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双锋 尹松梅 +6 位作者 杨国雷 聂大年 李益清 王秀菊 马丽萍 吴裕丹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四肽Arg-Gly-Asp-Ser(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CD62p表达的作用,探讨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终浓度5μmol/L,下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最大聚集率(rPA,max)、静息血小板和ADP诱导的血小板CD62p表达,检测不同浓度RGDS对ADP诱导的rPA,max的抑制率和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5种浓度(50、100、200、400、800μmol/L)的RGDS对rPA,max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正常人静息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3.5±0.6)%;ADP激动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为(65.6±1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0、100μmol/L的RGDS对血小板CD62p表达无抑制作用;当RGDS浓度≥200μmol/L时(200、400、800μmol/L),其可抑制血小板CD62p的表达;RGDS对rPA,max的抑制作用和其对血小板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相关。【结论】RGDS浓度<200μmol/L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无影响;RGDS浓度≥200μmol/L时,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反应;与RGDS显著的抗聚集效应相比,其对血小板释放反应的影响比较小;RGDS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的作用与其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受体拮抗剂RGDS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在再灌注心肌无复流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金华 赖文岩 +3 位作者 区文超 刘俭 宾建平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的表面标志物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活性在心肌再灌注无复流形成前后的改变,为心肌无复流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成年杂种犬的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心肌声学造影判断心肌无复流的造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缺血3 h后再灌注以前和3 h再灌注以后,有复流与无复流心肌的外周静脉血(PVB)和冠状窦静脉血(SVB)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性。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以前PVB和SVB中的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明显增高(P<0.001),提示血小板激活;3 h再灌注后心肌有复流和无复流组SVB中GPⅡb/Ⅲa受体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P<0.001),心肌无复流组受体活性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说明心肌微循环内发生了血小板受体的消耗,意味着有血小板的聚集。结论心肌缺血可以激活血小板,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这与再灌注无复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受体 治疗 外周静脉血 冠状窦静脉血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必友 董为人 +2 位作者 汪吉仪 薛耀明 蔡德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全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观察胰岛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分...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全血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观察胰岛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分别及与胰岛素联合作用下对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影响。结果(1)胰岛素对正常人静息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无明显影响;而显著抑制凝血酶、胶原活化的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上调表达,且该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L-NAME、MB几乎完全阻断胰岛素对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的抑制效应。结论胰岛素可通过NOS→NO→GC→GMP通路抑制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正常人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流式细胞术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及糖蛋白Ⅱb/Ⅲa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萍 刘国树 +4 位作者 段留法 范英鲜 戴智云 李葭灰 石淑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2-543,共2页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 (CD6 2 )及糖蛋白Ⅱb/Ⅲa(PAC 1 )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的阳性百分率 (CD6 2 % )、CD...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 (CD6 2 )及糖蛋白Ⅱb/Ⅲa(PAC 1 )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健康老年人及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的阳性百分率 (CD6 2 % )、CD6 2的几何荧光强度 (CD6 2MFI)、PAC 1的阳性百分率及PAC 1的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老年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上CD6 2 %、CD6 2MFI、PAC 1 %及PAC 1MFI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但与当日血压、血糖及血脂无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CD6 2及PAC 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 ,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小板活化现象 ,为高血压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充分降压、降脂及降糖治疗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高血压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江锦红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汪笑秋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及vWF的影响。方法:用增血汤联合生血散中药方治疗26例ITP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阳性表达率、vWF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GPⅡb/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ITP患者vWF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GPⅡb/Ⅲa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ITP患者的vWF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GPⅡb/Ⅲa有影响,对vWF活性无明显影响。该中药方治疗ITP患者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gpb/ⅲa vWF抗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GPⅡb/Ⅲ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歆 陈志刚 +1 位作者 张恒 吴广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64-3366,共3页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GPIIb/IIIa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BA)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自身抗体,记录各个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计算样本的MFI与正常对照MFI均值的比率。结果:ITP组、非免...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GPIIb/IIIa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BA)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自身抗体,记录各个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计算样本的MFI与正常对照MFI均值的比率。结果:ITP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FI比率分别为(2.61±1.09)、(1.32±0.59)和(0.95±0.40),非参数检验得ITP组MFI比率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后两者MFI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处理,CBA对ITP诊断的敏感性为71.88%,特异性为84.62%,由ROC曲线得CBA区分ITP患者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能力为0.848。结论:CBA检测血小板GPIIb/IIIa抗体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对ITP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紫癜 流式微球技术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友杰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55-2357,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彻底。国外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也进行了多个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双盲、前瞻性临床研究(PRISM、PRISMPLUS、REST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gpb/ⅲa受体拮抗剂 抑制血小板聚集 前瞻性临床研究 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Z4A5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迎雪 孙强 +5 位作者 靖博彬 张卉 冯素玲 赵兴华 康小宁 王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Z4A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对已聚集血小板的解聚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Z4A5对体外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和稳定性及对ADP诱导聚集血小板的... 目的研究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Z4A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稳定性以及对已聚集血小板的解聚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Z4A5对体外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和稳定性及对ADP诱导聚集血小板的解聚作用。结果 Z4A5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半数抑制浓度(50%concentration of inhibition,IC50)为(0.46±0.05)μmol.L-1(n=10,P<0.05);Z4A5在血浆中孵育3 h仍保持85.55%(P<0.05)的活性;10μmol.L-1 Z4A5在加入ADP诱导聚集的血小板3 min及7 min后的解聚率为分别为22.66%(P<0.05)及30.93%(P<0.01)。结论 Z4A5在体外有较强的、稳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且对聚集血小板有一定的解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b/ⅲa受体拮抗剂 Z4A5 血小板聚集 抑制 稳定性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明 尹松梅 +5 位作者 谢双锋 聂大年 李益清 王秀菊 马丽萍 吴裕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Ca^(2+)]i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PAG:采用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血小板胞浆钙离子,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单个血小板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血小板[Ca^(... 【目的】探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对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Ca^(2+)]i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PAG:采用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血小板胞浆钙离子,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单个血小板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血小板[Ca^(2+)]i的变化。【结果】凝血酶(0.03 U/mL)为激动剂时,血小板PAG(M)为(78.2±12.4)%。在所取的62.5~1000μmol/L RGDS内的5种浓度下,RGDS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的PAG(M)。正常人静息血小板[Ca^(2+)]i荧光强度值为376.1±70.5;凝血酶(0.03 U/mL)激动的血小板[Ca^(2+)]i荧光强度值升高为977.9±108.8;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250μmol/L)对静息血小板的[Ca^(2+)]_i荧光强度值无抑制作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250μmol/L)作用于血小板后,凝血酶(0.03 U/mL)激动的血小板[Ca^(2+)]i荧光强度值升高受到抑制,抑制率为(9.37±7.5)%。【结论】凝血酶(0.03 U/mL)可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Ca^(2+)]i的升高。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RGDS可以抑制凝血酶(0.03 U/mL)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Ca^(2+)]i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gpb/ⅲa受体拈抗剂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GP Ⅱb基因540A缺失移码突变引起的血小板无力症
10
作者 蹇在伏 唐发清 +2 位作者 陈方平 解勤之 王光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为了明确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40对引物对血小板无力症患者GPⅡb/Ⅲa(αIIbβ3)基因的45个外显子序列及其剪切点进行全长扩增,用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突变筛选,将筛选出的PCR产物... 目的:为了明确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40对引物对血小板无力症患者GPⅡb/Ⅲa(αIIbβ3)基因的45个外显子序列及其剪切点进行全长扩增,用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突变筛选,将筛选出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患者GPⅡb基因Exon4的PCR产物经SSC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出现异常条带,PCR产物直接测序显示GPⅡb基因540A缺失导致后面的氨基酸编码发生移码突变。结论:GPⅡb基因540A缺失发生移码突变是GPⅡb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是血小板无力症发病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无力症 gpb/ⅲaa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2-GPⅡb/GPⅢa载体构建和体外表达、功能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凯 彭建强 +1 位作者 陈方平 吴小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69-374,共6页
为了研究rAAV载体介导的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了由CMV启动子调控的rAAV2-Ⅱb、rAAV2-Ⅲa病毒载体,并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了rAAV2-Ⅱb和rAAV2-Ⅲa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能力,其中包括用RT-RCR方法检测BHK-21细胞感染24小... 为了研究rAAV载体介导的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了由CMV启动子调控的rAAV2-Ⅱb、rAAV2-Ⅲa病毒载体,并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了rAAV2-Ⅱb和rAAV2-Ⅲa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能力,其中包括用RT-RCR方法检测BHK-21细胞感染24小时(MOI=1×105v.g/cell)后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不同MOI和目的基因表达之间的量效关系,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BHK-21细胞感染48小时后(MOI=1×105v.g/cell)目的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HK-21细胞感染48小时后(MOI=105v.g/cell)目的基因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以及应用PAC-I结合试验验证所表达的GPⅡb/Ⅲa蛋白功能。结果表明,在MOI=1×105v.g/cell条件下,在BHK-21细胞感染24小时后即可在mRNA水平上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在48小时可在蛋白水平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目的基因的表达量随着MOI的增加而增加,但MOI过高反而使表达量下降,目的基因表达产物活化之后能与PAC-I结合,并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结论:rAAV2载体能有效地介导GPⅡb、GPⅢa基因在真核细胞内表达,所表达的产物都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此结果为rAAV2载体在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载体 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1/PL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清昱 杨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73,共3页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当血管壁损伤后参与生理性止血,研究[1]发现异常血小板活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受体是血小板表面最为丰富的整合素,它参与整个止血过程,是血小板激活、黏附和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纤维蛋白原受体主要由2个亚基组成,分别是糖蛋白Ⅱb(GPⅡb)和糖蛋白Ⅲa(GPⅢa)[2]。血小板GPⅡb/Ⅲa可以促使活化后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及相关的黏附蛋白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在血栓形成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ⅲa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纤维蛋白原受体 相关性 gpb/ⅲa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建林 马立宁 +6 位作者 张银环 张家明 李大主 林劲 张敬文 王圣 苏哲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绞痛事件发生56例和无心绞痛事件发生60例。分别测定各组体内D-二聚体、GP水平,分析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之间的差异,检测其与心绞痛事件发生的敏感性。结果高血压组、UAP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P<0.01);有心绞痛事件阳性检出率D-二聚体、GPⅡb、GPⅢa敏感性较GPⅠb明显增高。结论 GP、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GPⅡb、GPⅢa可以作为预测心绞痛事件发生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一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MT3001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小莲 郭曼曼 +2 位作者 张冠军 车金 王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74-175,共2页
MT3001是根据人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结合位点筛选出的受体拮抗多肽药物,对其进行了临床前系统研究,以期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提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新药.按新药研发要求规范进行MT3001的药理药效学实验研... MT3001是根据人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结合位点筛选出的受体拮抗多肽药物,对其进行了临床前系统研究,以期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提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新药.按新药研发要求规范进行MT3001的药理药效学实验研究、药学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和GLP安全性评价实验.临床前研究结果发现,"栓瑞通"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静脉给药1min起效、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维持在95%以上、抑制多种动物冠状动脉、股动脉等的血栓形成;受体选择性最高,副作用少,停药后5min血小板功能迅速恢复,半衰期7~15min,主要在体内分解代谢而非排泄,多次给药后无蓄积,安全剂量高.综上,MT3001安全有效、易于生产、质量可控,已获得CFDA临床受理批件,即将进行一期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b/ⅲa受体拮抗剂 临床前 急性冠脉综合症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 血小板糖蛋白 人纤维蛋白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时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晖 宋梅 +4 位作者 薛朝阳 杨志健 朱铁兵 王连生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最佳应用时机。方法:选择接受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162例,按替罗非班使用时... 目的:探讨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最佳应用时机。方法:选择接受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162例,按替罗非班使用时机分常规早期治疗组和延期选择性治疗组,分别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PCI术前、术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30天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CI术前TMPG分级0~1级患者共65例(40.1%),其中早期治疗组27例(32.9%),延期治疗组38例(47.5%);统计显示早期治疗组PCI术前TMPG分级0~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延期治疗组(P<0.05)。30天复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GPⅡb/Ⅲa拮抗剂早期治疗能改善PCI术前心肌微循环,提高组织水平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拮抗剂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早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Fab抗体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16
作者 杨永昌 赖春宁 +2 位作者 王琰 沈倍奋 黎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 0к Fd ,并在XLI 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 0Fab抗体进行纯化 ,用SDS PAGE、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 ,对P14 0Fab抗体进行检测 ,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观察P14 0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 :SDS PAGE和Westernblot表明 ,纯化的P14 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4 70 0 0。ELISA的结果显示 ,P14 0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 ,P14 0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 ,IC50 的平均值为 16 .85mg/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抗体 血小板 b/ⅲa 血小板聚集 抗栓 糖蛋白 ELISA 抑制试验 SDS-PAGE 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彩娥 孙黔云 +1 位作者 李敏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方法采用眼镜蛇毒因子激活补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atrase B对补体活化引起人凝胶过滤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GPⅡb/Ⅲa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方法采用眼镜蛇毒因子激活补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atrase B对补体活化引起人凝胶过滤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GPⅡb/Ⅲa表达情况。结果Atrase B能抑制补体激活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GPⅡb/Ⅲa在血小板膜上的表达。结论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能有效抑制补体激活引起的血小板活化、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补体蛋白 补体活化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眼镜蛇毒因子 蛇毒 P-选择素 糖蛋白gp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丹 马根山 +3 位作者 冯毅 陈忠 戴启明 陆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32-173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47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 目的: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47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n=125),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n=122),替罗非班组于PCI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0.1μg/(kg.min)共24 h,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用国产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 3级血流的患者为96.0%(120/125);用低分子肝素组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86.9%(106/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患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替罗非班组较低分子肝素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产替罗非班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对改善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流再灌注及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及血小板膜整合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敢 刘巍 +3 位作者 陈方平 蹇在伏 王光平 解勤之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了解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过程及血小板膜整合素对其影响 ,探讨整合素与血小板能量代谢的关系 ,旨在研究血小板能量代谢涉及的信号传导 ,并为目前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抗血小板活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 目的 :了解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过程及血小板膜整合素对其影响 ,探讨整合素与血小板能量代谢的关系 ,旨在研究血小板能量代谢涉及的信号传导 ,并为目前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抗血小板活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用液态闪烁计数方法检测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抗 10E5及血小板整合素αυβ3 单抗 6 0 9干预与否情况下凝血酶激活后血小板摄取氚标 2 脱氧葡萄糖 ([3 H]2 DG)率。结果 :在生理浓度范围内活化血小板 [3 H]2 DG摄取率较静息时明显升高 ,单抗 10E5可充分阻断活化血小板葡萄糖摄取 ,单抗 6 0 9可部分阻断。结论 :整合素家族单抗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后葡萄糖摄取 ,提示其可能参与血小板能量代谢信号传导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葡萄糖 整合素家族 血小板糖蛋白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七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岚 姜述斌 +3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李秀芬 许力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gp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国内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