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栓素及内皮素的反应性降低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怡静 邓春玉 +4 位作者 邝素娟 马珏 赵国栋 张光燕 崔建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肺通气功能正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内皮素等)的反应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比较肺通气功能正常与COPD病人肺内小动... 目的探讨肺通气功能正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内皮素等)的反应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比较肺通气功能正常与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60 mmol/L高钾溶液、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100 nmmol/L)、内皮素(ET-1)(30 nmol/L)诱导反应的张力变化;观察用非特异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孵育后肺内小动脉张力变化幅度的差异。结果与肺通气功能正常病人相比,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U46619(对照组:7.68±2.31 mN,COPD组:5.89±2.43 mN,P<0.05)和ET-1(对照组:5.97±2.08 mN,COPD组:3.99±2.15 mN,P<0.01)引起的张力明显下降,而两组对高钾溶液引起的张力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5.65±1.70 mN,COPD组:5.02±1.38 mN,P>0.05);吲哚美辛孵育后,对照组肺血管张力下降(对照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下降39%,P<0.01;COPD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上升5%,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对血栓素类似物U46619、内皮素ET-1反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内小动脉 血栓素a2类似物 内皮素 吲哚美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