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_6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及层黏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苌新明 焦明丽 +1 位作者 任莉 常远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研究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HSC-T6)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及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按不同葡萄糖浓度进行分组,并设葡萄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处理HSC-T648和72h后,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HSC-T6)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及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按不同葡萄糖浓度进行分组,并设葡萄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处理HSC-T648和7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胞浆内CTGF和PDGF-BB的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LN和HA的表达。结果HSC-T6在高糖环境中培养48h后,高浓度组(4500和6000mg/L)胞浆中CTGF和PDGF-BB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明显增加;在高糖环境中培养72h后,高浓度组(4500和6000mg/L)细胞上清液中HA及LN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增加。结论高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表现,可能通过刺激HSC分泌CTGF、PDGF-BB、HA及LN促进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透明质酸 层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旭 邵明哲 范隆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9,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动脉硬化斑块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其受体(PDGF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动脉硬化斑块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其受体(PDGF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ASO患者共22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3例,无糖尿病者9例。共获取动脉硬化标本27个。对行手术治疗的ASO患者留取动脉内膜斑块,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了解PDGFR-α和PDGFR-β在动脉硬化标本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PDGF A、B链mRNA。结果无糖尿病的ASO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经HE染色可见少量脂质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见PDGFR-α、β少量表达;2型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HE染色可见大量脂质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可见PDGFR-α、β均大量表达。2型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髂、股动脉段动脉硬化标本中PDGF B链mRNA的表达远远高于其在无糖尿病者中的表达,PDGF B链在腘动脉段的表达较髂、股动脉段明显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伴ASO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标本中存在PDGFR-α、β高表达,腘动脉标本中PDGF B链数量增多,提示该因子在此类患者中的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糖尿病 动脉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胰腺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龚涌灵 许国铭 黄伟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用原位杂交(ISH)法,采用cDNA探针(PDGFA、B,PDGFRα、β)对1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旨在观察胰腺组织和胰腺癌标本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 用原位杂交(ISH)法,采用cDNA探针(PDGFA、B,PDGFRα、β)对1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旨在观察胰腺组织和胰腺癌标本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胰腺组织中PDGFA较多,PDGFB未检出,与胰腺癌组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胰腺癌细胞中PDGF和PDGFR均有表达,而PDGFRβ则比较多地定位于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结果提示,PDGF、PDGFR可能通过对胰腺癌细胞外基质蛋白降解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 生长因子 受体 原位杂交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介导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im-1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东 王燕 +1 位作者 王汉琴 黄铁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4-809,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Pim-1及Pim-1对V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为血管重建性疾病(VRD)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PDGF-BB作用不同时...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Pim-1及Pim-1对V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为血管重建性疾病(VRD)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PDGF-BB作用不同时间刺激体外培养的VSMCs,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增殖;用re-al-time RT-PCR检测Pim-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的活性变化;用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G490(JAK特异性抑制剂)及siRNA沉默Pim-1和STAT3进行干预。结果:PDGF-BB(20μg/L)作用VSMCs24 h,可以诱导细胞增殖,Pim-1沉默抑制了这一过程;正常未经处理的VSMCs Pim-1 mRNA表达量较低,不同浓度PDGF-BB(10μg/L~50μg/L)作用VSMCs 1 h,Pim-1 mRNA表达明显增加,其中以20μg/L最显著;用PDGF-BB(20μg/L)作用VSMCs不同时间(0.5 h~4 h),可显著上调Pim-1 mRNA表达,以0.5 h最显著。用actinomycin D及AG490预处理后Pim-1 mRNA表达随之降低。PDGF-BB可激活VSMCs中磷酸化STAT3水平,AG490和转染STAT3-siRNA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以及相应的Pim-1 mRNA表达。结论:PDGF-BB可通过Pim-1调节VSMCs增殖;STAT3可能参与了PDGF-BB诱导的VSMCs Pi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1蛋白 STAT3转录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RNA干扰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和Ⅲ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焦明丽 任莉 苌新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HSCs-T6)增殖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Ⅲ型前胶原(PCⅢ)表达的影响。方法设不同葡萄糖浓度组,观察30 min~16 h时间段,各组对HSCs-T6分化、增殖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高糖对肝星状细胞-T6(HSCs-T6)增殖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Ⅲ型前胶原(PCⅢ)表达的影响。方法设不同葡萄糖浓度组,观察30 min~16 h时间段,各组对HSCs-T6分化、增殖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在48、72 h后测胞浆内TGF-β1、PDGF及细胞上清液中PCⅢ的表达。结果在2~16 h,1 500~6 000 mg/L浓度葡萄糖对HSCs-T6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而在4 500~6 000mg/L浓度组更显著;同时在4 500~6 000 mg/L浓度组,培养48 h后胞浆中TGF-β1和PDGF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明显增加;培养72 h后,细胞上清液中PCⅢ表达较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高血糖可能通过刺激HSCs-T6分泌TGF-β1、PDGF及PCⅢ促进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Ⅲ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华 鞠燕 +3 位作者 郑磊 陈倩 高鹏 王红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rh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弃原培养液,加无血...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rh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弃原培养液,加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rhPDGF-BB1μg·L-1、10μg·L-1、100μg·L-1、1000μg·L-1分别作用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24h、48h、72h,用MTT比色法检测rhPDGFBB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hPDGFBB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hPDGFBB在1~100μg·L-1浓度范围内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当浓度增大到1000μg·L-1,促增殖作用减弱。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时项分析结果显示,经rhPDGFBB作用后,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量(S%)显著升高,G1%降低,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PI值增高。结论rhPDGFBB能促进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使处于G1期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进入S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MTT法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7
作者 陈强 史俊南 +1 位作者 金岩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 ,PDGF)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PDGF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人根尖周肉芽组织标本 15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PDGFβ受体在人根...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 ,PDGF)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PDGF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人根尖周肉芽组织标本 15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PDGFβ受体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 结果 :在人根尖周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能表达PDGFβ受体。 结论 :PDGF有可能在参与慢性根尖周病变的免疫病理过程并在根尖周病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 根尖周肉芽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艳 张豫凤 +1 位作者 陈晓栋 曹双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7-478,共2页
瘢痕疙瘩最显著的特征是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所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的过度堆积,导致真皮纤维化。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由血小板以及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患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安 刘小朋 +3 位作者 周善健 郑瑛 陈紫榕 李龙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浆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活性。结果:正常人血浆PDGF活性为35±10u/ml,而各型肝炎患者血浆PDGF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密切相关(r=0.751)。本文认为,PDG...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浆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活性。结果:正常人血浆PDGF活性为35±10u/ml,而各型肝炎患者血浆PDGF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密切相关(r=0.751)。本文认为,PDGF活性测定不仅有助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且可用于判定病情,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血小板 衍化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生物活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李毅飞 周业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9-331,共3页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相互关联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细胞及其间质内皮细胞的增殖等因素是肿瘤获得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 肿瘤新生血管 生长因子受体 血小板衍化 病理生理过程 远处转移 内皮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恶性淋巴瘤中的意义
11
作者 胡爱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13-20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例恶性淋巴瘤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淋巴结组织进行PD-ECGF活性分析。结果:正常淋巴细胞与恶性淋巴瘤细胞PD-ECGF表达差异有显...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例恶性淋巴瘤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淋巴结组织进行PD-ECGF活性分析。结果:正常淋巴细胞与恶性淋巴瘤细胞PD-ECGF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25);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正常淋巴结淋巴滤泡中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窦内的组织细胞PD-ECGF表达均为阳性。结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D-ECGF较正常淋巴细胞有明显升高。但是肿瘤细胞表达PD-ECGF活性还是肿瘤组织中的间质细胞表达高活性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组织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与肾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忠 SheffieldKidneyInstitute +1 位作者 UKMoorheadP.J NahasA.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nephritis,NTN)发病头7天肾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muclearantigen,PCNA),和单核/巨噬细胞...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nephritis,NTN)发病头7天肾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muclearantigen,PCNA),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变化以及检测这些细胞之间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TN大鼠发病第1天,肾小球内未能检出PDGF.发病第3天,肾小球内出现PDGF,分布在血管间质区,与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布一致,两者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发病第7天,PDGF染色阳性细胞数与PCNA,蛋白尿和血肌酐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NTN时,PDGF并不参与肾小球最初的免疫损伤机制,而可能为损伤后浸润的单核细胞和受刺激的血管间质细胞所释放,并在肾炎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血小板 衍化生长因子 PDGF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真皮细胞增殖及PDGF、TGF-β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悦 朱喆 +3 位作者 成荣杰 张丽红 马英智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加不同浓度PRP后第4天细胞PDGF、TGF-β和VEGF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有和无成骨诱导条件下不同浓度PR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2.8%PRP组钙结节形成最明显;钙-钴法染色显示,2.8%PRP组矿化作用最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PDGF表达存在剂量依赖性,TGF-β和VEGF表达虽无剂量依赖性,但有适宜浓度的要求;ALP染色表明3%PRP组细胞增殖明显,活性最强。CCK-8检测表明各浓度PRP对hFbs均有促增殖作用,PRP加成骨诱导组比单纯PRP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4.8%PRP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Fbs增殖,但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适宜浓度的要求,PRP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成年雄性小鼠PDGF-BB分泌及H型血管生长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素丽 詹先琴 +3 位作者 张艳君 马艳荣 王英 王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雄性成年小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分泌的影响以及对骨成长特异H型血管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3月龄C57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强的松龙10 mg/m^(2),持续四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组(GIOP组),... 目的探讨长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雄性成年小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分泌的影响以及对骨成长特异H型血管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3月龄C57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强的松龙10 mg/m^(2),持续四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组(GIOP组),同时设定对照组。测定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胶原氨基酸延长肽I(PINP)及骨吸收标志物血清C端交联肽(CTX);测定骨髓上清和血清的PDGF-BB;对股骨行Micro-CT扫描;将股骨冰冻切片,行CD31^(hi)Emcn^(hi)H型血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GIOP组血清中CTX-1表达上升,BSAP、OC和PINP表达下降,股骨Micro CT显示GIOP组相对于对照组骨量减少,GIOP组血清和骨髓中的PDGF-BB表达明显下降,CD31^(hi)和Endomucin^(hi)表达均有所下调。结论长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成年雄性小鼠破骨前体细胞PDGF-BB分泌有抑制作用,对骨成长特异的H型血管生长有抑制作用。骨特异的H型血管生长被抑制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 H型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PDGF-BB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关清华 王秋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65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和大量...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65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ELISA法检测尿中PDGF-BB的浓度,并与27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与NC组相比,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已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UAE的增加其水平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除M-UAlb组与L-UAlb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尿PDGF-BB与UAE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01);尿PDGF-BB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01);尿PDGF-BB与TG、CHO、LDL呈显著正相关(r=0.238、P<0.05;r=0.524、P<0.001;r=0.510、P<0.001);尿PDGF-BB与HDL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5);而与HbA1c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PDGF-BB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T2DM患者尿中PDGF-BB的水平,可作为诊断DN早期肾脏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景晨 倪连松 +5 位作者 汪大望 沈飞霞 李安乐 权金星 高申孟 吴建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38,144,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B(PDGF-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B(PDGF-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及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GF -β1(P <0 .0 1)、PDGF -B(P <0 .0 1)、TNF -α(P <0 .0 1)及Ⅳ型胶原 (P <0 .0 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单肾切组大鼠。结论 :在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皮质TGF -β1、PDGF -B、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RT—PCR技术 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TNF-α参与电离辐射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国栋 王佳琪 +4 位作者 赵云富 柏书博 陈潇卿 吴洋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可能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68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34):实验组接受6Gy 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即刻制作背部皮肤缺损;对照组小鼠不接受辐照,同期制作背部皮肤...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可能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68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34):实验组接受6Gy 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即刻制作背部皮肤缺损;对照组小鼠不接受辐照,同期制作背部皮肤缺损。伤后2、4、6、8、10、12、14d连续描记小鼠(n=10)伤口面积,观察伤口愈合率变化。伤后1、3、5、7d分别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各6只小鼠),取创面周围皮肤及下方的薄层肌肉组织,H-E染色评价伤口愈合情况;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皮肤缺损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致伤后14d内各时间点,实验组伤口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14d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为61.61%,对照组为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伤后3~7d实验组PDGF-BB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d,实验组PDGF-BB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致伤后两组小鼠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均上调,5d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伤后7d时实验组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GF-BB、TNF-α参与了IR致小鼠背部皮肤缺损愈合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肿瘤坏死因子α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和SDZ RAD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冉擘力 何国祥 +2 位作者 王耿 宋治远 舒茂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和抗增殖剂SDZ RAD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p27基因启动子序列...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和抗增殖剂SDZ RAD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p27基因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 transferase,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Xp27,将这个重组体瞬时转染大鼠VSMC,加入PDGF-BB和SDZ RAD干预,测定CAT活性。用RT-PCR法测定其对p27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0ng/ml的PDGF-BB使转染后的重组体CAT活性降低,且使VSMC p27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10ng/ml的SDZ RAD则使重组体CAT活性增高,并使VSMC p27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PDGF-BB或SDZ RAD分别在基因转录水平或促进p27抑制基因启动子活性,进而减少或增加其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27 启动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PDGF-BB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静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0-584,6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EnvisionSystem法检测40例NSCLC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和PDG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EnvisionSystem法检测40例NSCLC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和PDGF-BB的表达;应用淋巴管特异标志Podoplanin检测NSCLC中淋巴管密度(LVD),并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VEGF-C和PDGF-BB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VEGF-C:62.5%vs10%,P<0.05;PDGF-BB:60%vs10%,P<0.05)。淋巴结阳性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94.1%vs39.1%,P<0.05),但未发现PDGF-BB表达与淋巴结有关(76.5%vs47.8%,P>0.05)。NSCLC中淋巴结阳性组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16.58±2.38vs9.88±1.93,P<0.05),VEGF-C和PDGF-BB阳性表达组的LVD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VEGF-C:14.74±3.62vs9.37±1.35,P<0.05;PDGF-BB:13.84±4.23vs11.06±2.90,P<0.05)。NSCLC中VEGF-C与PDGF-BB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0.422,P<0.05)。结论:淋巴管生成是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PDGF-BB参与了淋巴管生成,但对于促进淋巴结转移可能不是必要的;VEGF-C通过参与淋巴管生成而促进淋巴结转移,其预测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的价值优于PDGF-BB;PDGF-BB和VEGF-C在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上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对成年雌性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质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荣杰生 陶树清 +5 位作者 张滨 陶天遵 刘伟 张淑云 杜博 金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8-341,34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 目的通过研究PDGFBB与ERα的关系,探讨PDGFBB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①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年雌性大鼠的成骨细胞;②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及其雌激素受体α进行鉴定;③分别加入浓度为0ngml、0.1ngml、1ngml、10ngml的PDGFBB,共同培养7d,并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④Westernblotting化学发光法检测ERα蛋白质,GIS2010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①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ERα位于胞核;②SDSPAGE电泳显示在66kD处有清晰的蛋白条带;③Westernblot显示10ngml组、1ngml组、0.1ngml组ERα蛋白条带较0ngml组清晰,且10ngml组最明显。结论PDGFBB具有促进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α蛋白表达的作用,雌激素受体α蛋白含量随着PDGFBB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