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评估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血小板高反应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佳 沈连军 +1 位作者 张晶 何胜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16-3419,共4页
目的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PA)评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冠心病患者第1天或PCI术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第2天起或PCI术后开始服用维持剂... 目的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PA)评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冠心病患者第1天或PCI术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第2天起或PCI术后开始服用维持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至少1年。检测并计算患者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前后的IPA,根据IPA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高反应组(HPR组)和低反应组(LPR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纳入102例患者,男77例,女25例,平均(65.7±10.9)岁,其中HPR组69例,LPR组33例,HPR组的平均IPA值明显低于LPR组(P<0.01)。HPR组和LPR组12个月末的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9%和3.0%,HPR组明显高于LPR组(P<0.05)。结论 IPA可用于评估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建议临床医师在双联抗血小板时常规检测IPA,并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冠心病 血小板高反应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抵抗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彭静 刘俊 +7 位作者 许慧芳 李越然 江佳 汪盛 周德喜 朱艳虹 杨魁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患者CYP2C19*2、*3和*17基因型,依据基因型将CYP2C19酶活性分为快代谢型(RM)、中间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和超快代谢型(UM)。患者给药5 d后,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ADP),评价CYP2C19*2、*3和*17基因型和CYP2C19酶不同代谢型IPAADP差异性,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以及在氯吡格雷抵抗组(CR)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分布。结果:CYP2C19*2、*3和*17突变率分别为30.98%、6.75%和1.23%。IPAADP平均为(67.03±26.79)%,其中CR发生率26.99%,其IPAADP为(31.29±12.60)%。CYP2C19*2和*3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降低(P<0.001),*17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升高(P<0.001)。24例(14.72%)为PM型,各代谢型IPA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在NCR和CR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对IPAADP有显著影响,但与CR的发生无关联性,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精准用药 药效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春英 侯旭敏 仇兴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 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 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3.1%(60/18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P=0.004,OR=3.411,95%CI=1.466~7.940)、吸烟史(P=0.033,OR=4.930,95%CI=1.137~21.371)、糖尿病史(P=0.007,OR=3.226,95%CI=1.378~7.551)、高空腹血糖(P=0.028,OR=2.113,95%CI=1.082~4.125)、高糖化血红蛋白(P=0.000,OR=3.744,95%CI=1.868~7.505)、高三酰甘油(P=0.019,OR=2.639,95%CI=1.173~5.937)和高cTnI(P=0.000,OR=5.631,95%CI=2.942~10.777)。结论女性、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心肌酶增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低反应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的疗效及出血危险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贾红丹 毕希乐 +6 位作者 国强华 宋婷婷 王庆胜 丛洪良 崔蕊 陈洁 刘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4-01至2017-01期间945例年龄≥65岁的ACS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4-01至2017-01期间945例年龄≥65岁的ACS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用血栓弹力图分别测定DAPT≥5 d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根据血小板抑制率筛选出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293例,这些患者全部换用替格瑞洛,调整DAPT方案≥5 d后再次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对比患者替格瑞洛更换前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情况(替格瑞洛组);其余652例患者继续应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采用TIMI出血评估标准,随访3个月,比较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氯吡格雷低反应的293例老年ACS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5~7 d、8~14 d、15~90 d,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51.70±42.90)%、(48.99±41.85)%、(55.08±25.70)%,均显著高于其应用氯吡格雷时的血小板抑制率(14.50±2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格瑞洛组大出血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OR=4.329,P=0.000)、低体重(OR=0.817,P=0.039)、空腹血糖升高(OR=1.251,P=0.028)是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应用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且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女性、低体重、空腹血糖升高是择期PCI后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