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周文韬
樊帆
+2 位作者
林成旭
廖广兰
刘智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1-688,共8页
基于可视化血小板超微结构的血液活检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监测与诊断领域有重要应用。但目前血小板的免疫荧光染色严重依赖手动操作,任务繁重、效率低且一致性差,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血液样本监测需求。为了解决人工染色的不...
基于可视化血小板超微结构的血液活检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监测与诊断领域有重要应用。但目前血小板的免疫荧光染色严重依赖手动操作,任务繁重、效率低且一致性差,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血液样本监测需求。为了解决人工染色的不足以及弥补国内全自动血小板免疫荧光染色设备的空白,首创了一种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反馈模块、运动执行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等。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十样本通量的免疫荧光染色操作的精准控制,操作步骤覆盖打孔、封闭、一抗标记、一抗漂洗、二抗标记、二抗漂洗、PFA(polyformaldehyde fixative,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漂洗等。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将X、Y、Z运动轴的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1 mm内,滴加微量试剂精度达到1μL,滴加大量试剂精度达到1 mL,多次实验的故障率小于1%,这可在降低血小板免疫荧光染色成本的同时获得清晰度、可判度与人工染色相当的染色结果。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准确性高及效率高的优点,所获得的血小板超微结构荧光染色结果在超分辨率显微镜下的清晰度很高,这可为基于超分辨技术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检测提供高效的实验工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超微结构
检测
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薛志忠
周永明
+1 位作者
方永华
黄振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国内对ITP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动物模型角度对此病进行了探讨。我们在Arnott等建立免疫性...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国内对ITP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动物模型角度对此病进行了探讨。我们在Arnott等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良并成功地建立实验模型。同时观察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latelet adhesion test,PAdT)、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IgG,PAIgG)、骨髓像巨核细胞、血小板电镜检查等指标,其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
家兔模型
血小板
粘附率
免疫组
血小板超微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
动物模型
血小板
表面相关抗体
骨髓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列腺素E_1在心肺转流过程中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桑永华
陈亮
赵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在心肺转流(CPB)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行CPB下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PGE1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肝素化后(T1)、CPB30min(T2)、CPB结...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在心肺转流(CPB)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行CPB下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PGE1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肝素化后(T1)、CPB30min(T2)、CPB结束时(T3)和结束后1h(T4)动脉血中的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浓度,并用透射电镜观察T1,T2,T3时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2组中TXB2、6-K-PGF1α在T2、T3时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1),T3时达到最高,T4时恢复至CPB前水平。在T2、T3时6-K-PGF1α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XB2及二者比值TXB2/6-K-PGF1α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观察中,对照组未活化(圆型和展平型)的血小板在CPB中均较实验组明显减少,而活化(聚集型和树突型)的血小板明显较实验组增加(P<0.01)。结论:PGE1能抑制CPB引起的血小板活化,保护血小板功能,降低血小板损耗,减轻凝血功能紊乱,减少术后血液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肺转流
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
血小板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周文韬
樊帆
林成旭
廖广兰
刘智勇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1-688,共8页
文摘
基于可视化血小板超微结构的血液活检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监测与诊断领域有重要应用。但目前血小板的免疫荧光染色严重依赖手动操作,任务繁重、效率低且一致性差,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血液样本监测需求。为了解决人工染色的不足以及弥补国内全自动血小板免疫荧光染色设备的空白,首创了一种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反馈模块、运动执行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等。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十样本通量的免疫荧光染色操作的精准控制,操作步骤覆盖打孔、封闭、一抗标记、一抗漂洗、二抗标记、二抗漂洗、PFA(polyformaldehyde fixative,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漂洗等。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将X、Y、Z运动轴的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1 mm内,滴加微量试剂精度达到1μL,滴加大量试剂精度达到1 mL,多次实验的故障率小于1%,这可在降低血小板免疫荧光染色成本的同时获得清晰度、可判度与人工染色相当的染色结果。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准确性高及效率高的优点,所获得的血小板超微结构荧光染色结果在超分辨率显微镜下的清晰度很高,这可为基于超分辨技术的血小板超微结构检测提供高效的实验工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超微结构
检测
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
控制系统
Keywords
platelet ultrastructure detection
automatic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control system
分类号
TH77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薛志忠
周永明
方永华
黄振翘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管理局基金
文摘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国内对ITP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动物模型角度对此病进行了探讨。我们在Arnott等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良并成功地建立实验模型。同时观察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latelet adhesion test,PAdT)、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IgG,PAIgG)、骨髓像巨核细胞、血小板电镜检查等指标,其结果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
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
家兔模型
血小板
粘附率
免疫组
血小板超微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
动物模型
血小板
表面相关抗体
骨髓巨核细胞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列腺素E_1在心肺转流过程中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桑永华
陈亮
赵飞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2-766,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在心肺转流(CPB)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行CPB下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PGE1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肝素化后(T1)、CPB30min(T2)、CPB结束时(T3)和结束后1h(T4)动脉血中的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浓度,并用透射电镜观察T1,T2,T3时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2组中TXB2、6-K-PGF1α在T2、T3时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1),T3时达到最高,T4时恢复至CPB前水平。在T2、T3时6-K-PGF1α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XB2及二者比值TXB2/6-K-PGF1α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观察中,对照组未活化(圆型和展平型)的血小板在CPB中均较实验组明显减少,而活化(聚集型和树突型)的血小板明显较实验组增加(P<0.01)。结论:PGE1能抑制CPB引起的血小板活化,保护血小板功能,降低血小板损耗,减轻凝血功能紊乱,减少术后血液丢失。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肺转流
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
血小板超微结构
Keywords
prostaglandin E1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XB2
6-K-PGF1α
platelet ultrastructure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小板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控制系统设计
周文韬
樊帆
林成旭
廖广兰
刘智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
薛志忠
周永明
方永华
黄振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列腺素E_1在心肺转流过程中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桑永华
陈亮
赵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