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在牦牛睾丸及隐睾中的功能
1
作者 黄雪 李天安 +5 位作者 颜秋 崔爱利 王文静 张勇 赵兴绪 王琪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47,共11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是一种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不仅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过程,还对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生殖和氧化应激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PDGFRB与牦牛隐睾发生及隐睾氧化应激的关系,在前期转录组测序的基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是一种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不仅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过程,还对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生殖和氧化应激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PDGFRB与牦牛隐睾发生及隐睾氧化应激的关系,在前期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健康牦牛的睾丸和隐睾组织为研究材料,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和隐睾组织的形态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生殖及氧化应激相关的候选基因PDGFRB。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等方法检测PDGFRB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探究PDGFRB与隐睾发生的关系。H&E结果显示,正常睾丸组织基底膜和间质组织结构完整,排列紧密,隐睾中生精小管断裂萎缩,间质细胞紧密连接受损。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睾丸相比,隐睾中PDGFRB 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GFRB在睾丸和隐睾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隐睾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睾丸组织(P<0.05)。IF结果显示,PDGFRB在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及生精细胞中均有表达。本研究揭示了PDGFRB可能参与隐睾的发生与氧化应激过程,为解析隐睾的发生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隐睾 氧化应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峰 雷娜 +4 位作者 张晓平 陆茵 王爱云 陈文星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HSC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原代HSC并体外培养;以MTT实验检测PDGF对HSC增殖的作用;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P...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HSC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原代HSC并体外培养;以MTT实验检测PDGF对HSC增殖的作用;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PDGF对PDGF-βR与CTGF、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以及调控ECM降解平衡的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PDGF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HSC的增殖。PDGF可以促进其受体PDGF-βR和CTGF的蛋白与mRNA表达。PDGF还可明显上调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表达。此外,PDGF影响ECM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的表达上调,而MMP-2的表达下调。结论 PDGF/PDGF-βR信号转导途径可明显促进HSC活化与ECM生成,抑制ECM降解。所得结果可以为药物阻滞PDGF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时钙调素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任雨笙 杜荣增 +3 位作者 黄佐 潘晓明 樊民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钙调素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应用3H- TdR掺入法和磷酸二酯酶法,观察不同浓度(1、10、20、30、40ng/ml)PDGF-BB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钙调素 含量变化的...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钙调素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应用3H- TdR掺入法和磷酸二酯酶法,观察不同浓度(1、10、20、30、40ng/ml)PDGF-BB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钙调素 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结果:不同浓度PDGF-BB作用后,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增加,并呈 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40ng/ml浓度时DNA的合成达到高峰(P<0.01)。平滑肌细胞在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后,细胞内钙调 素含量逐渐增加,在9h时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不同浓度PDGF-BB作用后,钙调素含量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 浓度依赖关系,30ng/ml浓度时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PDGF可促进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增 加钙调素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诱导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钙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平 甘剑挺 +5 位作者 王正东 陈坚 梁祥文 刘明 尹瑞兴 黄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ERK1/2和P38蛋...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预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明显上调,并伴随着细胞去分化为增殖型表型。而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表型转变;瑞舒伐他汀可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下调ERK1/2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部分下调PDGF-BB诱导的MAPK信号通路活性及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提示瑞舒伐他汀对内膜增生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和介入后再狭窄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江冠铭 刘克军 +3 位作者 谭钦全 曾溢蕻 袁海姬 林顺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患者均予以EGFR-TKIs治疗。分析P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组间客观疗效、ORR、DCR、PFS与OS的差异。结果治疗前,PLR中位数为139,A组(低PLR组,PLR≤139)44例,B组(高PLR组,PLR> 139)46例。A组与B组在是否吸烟、肿瘤部位、组织分化、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PR、ORR、DCR率高于B组,PD率低于B组(P <0.05)。A组中位OS、中位PFS均长于B组(P=0.001)。结论 PLR在EG-FR突变型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低PLR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经靶向治疗后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长的存活期,是独立的预后评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其受体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超微结构定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为农 彭解英 +2 位作者 徐锡萍 彭隆祥 刘蜀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中的超微结构定位。结果 :OSF中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膜上以及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受体 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任雨笙 黄佐 +3 位作者 潘晓明 杜荣增 顾兴建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应用3H 脯氨酸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3 种细胞胶原蛋白合...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应用3H 脯氨酸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3 种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分别在30 ng/ml和40 ng/ml时达到高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血管内皮细胞胶原蛋白合成总量无明显促进作用。在30 ng/ml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别在36 h和48 h时胶原蛋白合成达到高峰。结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的合成,对血管内皮细胞胶原蛋白合成总量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琴 王勇平 +6 位作者 杨荣 刘芳 罗雁 康雅琼 何欣 尚立娜 宋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0,875,共4页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CD117和PDGFR-α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CD117阳性率为66.7%(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R-α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中CD117和PDGFR-α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和PDGFR-α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中CD117及PDGFR-α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KIT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9
作者 由淑萍 赵军 +2 位作者 马龙 张石蕾 刘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 Gs)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 PDGF-BB)介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作用及对PDGF/ERK_(1/2)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SC细胞,体外给予不同浓度(0、3.91、7.81、15.63、31.25、62.50、125...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 Gs)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 PDGF-BB)介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作用及对PDGF/ERK_(1/2)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SC细胞,体外给予不同浓度(0、3.91、7.81、15.63、31.25、62.50、125.00、250.00和500.00 mg·L^(-1))的CPh Gs测定半数抑制率(IC50),选取25、50、75、100 mg·L^(-1)的CPh Gs,rr PDGF-BB刺激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ERK_(1/2)、α-SMA、c-fos、c-jun和Collagen I mRNA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Ph Gs对PDGF/ERK_(1/2)通路中ERK_(1/2)、P-ERK_(1/2)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结果 (50~100)mg·L^(-1)的CPh Gs可以抑制rr PDGF-BB诱导的HSC的增殖(P<0.05);(25~100)mg·L^(-1)剂量组的CPh Gs均可抑制ERK_(1/2)、α-SMA、c-fos、c-jun和CollagenⅠmRNA水平的表达,并且明显抑制ERK_(1/2)、P-ERK_(1/2)和CollagenⅠ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 CPh Gs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阻断PDGF/ERK_(1/2)通路进而阻断HSC的活化、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增殖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田美 赵海丹 +3 位作者 徐成钢 李林 盛茂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 ,经一定量的牛磺酸和 (或 ) PDGF作用 4 8h后 ,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 ,经一定量的牛磺酸和 (或 ) PDGF作用 4 8h后 ,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EL ISA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 ( 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 )含量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C- jun、C- fos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10、2 0 ng/ ml PDGF可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影响细胞周期 ,使 G0 ~ G1 期细胞减少 ,S期细胞增加 ,并能明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及 C- jun、C- fos的表达 (P<0 .0 1) ,而 2 0或 4 0 mm ol/ L 牛磺酸作用于系膜细胞后 ,可明显抑制 PDGF(2 0 ng/ ml)诱导的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及 C- jun、C- fos的表达。 结论 :牛磺酸对 PDGF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牛磺酸抑制 C- ju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雌二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雪梅 张展 +1 位作者 贾莉婷 常彩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0、48、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0、48、120h时以睾酮(10-7mol/L)作为底物,分别添加PDGF(10μg/L)和(或)EGF(10μg/L)于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3h,收集培养上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2含量。以不加任何细胞因子为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PCOS患者颗粒细胞经PDGF刺激,E2分泌量增加(P<0.05);经EGF刺激,E2分泌量减少(P<0.05)。PDGF和EGF联合作用0h、48h,E2分泌量减少;120h时,E2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增加PCOS患者颗粒细胞E2的分泌,EGF减少E2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艳芬 李晶 +1 位作者 李玉林 李荣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8-61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阐明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 目的:观察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阐明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PDGFRβ的表达;用细胞损伤修复实验观察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划痕实验观察加入不同浓度鸦胆子乙醇提取物24 h后,计算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及鸦胆子发挥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溶于乙醇溶液的浓度。结果: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表达PDGFRβ;细胞损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为10μg.L-1;划痕实验检测随着鸦胆子乙醇提取物(70%乙醇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增加(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50%乙醇提取物和25%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对细胞迁移抑制不明显,鸦胆子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主要导致细胞死亡。结论:鸦胆子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Rβ介导的细胞迁移来实现的,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更易溶于70%的乙醇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乙醇提取物 恶性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致敏大鼠模型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频华 陈清兰 +3 位作者 吴鄂生 尹本义 胡成平 陈琼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2组 :正常组、哮喘模型组 ,每组 8只 ,采用鸡卵清白蛋白腹腔致敏和反复雾化吸入复制大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血... 目的 :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2组 :正常组、哮喘模型组 ,每组 8只 ,采用鸡卵清白蛋白腹腔致敏和反复雾化吸入复制大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PDGF -b)、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2组间肺泡巨噬细胞PDGF -b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而模型组TGF - β1蛋白表达阳性率 (P <0 .0 5 )和表达强度计分 (P <0 .0 5 )高于正常组。原位杂交法显示 ,模型组TGF - β1mRNA的表达阳性率 (P <0 .0 5 )亦高于正常组。结论 :哮喘肺泡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巨噬细胞 气道重塑 哮喘 动物疾病模型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信号促进突变型p53介导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
14
作者 谭娟 王成龙 曹友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beta,PDGFR-β)信号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MTS法检测PDGF-DD(PDGFR-β特异性配体)对阿霉素所致的细胞G_2期阻滞、细胞凋亡及死亡情况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突变型p53、cdk1、PDGFR-β、p21、bax、hsp90及TopBP1表达水平,以研究PDGF-DD、Wortmannin(PI3K抑制剂)对突变型p53及其功能的影响;利用siRNA干扰技术、qPCR探讨突变型p53、PDGF-DD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PDGF-DD明显提高阿霉素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一定程度改善细胞G_2期阻滞,显著提高突变型p53蛋白水平并改变其下游基因cdk1、PDGFR-β、p21、bax表达,但突变型p53 mRNA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PDGF-DD显著上调hsp90(突变型p53蛋白稳定因子)和TopBP1(突变型p53功能促进蛋白)mRNA和蛋白水平,Wortmannin处理后表达明显下降。PDGF-DD明显提高耐药相关基因FOXC2、twist、snail、nanog、oct4mRNA水平,p53 siRNA处理后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PDGF-DD/PDGFR-β信号能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阿霉素耐药,通过PI3K途径转录水平上调hsp90和TopBP1表达、稳定并促进突变型p53介导细胞耐药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 突变型P53 拓扑异构酶(DNA)Ⅱ结合蛋白1 干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E_2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莉婷 张展 +3 位作者 王雪梅 王全先 袁恩武 李遂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n=6)和正常对照(n=8)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 目的探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n=6)和正常对照(n=8)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其培养的不同时间(0h、48h、120h)以睾酮(10-7mol/L)作为底物,分别添加8-Br-cAMP(2mmol/L)和(或)PDGF(10μg/L)于无血清培养液(TCM199)中,共培养3h后收集培养上清、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颗粒细胞分泌E2量;用考马斯亮蓝G250/BSA测颗粒细胞蛋白含量,以校正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Br-cAMP和PDGF在0h、48h和120h均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8-Br-cAMP和PDGF联合作用在48h、120h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结论8-Br-cAMP和PDGF均可加速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内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8-Br-cAMP和PDGF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8-溴-环磷酸腺苷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芳香化酶 颗粒细胞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栓得 初同伟 +3 位作者 张超 黄晨 余世明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用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D,PDGF-D)体外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观察其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 目的用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D,PDGF-D)体外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观察其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s)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实验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为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联合诱导,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基)和实验组(PDGF-D)。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各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 like cells,OLCs)的分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athepsin K、MMP-9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thepsin K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MP-9的表达。结果①TRAP染色可见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OLCs显著多于阴性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TRAP、Cathepsin K、MMP-9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MMP-9(ELISA检测)、Cathepsin K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达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PDGF-D可在无RANKL/M-CSF的条件下于体外独立诱导破骨前体细胞向OLCs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NF-κB配体激活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坚 张珉 芮耀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药物对由之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CMEC和BC...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药物对由之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CMEC和BCMSM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L-1α不能直接促进BCMSMC的增殖;但经IL-1α刺激的BCMEC培养上清能显著地促进BCMSMC的增殖。这种增殖作用与IL-1α剂量呈正相关,并且可被抗PDGF抗体中和。欧芹素乙(Imp),异欧芹素乙(iso-Imp),6-(α,α-pheny-lacetylpiperazinyl)phenyl-5-meth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PMDP)不影响IL-1α诱导BCMEC释放PDGF,但对PDGF促BCMSMC增殖呈剂量依赖的拮抗。结论:IL-1α促进BCMEC释放PDGF。IL-1α对BCMSMC增殖的促进作用需经PDGF等生长因子的介导。Imp,iso-Imp,PMDP拮抗PDGF引起的BCM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Α 血小板衍生 生长因子 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对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18
作者 任雨笙 崔芳 +3 位作者 陈强 贾国良 俞世强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测定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并观察其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 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过滤柱 ,标准蛋白制备标准曲线 ,测定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 目的 :测定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并观察其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 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过滤柱 ,标准蛋白制备标准曲线 ,测定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应用 3H- Td R掺入的方法 ,观察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 DNA合成的影响。 结果 :测得的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12 0 ,纯度为 89.46 % ;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血管内皮细胞 DNA的合成 ,在 40 ng/ ml的质量浓度时 DNA的合成最为明显 ,且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作用 48h时合成最为显著。 结论 :猪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12 0 ,可明显促进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 血管内皮细胞 DNA合成 纯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影响过氧化氢诱导的黑素细胞凋亡
19
作者 邓勇 蒋亚辉 +3 位作者 万焰 杨和荣 于春水 黄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60-2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黑素细胞PIGI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_2O_2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经H_2O_2处理的PIGI细胞转染空载体...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黑素细胞PIGI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_2O_2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经H_2O_2处理的PIGI细胞转染空载体p CMV6或PDGFRα过表达载体p CMV6-PDGFRα,以不做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用半数抑制浓度的H_2O_2作用于过表达PDGFRα的PIG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磷酸化p38(p-p38)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DHF-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H_2O_2作用后PIGI细胞生长减慢,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ROS水平、p-p38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H_2O_2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7 mmol/L。PDGFRα过表达载体能够成功上调PIGI细胞中PDGFRα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过表达PDGFRα后经过H_2O_2处理的PIGI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细胞中的ROS水平下降(P<0.05),p-p38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PDGFRα能够抑制H_2O_2诱导的黑素细胞凋亡,部分逆转H_2O_2对黑素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降低细胞中的ROS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38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细胞凋亡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陈砚凝 梁冰锋 +2 位作者 刘爽 杨慧钗 王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69例,经复查存档切片及病理诊断无误后,再选取相应的存档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为消化道间质瘤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情况,并与56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1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表达阳性者73例,表达阳性率为64.60%,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DGFR-α、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患者的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