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T细胞免疫功能在白癜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交互效应
1
作者 刘懿 李小平 陈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T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07-18/2023-07-2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将患者分为进展期(n=54)和稳定期(n=49)...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T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07-18/2023-07-2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将患者分为进展期(n=54)和稳定期(n=49),对比两组患者PAF及T淋巴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PAF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及其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在疾病活动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组患者CD3^(+)水平无显著差异,进展期组患者PAF及CD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则显著低于稳定期组;PAF水平评估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PAF水平为18.24 ng/L时约登指数(0.670)最高,对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2%、82.7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PAF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测);当VIDA评分≥1时,不同PAF水平白癜风患者CD4^(+)及CD8^(+)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不同VIDA评分白癜风患者不同PAF水平间CD4^(+)/CD8^(+)均具有显著差异;交互作用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对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影响在相加模型[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4.674,95%置信区间(CI):1.032~11.942;交互作用归因比(AP)=0.763,95%CI:0.336~1.201;交互作用指数(S)=6.854,95%CI:1.904~16.520)]和相乘模型[比值比(OR)相乘=3.461,95%CI:1.365~8.713)]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PAF、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且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在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中存在交互作用。PAF水平对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白癜风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不同品种牛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差异表达模式
2
作者 王巍 方东辉 +7 位作者 甘佳 付茂忠 唐慧 曹伟 杨嵩 杨和琴 王淮 易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6-9,共4页
为了分析湿热环境下不同抗逆品种间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差异表达模式,明确抗逆品种蜀宣花牛精液中PAF的特色表达模式,选择2月龄左右的蜀宣花牛(5头)和西门塔尔牛公牛(10头),统一饲养条件和营养水平,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连续检测精... 为了分析湿热环境下不同抗逆品种间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差异表达模式,明确抗逆品种蜀宣花牛精液中PAF的特色表达模式,选择2月龄左右的蜀宣花牛(5头)和西门塔尔牛公牛(10头),统一饲养条件和营养水平,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连续检测精子质量和PAF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的精液中PAF的活性与精液密度和精子活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934;P<0.01,r=-0.953),蜀宣花牛的精液中PAF活性与精液密度也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912),与精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r=-0.848);蜀宣花牛PAF表达量标化模式呈二阶段式,2016年9—12月份蜀宣花牛的PAF表达量平均3.92 ng/m L,2017年1—3月份平均3.08 ng/m L。说明热应激对蜀宣花牛精子质量的影响小于西门塔尔牛,这与PAF表达模式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宣花牛 热应激 精子活力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基转移酶(LPAFAT)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傢椿 董继斌 +3 位作者 楼滨 李英霞 蒋宪成 丁庭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的通过3种方法检测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乙酰基转移酶(Lyso-PAF acetyl transferase,LPAFAT)的活性并测定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LC/MS/MS检测产物PAF,巯基反应探... 目的通过3种方法检测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乙酰基转移酶(Lyso-PAF acetyl transferase,LPAFAT)的活性并测定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LC/MS/MS检测产物PAF,巯基反应探针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产物CoA-SH,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法鉴定阳性和假阳性两种不同化合物对LPAFAT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LC/MS/MS方法通过检测天然产物PAF的含量测定酶活性,抑制剂筛选结果准确可靠。巯基反应探针结合分光光度法虽然可以监测产物CoA-SH的含量,但反应体系中产生了大量干扰性的CoA-SH,因此并不能真实反映LPAFAT酶活性,亦不适于抑制剂活性筛选。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法因底物NBD-Lyso PC结构已被修饰,不能代表天然底物的真实反应情况,可能存在错筛和漏筛。结论LC/MS/MS检测产物PAF测定LPAFAT活性以及筛选抑制剂,方法灵敏,数据结果可靠,但成本较高。监测产物CoA-SH的含量不适合于测定LPAFAT酶活性。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筛选抑制剂时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只适用于抑制剂活性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Lyso-paf乙酰基转移酶(LpafAT) 抑制活性测定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的触诱发痛和热痛敏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京利 马国平 +2 位作者 秦成名 刘菊英 王贤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以及NF-κB通路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大鼠痛敏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分为6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目的:探讨脊髓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以及NF-κB通路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大鼠痛敏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分为6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ACSF),对照组(n=16),鞘内注射ACSF 10μl;PAF组(n=16),鞘内注射PAF 10μg,溶解于10μl人工脑脊液;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n=8),腹腔注射0.1%DMSO生理盐水2 ml;SC-514(10 mg/kg)组Ⅰ,SC-514(50 mg/kg)组Ⅱ和SC-514(100 mg/kg)组Ⅲ(n=16)。SC-514溶解于2 ml 0.1%DMSO生理盐水。DMSO组和SC-514组在鞘内注射PAF前2 h分别腹腔注射给药。鞘内给药后测机械缩爪阈值和热缩爪潜伏期,5 h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腰段脊髓GFAP和OX-42的表达,ELISA检测脊髓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鞘内注射PAF激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GFAP和OX-42标记免疫阳性反应增强,脊髓TNF-α和IL-1β表达增强;IKKβ抑制剂SC-514剂量依赖性减轻PAF诱发的触觉痛敏和热痛敏,并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增强。结论:鞘内注射PAF诱发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脊髓胶质细胞和NF-κB通路的激活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增强可能参与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触觉异常痛敏 热痛敏 胶质细胞 促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德传 张奕华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7-400,共4页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是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磷脂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但也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PAF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PAF受体拮抗剂能阻止PAF与受体结合 ,因此对与PAF过量生成有关的疾病如哮喘、败血性休克等具有治...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是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磷脂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但也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PAF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PAF受体拮抗剂能阻止PAF与受体结合 ,因此对与PAF过量生成有关的疾病如哮喘、败血性休克等具有治疗意义。本文对PAF及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哮喘 败血性休克 paf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黄芪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沈丽娟 吴锡平 +2 位作者 关云艳 孙月雯 王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干预作用,探讨黄芪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西医治疗)、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干预作用,探讨黄芪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西医治疗)、低剂量黄芪组(2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1.5g,每日1次)、高剂量黄芪组(2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3.0g,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不同剂量黄芪组病人的总T细胞、T辅助淋巴细胞、CD4+/CD8+、B淋巴细胞回升(P<0.05~0.01),而T抑制淋巴细胞、NK细胞下降(P<0.05~0.01),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高剂量组变化较低剂量组差异更显著(P<0.05)。3组患者PAF水平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两黄芪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高剂量组PAF较低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3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黄芪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及高剂量组28d死亡率较常规组低(P<0.05),两中药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颗粒剂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免疫失衡,改善死亡率,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AF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黄芪 免疫功能 血小板活化因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程鹏雁 马渝 +3 位作者 陶杨 刘海波 申振亚 周发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入选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n=30)、严重脓毒症(n=26)及脓毒性休克(n=46)3个亚组,按住院期间预后分为...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入选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n=30)、严重脓毒症(n=26)及脓毒性休克(n=46)3个亚组,按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血清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以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分析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APACHEⅡ、SAPSⅡ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z=-5.424、-5.512、-7.662,P均=0.000),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组(z=-4.559、-3.910,P均=0.000),而后2组患者血浆PA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7,P=0.669);脓毒症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SAPSⅡ及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s=0.376、0.326、0.483,P=0.000、0.001、0.000),但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不明显(rs=0.143,P=0.152);死亡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增高(z=-3.15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显示,PAF及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787)。结论: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用于指导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活化因子 危重病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缺血脑区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雄 王伟 +1 位作者 阮旭中 张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 目的 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 ,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B2 浓度。结果 单纯缺血 90min时 ,PAF含量已显著高于对照组 ,再灌注 3h稍有回降 ,随即持续升高至 12h ;对应血栓素B2 值再灌注 3h增加 ,在 18h达高峰 ,两者分别于再灌注 2 4h和 36h降至对照组水平。海风藤新木脂素复合物、海风藤酮及银杏叶类制剂银杏内酯B均能明显抑制PAF和血栓素B2 的升高。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PAF与AA协同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两类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均可抑制脑缺血后PAF的过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 血小板活化因子 花生四烯酸类 脑缺血 放射免疫测定 p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各型冠心病中的表达及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海祺旻 沈德良 +1 位作者 刘琮琳 张金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各型冠心病(CHD)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因疑似冠心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术(CAG)者140例,依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0... 目的探讨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各型冠心病(CHD)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因疑似冠心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术(CAG)者140例,依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和对照组(32例);冠心病组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1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AF水平,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组间PAF水平,分析PAF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冠心病组的PAF水平分别为(6.27±1.35)、(12.26±2.02)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AMI组的PAF水平分别为(10.61±1.97)、(13.01±1.48)、(13.31±1.36)μ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显示:UAP组、AMI组与SAP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与AM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AF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P<0.05)。结论血浆PAF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间存在差异,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血小板活化因子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农建 常亚丽 +1 位作者 肖东杰 黄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为PAF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sB,GBBN52021)加入全血中,以阻断PA...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参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为PAF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sB,GBBN52021)加入全血中,以阻断PA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作用;将已知的PAF及二磷酸腺苷(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CD62P的表达;将已知的PAF及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FCM检测中性粒细胞细胞CD11b的表达;将PAF及ADP分别加入全血中,用FCM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PLA),即PLA/L包括百分率及CD42b中位荧光浓度(MFI)。结果表明:PAF及ADP均增加CD62P、CD11b、PLA的表达;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明显抑制PAF诱导的CD62P、CD11b的表达及PLA的形成,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及血小板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银杏内酯B也抑制ADP诱导的CD62P、CD11b的表达,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活化;银杏内酯B对ADP诱导的血小板白细胞的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有多种细胞因子、化学介质参与其中,有多种配基受体介导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交互作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有明显拮抗PAF的作用,在防治血栓形成与炎症过程中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银杏内酯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丹丹 王伟 +1 位作者 崔中光 汪洪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39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55例HU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MP-140、PA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UA患者及健康体检...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55例HU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MP-140、PA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U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结果表明:HUA组的尿酸、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的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HUA组GMP-140、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血尿酸分别与PAF、GMP-140、P-LCR、PDW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879、0.310、0.460,P<0.01或P<0.05)。以GMP-140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肌酐、P-LCR尿素氮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822);以PAF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451)。结论:HUA与血小板功能改变关系密切,在心血管疾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GMP-140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新生 孙万邦 李官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抗体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豚鼠气道高反应性及阿魏酸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云 林安平 +1 位作者 张洪泉 卞如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8-520,共3页
正常豚鼠吸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24h后气道对组胺引起的收缩反应性明显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用兔抗豚鼠血小板血清选择性耗竭血小板,向气道内注入肝素,或用阿魏酸钠25,50和100mg&... 正常豚鼠吸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24h后气道对组胺引起的收缩反应性明显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用兔抗豚鼠血小板血清选择性耗竭血小板,向气道内注入肝素,或用阿魏酸钠25,50和100mg·kg-1,iv均可不同程度抑制PAF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白细胞向肺内募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血小板活化因子 气道高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甲素对兔血小板生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滨 龙焜 姜元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
蓝萼甲素在浓度0.1~100μmol·L^(-1)时可抑制A23187刺激的免血小板生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其IC_(50)为0.47μmol·L^(-1),当其浓度为10,100μmol·L^(-1)时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血栓素A_2生成同时升高前列腺素E_2... 蓝萼甲素在浓度0.1~100μmol·L^(-1)时可抑制A23187刺激的免血小板生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其IC_(50)为0.47μmol·L^(-1),当其浓度为10,100μmol·L^(-1)时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血栓素A_2生成同时升高前列腺素E_2,推测蓝萼甲素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生物合成及选择性抑制血栓素A_2生成而抑制血小板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血小板 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思远 曹云 +2 位作者 杨毅 陈超 熊曼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检测感染新生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其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探讨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日龄<30d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分为全身... 目的检测感染新生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其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探讨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日龄<30d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依据日龄分为早期新生儿(≤7d)和晚期新生儿(>7d)。采集研究对象桡动脉血标本,对全身感染组中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在感染的第1、3、5和7天增加采集桡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PAF水平(μg.L-1)和PAF-AH活性(μmol.L-1.min-1)。分析感染程度、性别、日龄和出生体重对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感染组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差异,观察全身感染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儿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在病程1~7d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247例新生儿,男146例,女101例;平均日龄9.2(1~57)d;平均胎龄35.85(27~43)周;平均出生体重2517(906~4750)g。全身感染组91例,局部感染组63例,非感染组93例。①新生儿血浆PAF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P=0.000);血浆PAF-AH活性与感染程度及日龄(P均为0.000)相关。②全身感染组血浆PAF水平(9.5±8.1)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5.3±3.2)及非感染组(4.6±3.5)。早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5.7±2.7)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7.3±2.9)和非感染组(7.3±2.5)。晚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7.0±2.5)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9.7±2.2)和非感染组(9.7±2.7)。③全身感染组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9/12例存活患儿在病程的1~7d血浆PAF水平呈下降趋势,PAF-AH活性呈上升趋势。3/12例死亡患儿中两者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④全身感染组31/91例确诊败血症患儿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血浆PAF水平(13.1±11.0)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5.4±3.9),PAF-AH活性(4.9±2.1)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7.9±2.4)。结论新生儿严重感染时血浆PAF水平增高,PAF-AH活性降低,两者的变化趋势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 李首一 +1 位作者 林少华 刘迎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之间的关系 ,应用改良的Henson法测定30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PAF。结果表明 ,30例HIE患儿血清PAF明显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01)。提示 :PAF与... 为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之间的关系 ,应用改良的Henson法测定30例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PAF。结果表明 ,30例HIE患儿血清PAF明显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01)。提示 :PAF与HIE有密切的相关性 ,PAF可作为判断HIE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 HIE p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尿白三烯E_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金益梅 李昌崇 +1 位作者 何时军 单小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和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损伤患儿血浆中急性期及恢复期PAF的水平以及尿...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和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损伤患儿血浆中急性期及恢复期PAF的水平以及尿液中LTE4的变化。同时检测吸入氧浓度、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及胸片、心超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其PAF和LTE4。结果急性肺损伤患儿急性期PAF较恢复期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PA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TE4水平急性期较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F和LTE4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可作为肺损伤急性期指标之一,反映其病情变化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小板活化因子 白三烯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咏红 张继平 +5 位作者 周少雄 郑菊芬 余永卫 晏世刚 范文奎 陈月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5组:糖尿病肾病患者(A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患者(B组)、糖耐量受损者(C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5组:糖尿病肾病患者(A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患者(B组)、糖耐量受损者(C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D组)、无2型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正常受试者(E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UALB、vWF、PAF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UALB、PAF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1),其他4组间UALB、PAF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vWF含量与B、C、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两者变化同步,提示其血管损伤与PAF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长龄 王银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3-247,共5页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为具有广泛而强烈生物活性的磷脂化合物,除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以外,PAF在循环、呼吸、消化及生殖等各系统也具有重要作用,可引起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近年来,随着对PAF活性研究的...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为具有广泛而强烈生物活性的磷脂化合物,除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以外,PAF在循环、呼吸、消化及生殖等各系统也具有重要作用,可引起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近年来,随着对PAF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PAF拮抗剂的研究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并取得相当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活化因子 受体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WEB2170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佩武 肖光夏 +1 位作者 秦孝健 周立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烧伤后肠粘膜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上,观察PAF拮抗剂WEB2170对烧伤后肠粘膜血流量、肠粘膜内pH(pHi)和肠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烫伤...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烧伤后肠粘膜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上,观察PAF拮抗剂WEB2170对烧伤后肠粘膜血流量、肠粘膜内pH(pHi)和肠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烫伤后肠粘膜血流量和pH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肠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多。应用PAF拮抗剂WEB2170治疗能有效改善烫伤后肠粘膜血流量,提高肠粘膜pHi,并有效降低肠组织含水量,从而明显减轻肠粘膜病理损害。结论:PAF是导致烧伤后肠粘膜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肠粘膜 烧伤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