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IS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茹慧 梁志刚 +1 位作者 徐璐瑶 詹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增加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强效抗血栓作用。目前,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和依替巴肽三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或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或联合血管内治疗,在预防AIS进展、抑制支架血栓形成、改善功能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表达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龙 黄潇慧 张金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和CD61,二者其中之一阳性或者均阳性视为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阳性。计算各组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89.0%±7.4%、97.0%±10.9%、79.0%±4.2%。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与对照组,P均<0.05。按照血小板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进行分层,结果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者、50×10^9/L~<80×10^9/L者、30×10^9/L~<50×10^9/L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18.9%、92.4%±8.0%、50.1%±4.1%。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50×10^9/L~<8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血小板计数30×10^9/L~<5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人,血小板50×10^9/L~<10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减少症 糖蛋白 b/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和GPⅢa在人类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海云 贾汝汉 +1 位作者 程晖 刘铭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不同肾功能状态及透析与否中的变化,探讨 GPⅡ b、GPⅢ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 48例血小板膜上 GP Ⅲ b、GPⅢa、P- 140分子量及血...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不同肾功能状态及透析与否中的变化,探讨 GPⅡ b、GPⅢ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 48例血小板膜上 GP Ⅲ b、GPⅢa、P- 140分子量及血浆 vWF变化。 A组:18例肾功能正常组;B组:10例肾衰竭非透析组;C组:20例肾衰竭透析组;另设 D组:20例无肾脏疾病正常对照。结果:外周血小板膜上GP Ⅱb、GPⅢa、P-140在A组明显升高,B、C组明显下降,vWF在A、B、C组均明显增加。结论:GP Ⅱb、GPⅢa与肾小球疾病中凝血功能紊乱有关,可能与血小板在肾脏的致病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gpb gpⅲa P-选择素 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_b/Ⅲ_a受体拮抗剂研究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秋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拮抗剂 研究现状 作用机制 种类 应用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韩俊平 杜荣品 刘坤申 《临床荟萃》 2000年第14期665-667,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gpb/ⅲ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春华 侯瑞田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5期446-450,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其漫长的病程中,常会由于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的完全或部分阻塞,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认识的进展,抗血小板治疗已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其漫长的病程中,常会由于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的完全或部分阻塞,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认识的进展,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糖蛋白gpb-a复合物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油红文 高东升 王佩显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 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 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技术检测 6 4名AMI患者及 4 7名健康对照者GPⅡb/Ⅲa的P1A 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所有患... 目的 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 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技术检测 6 4名AMI患者及 4 7名健康对照者GPⅡb/Ⅲa的P1A 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为P1A1/A1基因型 ,P1A2 基因型的检出率为 0 %。结论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的P1A 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AMI危险度的增加无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P1A2 基因型分布是极低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糖蛋白 b/ⅲa 心肌梗死 AMI 基因型分布 患者 结论 东西方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世红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91-92,共2页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一类强力、高效和特异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通过CH-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gpb/ⅲa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宋荣刚 来庆友 商德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b/ a复合物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褚俊 《安徽医学》 2003年第5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b/ⅲa受体阻断剂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及GPⅡb/Ⅲ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传新 卢振铎 +2 位作者 杨晓静 王谦 邹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 2P ,GPⅡb/Ⅲa的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CD6 2P(4 8 3± 15 .2 ) % ,GPⅡb/Ⅲa(80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 2P ,GPⅡb/Ⅲa的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CD6 2P(4 8 3± 15 .2 ) % ,GPⅡb/Ⅲa(80 4± 10 .3)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CD6 2P(2 4 2± 12 .4 ) % ,GPⅡb/Ⅲa(4 8.8± 8.4 ) %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治疗 血小板活化指标 CD62P gpb/ⅲ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术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变化和意义
12
作者 胡美琴 都军 +2 位作者 崔炜 杨秀春 王振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28-122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血小板糖蛋白b-a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GPⅡb/Ⅲa表达及纤溶活性的研究
13
作者 胡立群 蔡其云 +3 位作者 王卫东 周志中 葛余浩 王子先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 ,GPⅡb/Ⅲa表达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测定 41例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 ,GPⅡb/Ⅲa表达及全套纤溶指标 ,并与 2 7例正常人对比。结果 阵发性非瓣膜病房颤患... 目的 探讨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 ,GPⅡb/Ⅲa表达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测定 41例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 ,GPⅡb/Ⅲa表达及全套纤溶指标 ,并与 2 7例正常人对比。结果 阵发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且GPⅡb/Ⅲa表达亦有增高趋势 ,t -PA活性 ,血浆PIg明显下降 ,而PAL -1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血小板 P选择素 纤溶活性 gpb/ⅲa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伟红 徐邦牢 +5 位作者 杨惠宽 陈斌 张婷 吴斌 唐露丹 胡晓琳 《现代医院》 2018年第7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通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2018年确诊EDP为实验组29例,收集健康对照... 目的通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2018年确诊EDP为实验组29例,收集健康对照组21例,应用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基因表型,应用2检验统计各基因多态性频率在两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1.0%、48.3%和20.7%,对照组分别是14.3%、52.4%和33.3%,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6.9%和93.1%,对照组分别是19.0%和81.0%,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4%、55.2%和41.4%,对照组分别是14.3%、23.8%和61.9%,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纯合子基因型(A/A和G/G)与杂合子基因型A/G频率分别是44.8%和55.2%,对照组分别是76.2%和23.8%,杂合基因型A/G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7,P<0.05)。结论 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不同基因表型在EDP患者与对照组两组间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膜糖蛋白GPⅢa HPA-6 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杂合基因型A/G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为后继探讨EDP遗传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 基因多态性 HPA-3 HPA-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仲培 《现代医院》 2010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2例,于PCI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6 h,而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100例,PCI... 目的探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2例,于PCI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6 h,而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100例,PCI后直接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30 d因血栓事件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梗/死亡)。结果两组术后30 d死亡/心梗相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联合静脉应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GPⅡb/Ⅲa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b/ⅲa受体 血小板 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梗/死亡 PCI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内Ⅱb/Ⅲa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王文龙 黄潇慧 张金盈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5-7,1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方法 健康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伴血小板减少组间血小板数值及CD41/CD61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伴血小板减少组数值分层分为三组。应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方法 健康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伴血小板减少组间血小板数值及CD41/CD61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伴血小板减少组数值分层分为三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对照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应用SPSS 15.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各组血小板数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PLT、CD41+/CD61-、CD41-/CD61+、CD41+/CD61+比较,PLT P均〈0.0005;CD41+/CD61-,P均〈0.0005;CD41-/CD61+,P均〈0.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D41+/CD61+,急性心肌梗死组Y与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MI伴PLT减少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与对照组比较,P均〈0.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小板数值分层后三组与健康对照组CD41/CD61值比较,CD41+/CD61-比较,血小板,(80~100)×10^9/L∶(50~80)×10^9/L、(80~100)×10^9/L∶(30~50)×10^9/L、(50~80)×10^9/L∶(30~50)×10^9/L,,P均〈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D41-/CD61+比较血小板,(80~100)×10^9/L∶(50~80)×10^9/L,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P均〈0.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D41+/CD61+比较,血小板,(80~100)×10^9/L∶(50~80)×10^9/L,P〉0.05。其余P均〈0.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对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血小板糖蛋白(gp)b/a复合物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建林 马立宁 +6 位作者 张银环 张家明 李大主 林劲 张敬文 王圣 苏哲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绞痛事件发生56例和无心绞痛事件发生60例。分别测定各组体内D-二聚体、GP水平,分析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之间的差异,检测其与心绞痛事件发生的敏感性。结果高血压组、UAP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P<0.01);有心绞痛事件阳性检出率D-二聚体、GPⅡb、GPⅢa敏感性较GPⅠb明显增高。结论 GP、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GPⅡb、GPⅢa可以作为预测心绞痛事件发生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b-a复合物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多项相关血液指标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来鹏 王欣 《现代医院》 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和多项相关血液指标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发病与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应用自动血液凝...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和多项相关血液指标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发病与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应用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PT、FIB、MPV和P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AP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血PLT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可作为表明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在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PT、FIB、MPV、PDW和PLT对脑梗死的诊疗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gpb a复合物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应用不同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效果不同
19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小板糖蛋白b ⅲa受体拮抗剂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梅 殷惠军 陈可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701-703,共3页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gpb 短串联重复序列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粘附受体 相关性 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