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CUBE1、Lp-PLA2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关系
1
作者 赵景宏 乔彦 +2 位作者 张荣驿 邓建平 胡济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SCUBE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HTB)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急性STEMI患者(急性STEMI组),根据血栓分级分为HTB患者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SCUBE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HTB)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急性STEMI患者(急性STEMI组),根据血栓分级分为HTB患者57例和非HTB患者69例;另选取8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UBE1、Lp-PLA2;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STEMI组血清SCUBE1、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HTB患者年龄、吸烟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SCUBE1、Lp-PLA2水平高于非HTB患者(P均<0.05),两者性别、基础疾病、罪犯血管、Gensini评分、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吸烟和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升高为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UBE1、Lp-PLA2水平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0.794、0.791(P均<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血清SCUBE1、Lp-PLA2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HTB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HTB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1 脂蛋白磷脂酶A2 血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al-3、Chemerin水平与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负荷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韦炜 黄学成 +1 位作者 张景昌 袁杰林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栓负荷的关系。方法选取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187例,依据冠脉造影检查所示血栓负荷程度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栓负荷的关系。方法选取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187例,依据冠脉造影检查所示血栓负荷程度将患者分为高负荷组(n=81)和低负荷组(n=106)。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用ELISA法检测Gal-3、Chemerin。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Chemerin对急性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负荷组血清Gal-3、Chemerin、cT⁃nI、hs-CRP水平高于低负荷组(P均<0.05),两组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l-3、Chemerin、cTnI、hs-CRP均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冠脉内高血栓负荷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Gal-3和Chemerin水平升高是急性STEMI患者发生冠脉内高血栓负荷的危险因素,早期联合检测两指标对预测急性STEMI患者冠脉内高血栓负荷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人半乳糖凝集素3 趋化素 冠状动脉血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血栓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宇朋 李虹伟 +1 位作者 王萍 陈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4例,且均在6 h内接受了直接经皮冠...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4例,且均在6 h内接受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情况,将患者分为高血栓负荷组(199例)和低血栓负荷组(225例)。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就诊时测量基线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栓负荷状态。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高血栓负荷组与低血栓负荷组平均年龄[(59.4±11.7)和(61.9±11.8)岁]、aPTT[(24.9±3.2)和(26.6±4.0)s]、凝血酶原时间(PT)[(11.3±0.8)和(11.5±1.0)s]、左回旋支(LCX)比例[9.5%(19/199)和18.0%(40/225)]、男性比例[84.3%(168/199)和74.3%(167/225)]、白细胞计数[(10.0±3.1)×10^9和(9.3±3.1)×10^9/L]、右冠状动脉(RCA)比例[45.2%(90/199)和29.8%(68/2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吸烟状况、用药、既往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肝肾功能、电解质、PTA、AT-Ⅲ、FB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PTT(OR=1.175,95%CI 1.102~1.252)和RCA(OR=2.783,95%CI 1.409~5.497)为高血栓负荷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aPT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0(95%CI 0.608~0.711,P<0.001)。结果提示,排除高血栓负荷的aPTT的最佳临界值为26.05(灵敏度为53.5%,特异度为72.6%)。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缩短的aPTT值与PCI治疗时所见的高血栓负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松武 张静 《安徽医学》 2020年第4期479-480,共2页
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2],经过积极抗栓、再灌注等治疗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仍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且易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2],经过积极抗栓、再灌注等治疗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仍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且易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的方法,但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等情况显著影响患者的临床获益及预后。研究[3-4]证实,IRA血栓是影响再灌注效果的重要因素,可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STEMI高血栓负荷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情况的认识及处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 血栓负荷 危险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施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的23例急性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广泛前壁心肌梗...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的23例急性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4例,急性下(后)壁、右室心肌梗死9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CAG)示梗死相关血管( IRA)均为血栓负荷过重。均采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处理IRA,至IRA残余狭窄<80%且血流恢复到TIMI 3级或至少2级以上时结束手术。术后予抗凝药物治疗。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成功行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血栓抽吸后即刻造影示IRA残余狭窄均<80%,TIMI均为2级以上,均未继续行支架置入。发病后10~14 d后复查CAG,IRA远端血流均为TIMI 3级,7例残余狭窄70%~80%,对该7例患者在IRA病变部位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发病后12~18个月复查CAG,IRA远端血流均为TIMI 3级,置入支架的7例患者中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程度约50%;未置入支架的患者中1例残余狭窄80%,于IRA病变部位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12~18个月,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等发生。结论单纯应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急诊治疗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STEMI患者近期及远期IRA血管再通率高,可使患者避免或延迟置入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 支架 血栓负荷过重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支架置入时期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QTc离散度和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雪 郑晓 杨枫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444-449,共6页
目的探讨1期支架置入和延期支架置入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QTc离散度、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期组和延期组,各40... 目的探讨1期支架置入和延期支架置入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QTc离散度、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期组和延期组,各40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期组术中采用1期支架置入,延期组术中采用延期支架置入。统计两组支架置入后2 h ST段回落指数、QTc离散度(QTcd)、校正QT间期(QTc)、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心肌灌注、血栓积分、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微小RNA-302b(miR-302b)、B型钠尿肽(BNP)、PCI情况,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QTcd(40.33±3.39)ms、QTc(42.30±5.51)ms低于1期组(55.15±4.06)ms、(58.82±5.17)ms,差值(27.68±5.15)、(28.03±4.89)高于1期组(11.84±4.48)、(12.63±3.95)(P<0.05),支架置入后2 h ST段回落指数高于1期组(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冠状动脉血流情况优于1期组(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血栓积分(2.41±0.16)分低于1期组(2.58±0.23)分,心肌灌注积分(2.65±0.11)分高于1期组(2.50±0.12)分,差值(0.81±0.04)分、(1.63±0.15)分大于1期组(0.58±0.05)分、(1.47±0.10)分(P<0.05);支架置入后2 h两组miR-302b、BNP水平低于支架置入前(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PLT(125.56±15.51)×10^(9)/L、D-D(0.40±0.08)mg/L水平低于1期组(182.33±17.65)×10^(9)/L、D-D(0.52±0.10)mg/L(P<0.05);延期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17.50%低于1期组(40.00%,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均无脱落病例。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期支架置入有助于降低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QTcd,改善心肌灌注,抑制血栓形成,减少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负荷 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延期支架置入 1期支架置入 QTC离散度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ASTEMI患者PCI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江宾 冯旭霞 +2 位作者 陈其敬 王天松 何喜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129-132,136,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高血栓负荷的ASTEM...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高血栓负荷的ASTEMI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PCI治疗。对照组通过抽吸导管在病变冠脉的远端缓慢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rhPro-U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流相关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和心肌灌注分级3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Pro-UK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于经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状态ASTEMI患者中,所得疗效较好,预后安全性较高,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状况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血栓负荷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PCI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磊 刘福元 +3 位作者 黎晓兰 魏宇淼 曾秋棠 廖玉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患者,随机分成... 目的 探讨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均行急诊PCI,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60例患者进行随访,评价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并观察患者的血浆活性物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以及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诊支架植入术前、急诊支架植入术后的向冠状动脉血流级数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向冠状动脉血流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急诊支架植入术前、急诊支架植入术后及急诊支架植入术6个月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相比,向冠状动脉血流级数明显增加,向冠状动脉血流帧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合并慢血流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负荷病变 慢血流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期支架植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洪祥 金家贵 周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年死亡数可占到总死亡数的1/3左右,占心脏病死亡率的50%~75%。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低于欧美,2008年大陆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达1 031.59万人,城市地区患病率为15.9‰,农村为4.8‰。
关键词 延期支架植入 血栓负荷 慢血流 无复流 急性ST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联合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血栓负荷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洁 孙佳莹 +2 位作者 蒋丽鑫 邱丽 谢荣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联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HT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EMI患者,视血栓负荷情况分为HTB组66例和低血栓负荷(LTB)组74例,采用酶联免...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联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HT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EMI患者,视血栓负荷情况分为HTB组66例和低血栓负荷(LTB)组7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凝固法检测血清TGF-β_(1)水平与aPTT。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HTB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对STEMI患者HTB的预测价值。结果HTB组男性、吸烟比例和年龄、白细胞计数、TGF-β_(1)水平高于LTB组,aPTT短于LTB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33,95%CI:1.005~1.063)、吸烟(OR=1.880,95%CI:1.102~3.208)、TGF-β_(1)升高(OR=1.924,95%CI:1.047~3.536)为STEMI患者HTB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延长(OR=0.893,95%CI:0.820~0.972)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单独与联合预测STEMI患者HT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11、0.840,灵敏度分别为64.89%、59.54%、83.21%,特异度分别为81.88%、71.81%、70.47%。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联合预测STEMI患者HTB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TGF-β_(1)水平升高和aPTT缩短与STEMI患者HTB密切相关,可作为STEMI患者HTB的辅助预测指标,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HTB的辅助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负荷 转化生长因子-β_(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负荷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保 金志刚 +1 位作者 程愿玲 余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反应、血栓负荷及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34...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反应、血栓负荷及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347例,根据PCI术后血管造影血栓负荷分为低血栓负荷组140例和高血栓负荷组207例。采用ELISA测定血清SCUBE1水平。结果高血栓负荷组血清SCUBE1基线水平显著高于低血栓负荷组(P<0.01)。各时间点SCUBE1和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P<0.01)。基线血清SCUBE1与基线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呈正相关(P<0.05)。血清SCUBE1水平诊断高血栓负荷及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95%CI:0.699~0.802)、0.770(95%CI:0.709~0.831)。血清SCUBE1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 Meier分析显示,血清SCUBE1低水平患者MACE预后优于高水平患者(P<0.01)。结论血清SCUBE1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炎性反应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SCUBE1有望成为STEMI患者危险分层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血栓负荷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重复溶栓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中礼 钱福东 +2 位作者 冯俊 储岳峰 朱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重复溶栓对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分为单次溶栓组(60例)和重复溶栓组(60例)。单次溶栓组患者于梗死血管血栓内推注10 mg重组尿... 目的:探讨冠脉内重复溶栓对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分为单次溶栓组(60例)和重复溶栓组(60例)。单次溶栓组患者于梗死血管血栓内推注10 mg重组尿激酶原,然后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重复溶栓组待PTCA术后再次于病变处推注10 mg重组尿激酶原,两组患者视情况决定支架植入策略。分析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出血并发症、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重复溶栓组患者PTCA术后TIMI血流、PCI术后Killip分级优于单次溶栓组(P<0.05),而两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溶栓组患者PCI术后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低于单次溶栓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单次溶栓组(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B型钠尿肽(BNP)均升高(P<0.05),但重复溶栓组BNP升高幅度低于单次溶栓组(P<0.05)。PCI术后3个月,重复溶栓组患者LVEDD、LVEDV同样低于单次溶栓组,LVEF高于单次溶栓组(P<0.05),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单次溶栓组(P<0.05)。结论:冠脉内重复溶栓能够增加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TIMI血流,同时未增加出血风险,提高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心功能,改善心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负荷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血栓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利华 申圣春 向明钧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4期6-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尽早血运重建开通闭塞血管,而高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血栓负荷重、斑块破裂、血小板异常激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器械导管等操作可进一步加重血栓负荷,增加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而冠状动...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尽早血运重建开通闭塞血管,而高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血栓负荷重、斑块破裂、血小板异常激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器械导管等操作可进一步加重血栓负荷,增加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而冠状动脉内溶栓术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后经指引导管、微导管、靶向导管等方式向病变血管内注射溶栓药物的方法,近年来主要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病变的治疗。文章对冠状动脉内溶栓术在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负荷血栓 冠状动脉内溶栓 重组人尿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定量指标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后血栓溶解程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佑民 冯佩 +2 位作者 于楠 问雷涛 沈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43-204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栓子的形态学定量参数在预测血栓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且治疗前后均行CT肺动脉造影。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完全溶解组(6例患者,39个血栓)和血栓未完全溶解组(15例患者,101个完全...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栓子的形态学定量参数在预测血栓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且治疗前后均行CT肺动脉造影。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完全溶解组(6例患者,39个血栓)和血栓未完全溶解组(15例患者,101个完全溶解血栓和48个未完全溶解血栓)。自动提取血栓并得出每个血栓的位置、体积、断面阻塞程度、长度、最大密度、平均密度和最小密度。比较完全溶解和未完全溶解血栓的差异,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多因素回归分析栓子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完全溶解的血栓体积小、长度短、断面阻塞程度低、最大密度低、平均密度高、最小密度高、多位于右肺及下叶(P<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877、0.734、0.709、0.682、0.702、0.538、0.639(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长度〔1.133(1.080~1.188)〕、平均密度〔0.945(0.904~0.988)〕和栓子位于下叶〔0.263(0.114~0.607)〕是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栓体积小、长度短、栓塞程度低、最大密度低、平均密度和最小密度高、位于右肺和下叶治疗后更易溶解。长度、平均密度和位于右肺是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栓负荷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静 敖家富 +2 位作者 方红义 李荣利 董松武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813-81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STEMI的患者237例,按照是否发生MACEs,分为MACEs组(n=69)和对...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STEMI的患者237例,按照是否发生MACEs,分为MACEs组(n=69)和对照组(n=16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及OR值;排除D-二聚体缺失资料的24例患者,将其中有完整D-二聚体资料的213例患者分为D-二聚体升高组(n=47)和D-二聚体正常组(n=166),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发生心源性休克、高血栓负荷状态及较低的LVEF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OR值=87.477、3.258和0.917;P<0.05);D-二聚体水平与年龄、心源性休克、RDW、NT-proBNP、GLU及MACEs成正相关(r=0.338、0.360、0.223、0.429、0.167、0.270,P均<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状态、较低的LVEF及入院前发生心源性休克,是预测STEMI院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水平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s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负荷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