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妍 颜灵芝 +9 位作者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TPO分为rh TPO组80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PLT植入时间、血制品输注需求量、移植后+14和+100 d PLT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患者比例以及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蛋白类型、初诊时PLT数、APBSCT前诱导治疗中位疗程数、回输的CD34^(+)细胞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h TPO组患者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0(6-14)d,较对照组11(8-23)d显著缩短(P<0.001)。rh TPO组患者在APBSCT期间的中位PLT输注需求量为15(0-50)U,较对照组20(0-80)U更少(P=0.001)。移植后+14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3%和52.2%,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8%和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100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3%和89.6%(P>0.05),但rh TPO组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 55.2%,P=0.012)。两组患者在PLT水平低下期间不同部位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无差异,且rh TPO组治疗耐受性良好,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结论:MM患者在一线行APBSCT时,皮下注射rh TPO药物可以缩短PLT植入时间,减少血制品的需求量,耐受性良好,且在移植后有更多患者达到了PLT高水平的恢复,这对保证APBSCT和MM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对化疗引起骨髓抑制肿瘤病人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4 位作者 宋三泰 毛雪华 焦顺昌 张爱莲 丛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板计数≥ 30 0× 10 9 L。对化疗后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重度骨髓抑制 )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Ⅱ期试用的 118例可评价病例中 ,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例数为 2 9例 ,占 2 4 .5 8%,而迈格尔治疗周期仅 1例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 ,占 0 .84 %;先给安慰剂后给迈格尔组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比例高于先给迈格尔后给安慰剂组 ,两者分别为 32 .2 0 %和 16 .95 %;迈格尔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和化疗第 2 1天血小板值分别是安慰剂对照周期的 3.0 4倍和 2 .4 3倍。本试验结果说明 ,迈格尔可促进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 ,减少肿瘤病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且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抑制 肿瘤化疗 血小板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3
作者 郑杰 马静瑶 +4 位作者 苏雁 杨菁 张瑞东 周翾 吴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3-398,共6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儿童患者使用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收入院的25例予rhTPO治疗(连续1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儿童患者使用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收入院的25例予rhTPO治疗(连续14 d)的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rhTPO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25例病例用药前血小板中位数为4×109/L(0×109/L-10×109/L),用药后最高值中位数为71×109/L(14×109/L-439×109/L),升至最高值中位时间为11 d(范围3-15d)。停用TPO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疗效分析显示,完全反应11/25例(44%),有效8/25例(32%),无效6/25例(24%),总有效率19/25(76%)。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用药后血小板最高值中位数为112×109/L(43×109/L-439×109/L),升至最高值中位时间为12 d(范围7-15 d);达到有效疗效的平均中位时间为4 d(范围1-11d)。治疗有效者停药2周时平均血小板计数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12例予rhTPO治疗前用足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病例,在rhTPO治疗结束后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应用rhTPO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用药后及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其他相关副作用。结论:儿童重症ITP应用rhTPO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帮助患儿更平稳度过严重出血的危险期,但rhTPO作用不持久,停用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需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38
4
作者 白春梅 徐光勋 +2 位作者 赵永强 韩少梅 单渊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154例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7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第二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B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注射rhTPO。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 d。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 A、B两组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154例实体瘤患者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比较:(1)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为(64.4±45.4)×109/L和(52.4±30.9)×109/L(P=0.000),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63.9±142.5)×109/L和(148.9±67.7)×109/L(P=0.000);(2)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5±3.9)和(3.7±5.7)d(P=0.04);(3)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100×109/L以上所需天数为(10.3±8.7)和(14.0±8.9)d,而对照周期为(15.9±10.5)和(21.1±9.5)d(P=0.000);(4)血小板平均输注量两周期比较无差异;(5)化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实体肿瘤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46例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成人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萌 刘延方 +5 位作者 孙慧 谢新生 马杰 甘思林 董玉君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新诊断ITP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分为rh TPO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r...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新诊断ITP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分为rh TPO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rh TPO组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疗程14 d;对照组接受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 TPO组完全反应(CR)率显著增高(56.5%vs 34.0%)(P=0.03),获CR的患者血小板(Plt)达到100×10~9/L时间明显缩短[10(5-14)vs 14(6-26)d,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4.4%vs 82.0%)(P<0.01);然而,停用rh TPO后Plt数逐渐下降。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有HP感染等均与rh TPO的疗效无关(P>0.10),但治疗前Plt水平过低(≤10×10~9/L)时,rh TPO治疗后能够达CR的患者比例较治疗前Plt>10×10~9/L时呈现出降低趋势(38.9%vs 67.9%)(P=0.06)。结论:rh TPO治疗新诊断ITP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唐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孟君霞 栾春来 陈杰甫 武永强 张晓南 何孜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组为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各组均采用标准联合化疗药物。rhTPO和rhIL-11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内分别应用rhTPO 15000 IU/d和rhIL-11 1.5 mg/d,当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用药物,最多用14 d。观察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50×10~9/L、≥100×10~9/L所需时间,记录各组输注单采血小板份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hIL-11组时间虽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和rhIL-11组均可较快将血小板数提升至≥50×10~9/L(P<0.01,P<0.05),rhTPO组血小板数提升速度虽快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均可较快地将血小板数提升至≥100×10~9/L(P值均<0.01),rhTPO组明显快于rhIL-11组(P<0.05)。rhTPO和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且rhTPO组输注数低于rhIL-11组(P<0.05)。应用rhTPO和rhIL-11后个别患者发生低热、注射部位有硬结、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31.2%)(P>0.05),但其程度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rhTPO和rhl L-11均可缩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需要时间及减少单采血小板输注数目,降低化疗后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均可耐受。两种药物比较,rhTPO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重组人白介素-1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秋文 叶明 +2 位作者 肖文华 朱建华 张淑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应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2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个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应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研究,2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个周期化疗。A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化疗前3 d开始注射rhTPO;B组:第1个周期(对照周期)不注射rhTPO,第2个周期(用药周期)化疗后6~24 h内注射rhTPO。结果 24例恶性肿瘤患者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提前给予国产rhTPO可明显提高化疗后血小板的最低值,以及缩短化疗后血小板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血小板升高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3、白介素6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史宏 李晓辉 +4 位作者 周敏 李晓静 徐鸣 李丹 冉丛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3(IL-3)、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KD血小板升高的机制。方法川崎病患儿35例,正常对照儿童25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3(IL-3)、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KD血小板升高的机制。方法川崎病患儿35例,正常对照儿童25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PO、IL-3和IL-6水平。结果KD患儿急性期PLT数量有所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PLT增高明显(P<0.001)。KD患儿急性期血清TPO、IL-3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V在急性期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血小板计数与TPO、IL-3、IL-6水平呈负相关,MPV与TPO和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KD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TPO、IL-3、IL-6等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恢复期血小板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 白介素3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裴雪涛 王立生 +3 位作者 徐黎 龙红 冯凯 吴祖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9-235,共7页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为了探讨Tpo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选出90.11%-97.57%纯度的脐带血CD34^+细胞,在周的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观察了Tpo...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为了探讨Tpo对CD34^+造血祖细胞的协同扩增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选出90.11%-97.57%纯度的脐带血CD34^+细胞,在周的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观察了Tpo与干细胞因子(SCF),IL-3,IL-6,红细胞生成素(E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同组合的扩增效率。结果表明,Tpo具有明显的协同扩增作用,细胞总数、集落形成细胞(CFC)和CD34^+细胞可分别被新增329.50±25.20倍,16.09±3.38倍和11.77±4.78倍,SCF+IL-3+IL-6+Tpo组的扩增作用最强,含Tpo实验组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不含Tpo组;同时,含Tpo的组合还使CFU-MK,CD41a^+细胞,BFU-E和CFU-GM分别扩增了34.67±4.62倍,17.29±2.34倍,14.97±2.89倍和14.46±3.19倍。表明Tpo具有明显的扩增造血细胞的作用和刺激多系造血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血小板生成因子-4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霞 郑湘予 +1 位作者 李晟磊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2.0%(41/50)、47.4%(9/19)、26.0%(13/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36.8%(7/19)、18.0%(9/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L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36,P=0.000)。结论:VEGF-C和FLT-4与ES-CC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小板生成因子-4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生成素全长分子在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生礼 刘丽 +5 位作者 芦兴武 孟岩 谢宝树 刘立忠 王颖 冷爱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外源基因可通过整合型载体被整合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染色体上,获得遗传性稳定分泌表达株.利用酵母信号肽MFα,对该信号肽蛋白酶识别位点的相关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使天然人TPO成熟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分... 外源基因可通过整合型载体被整合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染色体上,获得遗传性稳定分泌表达株.利用酵母信号肽MFα,对该信号肽蛋白酶识别位点的相关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使天然人TPO成熟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成功.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进行分析,分子量约为66kD处蛋白条带可被TPO抗体识别;表达量约为0.1g/L;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与设计的一致;表达产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megakary-ocytecolonyformingunit,CFU-Meg)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是人红白血病HEL细胞自分泌因子的证据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晓泉 杨耀明 +3 位作者 陆爱丽 侯纬敏 王申五 王德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研究人红白血病HEL细胞有自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能力,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采用免疫荧光方法、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蛋白质,采用细胞传感器检测细胞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pl是细胞膜受体;HEL细胞内存在Tpo蛋白质;在培养... 为了研究人红白血病HEL细胞有自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能力,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采用免疫荧光方法、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蛋白质,采用细胞传感器检测细胞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pl是细胞膜受体;HEL细胞内存在Tpo蛋白质;在培养基中加入rhTpo后HEL细胞增殖;可溶性受体融合蛋白可以阻断HEL细胞增殖,阻断后HEL细胞的电子传递数减少,但细胞数高于接种细胞数。实验结论提示Tpo可能是HEL细胞的自分泌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HEL细胞 MPL 自分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朝晖 于若寒 +5 位作者 高冠民 王沛 李红 肖静 刘升云 刘章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下降(血小板计数≤75×109/L)患者分为2组:①单用糖皮质激素组25例,给予糖...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下降(血小板计数≤75×109/L)患者分为2组:①单用糖皮质激素组2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 mg/(kg·d),静脉注射或口服;②联合用药组45例,给予rhTPO15 000 U/d,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剂量、给药途径同单用糖皮质激素组,观察3周或4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有效率为85.7%,联合用药组有效率86.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血小板恢复所用天数显著少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组(P=0.014);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应用rhTPO后肝功能异常,停用rhTPO 5 d后恢复。结论 rhTPO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糖皮质激素联合rhTPO起效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对多种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彬 叶洁瑜 +1 位作者 徐月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4-257,共4页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同时对早期造血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已经证明,TPO通过与其受体c-mpl结合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这些信号通路主要有Jak/STAT,PI3K/Ak...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特异性生长因子,同时对早期造血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已经证明,TPO通过与其受体c-mpl结合并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这些信号通路主要有Jak/STAT,PI3K/Akt,Ras/MAPK等。这些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以改变一系列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例如β-链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骨形态发生蛋白和同源异型框蛋白等。这些信号分子与TPO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近年来,TPO在体内其他组织和细胞,例如心肌细胞、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卵巢等组织的作用也受到了关注。本文从TPO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多种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c-mpl受体 信号通路 神经细胞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小板生成素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蕾 陈幸华 +5 位作者 张曦 张诚 高力 梁雪 刘耀 王庆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巨核细胞系(HE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HEL/hUCBDSCs组、HEL/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组和HEL悬浮培养组。ELISA法检测hUCBDSCs和hBMSC...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途径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巨核细胞系(HE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HEL/hUCBDSCs组、HEL/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组和HEL悬浮培养组。ELISA法检测hUCBDSCs和hBMSCs培养上清中TPO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EL细胞c-Mpl蛋白表达,RT-PCR检测c-Mpl mRNA表达。结果hUCBDSCs高分泌表达TPO,其分泌高峰在培养第8天,稍迟于hBMSCs;与hUCBDSCs共培养的HEL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均显示其c-Mpl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但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HEL细胞c-Mpl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O途径可能是hUCBD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的重要中间环节,部分机制可能是在翻译或翻译后修饰水平,通过上调TPO受体c-Mpl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 胎血 骨髓 血小板生成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Ⅱ体内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立业 陈运贤 +7 位作者 钟雪云 刘天浩 欧瑞明 赵洪云 苏薇薇 林伟 杜欣 徐培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两种新配体—血小板生成素Ⅱ (TPOⅡ )在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以Babl c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 ,通过腹腔连续 7d分组注射提纯的TPOⅡ配体Ⅰ、人工合成的TPOⅡ配体Ⅱ及重组的人血小板生成素 ,并于第 7d末...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两种新配体—血小板生成素Ⅱ (TPOⅡ )在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以Babl c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 ,通过腹腔连续 7d分组注射提纯的TPOⅡ配体Ⅰ、人工合成的TPOⅡ配体Ⅱ及重组的人血小板生成素 ,并于第 7d末测定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 ,分析TPOⅡ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在实验第 7d ,TPOⅡ配体Ⅰ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同期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与rhTPO阳性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第 14d ,TPOⅡ的两个实验组的血小板数均较同期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而且随实验时间的延长 ,TPOⅡ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血小板数均呈升高趋势。结论 :提纯的TPOⅡ配体Ⅰ促进小鼠外周血小板的产生 ,其升高血小板的能力与rhTPO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Ⅱ 血小板 小鼠 生物活性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秋玲 何静 +1 位作者 陈燕 宋善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试验。 3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 0mg/kg ,疗程 14d或给药至血小板计数比给药前增高≥ 5 0× ...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试验。 3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 0mg/kg ,疗程 14d或给药至血小板计数比给药前增高≥ 5 0× 10 9/L。动态观察全血细胞计数 ,定期复查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小板形态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 (19 0± 13 1)× 10 9/L ,用药后最高值为 (16 0 8± 115 6 )× 10 9/L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升高达最高值的时间为 (17 8± 6 5 )d。rhTPO治疗前后WBC、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凝血功能 (PT、APTT、纤维蛋白原 )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仅 1例出现头痛、血压升高 ,但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慢性 心电图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 不良反应 难治性ITP TPO 国产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O内含子Ⅴ可显著增强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云山 李妍 +3 位作者 周明乾 周宏伟 王小宁 曾溢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7-541,共5页
人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基因组包括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内含子在其表达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人TPO基因组中不同内含子对TPO表达的影响,构建可在转基因动物乳腺中高水平表达人TPO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质粒.本研究... 人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基因组包括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内含子在其表达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人TPO基因组中不同内含子对TPO表达的影响,构建可在转基因动物乳腺中高水平表达人TPO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质粒.本研究以65kb的山羊β-casein启动子为调控元件,构建了包括人TPOcDNA(pTPOA)、TPOintronⅠ-TPOcDNA(pTPOB)、ΔTPOintronⅠ-TPOcDNA(pTPOC)、TPOintronⅤ-TPOcDNA(pTPOD)和TPOgDNA(pTPOE)等5种TPO乳腺特异性表达质粒,并在人乳腺细胞HC-11细胞上进行了瞬间表达研究.在转染48h后,通过双抗体夹心的ELISA方法定量分析上述质粒在HC-11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含有内含子Ⅴ的pTPOD的表达量最高,而含有整个基因组TPO的pTPOE表达水平最低.为了进一步证实pTPOD可在乳腺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将pTPOD经脂质体包埋后注射到泌乳期山羊的乳腺中.结果显示,在山羊乳汁中可连续14d检测到人TPO的表达.上述实验证实,人TPO基因组中的内含子V可显著提高TPO在HC-11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并提示内含子Ⅴ中可能含有特殊的调控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 内含子 基因表达 山羊β-cas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滔 王开颜 +4 位作者 彭光洁 胡群 刘双又 张柳清 王令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3-585,共3页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血小板生成素 (throm bopoietin,TPO)水平 ,及其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plateletcounts,PL T)的关系。采用 EL ISA法检测初治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 13...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血小板生成素 (throm bopoietin,TPO)水平 ,及其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plateletcounts,PL T)的关系。采用 EL ISA法检测初治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 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AA) 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 L) 9例的血浆 TPO、血小板相关抗体 Ig G(platelet- associated Ig G,PAIg G)水平。结果 :AITP、AA、AL L 患儿血浆 TP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尤以 AA和 AL L 升高明显 ,且后两者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 :不同病因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浆 TPO水平不同 ,外周血血小板数是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 TPO水平重要的反馈调节因素之一。 T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