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刘佳丽 张和平 +2 位作者 段志强 李栋 杨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2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资料,其中资料完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5例,有AVF狭窄的患者245例被分为1组,无AVF狭窄的患者150例为2组。记录患者的常规生化值和全血细胞计数值。结果:①1组患者NLR5.07(4.00,6.66)vs.3.46(2.63,4.15),PLR169.52(127.56,227.11)vs.125.66(89.31,165.31)及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1.90(0.80,2.99)vs.0.82(0.42,1.27),水平均高于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lndex,BMI)、AVF吻合方式、穿刺方式、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结果显示NLR(OR=2.195,95%CI=1.674~2.878,P<0.001),PLR(OR=1.008,95%CI=1.002~1.012,P=0.007),Hs-CRP(OR=2.170,95%CI=1.607~2.751,P<0.001)三者均是HD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99(95%CI=0.756~0.838,P<0.001),PLR 0.694(95%CI=0.646~0.740,P<0.001),Hs-CRP 0.717(95%CI=0.670~0.761,P<0.001),三者均可预测AVF狭窄,预测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LR 4.08,PLR 122.49,Hs-CRP 1.62,并且3个指标联合预测效果更佳(AUC 0.870,95%CI=0.833~0.901,P<0.001),灵敏度79.18%,特异度81.33%。结论:NLR、PLR和Hs-CRP均是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且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升高预示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罹患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风险降低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立 沈婵娟 +13 位作者 钟永 Joshua D.Ooi Peter J.Eggenhuizen 周亚欧 陈金彪 伍婷 孟婷 肖舟 蔺薇 唐荣 敖翔 肖湘成 周巧玲 肖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诊断时的PLR与炎症反应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评估PLR是否能预测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的进展和全因死亡率。方法:收集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联。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ESRD或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连续纳入190名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基线PLR与CRP(r=0.333,P<0.001)和ESR(r=0.218,P=0.003)呈正相关。PLR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无明显相关性。PLR≥330的患者比PLR<330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累积肾脏生存率(P=0.017)。然而,PLR≥330的患者和PLR<330的患者在诊断时的累积患者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与ESRD风险降低相关(HR=0.518,95%CI:0.278~0.963,P=0.038),没有发现PL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有相关性(HR=1.081,95%CI:0.591~1.976,P=0.801)。结论:PLR与CRP和ESR呈正相关。PLR可以独立预测ESR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髓过氧化物酶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死亡率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焱 陈胜岳 +3 位作者 韩元元 吕志博 徐清 赵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82-2487,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NLR联合PLR能否增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PLR对AMI患者短期预...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NLR联合PLR能否增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PLR对A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21年12月纳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246例AMI患者的病例资料,最终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根据最终结局将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和非死亡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按1∶1匹配。绘制NLR+PLR、NLR和PLR对A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为了更好地评估NLR+PLR对不同类型AM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将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并分析NLR+PLR、NLR和PLR对NSTEMI组和STEMI组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基于PSM按照1∶1的比例对住院期间死亡患者进行匹配,每组115例。两组匹配后匹配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LR+PLR预测A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4)大于NLR(AUC=0.731)和PLR(AUC=0.577)(P<0.05)。(3)NLR+PLR对STEMI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AUC=0.797)高于NSTEMI患者(AUC=0.739)。结论与单独的NLR或PLR相比,NLR联合PLR可以更好地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在STEMI患者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倾向性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被引量:5
4
作者 邵胜利 陈颖铭 +1 位作者 严涵鹏 冯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54,274,共7页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 目的研究术前炎性指标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术前1周内的血液检测及术后病理结果。以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研究指标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高和低水平两组,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研究组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函数曲线,Log-rank用于检验生存函数。结果相对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更具诊断效能,PLR与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位置、肿瘤大小、错配修复状态相关,FAR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相关,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LR、FAR及肿瘤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FS)相关,患者年龄及FAR与总生存期(OS)相关。更高的FAR与较差的DFS及OS相关,升高的PLR提示较短的DFS,但PLR在OS中只观察到了边缘效应(P=0.052)。结论FAR、PLR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FAR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NLR、PLR和RDW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艳 俞红五 +4 位作者 潘喻珍 杨佳 吴炳坤 胡雪 曹云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究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PLR和RDW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3 g/d,2... 目的:探究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PLR和RDW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予以: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3 g/d,2次/d;②甲氨蝶呤片(Methotrexate Tablets,MTX)10 mg/次,1次/周;③叶酸片5 mg/次,1次/周,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选取有肿、痛关节,每天灸1次,一次15~20 min。疗程:每日治疗1次,治疗6次休息1 d,以30 d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a,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DAS)-28、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RF、hs-CRP、ESR、DAS-28、NL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86.96%,对照组为69.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能够明显提高RA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外周血NLR、PLR和RDW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艾灸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围手术期外周血NLR和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镇伽 马睿锐 +1 位作者 王从俊 谌雁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ICCA患者97例作为ICCA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术前1 d、术后3 d和7 d外周血的NLR、PLR,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ICCA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后3 d的NLR和PLR水平对患者术后随访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ICCA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和7 d外周血的NLR、PL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前1 d和7 d外周血NLR、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外周血NLR、PLR水平最高(P<0.05)。多发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CA199水平增高、术后3 d的NLR和PLR较高分别是ICCA患者随访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3 d的NLR和PLR高低对I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NLR[(50.32±3.69)vs(30.12±2.36)个月]和低PLR[(53.6±3.75)vs(37.6±2.96)个月]患者生存时间均长于高NLR和PLR的ICCA患者(均P<0.05)。结论:ICCA术后3 d的NLR和PLR异常增高是患者肝切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 生存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