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温保存的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温度测定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1 位作者
吕留彩
高大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4-576,共3页
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 (IIF)的温度是指导血小板低温保存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血小板IIF温度范围。在分步降温法中 ,每降 5℃取出血小板样本 ,测定 37℃直接复温(T37℃ )和经液氮处理后再 3...
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 (IIF)的温度是指导血小板低温保存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血小板IIF温度范围。在分步降温法中 ,每降 5℃取出血小板样本 ,测定 37℃直接复温(T37℃ )和经液氮处理后再 37℃复温 (LN)两种方法处理的血小板样本磷脂酰丝氨酸 (PS) ,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差式扫描量热计 (DSC)记录加和不加 5 %DMSO的血小板在降温过程中的放热峰。结果表明 ,PS ,LDH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在 - 35℃左右不再发生变化。DSC测定结果表明 ,代表血小板IIF的第二个小放热峰在 - 35℃左右。结论 :血小板IIF温度在 - 30℃至 - 4 0℃之间 (- 35℃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
温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保存的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温度测定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吕留彩
高大勇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
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University of Kentuky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4-57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970 812
文摘
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 (IIF)的温度是指导血小板低温保存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血小板IIF温度范围。在分步降温法中 ,每降 5℃取出血小板样本 ,测定 37℃直接复温(T37℃ )和经液氮处理后再 37℃复温 (LN)两种方法处理的血小板样本磷脂酰丝氨酸 (PS) ,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差式扫描量热计 (DSC)记录加和不加 5 %DMSO的血小板在降温过程中的放热峰。结果表明 ,PS ,LDH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在 - 35℃左右不再发生变化。DSC测定结果表明 ,代表血小板IIF的第二个小放热峰在 - 35℃左右。结论 :血小板IIF温度在 - 30℃至 - 4 0℃之间 (- 35℃左右 )。
关键词
低温保存
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
温度
测定
Keywords
cryopreserved platelet
intracelular ice crystal formation
thermometry
分类号
R331.14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温保存的血小板胞内冰晶形成温度测定
刘景汉
欧阳锡林
吕留彩
高大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