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信号促进突变型p53介导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
1
作者 谭娟 王成龙 曹友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胞G_2期阻滞、细胞凋亡及死亡情况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突变型p53、cdk1、PDGFR-β、p21、bax、hsp90及TopBP1表达水平,以研究PDGF-DD、Wortmannin(PI3K抑制剂)对突变型p53及其功能的影响;利用siRNA干扰技术、qPCR探讨突变型p53、PDGF-DD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PDGF-DD明显提高阿霉素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一定程度改善细胞G_2期阻滞,显著提高突变型p53蛋白水平并改变其下游基因cdk1、PDGFR-β、p21、bax表达,但突变型p53 mRNA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PDGF-DD显著上调hsp90(突变型p53蛋白稳定因子)和TopBP1(突变型p53功能促进蛋白)mRNA和蛋白水平,Wortmannin处理后表达明显下降。PDGF-DD明显提高耐药相关基因FOXC2、twist、snail、nanog、oct4mRNA水平,p53 siRNA处理后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PDGF-DD/PDGFR-β信号能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阿霉素耐药,通过PI3K途径转录水平上调hsp90和TopBP1表达、稳定并促进突变型p53介导细胞耐药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耐药 突变型P53 拓扑异构酶(DNA)Ⅱ结合蛋白1 干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在牦牛睾丸及隐睾中的功能
2
作者 黄雪 李天安 +5 位作者 颜秋 崔爱利 王文静 张勇 赵兴绪 王琪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47,共11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是一种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不仅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过程,还对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生殖和氧化应激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PDGFRB与牦牛隐睾发生及隐睾氧化应激的关系,在前期转录组测序的基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是一种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不仅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过程,还对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生殖和氧化应激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PDGFRB与牦牛隐睾发生及隐睾氧化应激的关系,在前期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健康牦牛的睾丸和隐睾组织为研究材料,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和隐睾组织的形态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生殖及氧化应激相关的候选基因PDGFRB。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等方法检测PDGFRB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探究PDGFRB与隐睾发生的关系。H&E结果显示,正常睾丸组织基底膜和间质组织结构完整,排列紧密,隐睾中生精小管断裂萎缩,间质细胞紧密连接受损。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睾丸相比,隐睾中PDGFRB 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GFRB在睾丸和隐睾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隐睾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睾丸组织(P<0.05)。IF结果显示,PDGFRB在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本研究揭示了PDGFRB可能参与隐睾的发生与氧化应激过程,为解析隐睾的发生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隐睾 氧化应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琴 王勇平 +6 位作者 杨荣 刘芳 罗雁 康雅琼 何欣 尚立娜 宋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0,875,共4页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CD117和PDGFR-α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CD117阳性率为66.7%(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R-α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中CD117和PDGFR-α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和PDGFR-α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中CD117及PDGFR-α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KIT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陈砚凝 梁冰锋 +2 位作者 刘爽 杨慧钗 王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69例,经复查存档切片及病理诊断无误后,再选取相应的存档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为消化道间质瘤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情况,并与56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1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表达阳性者73例,表达阳性率为64.60%,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DGFR-α、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患者的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转化生长因子-β_1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牙周膜中整合素β_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瑾 刘建国 +4 位作者 宋琦 苏牧 张疆弢 管晓燕 彭菊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局部联合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后正畸牙牙周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的变化。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建立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正畸模型,隔日于施力...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局部联合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后正畸牙牙周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的变化。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建立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正畸模型,隔日于施力磨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分别注射1%PBS、10 ng PDGF-BB、5 ng TGF-β1、10 ng PDGF-BB和5 ng TGF-β1叠加剂量,注射体积均为0.1 mL。加力10 d后处死动物,取左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β3的表达,进行阳性表达区域平均光密度值测量,对测量结果行方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再行组间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实验组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PDGF-BB+TGF-β1组与TGF-β1组或PDGF-B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张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DGF-BB+TGF-β1组整合素β3表达强度较强,与TGF-β1或PDGF-B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外源性PDGF-BB和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中整合素β3的上调作用较单独运用PDGF-BB或TGF-β1组强,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整合素Β3 正畸牙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红军 高献忠 +1 位作者 金毅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在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et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受... 目的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在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et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受体介导的大鼠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对照组(等渗盐水20μL)、吗啡组(吗啡15μg)、吗啡+伊马替尼组(吗啡15μg+伊马替尼10μg)、吗啡+PDGF-BB组(吗啡15μg+PDGF-BB 10ng)、伊马替尼组(伊马替尼10μg)、PDGF-BB组(PDGF-BB 10 ng)。各组分别鞘内注射药物20μL,1次/d,连续7 d。于给药前1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基础值,给药后1、3、5、7 d鞘内注射30 min后测定PWL,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aximal possible effect,MPE)。第8天,各组大鼠鞘内单独注射吗啡15μg 30 min后测定PWL,计算MPE,测定PWL后取L4-5脊髓,Western blot法测定ERK、p-ERK、CREB和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吗啡组给药后第5、7天MPE值分别为(52.90±8.20)%和(15.1±3.80)%,较第1天[(100.00±0.00)%]明显降低(P<0.05);吗啡+PDGF-BB组给药后第5、7天MPE值分别为(43.51±5.42)%和(14.81±3.60)%,较第1天[(100.00±0.00)%]明显降低(P<0.05);而吗啡+伊马替尼组给药后第1、3、5、7天MPE值无明显变化;第8天单独鞘内注射15μg吗啡后,吗啡组、吗啡+PDGF-BB组和PDGFBB组MPE值分别为(16.22±2.51)%、(15.22±3.50)%(35.21±4.51)%,较对照组[(100.00±0.00)%]均明显降低(P<0.05);6组大鼠脊髓ERK和CRE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组、吗啡+PDGF-BB组和PDGF-BB组大鼠脊髓磷酸化ERK和磷酸化CREB表达较对照组均上调(P<0.05);吗啡+伊马替尼组大鼠脊髓磷酸化ERK和磷酸化CREB表达较吗啡组均下调(P<0.05)。结论 PDGFR-β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与激活下游ERK和CRE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药物耐受性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牙周膜细胞整合素β_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苏牧 刘建国 +6 位作者 管晓燕 黄瑾 徐宇红 张疆弢 彭菊香 李高华 钟建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PDLCs)中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隔日于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单独或联合注射10 ng PDGF...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PDLCs)中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隔日于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单独或联合注射10 ng PDGF-BB及200 ng IGF-Ⅰ,加力10 d后处死大鼠,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 PDGF-BB、IGF-Ⅰ单独或联合应用均能增强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P<0.01);与PDGF-BB、IGF-Ⅰ单独应用比较,IGF-Ⅰ加PDGF-BB组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明显增强(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PDGF-BB和IGF-Ⅰ在大鼠正畸牙的局部注射能上调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整合素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其受体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超微结构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韩为农 彭解英 +2 位作者 徐锡萍 彭隆祥 刘蜀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中的超微结构定位。结果 :OSF中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膜上以及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受体 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及其配体PDGF-A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得水 张晓杰 +2 位作者 陈刚 卢长方 董海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PDGFR-α和PDGF-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1.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同时PDGFR-α的表达与PDGF-A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DGFR-α与PDGF-A能够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治 张翼鷟 +4 位作者 蔡挺 李克强 余静 罗央清 赵海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4-666,共3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TGF-βR)的表达探讨其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ITP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为对照,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TGF-βRⅡ...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受体((TGF-βR)的表达探讨其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ITP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为对照,通过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TGF-βRⅡ和TGF-βRⅢ)的表达量,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ITP患者组TGF-β1和TGF-βR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GF-βRⅠ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RⅢ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在ITP患者中表达异常,表明TGF-β1信号通路在ITP患者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 转化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E_2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莉婷 张展 +3 位作者 王雪梅 王全先 袁恩武 李遂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n=6)和正常对照(n=8)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 目的探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n=6)和正常对照(n=8)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其培养的不同时间(0h、48h、120h)以睾酮(10-7mol/L)作为底物,分别添加8-Br-cAMP(2mmol/L)和(或)PDGF(10μg/L)于无血清培养液(TCM199)中,共培养3h后收集培养上清、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颗粒细胞分泌E2量;用考马斯亮蓝G250/BSA测颗粒细胞蛋白含量,以校正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Br-cAMP和PDGF在0h、48h和120h均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8-Br-cAMP和PDGF联合作用在48h、120h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结论8-Br-cAMP和PDGF均可加速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内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8-Br-cAMP和PDGF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8--环磷酸腺苷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芳香化酶 颗粒细胞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组织胶原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安 黄元成 石淑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106,共4页
目的 了解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I型前胶原mRN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PDGF-1)mRNA及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组织标本20例,非肝病患者肝组织6例,用原位杂交... 目的 了解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I型前胶原mRN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PDGF-1)mRNA及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组织标本20例,非肝病患者肝组织6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I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Ⅰ、Ⅳ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分布和含量,用天狼红染色观察肝组织总的胶原含量。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和PDGF-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Ⅰ、Ⅳ型胶原蛋白大量沉积。PDGF-1mRNA的表达与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和总的胶原含量,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DGF-1 mRNA与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增加是导致肝组织胶原蛋白合成增加,重症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肝炎 肝组织 胶原蛋白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绚丽 杜园园 +4 位作者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M型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14
作者 杨静 孔红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宫颈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α 血小板 反应蛋白-l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脑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宝杰 王明 万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4-639,共6页
脑出血是成人常见致死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PDGF参与血管重塑,可以作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生物标志物;PDGF及其受体通过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及促进... 脑出血是成人常见致死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PDGF参与血管重塑,可以作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生物标志物;PDGF及其受体通过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及促进炎症反应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机制,还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参与脑出血后的修复机制。本文综述了PDGF信号通路参与脑出血病理生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以PDGF受体为治疗靶点的相关拮抗剂,旨在为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炎症 血脑屏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沉默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辉 彭燕一 +1 位作者 范才文 黄岚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9-753,共5页
背景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可以影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过程,而LECs可终生表达PDGF-α受体(PDGFR-α),PDGFR-α活化后与PDGF结合能促进细胞的DNA合成.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抑制增生性... 背景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可以影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过程,而LECs可终生表达PDGF-α受体(PDGFR-α),PDGFR-α活化后与PDGF结合能促进细胞的DNA合成.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通过该技术是否能够抑制LECs的增生鲜见报道. 目的 研究PDGFR-α沉默对LECs增生的影响,为防治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含胎牛血清的改良型α-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LECs系SRA01/04细胞株并传代,转染前1d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胞至30% ~ 50%融合后将细胞以5×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接种24 h后采用脂质体进行LECs转染,按照转染物的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PDGFR-α ASODN的空白脂质体)、PDGFR-α错义寡核苷酸(MSODN)组(含PDGFR-α ASODN和脂质体)、0.5μmol/L PDGFR-α ASODN组(含0.5 μmol/L PDGFR-αASODN和脂质体)和1.0μmol/L PDGFR-α ASODN组(含1.0 μmol/L PDGFR-α ASODN和脂质体).转染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人LECs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LECs中PDGFR-αmRNA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A490)值,计算转染物对LECs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LECs的细胞周期. 结果 转染后24 h,空白对照组及PDGFR-α MSODN组LECs生长良好,细胞呈多边形,数目多;而PDGFR-α ASODN组细胞呈圆形,细胞数目明显减少.RT-PCR检测表明,空白对照组及PDGFR-α MSODN组PDGFR-α mRNA在LECs中的表达较强,而在PDGFR-α ASODN组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以1.0 μmol/L PDGFR-α ASODN组更为明显.空白对照组、PDGFR-α MSODN组、0.5μmol/L PDGFR-αASODN组及1.0μmol/L PDGFR-α ASODN组的A490值分别为0.661±0.036、0.655 ±40.016、0.529±0.030和0.441 ±0.039,其中0.5μmol/L PDGFR-α ASODN组及1.0μmol/L PDGFR-α ASODN组的A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PDGFR-α MSODN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8,P<0.01).空白对照组、PDGFR-αMSODN组、0.5 μmol/L PDGFR-α ASODN组及1.0 μmol/L PDGFR-α ASODN组G1期细胞百分数分别为(47.73±1.18)%、(49.48±1.09)%、(53.31±1.30)%和(59.98±0.9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41,P<0.01),其中0.5 μmoL/L PDGFR-αASODN组及1.0 μmol/L PDGFR-α ASODN组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GFR-α沉默能抑制人LECs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转染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钙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修复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瑞轩 肖建斌 +2 位作者 宋兵 黄志会 赵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50,360,共7页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功能化复合材料在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再生修复作用,为骨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成骨及成血管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颅骨标准缺损模型随机分入不同实验组,观察时间6周。实验分为CaPfromGEM21、CaPfromGEM...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功能化复合材料在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再生修复作用,为骨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成骨及成血管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颅骨标准缺损模型随机分入不同实验组,观察时间6周。实验分为CaPfromGEM21、CaPfromGEM21+10 ng复合了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CaPfromGEM21+100 ng BMP-2、CaPfromGEM21+0.3μg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CaPfromGEM21+3μg PDGF-BB和空白组。对标本行X线、Micro CT,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及相关的定量分析。结果 X线影像提示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骨折线逐渐模糊,PDGF-BB组的骨缺损基本修复。Micro CT可见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新生骨长入。新生骨体积定量结果提示添加PDGF-BB组新生骨明显多于BMP-2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切片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缺损中可见染色均一的新生骨组织,新生骨内及周围可见散在的新生血管,新生骨面积百分数提示10 ng BMP-2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数及0.3μg PDGF-BB组新生骨量百分数均明显大于单纯材料组(P<0.05),新生血管密度定量提示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的新生血管密度均明显大于空白组及单纯材料组(P<0.05),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fromGEM21复合BMP-2/PDGF-B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单纯材料植入,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骨再生修复替代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CaPfromGEM2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颅骨标准缺损 再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和脂多糖在布-加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楠 张甜甜 +7 位作者 吕维富 成德雷 周光亚 陈维仕 刘宝来 任江涛 鲁东 周春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脂多糖(LPS)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构建BC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和假手术组(n=20),各组又...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脂多糖(LPS)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构建BC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和假手术组(n=20),各组又分4亚组(1、3、6、12周组)。收集肝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检测i NOS、PDGF-B和LPS表达。结果模型组LP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01)。模型组i NOS、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01);各亚组i NOS、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i NOS与PDGF-B、LPS呈正相关;肝纤维化与LPS呈正相关,与PDGF-B呈负相关。结论 BCS病损与修复是一复杂过程,i NOS、PDGF-B和LPS可能分别在BCS病程不同阶段发挥侧重不同的作用,如何调节它们在纤维化中的平衡,也许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综合征 肝纤维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蛋白鉴定
19
作者 杨晓凤 徐丘璠 +7 位作者 乔长涛 仇旭升 孙英杰 宋翠萍 孟春春 廖瑛 丁铲 谭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3,共7页
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chPDGFRα)是PDGFRs家族的一种,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家族成员。本研究首先运用RT-PCR技术从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chBM-DCs)中分子克隆得到PDGFRα基因,然后将基因片段分别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HA... 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chPDGFRα)是PDGFRs家族的一种,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家族成员。本研究首先运用RT-PCR技术从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chBM-DCs)中分子克隆得到PDGFRα基因,然后将基因片段分别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HA和p3XFLAG-CMV-14中,构建出重组chPDGFRα表达质粒pHA-PDGFRα和pFLAG-PDGFRα,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验证正确后,分别瞬时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IF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HA-PDGFRα和pFLAG-PDGFRα重组表达质粒,为深入研究chPDGFRα蛋白在抗病毒免疫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树突状细胞 分子克隆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慕仲元 张钲 +2 位作者 白锋 张宏铃 黄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及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浆SDF-1α和其相应受体CXCR4表达水平。同时,分离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DF-1α(终浓度,500ng/ml)干预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SDF-1α表达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SD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相应受体CXCR4在稳定性心绞痛组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XCR4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SDF-1α干预后的表达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 冠状动脉疾病 基因表达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