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ITP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73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 n =42)、重组人粒血小板生成素(r...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ITP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73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 n =42)、重组人粒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组( n =31),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8^+CD28^- Treg的表达,流式微球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表达。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 73例ITP患者治疗前CD8^+CD28^-Treg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IFN-γ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激素及rhTPO治疗后有效组CD8^+CD28^- Treg、IL-10、TGF-β1的表达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IFN-γ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无效组CD8^+CD28^- Treg、IFN-γ、IL-10、TGF-β1的表达和治疗前相比均未有明显变化。②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激素组治疗前CD8^+CD28^-Treg的临界值为14.35,此时预测激素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3.3%。27例有效者中小于14.35的有18例(66.7%),15例无效者中大于14.35的有11例(73.3%)。rhTPO组治疗前CD8^+CD28^-Treg的临界值为15.45,此时预测rhTPO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6%和88.9%。22例有效者中大于15.45的有14例(63.6%),9例无效者中小于15.45的有8例(88.9%)。③激素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抗体阳性患者18例,治疗后有效率44.4%,抗GPIb抗体阴性24例,有效率7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D8^+CD28^- 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参与了ITP的发病,激素和rhTPO可能通过改变这种异常发挥作用。治疗前检测CD8^+CD28^-Treg有助于预测激素及rhTPO的疗效。抗GPIb抗体阳性可能是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人IgE纳米抗体,将其用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平台建立一种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超敏检测方法。方法:在WHO/IUIS过敏原数据库中检索猫致敏蛋白信息,合成序列后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猫皮屑致敏蛋白Fel d 1...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人IgE纳米抗体,将其用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平台建立一种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超敏检测方法。方法:在WHO/IUIS过敏原数据库中检索猫致敏蛋白信息,合成序列后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猫皮屑致敏蛋白Fel d 1。使用人源IgE免疫新疆单峰驼提取淋巴细胞中的RNA建立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库,分析库容、多样性和插入率,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抗人IgE纳米抗体。使用重组过敏原偶联磁微粒和吖啶酯标记纳米抗体,建立磁微粒化学法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方法。结果:噬菌体展示库的库容为1.88×108 cfu/ml,插入率为93.6%,纳米抗体纯度>95%。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 U/ml,与ImmunoCAP检测系统临床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的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超敏检测方法,为猫过敏性疾病辅助诊断提供了技术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ITP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73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 n =42)、重组人粒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组( n =31),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8^+CD28^- Treg的表达,流式微球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表达。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 73例ITP患者治疗前CD8^+CD28^-Treg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IFN-γ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激素及rhTPO治疗后有效组CD8^+CD28^- Treg、IL-10、TGF-β1的表达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IFN-γ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无效组CD8^+CD28^- Treg、IFN-γ、IL-10、TGF-β1的表达和治疗前相比均未有明显变化。②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激素组治疗前CD8^+CD28^-Treg的临界值为14.35,此时预测激素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3.3%。27例有效者中小于14.35的有18例(66.7%),15例无效者中大于14.35的有11例(73.3%)。rhTPO组治疗前CD8^+CD28^-Treg的临界值为15.45,此时预测rhTPO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6%和88.9%。22例有效者中大于15.45的有14例(63.6%),9例无效者中小于15.45的有8例(88.9%)。③激素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抗体阳性患者18例,治疗后有效率44.4%,抗GPIb抗体阴性24例,有效率7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D8^+CD28^- 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参与了ITP的发病,激素和rhTPO可能通过改变这种异常发挥作用。治疗前检测CD8^+CD28^-Treg有助于预测激素及rhTPO的疗效。抗GPIb抗体阳性可能是激素治疗不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
文摘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人IgE纳米抗体,将其用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平台建立一种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超敏检测方法。方法:在WHO/IUIS过敏原数据库中检索猫致敏蛋白信息,合成序列后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和纯化猫皮屑致敏蛋白Fel d 1。使用人源IgE免疫新疆单峰驼提取淋巴细胞中的RNA建立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库,分析库容、多样性和插入率,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抗人IgE纳米抗体。使用重组过敏原偶联磁微粒和吖啶酯标记纳米抗体,建立磁微粒化学法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方法。结果:噬菌体展示库的库容为1.88×108 cfu/ml,插入率为93.6%,纳米抗体纯度>95%。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 U/ml,与ImmunoCAP检测系统临床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的猫皮屑特异性IgE抗体超敏检测方法,为猫过敏性疾病辅助诊断提供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