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各类品种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试剂对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秋民 申卫东 +2 位作者 钟周琳 周燕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74-1077,共4页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室发放10份含已知血小板抗体特异性的血清和1份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以及9份不同类别(GPⅡb/Ⅲa、GPⅠa/Ⅱa、GPⅠb/Ⅸ及GPⅣ)及克隆编号的血小板膜糖蛋白McAb和统一的实验研究技术方案,各参加实验室按方案进行检测并反馈结果数据,比较同一糖蛋白种类不同的McAb对MAIP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PⅡb/Ⅲa中AP2,Gi-5,PL2-73等几种McA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a/Ⅱa的McAb中MBC202.2和143.1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b/Ⅸ的McAb中142.11和CLB-MB45(CD42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Ⅳ的McAb中131.4的平均S/CO值较高。结论不同的McAb品种对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McAb对MAIPA的灵敏度有重要影响。用MAIP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时应同时使用相同糖蛋白种类而不同克隆号的McAb,以防止血小板抗体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免疫学 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 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SZ-2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戴克胜 祝怀平 阮长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247,252,共6页
目的 :降低鼠源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及分子量 ,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克隆SZ 2重链、轻链可变基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Z 2单链抗体表达载体pET2 2 2scFv ,导入大肠杆菌BL2 1(DE3)Plys ,诱导表达。流... 目的 :降低鼠源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及分子量 ,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克隆SZ 2重链、轻链可变基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Z 2单链抗体表达载体pET2 2 2scFv ,导入大肠杆菌BL2 1(DE3)Plys ,诱导表达。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blot检测SZ 2scFv与血小板结合能力 ,瑞斯托霉素、凝血酶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对表达产物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克隆基因序列符合小鼠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特征 ;pET2 2 2scFv表达质粒拼接正确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为主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5 % ;纯化、复性后证明表达产物具有与血小板结合的活性 ,并可抑制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 :成功表达了SZ 2单链抗体 ,该小分子抗体具有与血小板结合的活性 ,并可抑制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单克隆抗体 SZ-2单链抗体 构建 表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谷颖 季顺东 +2 位作者 赵益明 沈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0-652,656,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生化鉴定与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血小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抗人GPIb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生化鉴定与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血小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抗人GPIb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获得mAb;免疫双扩散鉴定其抗体亚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放射法鉴定其识别的抗原;ELISA法检测该抗体对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1株抗人GPIbmAb,命名为SZ-151。ELISA法测定其腹水效价为1∶20 000,免疫双扩散鉴定其为IgG1亚类。免疫放射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证实SZ-151和mAb SZ-2识别同一抗原GPIb,且作用位点不同。ELISA结果显示,SZ-151对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无抑制作用。结论:获得1株新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mAb,可用于血浆vWF的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检测,为血管性血友病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糖蛋白Ib 单克隆抗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糖蛋白V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自强 董宁征 +4 位作者 白霞 沈飞 季顺东 邵波静 阮长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制备抗血小板糖蛋白VI(GPVI)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在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VI胞外区重组蛋白(rGPVI)。以rGPVI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及筛选后制备抗GPVI单克隆抗体。采用血小板聚集实... 目的:制备抗血小板糖蛋白VI(GPVI)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在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VI胞外区重组蛋白(rGPVI)。以rGPVI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及筛选后制备抗GPVI单克隆抗体。采用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该单抗对胶原、Convu lxin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技术研究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该单抗对血小板在胶原表面黏附的抑制效果。结果:正确构建了rGPVI表达载体pET-20b(+)-GPVI,rGPVI在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rGPVI能够被抗Penta-H is单抗和抗GPVI多抗识别。制备的抗GPVI单克隆抗体SZ118能够识别rGPVI,并与血小板有特异的结合能力。SZ118能明显抑制纤维状胶原和Convu lx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抗体剂量依赖性;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SZ118能够明显阻断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血小板与纤维状胶原表面的黏附。结论:成功制备抗GPVI单克隆抗体SZ118,该抗体与血小板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显著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明显降低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糖蛋白 胶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邵剑峰 詹乾钢 +5 位作者 刘忠民 钟永根 管允理 付佳萍 封蔚莹 楼大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 1,CD6 1,GPIIb/IIIa)。结果发现 ,初治 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PAIg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 ,PAIgM ,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2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方集 吴元凯 +5 位作者 陈淑如 谢茜 李新华 朱昌浩 谢冬英 崇雨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登革热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清的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特异性抗体,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51例DENV-1登革热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抗GPIb/IX和双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5.3%(18/51)、37.3%(19/51)和43.1%(22/51);与50例健康者的阳性率8.0%(4/50),6.0%(3/50)和1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患者(PLT<50×109/L)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检出率为100%(6/6)和83.3%(5/6),血小板计数无减少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14.8%(4/27)和29.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15)。在登革热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8,P<0.001;r=-0.44,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相关;免疫因素参与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1型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囊膜糖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特性 被引量:67
7
作者 秦爱建 崔治中 +1 位作者 LEE LUCY FADLY ALY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562,共7页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V -J)是一种主要感染肉用型鸡的反转录病毒。本研究用表达ALV -J囊膜蛋白基因产物的Sf9细胞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NS1进行融合 ,获得了 4株特异性抗ALV -J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V -J)是一种主要感染肉用型鸡的反转录病毒。本研究用表达ALV -J囊膜蛋白基因产物的Sf9细胞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NS1进行融合 ,获得了 4株特异性抗ALV -J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 ,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所试验的ALV -J毒株反应 ,而不能与ALV的A、B、C、D和E亚群的毒株反应。有趣的是 ,有一株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所有试验的外源性ALV毒株反应 ,但不与内源性的E亚群反应。WesternBlot和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 ,单克隆抗体识别的ALV -J囊膜糖蛋白的分子量为 90 - 94kD ,识别未糖基化的囊膜蛋白分子量约为 5 3kD。用这些单克隆抗体能检测出ALV -J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这些结果提示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A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 蛋白 单克隆抗体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宇杰 董宁征 +2 位作者 庞爱明 白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1,204,共3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中提取总RNA... 目的: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基因。经SacI/XbaI和XhoI/SpeI双酶切,依次将PCR产物插入噬粒载体pComb3H相应位点,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进行超感染,构建成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结果:成功地构建库容量达6.2×106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库,并达到建库标准,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人源性Fab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PCR 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水洪 卢春 +5 位作者 张玲 汤巧 曾怡 唐桂霞 秦娣 钱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对已制备并经初筛的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3次克隆选择,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K8.1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共9株。采用Westernblo... 目的:对已制备并经初筛的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3次克隆选择,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K8.1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共9株。采用Westernblot法评价9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识别原核表达重组K8.1蛋白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中KSHVK8.1包膜糖蛋白的能力。结果:筛选了9株能够稳定分泌抗K8.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blot法显示,9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原核表达K8.1/GST融合蛋白和BCBL-1中KSHVK8.1包膜糖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KSHV包膜糖蛋白K8.1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糖蛋白K8.1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包膜糖蛋白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帅 郭喜玲 +1 位作者 迟莹 焦永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筛选及表达抗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包膜糖蛋白(Gn)单链抗体(scFv)。方法利用人源化SFTSV的scFv文库与固相化包被的SFTSV-Gn蛋白特异性结合,经过4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能特异性结合SFTSV-Gn蛋白的噬菌... 目的筛选及表达抗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包膜糖蛋白(Gn)单链抗体(scFv)。方法利用人源化SFTSV的scFv文库与固相化包被的SFTSV-Gn蛋白特异性结合,经过4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能特异性结合SFTSV-Gn蛋白的噬菌体scFv,随机挑取最后一轮单菌落进行噬菌体-ELISA鉴定,将经过测序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原核表达,用Western blot法鉴定scFv的表达, ELISA鉴定纯化后scFv的结合活性。结果筛选出3株不同序列的抗SFTSV-Gn蛋白的scFv,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cFv得到正确表达, 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的scFv具有结合活性。结论成功筛选及表达了抗SFTSV-Gn蛋白的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抗体文库 糖蛋白(Gn)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囊膜糖蛋白结构域3(ED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中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淼 吕炫 +13 位作者 张冲 阚莹 王若洁 于胜祖 卢奇 祝萌 方天 刘丹 朱英奇 曹守林 王蓓 殷冬冬 王晴 王桂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1-938,共8页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鸭坦布苏病毒(DTMUV)囊膜糖蛋白结构域3(ED3)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ED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中和活性。方法利用反转录PCR扩增DTMUV AH-F10株ED3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ED3并转化至表达菌株Rosetta,诱导表达后...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鸭坦布苏病毒(DTMUV)囊膜糖蛋白结构域3(ED3)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ED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中和活性。方法利用反转录PCR扩增DTMUV AH-F10株ED3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ED3并转化至表达菌株Rosetta,诱导表达后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目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取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并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法、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及分型试剂盒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并通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抗体中和效价。结果成功表达DTMUV ED3蛋白,并制备3株ED3蛋白的鼠源单克隆抗体B9D10C7、B9D7B8G10、B9D7B8F11,其亚型分别为IgG1、IgG2a、IgG2b,腹水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均达到1∶51200,且能够识别DTMUV的E蛋白,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结论获得3株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DTMUV ED3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DTMUV) 糖蛋白结构域3(ED3)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单克隆抗体激活血小板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林 李家增 +1 位作者 武怀珠 滕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5-370,共6页
利用两种抗分子量为24000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探针,对血小板活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CD9McAb(SJ9A4,HI117)在其抗原(P24)上的识别肽段不同;两种McAb诱聚血小板的途径... 利用两种抗分子量为24000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探针,对血小板活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CD9McAb(SJ9A4,HI117)在其抗原(P24)上的识别肽段不同;两种McAb诱聚血小板的途径有区别;在激活血小板时,两种McAb能同时引发特定的血小板膜蛋白磷酸化,但HI117不能使血小板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活化血小板P24不能与膜上其他蛋白发生物理联结。表明两种CD9McAb激活血小板的机理存在差异,提示其抗原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抗西方马脑炎病毒E2蛋白胞外区(E2ect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3
作者 武福星 董阳超 +6 位作者 张剑 薛潘 袁若栋 陈洋 元航 李宝莉 雷迎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制备针对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E2包膜糖蛋白胞外区(E2ecto)的小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构建表达WEEV E2ecto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WEEV E2ecto,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IPTG诱导表达,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包涵体纯化后,通... 目的制备针对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E2包膜糖蛋白胞外区(E2ecto)的小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构建表达WEEV E2ecto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WEEV E2ecto,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IPTG诱导表达,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包涵体纯化后,通过变性、复性、超滤等制备得到E2ecto蛋白;以QuickAntibody-Mouse5W为佐剂,将E2ecto蛋白肌肉免疫BALB/c小鼠,间隔21 d加强1次。免疫后35 d,取效价超过1×104的小鼠腹腔接种1次E2ecto蛋白,3 d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接种小鼠腹腔后制备腹水;利用ELISA检测抗体亚型及腹水中抗体效价的水平;将真核表达质粒pCAGGS-WEEV-CE3E2E1转染BHK-21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IFA)鉴定上述mAb的生物学活性;利用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的E2ecto蛋白进行ELISA鉴定上述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表达及复性获得了纯化的WEEV E2ecto蛋白;制备了3G6G10、3D7G2、3B9E8、3D5B7四株mAb,其亚型分别为IgG2c(κ)、IgM(κ)、IgM(κ)、IgG1(κ);3G6G10、3B9E8、3D7G2腹水抗体效价均为105,3D5B7达到107;该4株抗体与VEEV和EEEV等其他脑炎甲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4株特异性结合WEEVE2ecto的小鼠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 E2包糖蛋白胞外区(E2ecto)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抗SZ-21嵌合Fab片段基因的构建和表达研究
14
作者 安广宇 董宁征 +1 位作者 白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为降低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SZ-21的免疫原性,克隆了SZ-21可变区基因,构建并表达人-鼠嵌合Fab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杂交瘤细胞系SZ-21克隆出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然后亚克隆到质粒pSW1中,构建成人-鼠嵌合Fab... 目的为降低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SZ-21的免疫原性,克隆了SZ-21可变区基因,构建并表达人-鼠嵌合Fab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杂交瘤细胞系SZ-21克隆出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然后亚克隆到质粒pSW1中,构建成人-鼠嵌合Fab片段基因质粒pSZ-2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pSZ-21基因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可溶性抗体片段,表达产物具有与血小板结合的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了SZ-21可变区基因,并表达了可溶性人-鼠嵌合Fab基因工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单克隆抗体 SZ-21可变区基因 构建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Fab抗体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15
作者 杨永昌 赖春宁 +2 位作者 王琰 沈倍奋 黎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 0к Fd ,并在XLI 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 0Fab抗体进行纯化 ,用SDS PAGE、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 ,对P14 0Fab抗体进行检测 ,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观察P14 0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 :SDS PAGE和Westernblot表明 ,纯化的P14 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4 70 0 0。ELISA的结果显示 ,P14 0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 ,P14 0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 ,IC50 的平均值为 16 .85mg/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抗体 血小板 Ⅱb/Ⅲa 血小板聚集 抗栓 糖蛋白 ELISA 抑制试验 SDS-PAGE 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确定汉坦病毒囊膜糖蛋白抗原决定簇的特性(文摘)
16
作者 Arlkawa-J Schmaljoh-AL +3 位作者 Dalrymple-Jm Schmaljoh-CS J-Gen-Virol 汪力亚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11-11,共1页
应用一组24种抗汉坦病毒囊膜糖蛋白G1和G2的单克隆抗体(McAb)来检测抗原位点的表面分布和功能特性。用竞争结台法证明其中9种抗原位点性质不同,部分位点有重迭,有2个在G1上,7个在G2上。用血凝抑制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分析表明,... 应用一组24种抗汉坦病毒囊膜糖蛋白G1和G2的单克隆抗体(McAb)来检测抗原位点的表面分布和功能特性。用竞争结台法证明其中9种抗原位点性质不同,部分位点有重迭,有2个在G1上,7个在G2上。用血凝抑制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分析表明,所有抗原位点除G1中的一种外均与病毒血凝活性有关。仅G1中的一个和G2中的2个位点具有病毒中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文摘 抗原位点 血凝抑制试验 G1和G2 抗汉坦病毒 功能特性 试验分析 血凝活性 中和作用 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平 侯明 +5 位作者 石艳 孙建芝 朱媛媛 李丽珍 彭军 张茂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检测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 :应用改良直接MAIPA(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Ⅳ、GPⅤ )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洗脱液中GPIV特异性和GPV特异性自... 目的 :检测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 :应用改良直接MAIPA(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Ⅳ、GPⅤ )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洗脱液中GPIV特异性和GPV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6. 3%和 4. 8%。结论 :血小板膜GPⅣ、GPⅤ分子是慢性ITP自身抗体的靶抗原 ,但多与GP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血小板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LV-Jgp85单克隆抗体证明蛋鸡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 被引量:53
18
作者 徐镔蕊 董卫星 +4 位作者 余春明 冯小宇 李宁 Lucy F.Lee Maoxiang Li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病理学初步诊断为蛋用型鸡 J亚群白血病的自然发病鸡的肿瘤、骨髓、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脏、输卵管、卵巢、腺胃、骨骼肌、大脑、坐骨神经,用特异性抗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 J)囊膜糖蛋白gp85的单克隆...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病理学初步诊断为蛋用型鸡 J亚群白血病的自然发病鸡的肿瘤、骨髓、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脏、输卵管、卵巢、腺胃、骨骼肌、大脑、坐骨神经,用特异性抗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 J)囊膜糖蛋白gp85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待检的组织切片中均检出阳性抗原,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并报道蛋用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的自然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诊断 肿瘤 首次发现 糖蛋白 检出 免疫组化法 J亚群禽白血病 ALV-J 蛋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抗体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宋一芳 谢毅 陈彤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 初步建立一种以全血为标本的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 FCM多参数分析全血中的CD6 1标记的血小板群。结果 每次检测需血以微升为数量级单位 ,所用时间 2h。能从正常的血小板中检出 3%含有CD6 1抗体的血小板 ... 目的 初步建立一种以全血为标本的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 FCM多参数分析全血中的CD6 1标记的血小板群。结果 每次检测需血以微升为数量级单位 ,所用时间 2h。能从正常的血小板中检出 3%含有CD6 1抗体的血小板 ,阳性率与理论值呈明显相关 (r >0 .9,P <0 .0 0 1) ;可检测血小板计数低达 10× 10 9/L的标本。结论 本法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 ,需血量少 ,病人易接受 ,并且更接近生理状态 ;多参数检测 ,快速省时 ,更适用于血小板极低或抗体量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 检测 血小板抗体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bα膜内段14-3-3新结合点的发现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调控作用
20
作者 张卫林 元艳宏 +2 位作者 赵丽丽 阮长耿 戴克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1-1971,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 GPIbα 蛋白结合位点 突变型细胞株 免疫共沉淀 血小板聚集功能 瑞斯托霉素 抗体反应 血小板糖蛋白 磷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