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细胞内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重组蛋白的构建、纯化及酶活性研究
1
作者 陈晓莹 徐静 +1 位作者 杨军伟 张怡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构建人细胞内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重组蛋白并加以纯化,利用不同底物研究酶活性。方法细胞内Ⅰ型PAF-AHβ亚基基因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经纯化、连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蛋白,提取质粒行琼脂... 目的构建人细胞内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重组蛋白并加以纯化,利用不同底物研究酶活性。方法细胞内Ⅰ型PAF-AHβ亚基基因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经纯化、连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蛋白,提取质粒行琼脂糖凝胶电泳、Nde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诱导蛋白表达和纯化,15%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别以乙酸苯酯、l-O-hexadecyl-2-deoxy-2-thioacet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2-Thio PAF)和1-myristoyl-2-(4-nitrophenylsuccinyl)phosphatidylcholine为底物(后两者为血浆型PAF-AH的商业化底物),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纯化后重组蛋白的酶活性,以血浆型PAF-AH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人细胞内PAF-AHⅠ型β亚基重组蛋白构建正确,纯化后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与阳性对照血浆型PAF-AH比较,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同样能够水解乙酸苯酯,具有芳香酯酶活性;能快速水解2-Thio PAF,但不能水解1-myristoyl-2-(4-nitrophenylsuccinyl)phosphatidyl-choline。结论成功构建人细胞内Ⅰ型PAF-AH重组蛋白,其对血浆型PAF-AH的两个商业化底物具有完全不同的水解能力,以此可快速区分细胞内和血浆型PAF-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 血浆型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 重组蛋白 纯化 酶活性 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引起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怡敏 张宏方 +6 位作者 周雪宁 徐洋洋 王媛媛 叶峥嵘 史琳娜 环诚 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GB处理组分别用1×10~3CFU/m L、1×10~5CFU/m L和1×10~7CFU/m L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则先用10μmol/L GB阻断PAFR活性而后进行1×10~3CFU/m L A.baumannii感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E细胞PAFR、磷酸化的Janus激酶1(p-JAK1)、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p-STAT1)的蛋白水平,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中PAFR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MDA水平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JAK1和p-STAT1蛋白水平增加。结论 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PAFR活化,激活JAK1/STAT1信号通路促进HBE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 HBE细胞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焦向英 罗宁 +1 位作者 支建明 赵荣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激活的多核形中性粒细胞 (PMN)是否具有低浓度氧自由基模拟缺血预适应 (IP)对缺血再灌注 (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30min ,再灌注 3h制备大鼠心脏IR模型。以缺血前给...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激活的多核形中性粒细胞 (PMN)是否具有低浓度氧自由基模拟缺血预适应 (IP)对缺血再灌注 (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30min ,再灌注 3h制备大鼠心脏IR模型。以缺血前给予 2次 5min缺血 ,10min再灌注作为IP。实验分为6组 ,IR组、IR +PAF组和IR +银杏内酯B(GB、PAF拮抗剂 )组 ,分别于缺血前 2 5和 10miniv生理盐水、PAF(3μg·kg- 1)和GB (5mg·kg- 1) ;IP +IR组、IP +IR +PAF组和IP +IR +GB组分别于IP 2次 10min再灌注开始时iv相应药物。观察分析心功能、梗死面积、PMN计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TUNEL阳性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给予PAF明显加重IR引起的心脏损伤、PMN浸润及凋亡的程度 ;GB对IR引起的心功能下降没有明显影响 ,但明显减少梗死面积、PMN浸润及凋亡细胞 ;PAF明显削弱IP的保护作用 ;GB对IP作用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IR后PMN浸润可能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PAF激活PMN可能不具有模拟IP对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反而取消IP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激活因子 银杏内酯B 缺血预适应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肌醇信号途径参与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豚鼠心室肌细胞钙浓度增高 被引量:6
4
作者 初文峰 孙宏丽 +3 位作者 乔国芬 朴闲美 董德利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影响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浓度([Ca^(2+)]i)以及通过哪条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方法采用酶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PAF刺激细胞;用Fluo-3/AM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2+)]i;用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 目的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影响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浓度([Ca^(2+)]i)以及通过哪条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方法采用酶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PAF刺激细胞;用Fluo-3/AM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2+)]i;用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和雷诺定(ryanodine)分别阻断IP3和雷诺定信号通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结果无论在有钙还是无钙台氏液,PAF(1pmol·L-1~10nmol·L-1)都能增加心肌细胞[Ca^(2+)]i,其作用能够被2-APB2μmo·lL-1阻断,而不能被雷诺定200μmol·L-1阻断。PAF1nmol·L-1对ICa-L没有明显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电流密度分别为-(11.0±1.9)和-(10.5±1.3)pA·pF-1。结论PAF能增加豚鼠心室肌细胞[Ca^(2+)]i,IP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信号传导 心肌 细胞内 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 肌醇1 4 5-三磷酸 膜片钳技术 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豚鼠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于化鹏 李平升 府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7-320,共4页
本研究采用生物定量测定方法观察了豚鼠实验性哮喘时血浆lyso-pAF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PAF的变化。结果显示:致敏组豚鼠哮喘发作时血浆lyso-PA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ALF中PAF水平也... 本研究采用生物定量测定方法观察了豚鼠实验性哮喘时血浆lyso-pAF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PAF的变化。结果显示:致敏组豚鼠哮喘发作时血浆lyso-PA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ALF中PAF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伴有血浆及BALF中TXB_2、TXB_2/6-酮-pGF1α水平的升高(P<0.01)。致敏+川芎嗪组豚鼠血浆lyso-pAF明显低于致敏组豚鼠(P<0.05),其BALF中PAF水平也有明显降低(P<0.05)。提示过敏性哮喘豚鼠发作期PAF产生增多,川穹嗪对PAF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小板激活因子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冷冻保存的大熊猫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 鲜红 +2 位作者 侯蓉 郑鸿培 朱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在Ham’s F-10培养液中,添加了不同剂量的己酮可可碱(PF)或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与大熊猫冷冻保存后解冻的精子在37℃水浴中孵育,通过测量孵育不同时间精子的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反应率、质膜完整率和异种穿卵率,来探讨PF、PAF对大熊... 在Ham’s F-10培养液中,添加了不同剂量的己酮可可碱(PF)或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与大熊猫冷冻保存后解冻的精子在37℃水浴中孵育,通过测量孵育不同时间精子的活力、存活时间、顶体反应率、质膜完整率和异种穿卵率,来探讨PF、PAF对大熊猫冷冻精子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己酮可可碱、血小板激活因子均能影响大熊猫冷冻精子体外受精能力。其中:己酮可可碱以1 mg/mL处理剂量对提高大熊猫冷冻精子体外受精能力效果较好,总存活时间达(15.33±4.73)h,培养4h时体外异种穿卵率达51.44%,培养6 h时体外异种穿卵率为7.49%,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并优于其它处理组;PAF 50 ng/mL处理剂量下的各质量评估指标优于100 ng/mL处理,但用PAF处理精液的时间超过2 h后即引起精子质量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冷冻精液 受精能力 己酮可可碱 血小板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白细胞粘附的单细胞定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向东 杨肇享 洪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4-535,共2页
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白细胞粘附的单细胞定量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内科教研室(重庆630042)周向东杨肇享洪新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在炎症早期对中性粒细胞(pol... 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白细胞粘附的单细胞定量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内科教研室(重庆630042)周向东杨肇享洪新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在炎症早期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白细胞粘附 介导 单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怡轩 郭晓奎 +3 位作者 茅翔 缪有刚 吴春福 赵国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 ,出血部位发生在黏膜、脏器、浆膜和皮肤等处 ,严重者出现大面积肺弥散性出血、咳血 ,是危重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最常见的死因 ,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 目的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 ,出血部位发生在黏膜、脏器、浆膜和皮肤等处 ,严重者出现大面积肺弥散性出血、咳血 ,是危重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最常见的死因 ,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钩端螺旋体基因LA2 14 4 (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 ,PafAH)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并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NCBI ,Swissprot/TrEMBL ,ProDom ,Pfam ,Jpred2 ,SWISS -MODEL ,TMpred ,SignalP ,ClustW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全基因组ORF基因诠释 ,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 ,并使用Bioedit软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 确定了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基因 ,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哺乳动物 pafAH在一级结构上相似性达 4 2 % ,以牛脑 pafAH(Ib)γ亚基 (1WAB/PDB)为模件模拟该蛋白三级结构 ,发现两者立体结构与非常相似 ,催化位点完全相同 ,均由Ser-His-Asp组成催化三合体。结论 该基因可能与钩体染色体所编码的胶原酶基因 ,溶菌酶基因 ,YopM基因 ,VwA基因协同在钩端螺旋体病出血过程中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小板激活因子 乙酰水解酶 基因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中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德珍 赵颖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101,共3页
以生物定量法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10例血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中PAF含量为227.74±27.6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4±14.36ng/ml,P<... 以生物定量法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10例血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中PAF含量为227.74±27.6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4±14.36ng/ml,P<0.01。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B和C级患者PAF含量分别为231.93±19.37及232.74±28.67,二者明显高于A级患者的183.44±19.09,P<0.05。结论提示肝硬化患者在内毒素的诱导下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PAF增加。文中对PAF在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液 肝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WEB2170对短暂缺氧-复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雅玲 陈思聪 +3 位作者 郑钦岳 张国元 李少华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发现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使缺氧20min后复氧30min动脉环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剂乙酰胆碱(Ach)的舒血管反应明显降低,占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36.1%。PAF受体拮抗剂WEB... 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发现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使缺氧20min后复氧30min动脉环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剂乙酰胆碱(Ach)的舒血管反应明显降低,占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36.1%。PAF受体拮抗剂WEB2170可明显改善短暂缺氧-复氧动脉环对Ach的舒血管反应,占NE预收缩的86.7%。提示PAF是导致短暂缺氧。复氧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介质之一,PAF受体拮抗剂WEB2170具有内皮舒张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缺氧 复氧 乙酰胆碱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1 位作者 屠伟峰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08-410,426,T002,共5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肠粘膜损伤以及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的方法诱导猪SAP ,对照组用等渗盐水代替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进行胰管内注射。为了解血小... 目的 :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肠粘膜损伤以及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的方法诱导猪SAP ,对照组用等渗盐水代替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进行胰管内注射。为了解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的特异性拮抗剂BN5 0 739对SAP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在诱导SAP之前 30min静脉注射BN5 0 739。测定肠粘膜血流量、肠粘膜内髓过氧化酶 (MPO)和丙二醛 (MDA)含量 ,观察肠粘膜的病理改变 ,并测定门静脉血的内毒素含量和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的细菌数量。 结果 :诱导SAP以前给予BN5 0 739能够增加肠粘膜血流量 ,减少肠粘膜MPO和MDA含量 ,降低门静脉血的内毒素浓度和移位细菌数量。 结论 :SAP时合并有肠粘膜损伤 ,用BN5 0 739拮抗PAF能够增加肠粘膜血流量、改善肠粘膜微循环、减轻肠粘膜的炎性细胞浸润和降低MDA和MPO含量 ,减轻肠粘膜损伤的严重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拮抗剂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粘膜损伤 细菌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薄层层析分离和生物法测定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维铭 李玺 +3 位作者 屠伟峰 刘放南 袁倚盛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介绍作者应用薄层层析分离和生物测定法测定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体会 ,重点讨论分离和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方法和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猪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门静脉血标本 ,结果显示 ,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浓度较对照... 目的 :介绍作者应用薄层层析分离和生物测定法测定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体会 ,重点讨论分离和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方法和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测定猪急性重症胰腺炎时门静脉血标本 ,结果显示 ,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结论 :薄层层析分离和生物测定的方法适用于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检测 ,只要在检测过程中注意操作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检测结果就可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薄层层析分离 生物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和维甲酸对中性粒细胞功能和ICAM-1,EL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思锋 纪晓峰 +1 位作者 李忆东 姜远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6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性、聚集和酸性磷酸酶的释放的影响。结果:(l)PMVEC用PAF处理3.5h后,它与PMN的粘附率从57.3%增加到72.8%(P<0.01)。而用PAF处理PMN同样可增加PMN-PMVEC的粘附率。(2)RA可阻断未刺激PMN与PAF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但对PAF刺激的PMN与未刺激的PMVEC之间的粘附却无作用。(3)PAF可增加PMVEC上ICAM-l和ELAM-l的表达、增加酵母多糖激活血清和组胺对PMN的趋化性、增加PMN的聚集和PMN酸性磷酸酶的释放。(4)RA则可抑制PAF诱导的PMN聚集、酸性磷酸酶的释放及PMN对酵母多糖刺激血清和组胺的趋化性,而ICAM-1和ELAM-1的表达却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激活因子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德顺 卢克焕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裂指数(授精后44~46h大于2-细胞的卵裂数占卵裂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5.7,85.0,89.9,87.9,87.4和85.5%,比对照组57.6%,P<0.01。然而,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则仅当肝素浓度等于或大于18mg/L时才明显提高(21.1,25.0,36.2,39.7,38.4和37.0%,比对照组24.7%,P<0.05)。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从5到50mg/L)能提高来自不同公牛精液的体外受精效果(以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评定),但不能消除公牛精液间体外受精效果的原有差异。在受精液中添加100μg/L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明显提高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41.7%,比34.4%,P<0.05),但对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及囊胚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当卵母细胞受精在含10μg/LPAF的受精液中时,可获得较高的囊胚孵化率(95.6%)。表明适当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或添加适当浓度的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 公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和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华武 姜远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结果表明PAF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但对前列腺素E12μmol.L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结果表明PAF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但对前列腺素E12μmol.L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3-(2H)-哒嗪酮20μmol.L^-1引起的cAMP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银杏内酯B 环腺苷酸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创伤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16
作者 肖建如 袁中平 +3 位作者 赵定麟 贾连顺 侯铁胜 李医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7-108,共2页
采用猫鞘内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观察其对猫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影响。结果显示,PAF能够增加损伤后脊髓组织含水量及Na+、Ca2+含量;降低K+、Mg2+含量;BN520... 采用猫鞘内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观察其对猫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影响。结果显示,PAF能够增加损伤后脊髓组织含水量及Na+、Ca2+含量;降低K+、Mg2+含量;BN52021而能够降低伤后脊髓组织含水量,维持脊髓组织Na+、K+、Ca2+、Mg2+含量的相对稳定,提示PAF及其受体在创伤性脊髓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PAF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减轻创伤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水肿 脊髓损伤 血小板激活因子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7
作者 张中乐 刘金彪 +3 位作者 朱天伦 张寿熙 吕坤章 李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6-346,351,共2页
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injury,IRI]有内在联系。本实验在原位大鼠肝脏IR损伤的模型上,观察PAF拮抗剂BN52021对IR损伤的影响,旨在探讨该... 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injury,IRI]有内在联系。本实验在原位大鼠肝脏IR损伤的模型上,观察PAF拮抗剂BN52021对IR损伤的影响,旨在探讨该拮抗剂能否减轻肝脏IR损伤、PAF在肝脏IR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BN52021防治肝脏IR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激活因子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分娩前后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的变化
18
作者 司远征 肖慧珠 +3 位作者 熊忠明 李郁 王凤华 魏文宁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6-388,共3页
采用生物分析法检测妇女孕38周和分娩后1h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水平,以了解分娩前后母体PA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潜在关系。结果:正常妊娠组孕38周的PAF活性为(25.00±5.... 采用生物分析法检测妇女孕38周和分娩后1h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水平,以了解分娩前后母体PA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潜在关系。结果:正常妊娠组孕38周的PAF活性为(25.00±5.65)μg/L,显著高于轻中度妊高征组[(14.74±4.56)μg/L]和重度好高征组[(11.45±6.08)μg/L](均为P<0.05)。三组孕妇分娩后1h的PAF活性分别为(33.90±4.12)、(32.28±5.93)和(35.93±10.83)μg/L,均显著高于同组孕38周的水平(均为P<0.05)。结果提示,血小板激活因子可能参与好高征的发病机制,而胎盘在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代谢调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乙酰水解酶 分娩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广洁 程丽萍 +1 位作者 朱云凤 王春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本文观察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Balb/c小鼠巨噬细胞(M)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PAF(浓度7.3×1O-12mol/l),能明显促使M吞噬能力上升,M对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I)... 本文观察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Balb/c小鼠巨噬细胞(M)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PAF(浓度7.3×1O-12mol/l),能明显促使M吞噬能力上升,M对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A花环试验证明PAF还能提高M表面Fc受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巨噬细胞 FC受体 联苯胺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对肺血管张力的调节及其与血小板激活因子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的关系
20
作者 丁自强 李少华 +1 位作者 蒋美珍 费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7-411,共5页
本实验采用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前体L-精氨酸和NO直接供体硝普钠研究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对离体灌注豚鼠肺基础血管张力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血小板激活因子(Pl... 本实验采用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前体L-精氨酸和NO直接供体硝普钠研究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对离体灌注豚鼠肺基础血管张力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所致肺动脉压增高的关系。结果表明:L-NAME可以明显增高肺动脉压、肺微血管压和肺动脉阻力,精氨酸对基础血管张力没有明显影响,但可阻断L-NAME引起的变化。PAF可明显增高肺动脉压、肺微血管压和肺动脉阻力,与L-NAME合用有叠加效应,不被L-精氨酸和硝普钠阻断,说明基础状态下肺血管内皮释放一定量的EDRF维持肺循环的低压、低阻状态。PAF增高肺血管压力和阻力的机制不是通过抑制EDRF合成的途径,EDRF不能阻断PAF引起的肺血管张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源性 舒张因子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