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循环中12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1
作者 代腾龙 梁爽 +4 位作者 李斌 梁翠莹 岳欣阳 张海月 吴俊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初步建立血液循环中12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124例18~90岁的健康体检者,包括61名男性,63名女性。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静脉EDTA-K_(2)抗凝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血小板白... 目的初步建立血液循环中12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124例18~90岁的健康体检者,包括61名男性,63名女性。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静脉EDTA-K_(2)抗凝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分析。按WS/T402一2024标准计算各参数参考区间。结果男性血小板T淋巴细胞聚集体、血小板辅助T淋巴细胞聚集体和血小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聚集体百分比低于女性(P均<0.05)。男性血小板T淋巴细胞聚集体和血小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聚集体,血小板B淋巴细胞聚集体以及血小板NK细胞聚集体的荧光强度比率大于女性(P均<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健康成人血液循环中12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的参考区间。性别可能会影响健康成人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尤其是血小板淋巴细胞类聚集体百分比和荧光强度比率检测结果,需要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参考区间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冯萍 朱雪明 +1 位作者 刘春风 王引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PLA)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意义。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ACI患者和24例对照组的PLA、血小板-中性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PLA)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意义。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ACI患者和24例对照组的PLA、血小板-中性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用血液凝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R),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sP-sel),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ACI患者PLA(4.12±1.17)%、PNA(4.09±1.27)%和PLyA(4.28±1.09)%与对照组[分别为(4.10±0.99)%、(3.98±1.12)%、(4.01±1.98)%]无显著差异,PMA治疗前(11.54±1.88)%高于治疗后(8.40±2.74)%,P<0.01;治疗后又显著高于对照组(6.69±1.74)%,P<0.01,治疗前PMA水平与PAR、sP-sel、CRP正相关(r=0.554、0.447和0.514,均P<0.05)。结论PMA是反映ACI患者血小板活化的良好指标,并能反映机体炎症水平,在ACI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邱莲女 周永列 程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8-439,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CD62p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2DM患者单核细胞、粒细胞的CD61表达百分率即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和C...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CD62p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2DM患者单核细胞、粒细胞的CD61表达百分率即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和CD62p。结果T2DM组、有微血管病变的DM组、无微血管病变的DM组的PMA,PNA、CD62p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有微血管病变的DM组的PMA、PNA、CD62p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的DM组(P均<0.01)。T2DM患者的PMA、PNA、CD62p与高血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44,0.58,0.55,P均<0.05)。结论PMA、PNA、CD62p的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CD62P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冯萍 盛丹 茅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p的变化,分析诊断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T2DM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CD6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p的变化,分析诊断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T2DM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CD62p、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表达百分率。结果 T2DM组CD62p、PNA、PLyA及PMA的表达率(%)分别为13.38±8.56、16.44±7.71、13.57±7.30、20.07±9.17,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T2DM组中有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5);其中CD62p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90.9%;PNA为60.9%和54.5%;P lyA为65.2%和54.5%;PMA为78.3%和68.2%。结论 PNA、PLA、PMA、CD62p均可作为反映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指标,其中CD62p和PMA较为灵敏和特异,CD62p是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CD62P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范金茹 姜益宏 +4 位作者 王建湘 陈彤 戴冰 侯时昭 胡羽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P选择素(PS)、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探讨心痛方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P选择素(PS)、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探讨心痛方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心痛方组服用心痛方,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PS、PSGL-1、PLA、PMA的表达量。结果心痛方与对照药物均能明显抑制PS、PSGL-1、PLA、PMA的表达(P<0.01),治疗组对PLA、PMA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方对PS、PSGL-1、PLA、PM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心痛方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减少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方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P选择素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血小 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岚 张剑宇 +1 位作者 刘冬柏 刘定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 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 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血栓通组治疗前后PLyA、PMA、PN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血栓通组头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N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复方血栓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