的cIMT 9.32%(WMD=-0.030,95%CI:-0.047^-0.014,P<0.001)、cPWV 8.26%(WMD=-1.019,95%CI:-1.335^-0.702,P<0.001),心血管系统的FMD增加了34.66%(WMD=1.996,95%CI:1.037~2.956,P<0.001)。有氧运动对降低cIMT和cPWV、增加FMD的效果最优;高强度间歇运动和抗阻运动对降低cPWV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cIMT无明显效果。持续8周、50%~70%HRpeak的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cIMT和cPWV,持续10周及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有效增加FMD。结论:运动锻炼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可明显降低人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均能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且有氧运动的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