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与术后新发衰弱的相关性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程雨欣 方嘉敏 +8 位作者 梁好 汪志玲 魏琳 廖惠莲 徐明明 陈玉梅 李燕芬 董丽娟 郭银桂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59-3367,3374,共10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的混合性炎症标志物与衰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PAR)与术后7 d新发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基于老年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预警模型构建研究(EPAE)数据集进行的二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23年2—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共7家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纳入术前无衰弱的患者共2035例,术后7 d根据中文版Frail量表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衰弱组(1691例)和新发衰弱组(34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衰弱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术前PAR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Q1(PAR≤4.160)、Q2(PAR:4.161~5.339)、Q3(PAR:5.340~6.479)、Q4(PAR≥6.480),进行多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不同PAR水平对衰弱的影响。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以评估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衰弱组和新发衰弱组患者的年龄、照护人员、久坐行为、每周有氧运动时长、每周抗阻训练时长、应激史比例、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超前镇痛、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比例及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发衰弱组PAR高于无衰弱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OR=1.22,95%CI=1.16~1.29,P<0.001)。不同水平PA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与Q1水平PAR相比,Q2、Q3、Q4水平PAR均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其中Q4水平PAR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风险最高(OR=6.06,95%CI=3.90~9.4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随着术前PAR升高而显著递增(P<0.001);术前PAR预测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AUC为0.635(95%CI=0.606~0.665,P<0.001),最佳截断值为4.34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0%和31.20%。结论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新发衰弱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AR水平越高提示术后新发衰弱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血小板计数 蛋白 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 老年患者 术后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蛋白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各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阳 韩拓 +6 位作者 刘莉君 王丽霞 王怡雯 李盈 张婷 范雅洁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据,通过ID进行性别、年龄匹配,纳入具有血清学检测结果的8258例人群样本数据,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的血脂与血细胞变化、PAR与PHR及CAR差异,并进行糖尿病患病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显著降低。其次,糖尿病组中PAR和PHR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AR则显著升高(0.48±0.18 vs.0.08±0.23,P<0.001),并与空腹血糖(r=0.1818,P<0.001)、HbA1c(r=0.1866,P<0.001)及胰岛素抵抗内稳态模型(HOMA-IR)(r=0.1881,P=0.003)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AR并非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红细胞计数(B=1.324,95%CI:1.182~1.483,P<0.001)和白细胞计数(B=1.230,95%CI:1.166~1.298,P<0.001)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R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并非其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和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血小板/白蛋白比值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蛋白比值与免疫球蛋白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文京 赏石丽 +2 位作者 杨倩 冯悦荣 李俊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57-3664,共8页
背景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IgAN)是一种涉及多因素、多基因的慢性炎症疾病,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AR)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但PAR与IgAN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究PAR与IgAN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价PAR在IgAN中的临床意义。... 背景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IgAN)是一种涉及多因素、多基因的慢性炎症疾病,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AR)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但PAR与IgAN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究PAR与IgAN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价PAR在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210例Ig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病程〕,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单核细胞绝对值(AMC)、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补体C3、血清补体C4、尿红细胞数(URBC)、24 h尿蛋白总量(24 h-MTP)、24 h微量白蛋白总量(24 h-mALB)〕,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PAR、免疫球蛋白A/补体C3比值(IgA/C3)、免疫球蛋白G/补体C3比值(IgG/C3)、补体C3/补体C4比值(C3/C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PAR百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为Q1组(PAR≤5.6265)、Q2组(5.6265<PAR≤6.9843)、Q3组(PAR>6.9843),每组70例,比较三组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AR与IgAN临床和病理指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对病理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性别、WBC、ANC、PLT、PLR、PAR、URBC、ALB、IgG/C3、24 h-mALB、24 h-MTP、M病变、Lee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AR与PLT、WBC、ANC、PLR、URBC、24 h-mALB、24 h-MTP以及M、E病变、Lee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ALB、IgG/C3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R〔OR=2.688,95%CI(1.178,6.135)〕、ALB〔OR=0.736,95%CI(0.587,0.923)〕是IgAN患者M1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LB〔OR=0.896,95%CI(0.824,0.973)〕是IgAN患者E1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AR预测IgAN患者M1、E1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599。结论PAR与IgAN的临床表现及M、E病变程度存在显著相关,对评估IgAN活动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高PAR值的IgAN患者可予以更积极的治疗方案,抑制活动性病变,以改善肾脏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 血小板/白蛋白比值 临床病理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期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石 周杰 +2 位作者 赵平 贺巧 罗怀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cN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比值(C-rea... 目的:探讨cN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等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cN0期胃癌患者206例,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分为淋巴结转移组(group pN+)和无淋巴结转移组(group p N0),同时选取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炎症反应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NLR、PLR、CAR与淋巴结转移数、转移率、淋巴结状态等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c 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 N+组胃癌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LR、NLR、CA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明显高于pN0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N0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术前高NLR组、高PLR组和高CAR组患者的淋巴结分期构成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分别低于术前低NLR组、低PLR组和低C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LR和CAR是术前诊断为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58、8.174、3.049和2.254。术前诊断c 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指数预测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1.358X_(1)+8.174X_(2)+3.049X_(3)+2.254X_(4))。结论:术前高PLR、NLR和CAR水平与患者淋巴结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密切相关,术前高NLR和CAR水平是c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预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麦荣云 曾洁 +8 位作者 叶甲舟 苏奇斌 龙中荣 施显茂 黄山 吴飞翔 黎乐群 连芳 邬国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预后模型(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及APRI预测PHLF的能力。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 108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共有217例(19.58%)发生PHLF。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ALBI评分及APRI是PHLF的预测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APRI [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置信区间(CI):0.709~0.781,P<0.001]预测PHLF发生的能力明显优于Child-Pugh评分(AUC为0.561,95%CI:0.516~0.605,P=0.005)、MELD评分(AUC为0.650,95%CI:0.610~0.691,P<0.001)和ALBI评分(AUC为0.662,95%CI:0.621~0.703,P<0.001)。根据约登指数得到术前APRI的最佳截断值为0.55,此时APRI预测PHL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68.5%,APRI>0.55的患者PHLF的总体发病率及PHLF A、B、C各等级的发病率均高于APRI≤0.55的患者(P均<0.05)。结论术前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及ALBI评分,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预后模型评分 蛋白-胆红素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
6
作者 孙沁瑜 余吉玲 +5 位作者 邓毅凡 曹干 方震 纪军 何胜虎 张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1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platelet-to-albumin ratio,PAR)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蛋白比值(platelet-to-albumin ratio,PAR)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因NVAF接受LAAC的患者259例。根据LAAC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1例和研究组18例。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AR对NVAF患者行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AR值与NVAF患者行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年龄、入院收缩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PA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R(HR=2.286,95%CI:1.182~4.420,P<0.05)为NVAF患者行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PAR预测NVAF患者行LAAC后发生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0.586~0.856,P<0.01),最佳截断值为4.137,敏感性为66.39%,特异性为77.7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AR越高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高(P<0.01)。结论PAR与NVAF患者行LAAC后发生脑梗死显著相关,PAR越高脑梗死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耳 脑梗死 数据相关性 血小板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郭晓冬 张海云 +1 位作者 孙秋愿 方居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PCI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6例)与非ISR组(20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TG/HDL-C、MPV/PC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MPV/PC比值与PCI术后ISR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直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R组TG、MPV、TG/HDL-C、MPV/PC比值高于非ISR组,HDL-C、PC低于非ISR组(P<0.05);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呈正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独立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预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AUC分别为0.759、0.784,联合预测的AUC为0.921,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显著相关,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NLR、PLR及其联合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7
8
作者 马晶晶 孙波 +4 位作者 郭翔 王欣宇 张庆 庞桂芬 杨林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9-606,共8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比值(FAR)、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比值(NLR)、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7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比值(FAR)、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比值(NLR)、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7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n=96),在门诊复诊近3个月来无急性加重的稳定期COPD(SCOPD)患者作为SCOPD组(n=103),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n=80)。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AECOPD患者分为Ⅰ级(n=20)、Ⅱ级(n=33)与Ⅲ级(n=43)。记录各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NEU、LYM、PLT、FIB、ALB水平,AECOPD患者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FAR、NLR、PLR、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效能。结果对照组、SCOPD组、AECOPD组CRP、PCT、WBC、NEU水平及NLR、PLR、FAR逐渐升高(P<0.05);随着AE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好转时间延长,CRP、PCT、WBC、NEU水平以及NLR、PLR、FAR、PaCO_(2)逐渐升高,PaO_(2)/FiO_(2)逐渐降低(P<0.05)。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AR、NLR、PLR与AECOPD严重程度、好转时间、CRP、PCT、WBC及PaCO_(2)均呈正相关,与PaO_(2)/FiO_(2)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NLR、PLR是COPD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R、NLR、PLR单项及联合应用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敏感度分别为0.990、0.698、0.563、0.958,特异度分别为0.641、0.883、0.932、0.961。结论FAR、NLR、PLR与AECOPD炎症水平、严重程度和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应用对COPD急性加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纤维蛋白/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ALB、P-CRP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付琪 赵之标 +1 位作者 张珊珊 毕明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4期1883-1888,189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血小板计数与C反应蛋白的乘积(P-CRP)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血小板计数与C反应蛋白的乘积(P-CRP)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并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284例患者,根据患者3年及5年生存情况分别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截断值,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成:高CRP/ALB组、低CRP/ALB组及高P-CRP组、低P-CRP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术前CRP/ALB、P-CRP水平在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生存曲线显示NSCLC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在高值CRP/ALB、P-CRP组与低值CRP/ALB、P-CRP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高值CRP/ALB、P-CRP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低值CRP/ALB、P-CRP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CRP/ALB、年龄、吸烟史、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CRP/ALB水平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评判指标,较P-CRP能更好反映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复合性指标在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和停药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中柱 张萌 陈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在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P)疗效和停药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长江大学附属黄冈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应用阿维A治疗的EP患者作为治疗组,并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N)、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蛋白(albumin),计算NLR、PLR、CAR和SII,SII=PLT×N/L。结果治疗后,NLR、PLR、CAR、SII与PASI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对阿维A治疗无应答EP患者的NLR、PLR、CAR、SII均显著高于应答EP患者(P均<0.05),而PASI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LR、PLR、CAR和SII预测治疗后无应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95%CI分别为0.774(95%CI:0.674~0.874,P<0.001)、0.523(95%CI:0.399~0.647,P=0.706)、0.647(95%CI:0.518~0.776,P=0.016)和0.865(95%CI:0.778~0.951,P<0.001)。停药后复发EP患者的NLR、PLR、CAR、SII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而PASI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LR、PLR、CAR和SII预测停药复发的AUC分别为0.737(95%CI:0.597~0.877,P=0.009)、0.495(95%CI:0.328~0.654,P=0.223)、0.750(95%CI:0.605~0.895,P=0.006)和0.885(95%CI:0.783~0.986,P<0.001)。结论SII对阿维A治疗EP的疗效和停药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预测效能优于NLR、PLR和C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型银屑病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蛋白比值 受试者工作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