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春露 陈建庭 +3 位作者 邓凡 唐焕章 谭小云 罗深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基因 酵母 表达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基因上游序列HMGI结合区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明 邱劲 +5 位作者 石建茹 斯琴 李素敏 沈传陆 郭恒怡 吴其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转录结构因子高迁移率蛋白I(HMGI)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PDGF-B)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并初步鉴定HMGI的结合序列。方法:应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EMSA)观察重组人HMGI蛋白与PDGF-B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的结合,并逐步确定与其结... 目的:观察转录结构因子高迁移率蛋白I(HMGI)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PDGF-B)基因上游序列的结合并初步鉴定HMGI的结合序列。方法:应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EMSA)观察重组人HMGI蛋白与PDGF-B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的结合,并逐步确定与其结合的AT富含序列。结果:重组人HMGI蛋白能较特异地与PDGF-B链基因上游-1758/+43bp片段结合,分离到的两个HMGI结合片段,-1393/-1181bp和-190/+43bp,均含有AT富含序列TTTATAAA(-1333/-1326bp,-1314/-1307bp和-30/23bp)。HMGI能与含TT-TATAAA的合成寡核苷酸结合,并能促进转录因子NF-κB与拼接于旁侧的PDGF-B基因的切应力反应元件结合。结论:HMGI在体外能与PDGF-B链基因上游的TTTATAAA序列结合,可能参与PDGF-B基因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基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射线转化细胞的SiS基因表达及其细胞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反应性
3
作者 郑元盛 彭晓冬 +1 位作者 刘晓林 童坦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8-48,53,共2页
β射线转化细胞的SiS基因表达及其细胞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郑元盛,彭晓冬,刘晓林,童坦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一种... β射线转化细胞的SiS基因表达及其细胞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郑元盛,彭晓冬,刘晓林,童坦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是一种高效促细胞分裂因子,能促进多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基因 血小板 衍生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4
作者 杨春露 陈建庭 +3 位作者 邓凡 王建钧 罗深秋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8,172,共4页
目的表达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蛋白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基因扩增方法获得人PDGF-B基因;原核表达PDGF-BB蛋白,并纯化、复性;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用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出32... 目的表达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蛋白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基因扩增方法获得人PDGF-B基因;原核表达PDGF-BB蛋白,并纯化、复性;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用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出327bp目的基因,与预期结果吻合,DNA序列分析正确。SDS-PAGE和免疫印记检测表明获得新生蛋白的分子量及免疫原性均与预期符合。体外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的rhPDGF-BB可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DNA复制,表明重组的PDGF-BB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PDGF-B成熟肽基因克隆成功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复性后细胞学MTT和FCM鉴定表明获得的rhPDGF-BB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生产活性PDGF-BB蛋白及其在促进骨组织和创伤修复方面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陈砚凝 梁冰锋 +2 位作者 刘爽 杨慧钗 王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69例,经复查存档切片及病理诊断无误后,再选取相应的存档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为消化道间质瘤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情况,并与56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1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表达阳性者73例,表达阳性率为64.60%,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DGFR-α、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患者的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信号促进突变型p53介导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
6
作者 谭娟 王成龙 曹友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胞G_2期阻滞、细胞凋亡及死亡情况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突变型p53、cdk1、PDGFR-β、p21、bax、hsp90及TopBP1表达水平,以研究PDGF-DD、Wortmannin(PI3K抑制剂)对突变型p53及其功能的影响;利用siRNA干扰技术、qPCR探讨突变型p53、PDGF-DD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PDGF-DD明显提高阿霉素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一定程度改善细胞G_2期阻滞,显著提高突变型p53蛋白水平并改变其下游基因cdk1、PDGFR-β、p21、bax表达,但突变型p53 mRNA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PDGF-DD显著上调hsp90(突变型p53蛋白稳定因子)和TopBP1(突变型p53功能促进蛋白)mRNA和蛋白水平,Wortmannin处理后表达明显下降。PDGF-DD明显提高耐药相关基因FOXC2、twist、snail、nanog、oct4mRNA水平,p53 siRNA处理后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PDGF-DD/PDGFR-β信号能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阿霉素耐药,通过PI3K途径转录水平上调hsp90和TopBP1表达、稳定并促进突变型p53介导细胞耐药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耐药 突变型P53 拓扑异构酶(DNA)Ⅱ结合蛋白1 干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HMGI调节PDGF-B链基因转录的影响
7
作者 王小明 石建茹 +4 位作者 邱劲 李素敏 斯琴 郭恒怡 吴其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50-1550,共1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HMGI PDGF-B 基因转录 血小板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闫国和 杨余亮 +6 位作者 侯爱莲 王锋超 许庆娥 熊玮 程天民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SCs进行创面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构建PDGF-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将其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经G418筛选并扩增,以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选出抗性克隆,测其病毒滴度,将高滴度病毒液感染bMSCs。采用RT-PCR、South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PDGF-A基因转染bMSCs的效率及PDGF-A在bMSCs中的表达水平;光镜、MTT法、成骨与成脂诱导分别检测bMSCs转染PDGF-A基因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及干细胞特性。结果经测序验证,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PDGF-A链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良好,且仍具干细胞特性。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LXSN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中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仍具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曲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振华 叶子萌 +1 位作者 龚波 鲁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6-720,共5页
背景高度近视是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度近视的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角膜曲率异常是近视发病的重要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证实多个基因与角膜曲率改变有关,但角膜曲率相关基因与高度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尚不十... 背景高度近视是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度近视的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角膜曲率异常是近视发病的重要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证实多个基因与角膜曲率改变有关,但角膜曲率相关基因与高度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角膜曲率相关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MTOR)的rs74225573位点、胞嘧啶核苷磷酸激酶基因1(CMPK1)的rs60078183位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PDGFRA)的rs1800813位点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3(RBP3)的rs11204213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纳入高度近视患者483例,屈光度右眼为(-10.84±4.69)D,左眼为(-10.35±4.67)D;眼轴长度右眼为(28.15±2.27)mm,左眼为(27.72±2.51)mm。同期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19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均为汉族且无亲缘关系。采集受检者外周静脉血4ml提取DNA,根据NCBI网站获取的rs74225573、rs60078183、rs1800813和rs11204213位点信息利用primer3.0在线设计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4个SNPs位点进行扩增并用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与高度近视的关系。结果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证实本研究的资料具有群体代表性。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间rs74225573、rs60078183和rs112042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74225573:P年龄矫正=0.935,OR=0.98;rs60078183:P年龄矫正=0.782,OR=1.04;rs11204213:P年龄矫正=0.058,OR=1.66),高度近视组rs1800813的MA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年龄矫正=0.001,OR=0.64)。加性模型1(AB与BB比较)、加性模型2(AA与BB比较)、显性模型(AA+AB与BB比较)、隐性模型(AA与AB+BB比较)4种统计学模型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间rs74225573、rs60078183和rs11204213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性模型1和显性模型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间rs1800813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性模型1:P=0.002,OR=0.59;显性模型:P=0.001,OR=0.58)。结论rs74225573(MTOR)、rs60078183(CMPK1)和rs11204213(RBP3)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无明显关联性,而rs1800813(PDGFRA)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角膜曲率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的构建及真皮干细胞的转染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国和 粟永萍 +5 位作者 王军平 汪代杰 艾国平 王锋超 冉新泽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DMSCs),为采用转入PDGFA基因的DMSCs修复创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的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PDGFA基因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PDGF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并采用Fugene6介导转染技术将PDGFA基因导入DMSCs。结果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测序验证,其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DMS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D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苏宁 李莉华 +3 位作者 王晓燕 宋明旭 刘志辉 周希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及其受体PDGFRβmRNA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DGF-D及PDGFRβmRNA的表达,将人重组PDGF-D蛋白分别以0、20、50、100、500、2 500、25...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及其受体PDGFRβmRNA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DGF-D及PDGFRβmRNA的表达,将人重组PDGF-D蛋白分别以0、20、50、100、500、2 500、25 000、250 000 pg/mL浓度加入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胃癌细胞株SCG7901的增殖情况并画出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DGF-D及PDGFRβ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MTT检测发现外源性PDGF-D蛋白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增殖(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外源性PDGF-D蛋白干预细胞后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上升(P<0.05)。结论: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PDGF-D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家族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明旭 李莉华 +2 位作者 丁苏宁 刘志辉 周希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家族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原发性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胃腺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PDGF-A、B、C...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家族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原发性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胃腺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PDGF-A、B、C、D mRNA的表达情况,明确PDGF家族在mRNA水平的表达谱;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家族中重要成员PDGF-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DGF-A、B、C、D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66%(23/58)、22.41%(13/58)、31.03%(18/58)和98.28%(57/58),与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7%(7/58)、10.34%(6/58)、17.24%(10/58)和72.41%(42/58),在胃腺癌组织中PDGF-D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DGF其他亚型(P<0.01),且PDGF-D mRNA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DGF-D蛋白在胞膜/胞质均有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的胃腺癌组织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或无复发组织(P<0.05)。结论:PDGF-D是PDGF家族中最重要的与胃腺癌关系密切的因子,提示检测PDGF-D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胃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活性多肽
13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9-83,共5页
960228 向酵母分泌外源蛋白的最优表达水平[会,英]/Wittrup, K.D.…∥Ann.N.Y.Acad.Sci.-1994,745.-321~330[译自DBA,1995,14(7),95-03799] 利用能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同型... 960228 向酵母分泌外源蛋白的最优表达水平[会,英]/Wittrup, K.D.…∥Ann.N.Y.Acad.Sci.-1994,745.-321~330[译自DBA,1995,14(7),95-03799] 利用能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同型二聚体(PDGF-B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融合蛋白 酿酒酵母 质粒 表达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纤维蛋白溶酶原 培养基 人胰岛素基因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