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宋慧慧
楚英杰
+3 位作者
董淑娟
李静超
余海佳
杨亚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STEMI患者不同血栓类型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STEMI患者,根据OCT检查的血栓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红色血栓组和白色血栓组...
目的探讨影响STEMI患者不同血栓类型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STEMI患者,根据OCT检查的血栓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红色血栓组和白色血栓组,并收集STEMI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和OCT结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血栓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入组的92例STEMI患者,血栓检出率100%。根据OCT血栓诊断标准,检出红色血栓73(79.3%)例,白色血栓19(20.7%)例。两组患者在梗死相关血管、梗死部位的分布均无差异,白色血栓组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红色血栓组;两组患者在斑块破裂、薄纤维帽脂质斑块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红色血栓组的发生率较高。斑块破裂(OR=2.894,95%CI 2.704~2.956)、薄纤维帽粥样脂质斑块(OR=8.033,95%CI 7.985~8.283)、单支血管病变(OR=1.746,95%CI 1.659~1.785)是红色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单支血管病变、斑块破裂、薄纤维帽脂质斑块与红色血栓的形成相关;多支血管病变、稳定斑块与白色血栓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类型与ST段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亚攀
楚英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11-3313,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与心电图ST段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4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行血栓抽吸,分析2组抽吸血栓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ST...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与心电图ST段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4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行血栓抽吸,分析2组抽吸血栓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STEMI组抽吸血栓48例,其中红色/混合血栓39例(81.3%),白色血栓9例(18.7%);NSTEMI组抽吸血栓12例,其中白色血栓8例(66.7%),红色/混合血栓4例(33.3%)。结论:红色/混合血栓和白色血栓均可见于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示包括血栓形成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类型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缺血时间冠状动脉内血栓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饶萌萌
赵蓓
+9 位作者
刘佩林
冯雪瑶
时全星
张中
宋洪勇
刘莉
赵京涛
魏腾飞
周莉
王守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病理类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2016年4月行急诊PCI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的STEMI患者82例,按照缺血时间分为≤4h组(n=36)、4~7h组(n=30)、>7h组(n=16)...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病理类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2016年4月行急诊PCI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的STEMI患者82例,按照缺血时间分为≤4h组(n=36)、4~7h组(n=30)、>7h组(n=16),比较3组间血栓类型(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百分率的差异。结果≤4h组白血栓、红血栓、混合血栓的百分率分别为:61.1%(22/36)、8.3%(3/36)、30.6%(11/36),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7h组分别为23.3%(7/30)、10.0%(3/30)、66.7%(20/30),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h组分别为43.8%(7/16)、12.5%(2/16)、43.8%(7/16),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白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61.1%(22/36)、19.4%(7/36)、19.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混合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28.9%(11/38)、52.6%(20/38)、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红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37.5%(3/8)、37.5%(3/8)、25.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结论不同缺血时间的STEMI患者其血栓主要构成类型不同,同种血栓在不同缺血时间的分布不同,缺血时间可能成为冠状动脉血栓类型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时间
血栓
形成
抽吸
血栓
病理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宋慧慧
楚英杰
董淑娟
李静超
余海佳
杨亚攀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1-61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22102310068)
文摘
目的探讨影响STEMI患者不同血栓类型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STEMI患者,根据OCT检查的血栓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红色血栓组和白色血栓组,并收集STEMI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和OCT结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血栓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入组的92例STEMI患者,血栓检出率100%。根据OCT血栓诊断标准,检出红色血栓73(79.3%)例,白色血栓19(20.7%)例。两组患者在梗死相关血管、梗死部位的分布均无差异,白色血栓组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红色血栓组;两组患者在斑块破裂、薄纤维帽脂质斑块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红色血栓组的发生率较高。斑块破裂(OR=2.894,95%CI 2.704~2.956)、薄纤维帽粥样脂质斑块(OR=8.033,95%CI 7.985~8.283)、单支血管病变(OR=1.746,95%CI 1.659~1.785)是红色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单支血管病变、斑块破裂、薄纤维帽脂质斑块与红色血栓的形成相关;多支血管病变、稳定斑块与白色血栓的形成相关。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类型
Key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ypes of thrombosi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类型与ST段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亚攀
楚英杰
机构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11-3313,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22102310068)
文摘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与心电图ST段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4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行血栓抽吸,分析2组抽吸血栓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STEMI组抽吸血栓48例,其中红色/混合血栓39例(81.3%),白色血栓9例(18.7%);NSTEMI组抽吸血栓12例,其中白色血栓8例(66.7%),红色/混合血栓4例(33.3%)。结论:红色/混合血栓和白色血栓均可见于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示包括血栓形成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的改变。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类型
相关关系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 segment elevation
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hological types of thrombus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缺血时间冠状动脉内血栓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饶萌萌
赵蓓
刘佩林
冯雪瑶
时全星
张中
宋洪勇
刘莉
赵京涛
魏腾飞
周莉
王守力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
解放军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病理类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2016年4月行急诊PCI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的STEMI患者82例,按照缺血时间分为≤4h组(n=36)、4~7h组(n=30)、>7h组(n=16),比较3组间血栓类型(红色血栓、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百分率的差异。结果≤4h组白血栓、红血栓、混合血栓的百分率分别为:61.1%(22/36)、8.3%(3/36)、30.6%(11/36),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7h组分别为23.3%(7/30)、10.0%(3/30)、66.7%(20/30),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h组分别为43.8%(7/16)、12.5%(2/16)、43.8%(7/16),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白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61.1%(22/36)、19.4%(7/36)、19.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混合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28.9%(11/38)、52.6%(20/38)、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红血栓在≤4h、4~7h、>7h组分别占37.5%(3/8)、37.5%(3/8)、25.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结论不同缺血时间的STEMI患者其血栓主要构成类型不同,同种血栓在不同缺血时间的分布不同,缺血时间可能成为冠状动脉血栓类型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时间
血栓
形成
抽吸
血栓
病理
类型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chemia time
thrombosis
suction
thrombus pathological types
分类号
R543.3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类型的研究
宋慧慧
楚英杰
董淑娟
李静超
余海佳
杨亚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类型与ST段改变的相关性
杨亚攀
楚英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缺血时间冠状动脉内血栓的病理分析
饶萌萌
赵蓓
刘佩林
冯雪瑶
时全星
张中
宋洪勇
刘莉
赵京涛
魏腾飞
周莉
王守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