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红细胞膜CD59的分离及对依赖补体血小板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古亚娟 黄守坚 孙家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补体调节蛋白CD59通过阻止补体攻膜复合物(MAC)的形成发挥其对依赖补体血小板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连续柱层析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出眼镜蛇毒因子(CVF)。人红细胞膜经低渗破膜、超滤、木瓜蛋白酶消化、正丁... 目的研究补体调节蛋白CD59通过阻止补体攻膜复合物(MAC)的形成发挥其对依赖补体血小板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连续柱层析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出眼镜蛇毒因子(CVF)。人红细胞膜经低渗破膜、超滤、木瓜蛋白酶消化、正丁醇抽提和连续柱层析分离纯化出补体调节蛋白CD59。用ChronoLog型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变形、聚集和ATP释放反应。结果预先加入CD59可抑制CVF引起的大白鼠血小板变形和ATP释放,不影响CV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粘附性增加。结论血小板膜表面形成的MAC是补体激活引起血小板变形和ATP释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 CD59 分离 血小板损伤 眼镜蛇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小板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淑梅 岳金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81-583,共3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小板损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低温保存血小板miRNA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梅莓 王世春 +8 位作者 张强 宋敏 吴建君 陈敏 陈寒梅 李晨晨 张丹 刁荣华 赵树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66-2070,共5页
目的探讨海藻糖低温保存血小板过程中miRNA的变化。方法收集3份来自相同血型无偿献血员的单采血小板,少量混匀后,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新鲜血小板组(22℃,100%血浆储存的新鲜血小板2 h);实验组:海藻糖低温保存血小板组(10℃,70%海藻糖... 目的探讨海藻糖低温保存血小板过程中miRNA的变化。方法收集3份来自相同血型无偿献血员的单采血小板,少量混匀后,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新鲜血小板组(22℃,100%血浆储存的新鲜血小板2 h);实验组:海藻糖低温保存血小板组(10℃,70%海藻糖保存液储存5 d);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两组样品进行了Small RNA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主要包括已知miRNA鉴定、miRNA差异表达分析及富集分析。结果 2组样品经Small RNA高通量测序,平均每个样品获得了11兆净读值(Clean reads),经过生物信息分析,分别获得了821个已知miRNA。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在已知的miRNA中共有460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94个miRNA表达上调,266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显著差异表达已知miRNA共44个,分别在钙离子通路、MAPK通路、凋亡路径、轴突导向等储存损伤相关路径中富集程度较高。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hsa-miR-4449、hsa-miR-1296表达显著上调(P<0.01,且差异倍数>2),hsa-miR-665表达被抑制。结论血小板经过海藻糖低温保存后的miRNA呈现出特征性表达变化,提示miRNA活动参与了低温时海藻糖对血小板储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储存损伤 MI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和-80℃保存血小板磷脂的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小玲 尤忠义 +4 位作者 林武存 黎汝青 任德惠 曾杰 王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252,256,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血小板磷脂 血小板贮存损伤 P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