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重指数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欢欢 姚懿 +15 位作者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蒋萍 姜琳 赵雪燕 高展 张茵 宋雷 高立建 陈珏 乔树宾 杨跃进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及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阜外医院行PCI且有术后12~72 h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冠心病患者4 567例。血...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及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阜外医院行PCI且有术后12~72 h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冠心病患者4 567例。血栓弹力图二磷酸腺苷诱导的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大于47 mm定义为HTPR。所有患者根据BMI分为三组:正常体重组(18.5~24 kg/m^2,n=1 107)、超重组(24~28 kg/m^2,n=2 328)和肥胖组(≥28 kg/m^2,n=1132)。主要终点为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结果:在行PCI的4 567例冠心病患者中,1 317(28.8%)例患者存在HTPR;三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HTPR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8.5%vs 29.3%vs 28.4%, P=0.81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TPR仅与糖尿病相关,与BMI及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2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MACCE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7%vs 10.7%vs 13.1%,P=0.10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TPR并非MACCE的预测因子。结论:对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BMI与TEG所发现的HTPR无相关性;2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HTPR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血小板高反应性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建萍 徐丹苹 吴焕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192-419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到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13例。根据是否发生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将患者分为高反应性组(n=125)和非高反应...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到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13例。根据是否发生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将患者分为高反应性组(n=125)和非高反应性组(n=388)。采用查询病历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吸烟史、BMI、冠心病类型、合并症、用药情况、左主干病变情况、病变血管数量、血小板聚集率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BMI、冠心病类型、糖尿病合并情况、血管病变≥3支患者的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合并情况、高脂血症合并情况、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左主干病变情况患者的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冠心病类型、糖尿病合并情况、血管病变≥3支对冠心病患者发生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 A1c和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关系(r=0.59,P<0.05)。结论 BMI、冠心病类型、糖尿病合并情况、血管病变≥3支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且Hb A1c越高,血小板聚集率越高,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下调CD36信号通路对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张春梅 胡锦秋 +4 位作者 毕晓艳 马军羽 李梦瑶 李荣 牙甫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1092-1100,共9页
目的:探讨膳食补充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脂饲料(low⁃fat diet,LFD)喂饲组(LFD组)、LFD+... 目的:探讨膳食补充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脂饲料(low⁃fat diet,LFD)喂饲组(LFD组)、LFD+PNS组(LFD中添加PNS 200 mg/kg饲料)、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喂饲组(HFD组)、HFD+PNS组(HFD中添加PNS 200 mg/kg饲料),实验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血浆和提取纯化血小板,使用试剂盒检测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小板CD3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血小板CD36蛋白表达、Src和p47^(phox)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LFD组相比,HFD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膳食补充PNS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血脂水平。在激动剂凝血酶的刺激下,膳食补充PNS显著降低由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如抑制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和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及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ligand 5,CCL5)的释放,提示PNS可降低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机制上,膳食补充PNS显著降低由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CD36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显著抑制由HFD诱导血小板CD36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包括下调Src和p47^(phox)的磷酸化水平。此外,膳食补充PNS可显著抑制由HFD组小鼠血浆诱导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在CD36分子的中和性抗体FA6⁃152的作用下,PNS的抑制作用被消除。结论:膳食补充PNS对高脂饲料喂养小鼠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CD36信号通路,本研究为PNS改善高脂血症及其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血栓形成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血小板高反应性 CD36信号通路 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4
作者 郭智星 袁晓鹏 +3 位作者 朱彬彬 刘亚慧 贺博 高传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411,共8页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构建并验证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HPR)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24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构建并验证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HPR)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24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6∶4分为训练集144例和验证集98例。筛选出氯吡格雷HPR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Bootstrap自抽样法、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度评估。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体质指数(BMI)≥28 kg/m^(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0.85 f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是ACS患者发生氯吡格雷HPR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4项指标纳入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区分度检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95%CI:0.676~0.840)和0.750(95%CI:0.646~0.854);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抽样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矫正后的C-Statistic分别为0.732(95%CI:0.656~0.820)和0.725(95%CI:0.632~0.827);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954和0.097;进行DCA检验显示,模型的临床净获益范围分别为20.20%~97.95%和19.31%~78.92%。结论ACS患者出现氯吡格雷HP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YP2C19基因多态性、BMI≥28 kg/m^(2)、MPV≥10.85 fL和LDL-C≥2.6 mmol/L。本研究建立的Nomogram图在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度三个方面表现良好,可作为临床预测工具,为基层医生调整双抗方案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血小板反应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罕见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用药分析
5
作者 吕天雅 张怡 韩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98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出现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的治疗经过,为临床个体化制定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药师门诊结合病史回顾和事后随访,梳理患者疾病治疗过程和临床表现,依据最新的循证... 目的通过分析1例脑梗死反复发作患者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后仍出现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的治疗经过,为临床个体化制定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药师门诊结合病史回顾和事后随访,梳理患者疾病治疗过程和临床表现,依据最新的循证证据,结合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试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等分析判断其血小板反应多样性问题,对其实施个体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结果通过药师门诊定期随访,评估该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等指标良好,符合治疗预期。结论临床上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时,应充分结合最新的循证证据对患者血小板反应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估,依个体化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并通过长期随访保障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治疗 脑梗死 血小板高反应性 个体化治疗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高反应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琦 林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86-2690,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HTPR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22例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DNA微阵列试剂盒测定CYP2C19基因型,血栓弹力图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非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HTPR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22例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DNA微阵列试剂盒测定CYP2C19基因型,血栓弹力图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结果HTPR患者241例(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HTPR相关。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TPR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P=0.252),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70~0.738)。结论非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HTPR与性别、年龄、PDW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关,HTPR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治疗反应 CYP2C19 氯吡格雷 非糖尿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以及预测复发缺血事件中的价值 被引量:27
7
作者 饶子龙 郑华光 +17 位作者 王菲 王安心 刘丽萍 董可辉 曲辉 龚浠平 张倩 赵性泉 陆菁菁 鞠奕 方瑞乐 王文娟 杨中华 温淼 魏娜 濮月华 王伊龙 曹亦宾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以及进一步预测复发缺血事件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以及进一步预测复发缺血事件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 d后进行TEG检测。根据TEG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分为正常血小板反应组和高血小板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小板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性缺血事件,分析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与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374例患者,与正常血小板反应性组(287例)患者相比,高血小板反应性组(87例)患者血凝块成形时间水平低(P=0.047),血凝块形成速率(P=0.026)、最大振幅水平高(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既往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OR 1.723,95%CI 1.037~2.863,P=0.036)、血凝块形成速率(OR 1.090,95%CI 1.008~1.180,P=0.032)与高血小板反应性独立相关。共有355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有47例发生复发缺血事件,复发缺血事件组(47例)与无复发缺血事件组(308例)相比,在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成形时间、血凝块形成速率、最大振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TEG凝血酶原通道检测指标有助于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但在预测复发缺血事件方面的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缺血脑血管病 血小板反应 复发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对比 被引量:1
8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59,共1页
目的:验证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安全性并且在90d内减少高血小板反应性和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假说,特别对于细胞色素P450(CYP)2C19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方法:2... 目的:验证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安全性并且在90d内减少高血小板反应性和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再发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假说,特别对于细胞色素P450(CYP)2C19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方法: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中国26个中心进行前瞻性研究,为随时对照Ⅱ期试验。共入组675例急性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出现症状24h内服用阿司匹林(第1个21d内,100mg/d)分别加用替格瑞洛(负荷剂量为180 mg,以后90mg2次/d)或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为300mg,以后75mg/d)。主要结果是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在90d内比例。血小板高反应性定义为P2Y12反应单位>208。次要结果包括90d内血小板高反应性会影响变异基因携带者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和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90d内、6个月甚至1年内的复发。结果:90d内,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280例患者中,35例(12.5%)血小板高反应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290例患者中,86例(29.7%)血小板高反应性(RR=0.40,95%CI:0.28~0.56,P<0.01),且是否携带CYP2C19缺失等位基因者血小板高反应性有差异(10.8%vs35.4%,RR=0.31,95%CI:0.18~0.4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血小板高反应性 基因携带者 负荷剂量 阿司匹林治疗 CYP2C19 短暂脑缺血发作 出血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SSRI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小板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佳佳 周伯荣 李仕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81-3085,共5页
目的探讨竞争CYP2C19代谢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小板反应,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卒中后... 目的探讨竞争CYP2C19代谢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小板反应,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艾斯西酞普兰+氯吡格雷组(A组)和氟西汀+氯吡格雷组(B组)各45例。所有患者单用足量氯吡格雷(75 mg/d),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筛查CYP2C19基因(采用实时荧光PCR法),3周后2组患者分别加上艾斯西酞普兰(10 mg)或氟西汀(20 mg)。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5周及3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活性产物H4和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HAMD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心电图等。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YP2C19的3个代谢型和氯吡格雷代谢活性物质H4、血小板聚集率、VA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周和3个月A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发生多于B组,而且A组的H4、VASP明显高于B组,而HAMD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出现少量的艾斯西酞普兰浓度。2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CYP2C19的3个代谢型无变化。结论相对于氟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艾斯西酞普兰与氯吡格雷联用时相互竞争CYP2C19酶,致CYP2C19各基因型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均增高,长期使用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但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CYP2C19代谢 艾斯西酞普兰 氯吡格雷 氟西汀 血小板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霞 侯华娟 +6 位作者 张治中 蔡必扬 张雨蒙 范文平 刘柯婷 戴敏慧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关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PTAS及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关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PTAS及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的关系及其对PTAS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PTAS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5例,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CYP219*1/*1,69例)和突变组(杂合突变型CYP2C19*1/*2与纯合突变型CYP2C19*2/*2,76例)。术后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维持剂量治疗。通过TEG软件测定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抑制率;通过血栓弹力图测定PTAS术后6个月的HTPR;常规行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血管支架内有无再狭窄,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TAS术后及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的影响因素。结果突变组ADP受体抑制率[(45.22±22.96)%]较野生型组[(58.43±21.98)%]明显减弱(P=0.001)。突变组中杂合突变型为(47.80±22.93)%,纯合突变型为(37.53±21.84)%。突变组HTPR发生率高于野生型组(35.5%vs 17.4%,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基因为PTAS术后及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56,CI:1.053~5.272),CYP2C19*2基因携带者ISR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11.8%vs 1.4%,P=0.019)。结论 CYP2C19*2位点多态性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TAS术后发生HTPR的重要影响因素,与ISR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氯吡格雷 支架内再狭窄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