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海平面地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作者 董瑶瑶 贾品 +6 位作者 田友平 裘梦凡 万凡 夏倩文 王源 胡晓静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I0003-I0012,共17页
背景 目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使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OX)的筛查阈值绝大部分针对海平面地区,有研究者尝试建立非海平面地区(海拔>200 m)SpO2的正常值范围,一些国家也采取不同的POX筛查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 汇总非海平面地... 背景 目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使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OX)的筛查阈值绝大部分针对海平面地区,有研究者尝试建立非海平面地区(海拔>200 m)SpO2的正常值范围,一些国家也采取不同的POX筛查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 汇总非海平面地区使用POX筛查新生儿CHD的不同筛查方案的筛查效果。设计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 检索Embase via Ovi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4年11月18日。阅读标题和摘要初筛,阅读全文复筛。纳入在特定海拔地区(至少包括1个非海平面地区)进行的,研究对象为新生儿,采用POX筛查或POX结合其他方法筛查CHD,文中描述了具体筛查方案的文献。排除重复发表或无法获取全文,或文献类型为传统综述、会议等,或无诊断CHD的金标准,或无法提取诊断准确性参数或四格表数据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筛查信息和诊断参数等。采用QUADAS-2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 4.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POX筛查非海平面地区新生儿CHD的诊断参数。结果 纳入7项诊断准确性研究。样本量199~6 109例。低质量文献1篇、中等质量文献4篇、高质量文献2篇。3项单中心研究,为非海平面地区,海拔806~3 380 m;4篇多中心研究,包含海平面地区和非海平面地区,海拔≤610 m~4 338 m。使用美国儿科学会规定的筛查方案(AAP筛查方案亚组)4篇,在AAP筛查方案的基础上调整SpO2阈值或结合其他筛查手段(调整方案亚组)3篇。(1)非海平面地区AAP筛查方案亚组(2项研究,海拔分别为806 m和1 646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66%(95%CI:14%~96%),特异度97%(95%CI:97%~98%),假阳性率3%(95%CI:2%~3%),AUC 0.79(95%CI:0.55~1.00);调整方案亚组(1项研究,海拔3 380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74%(95%CI:65%~81%),特异度81%(95%CI:78%~84%),假阳性率19%(95%CI:16%~22%), AUC 77.4(95%CI:0.732~0.816)。(2)非海平面地区+海平面地区AAP筛查方案亚组(1项研究,海拔100~1 900 m)Meta分析结果显示:筛查敏感度79%(95%CI:38%~96%),特异度99%(95%CI:99%~99%),假阳性率1%(95%CI:1%~1%),AUC 0.871(95%CI:0.711~1.00);调整方案亚组(2项研究,海拔≤610~4 338 m)Meta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61%(95%CI:41%~79%),特异度96%(95%CI:96%~97%),假阳性率4%(95%CI:0~31%), AUC 0.80(95%CI:0.71~0.89)。1项研究未纳入Meta分析,通过概率图和95%CI的预测回归线显示,若使用AAP筛查方案,可能会导致海拔780 m处比海平面地区多出3.5倍的假阳性筛查结果。结论 在海平面或低海拔地区使用AAP筛查方案效果可能更好,非海平面或海拔较高地区使用调整阈值后的筛查方案效果可能更好,但具体根据海拔高低如何制定筛查阈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脉搏血氧饱和度 筛查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比较
2
作者 郭慧霞 曹淑雅 +4 位作者 陈以娟 李茜 武悦 尚禹汐 王立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差异与白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SaO_(2)值低于SpO_(2)值(P<0.05),SpO_(2)-SaO_(2)的差值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7);对照组的SaO_(2)值和SpO_(2)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SaO_(2)、氧分压(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aO_(2)、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无下降趋势(P>0.05)。结论:HAL患者存在SaO_(2)值低于SpO_(2)值的现象,即假性低氧血症,该现象可能是过高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进一步耗氧所致。SpO_(2)可以床旁实时监测,且为无创操作,是检测HAL患者血氧状态的更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急性白 假性低 动脉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动态场景下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
3
作者 刘涛 张亚莉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7-1386,共10页
针对现有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在头部动态场景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用于提取高信噪比的脉搏波信号。首先,为解决自适应噪声完全经验模态分解在分解重... 针对现有非接触式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在头部动态场景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用于提取高信噪比的脉搏波信号。首先,为解决自适应噪声完全经验模态分解在分解重构早期产生虚假分量和模态混叠的问题,在分解过程中加入高斯白噪声,使其成为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从而减少模态分量中的残余噪声。然后,使用ICEEMDAN对红蓝色通道的脉搏波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并使用db8小波基函数对符合血氧频谱范围的分量进行3级分解和重构,将重构后的信号用于后续血氧值的计算。最后,将不同头部动态场景下测量的血氧饱和度结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头部场景下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平均误差为0.73%,相较于其他算法平均误差降低1.93%。本文提出的去噪方法在不同头部场景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满足日常血氧饱和度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血氧饱和度 头部运动 小波阈值 分解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昭琼 魏蔚 +1 位作者 薛富善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SteO2)的敏感性与精确性。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放置自制SteO2装置入食管下段。Ste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机械通气和稳定后供氧,SteO2从100%降到90%后立即纯氧吸入,实时动脉... 目的探讨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SteO2)的敏感性与精确性。方法45例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放置自制SteO2装置入食管下段。Ste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机械通气和稳定后供氧,SteO2从100%降到90%后立即纯氧吸入,实时动脉血气监测,观察相同时点SteO2和SpO2的变化。结果(1)SteO2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14);SteO2与SaO2比较,相对与绝对偏差分别是1.7%和1.2%。(2)SteO2下降变化早于SpO2,提前(109.8±19.3)s(P<0.01)。结论经食管连续监测SteO2具有可行性。在预警条件下,急性缺氧时SteO2较SpO2更早报警。SteO2可以作为无创连续SaO2另一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血氧饱和度 气分析 动脉血氧饱和度 食管监测 临床意义 脉搏血氧饱和度 择期手术患者 全麻气管插管 动脉气监测 SPO2 SA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对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的影响
5
作者 张钰琪 乔春玲 +3 位作者 刘丰丽 孙丽 周玉洁 缪雨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5,120,共4页
目的评价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新生儿外科的96例高位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入住的4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21年1... 目的评价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新生儿外科的96例高位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入住的4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住的48例分为观察组。两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48 h后遵医嘱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喂养期间根据喂养耐受情况调整喂养方式。观察组术后即进行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24 h后若肠道血氧饱和度≥0.77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喂养期间持续监测肠道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全量经口喂养时间、体质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体质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全量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导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更有利于缩短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肠道血氧饱和度 肠内营养 经口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喂养不耐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积波分析的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光达 郭维 +1 位作者 朱平 白明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原理,利用红光和近红外光两种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对人体手指末端做透射吸收测量,在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作用下,得到交、直流容积波信号,根据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对这两种波长光能量的...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原理,利用红光和近红外光两种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对人体手指末端做透射吸收测量,在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作用下,得到交、直流容积波信号,根据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对这两种波长光能量的吸收差异,建立差分方程,通过数学解析计算得到血氧饱和度数值,实现了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无创和连续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容积脉搏波 半导体激光 脉率 血氧饱和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淑燕 韩凤珍 庄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POS)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6-12月在我院分娩或转诊我院的331例新生儿行POS。同时进行心脏超声或CT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根据诊断结... 目的:探讨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POS)筛查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6-12月在我院分娩或转诊我院的331例新生儿行POS。同时进行心脏超声或CT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正常新生儿组、单纯性心脏病组、cCHD组共三组,例数分别为:125例、86例、120例。对三组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血氧饱和度值(SpO2)进行比较分析。对cCHD的SpO2结果及确诊时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组与正常新生儿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HD组与正常新生儿组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前超声、临床症状及体征联合POS筛查可以减少cCHD漏诊率。结论:POS可作为筛查cCHD的一种辅助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培训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有效cCHD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法 脉搏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干扰穿戴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龚渝顺 吴宝明 +2 位作者 高丹丹 闫庆广 冯正权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实现动态环境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研制了一种穿戴式血氧监测仪。采用D/A数模转换控制LED双光源交替发光,以光频转换接收头作为传感器,将光强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直接送入单片机采集;根据反射式原理计算得到结果,通过无线方式... 为实现动态环境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研制了一种穿戴式血氧监测仪。采用D/A数模转换控制LED双光源交替发光,以光频转换接收头作为传感器,将光强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直接送入单片机采集;根据反射式原理计算得到结果,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数据。针对动态环境下获取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中掺杂的运动干扰,提出了血氧干扰分离自适应对消算法,以消除运动干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设计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提高了其可穿戴性,具有抗运动干扰的能力,能准确的获取血氧信息,适合在日常动态环境下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反射式 运动干扰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朱晓琼 李燕 +3 位作者 贾民 张先玲 罗彬 姜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3月12月56例重症肺炎患者,入科即刻和6 h时测定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早期ScvO2,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急性生理...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3月12月56例重症肺炎患者,入科即刻和6 h时测定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早期ScvO2,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10-<20分组(A组),20-<30分组(B组),≥30分组(C组),比较不同组别早期乳酸清除率和ScvO2的差别,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B组初始动脉血乳酸较A组高,C组初始动脉血乳酸较B组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B组早期6 h乳酸清除率、ScvO2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早期6 h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B组病死率高于A组,C组病死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④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ScvO2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⑤APACHEⅡ评分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661,P<0.01),与早期ScvO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1)。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是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清除率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烟对健康成年人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黄玉海 李军 +2 位作者 崔莹雪 刘钧天 赵百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目的:研究艾烟对健康成年人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电ST段、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艾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3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艾烟诊室)20人,对照组(无烟诊室)10人,试验组艾烟浓度控制在9... 目的:研究艾烟对健康成年人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电ST段、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艾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3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艾烟诊室)20人,对照组(无烟诊室)10人,试验组艾烟浓度控制在9~12 mg/m3。使用超思MMED6000DP监护仪监测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每位受试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电ST段、血氧饱和度,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试验组受试者艾烟环境中的舒适或不适主观感受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艾烟环境前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有7例出现不适症状,2例出现舒适症状。结论:艾烟(9~12 mg/m3)对人体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电ST段、血氧饱和度等各项常见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表明一定浓度艾烟是相对安全的。较高浓度艾烟会使人产生不适感受,因此艾烟浓度需要适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烟 PM10 呼吸频率 心率 心电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春晓 刘建业 +1 位作者 衡彤 黄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能够快速实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复杂生物组织如何建立相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血氧仪精度的关键问题 ,本文分析了光通过人体组织的传输特性 ,采用辐射传输理论 ,并考虑散射效应 ...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能够快速实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复杂生物组织如何建立相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血氧仪精度的关键问题 ,本文分析了光通过人体组织的传输特性 ,采用辐射传输理论 ,并考虑散射效应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创脉搏血氧仪的设计方案 ,有效地减小了血氧仪的测量误差。通过与 PC机联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光电传感器 Beer-Lambert定律 智能化 无创脉搏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饱和度与急性高原病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游海燕 李潇潇 +1 位作者 黄朝晖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时易感危险因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Springer、Elsevier、Lww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外2000年-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人群AMS与易感因子SaO... 目的探讨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时易感危险因素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Springer、Elsevier、Lww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外2000年-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人群AMS与易感因子SaO2关系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9篇关于人群AMS与危险因素SaO2关系的研究文献。异质性检验表明9篇文章的研究属于同一性质(Q=12.98.df=10,P〉0.05),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合并后累计AMS症状组246例,非AMs症状组557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测试总体效应,结果表明AMS组SaO2值显著低于非AMS组(WMD=4.04,95%CI3.36~4.71,P〈0.00001),提示SaO2是有统计学意义的AMS易感危险因子。结论健康人员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SaO2与AMS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监测急进高原人群SaO,的变化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危险因素 血氧饱和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住低训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变化的关联 被引量:10
13
作者 雷雨晨 胡扬 +3 位作者 田野 孔兆伟 陈效科 欧文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6,220,共5页
目的 :观察低氧运动过程中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规律 ,探讨科学进行高住低训的评价指标。方法 :8名男性受试者每晚于 1 5 . 4 %O2 低氧环境中暴露 1 0小时 ,白天在常氧环境下训练。测定高住低训过程中 ,常氧运... 目的 :观察低氧运动过程中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规律 ,探讨科学进行高住低训的评价指标。方法 :8名男性受试者每晚于 1 5 . 4 %O2 低氧环境中暴露 1 0小时 ,白天在常氧环境下训练。测定高住低训过程中 ,常氧运动、急性低氧暴露 1 0小时、高住低训第 1、2、3、4周时低氧运动 (1 5 . 4 %O2 ,76 . 5 %VO2 max强度 )中SpO2 及安静时Hb。结果 :(1 )常氧状态下运动时SpO2 下降幅度最小 ,急性低氧暴露时最大。随着受试者对低氧运动的适应 ,SpO2 下降幅度逐渐减小。 (2 )常氧运动中 ,SpO2 在运动开始时下降。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SpO2 逐渐回升到运动前水平 ;急性低氧运动时 ,SpO2 一直处于低水平 ,至恢复期 1 0分钟仍未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随着受试者对低氧运动的适应 ,虽然运动中SpO2 下降 ,但运动后 1 0分钟已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3)高住低训过程中 ,Hb呈上升趋势 ,第 4周时有所下降 ,且SpO2 与Hb的变化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结论 :进行 4周HiLo ,机体逐渐适应了低氧环境 ;个体SpO2 和Hb的变化可能存有一定的关联性。提示可以将SpO2 作为评价低氧适应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2 运动前 受试者 急性低 红蛋白 暴露 血氧饱和度 高住低训 运动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乘火车入藏途中血氧饱和度及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红英 张民 +4 位作者 汪涛 舒勤 谭静 柏维尧 朱京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3-865,共3页
目的动态观测新兵乘火车入藏途经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及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发生情况。方法 60名从重庆乘火车去拉萨的新兵,分别在重庆(300 m)、德令哈(2 980 m)、那曲(4 507 m)、拉萨(... 目的动态观测新兵乘火车入藏途经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及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发生情况。方法 60名从重庆乘火车去拉萨的新兵,分别在重庆(300 m)、德令哈(2 980 m)、那曲(4 507 m)、拉萨(3 658 m)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血压测量及AMS发生情况调查。结果火车入高原后,新兵SaO2明显下降(P<0.01),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 500 m以上区段SaO2下降最明显。急性高原反应为轻至中度,发生率为20.00%(2 980 m),36.67%(4 507 m),30.00%(3 658 m)。青藏线上,出现症状多为头昏(71名)、其次是胸闷(61名)、头痛(57名)、失眠(50名)、气短(49名)等。结论新兵乘火车急进高原生理改变以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增快为主,急性高原反应以轻至中度为主,无重型高原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血氧饱和度 青藏铁路 急性高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陈玉红 赵钗 +1 位作者 赵倩 胡振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的临床意义,观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联合Pcv-aCO_2能否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ICU收治的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的临床意义,观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联合Pcv-aCO_2能否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36例。患者入住ICU后置入双腔抗感染中心导管,尽早开始液体复苏治疗。记录液体复苏0 h(T0)、6 h(T6)、24 h(T24)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计数(WBC),采集T0、T6、T24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碱剩余(BE)〕,上腔静脉血气分析指标〔pH、ScvO_2、上腔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v CO2),计算Pcv-aCO_2〕。根据液体复苏后24 h ScvO_2和Pcv-aCO_2分为4组:组1:ScvO_2>70%,Pcv-aCO_2<6 mm Hg(1 mm Hg=0.133 k Pa);组2:ScvO_2>70%,Pcv-aCO_2≥6 mm Hg;组3:ScvO_2≤70%,Pcv-aCO_2<6 mm Hg;组4:ScvO_2≤70%,Pcv-aCO_2≥6 mm Hg。比较4组患者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及血气分析,并计算患者24 h液体入量及Lac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结果液体复苏不同时刻,患者MAP、Scr、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R、CVP、Pcv-aCO_2、ScvO_2、pH、BE、Lac、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6、T24的HR、Pcv-aCO_2、Lac低于T0,CVP、ScvO_2、pH、BE、PaO_2/FiO_2高于T0;T24的HR、Pcv-aCO_2、Lac低于T6,CVP、ScvO_2、BE、PaO_2/FiO_2高于T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6、T24时,Pcv-aCO_2与Lac、BE、pH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T0、T6、T24时,Pcv-aCO_2与ScvO_2呈负相关(r=-0.755、-0.920、-0.858,P<0.05)。Pcv-aCO_2与6 hLac清除率、24 hLac清除率呈负相关(r=-0.365、-0.864,P<0.05)。4组患者T24时MAP、HR、Hb、Scr、Lac、BE、pH、PaO_2/FiO_2、Scv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Pcv-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24hLac清除率及24 h液体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组2、组3和组4 24 hLac清除率及24 h液体入量均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_2可以作为指导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指标,ScvO_2联合Pcv-aCO_2指导容量管理,两者均达标的患者所需液体量最多,Lac清除率最高,可以避免ScvO_2假性正常化而停止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动脉二化碳分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血氧饱和度远程实时监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晓鹏 宋爱国 +2 位作者 彭思 杨硕 张小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2-776,共5页
为实现医生同时对多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远程实时监护,设计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脉搏血氧远程实时监护系统。该系统分为患者端和医生端。患者端采用以C8051F320为处理核心的血氧检测电路提取相关血氧信号,通过USB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为实现医生同时对多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远程实时监护,设计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脉搏血氧远程实时监护系统。该系统分为患者端和医生端。患者端采用以C8051F320为处理核心的血氧检测电路提取相关血氧信号,通过USB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并通过因特网将数据实时发送至远程医生端显示、存储。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延时小、可靠性较高和较大的应用前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远程监护 因特网 C8051F3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直流分离的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秦颖 张晶 +1 位作者 蔡靖 戴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3-937,共5页
肝储备功能是评价肝脏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动脉血氧饱和度是肝储备功能测量的重要中间变量,针对长时间连续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的要求,提出基于交直流分离的反射式血氧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测量手指、耳尖等皮肤薄弱部位的反射... 肝储备功能是评价肝脏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动脉血氧饱和度是肝储备功能测量的重要中间变量,针对长时间连续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的要求,提出基于交直流分离的反射式血氧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测量手指、耳尖等皮肤薄弱部位的反射式光电容积脉搏波,利用交直流信号分离处理技术,基于动脉血氧饱和度经验测量公式,实现长时间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量。交直流分离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优化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果;经临床医疗对比实验检测,证明系统误差符合实际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技术 血氧饱和度 交直流分离 光电容积脉搏波 无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多层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博 魏蔚 +1 位作者 龚敏 王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22-2925,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 利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生物组织血氧饱和状态,是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常规临床检测应用于指端仅反映局部血氧饱和度信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信号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反射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检测生物多层组织氧合状况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入射光强以适应解剖学中生物组织多层结构的检测。应用该方法针对手指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光强的改变,反映血氧饱和状态的光电脉搏波信号有显著变化。结合手指解剖学分析表明,光电脉搏波信号的变化与手指的多层面组织结构相对应,反映不同层面血氧饱和状态。这一特点表明,通过此法可以针对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织 光电脉搏波信号 血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锐 叶军明 +5 位作者 许厚仁 廖宝振 钟茂林 陈丽 黄宽 邓云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硝酸甘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患者术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和动脉血乳酸(La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6~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硝酸甘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患者术中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和动脉血乳酸(La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6~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LCVP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L组在切肝前5 min通过静脉泵注硝酸甘油0.2~0.5μg·kg^(-1)·min^(-1),维持CVP≤5 cmH_(2)O;C组常规输液并维持CVP 6~12 cmH_(2)O。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苏醒时间,记录切肝前15 min、切肝中10、40 min、切肝后30 min的ScvO_(2)、Lac、HR和MAP。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组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明显降低(P<0.05)。与切肝前15 min比较,切肝中10、40 min,L组ScvO_(2)和MAP明显降低(P<0.05);切肝中10 min,L组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切肝中10、40 min,L组ScvO_(2)和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硝酸甘油CLCVP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使ScvO_(2)下降,对Lac值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乳酸 肝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舒伟锋 方堃 +1 位作者 李国辉 石占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9年4月我院符合重症肺炎诊断的患者90例,每天1次监测患者ScvO2,根据监测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A组为前2次ScvO2检测值均<65%(共38例),B...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9年4月我院符合重症肺炎诊断的患者90例,每天1次监测患者ScvO2,根据监测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A组为前2次ScvO2检测值均<65%(共38例),B组为对照组(即前2次ScvO2检测值至少有1次≥65%,共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28d病死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严重脓毒症(SEPSIS)发生率、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在病程中ScvO2及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严重SEPSIS发生率、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进展,A组患者ScvO2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A组检测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乳酸水平第15天起出现明显升高,第15~28天检测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vO2可以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可能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且ScvO2的降低程度与患者的病情危重性存在明显相关性,若出现ScvO2持续降低,则患者的病死率将大大增加。在病情发展中,ScvO2比乳酸等监测指标更早出现异常,是一个较为灵敏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