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荣芳 靳晶晶 +4 位作者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55-1861,共7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PV水平与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01—1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9-15,终点事件为出现血管通路事件(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或患者出现死亡。根据纳入患者MPV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MPV:6.1~8.1 fL),Q2组(MPV:8.2~8.8 fL),Q3组(MPV:8.9~9.6 fL),Q4组(MPV:9.7~14.1 fL)。比较4组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发病率等相关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多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MPV与血管通路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根据分层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343例MHD患者中60(17.5%)例患者出现血管通路事件,Q4、Q3、Q2、Q1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7%(29/86)、17.8%(16/90)、12.2%(10/82)、5.9%(1/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1,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MPV水平升高仍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HR=1.59,95%CI=1.28~1.97,P<0.001),且随着MPV水平升高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P_(趋势)<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糖尿病分组,其他各亚组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MPV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测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管通路事件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与术后新发衰弱的相关性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2
作者 程雨欣 方嘉敏 +8 位作者 梁好 汪志玲 魏琳 廖惠莲 徐明明 陈玉梅 李燕芬 董丽娟 郭银桂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59-3367,3374,共10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的混合性炎症标志物与衰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PAR)与术后7 d新发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基于老年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预警模型构建研究(EPAE)数据集进行的二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23年2—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共7家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纳入术前无衰弱的患者共2035例,术后7 d根据中文版Frail量表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衰弱组(1691例)和新发衰弱组(34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衰弱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术前PAR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Q1(PAR≤4.160)、Q2(PAR:4.161~5.339)、Q3(PAR:5.340~6.479)、Q4(PAR≥6.480),进行多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不同PAR水平对衰弱的影响。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以评估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衰弱组和新发衰弱组患者的年龄、照护人员、久坐行为、每周有氧运动时长、每周抗阻训练时长、应激史比例、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超前镇痛、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比例及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发衰弱组PAR高于无衰弱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OR=1.22,95%CI=1.16~1.29,P<0.001)。不同水平PA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与Q1水平PAR相比,Q2、Q3、Q4水平PAR均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其中Q4水平PAR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风险最高(OR=6.06,95%CI=3.90~9.4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随着术前PAR升高而显著递增(P<0.001);术前PAR预测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AUC为0.635(95%CI=0.606~0.665,P<0.001),最佳截断值为4.34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0%和31.20%。结论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新发衰弱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AR水平越高提示术后新发衰弱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血小板计数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 老年患者 术后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诸国华 孙希鹏 +2 位作者 周亚群 丁存涛 华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资料,根据MPV/PLC比值,采用二等分法分为两组:低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资料,根据MPV/PLC比值,采用二等分法分为两组:低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1))和高MPV/PLC组(MPV/PLC>44.35 f L·10^(-12)·L^(-1)),比较两组的基线情况、血压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等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MPV/PLC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VMI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MPV/PLC组比较,低MPV/PLC组的LVMI较高[(115.29±23.18)g/m^2比(107.37±16.83)g/m^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MPV/PLC呈负相关(r=-0.196,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PV/PLC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MI的影响因素(B=-0.347,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PV/PLC与左心室肥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血压 左心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对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丽慧 郝永岗 +3 位作者 宋玲华 郭四平 王瑞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期(发病7 d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脑梗死部位(前、后循环供血区)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单抗、双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MPV、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根据头部MRI影像,按照改良Fazekas分级,将两组患者的WM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0~1级)和重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2~3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和WMH程度与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127例,END发生率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MPV以及WMH负荷程度均高于非END组,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EN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0、2.549,95%CI值分别为1.066~2.000、1.161~5.595,P值分别为0.018、0.0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PV水平及重度负荷WMH程度对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15~0.793,P=0.001)、0.616(95%CI:0.516~0.716,P=0.028)。结论MPV水平升高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PV的预测价值较重度负荷WMH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鹏跃 赵凤莲 +2 位作者 张晓华 赵丽娟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非孕状态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对该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非孕状态下有RSA病史的患者20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孕前检...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非孕状态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对该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非孕状态下有RSA病史的患者20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92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TEG各参数、MPV、PC和FIB水平,评估相关检测指标对RSA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受试者TEG参数中凝固时间(K值)降低(P<0.05),凝固角(α角)及最大振幅(MA值)升高(P<0.05),MPV/PC比值和FIB水平升高(P<0.05),2组受试者TEG参数中反应时间(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值、MPV/PC比值和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4、0.673和0.735,表明三者对于RSA均有良好的临床预测价值。结论:RSA患者TEG中的K值、α角、MA值和MPV/PC比值及FIB水平在非孕状态时已有改变,其对RSA的早期预测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血栓弹力图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凡 马俊芬 +1 位作者 平杰丹 明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首发并于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脑梗死患者病... 目的: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首发并于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轻度117例,中度46例,重度26例。检测两组血常规及血脂指标,计算MPVLR。结果:脑梗死组MPV、MPVLR均高于对照组,而LC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脑梗死患者MPVLR低于重度患者,而LC高于重度患者(P<0.008)。MPV、LC及MPVLR诊断急性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65~0.860)、0.792(0.741~0.844)、0.851(0.807~0.895),MPVLR的曲线下面积较大。临界值取5.98时,MPVLR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60%和81.75%。结论:早期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淋巴细胞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柳 陈向金 +2 位作者 李变利 彭颖 徐丽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72-2775,共4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BC的80例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中的RDW、MPV、PDW指标,并计算NLR、LMR、PLR。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BC肝硬化组(n=50)和PBC肝炎组(n=3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PBC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较PBC肝炎组,PBC肝硬化组的血清WBC水平明显降低(Z=-4.777,P<0.001),而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Z=-2.152,P=0.031)。与PBC肝炎组相比,PBC肝硬化组的RDW、MPV及NLR升高(Z值分别为-3.180、-2.963、-3.59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MPV及NLR是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9(1.39~17.92)、13.01(2.96~57.07)、4.45(1.59~12.40)],三者诊断PBC肝硬化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67及0.741,3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RDW、MPV及NLR水平升高可能预示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对PBC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燕青 杨红玲 何家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00-1500,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小板计数 临床疾病 血常规检查 血小板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时振宇 周白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以及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已有研究证实.血小板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触发AC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蛋白尿与血小板计数、平均体积和膜糖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鸣 卿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尿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血液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正常非孕妇女,71例正常妊娠妇女,39例妊高征妇女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活化血小板膜分子标... 目的:了解妊娠期尿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血液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正常非孕妇女,71例正常妊娠妇女,39例妊高征妇女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活化血小板膜分子标志物CD62、CD63,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妊娠期尿蛋白与BPC、MPV、CD62、CD63无相关(P>0.05),妊高征患者上述值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妊娠组(P<0.01)。尿蛋白与MPV、CD62、CD63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参与妊娠期肾脏损害,肾血栓形成是尿蛋白增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蛋白尿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体积 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莉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塞提供参考。方法:根据Brain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改良SSS)对55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把SSS评分减少1... 目的:研究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塞提供参考。方法:根据BrainStrok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改良SSS)对55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把SSS评分减少18%以上者作为进步组(40例),评分减少18%以下者作为恶化组。在起病48~72小时内,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进步组和恶化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9.45±72.91)×109/L,(160.07±73.87)×109/L,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进步组和恶化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为8.44±1.88fl和9.67±2.87f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越大,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体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季亚香 奚静 +3 位作者 刘春艳 吴萍 章晓兰 宋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初诊为HCC并接受RFA治疗的患者204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APRI的最佳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曲线计算高、低APRI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Cox回归分析RFA后HCC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选择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对HCC复发的预测能力。结果RFA治疗后HCC复发率为57.4%(117/204)。APRI预测HCC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0.5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8(95%CI:0.603~0.752)。高APRI组(≥0.501)121例,低APRI组(<0.501)83例,高APRI与患者低RFS显著相关(χ^(2)=12.929,P<0.01)。Cox回归分析证实,肿瘤数目(HR=1.541,95%CI:1.039~2.286,P=0.031)、肿瘤最大直径(HR=1.461,95%CI:1.011~2.112,P=0.044)、血清AFP(HR=2.286,95%CI:1.576~3.318,P<0.01)和APRI(HR=1.873,95%CI:1.257~2.790,P=0.002)是HCC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构建预测RFA治疗后HCC复发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769(95%CI:0.676~0.862),预测1年、2年和3年RFS的AUC分别为0.707、0.719和0.707。校正曲线展示模型预测与实际复发风险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基于APRI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对HCC复发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 复发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长期死亡率的关系:一项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风华 郑颖颖 +8 位作者 唐俊楠 郭倩倩 张建朝 程梦蝶 蒋丽珠 王凯 刘志煜 柏岩 张金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53-3357,共5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472例,根据ROC曲线确定MPVLR预测冠心病PCI... 目的探究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472例,根据ROC曲线确定MPVLR预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最佳临界值为5.69,根据临界值水平将分为低MPVLR组(MPVLR<5.69,n=2433)和高MPVLR组(MPVLR≥5.69,n=1039)。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MPVLR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心源性死亡(HR=1.630,95%CI:1.020~2.640,P<0.05)及全因死亡(HR=1.579,95%CI:1.093~2.281,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MPVLR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死亡事件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淋巴细胞 冠心病 PCI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媛秋 曹琳彦 郑飞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MPV/PLT)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未行新辅助化疗的206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MPV/PLT)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未行新辅助化疗的206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MPV/PLT值与患者临床变量的关系,并分析MPV/PLT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FIGO分期、CA125、PLT、MPV、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P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MPV/PLT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FIGO分期晚、CA125>200 U/ml和MPV/PLT≤0.0374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PV/PLT>0.0374组的中位OS为76个月,明显高于MPV/PLT≤0.0374组的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C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级别、CA125、PLR、NLR与MPV/PLT有关(P<0.05),MPV/PLT≤0.0374组具有FIGO分期晚、分化级别高、CA125高、PLR高及NLR高的临床特点。结论:MPV/PLT值较低的EOC患者预后不良,其检测可能有助于识别EOC复发的高危人群,其预后评估对指导临床决策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上皮性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方方 陈欣 邢璐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238例...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238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及年龄分为老年CAE组100例、非老年CAE组138例。根据CAG检查结果,选择同期年龄匹配的127例患者为老年冠状动脉正常组。检测所有患者WMR水平。结果老年CAE组WMR高于非老年CAE组和老年冠状动脉正常组[(745.50±237.46)vs(672.43±194.52)、(610.11±144.22),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MR与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和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380,P=0.000;r=0.819,P=0.000;r=0.283,P=0.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再入院、男性、TC和WMR是老年CA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WMR区分老年CAE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4(95%CI:0.531~0.677,P=0.006)。结论WMR升高有可能成为老年CAE患者中具有成本效益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数据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预测 冠状动脉扩张 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6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4 位作者 田永建 吴洋 余建林 段新旺 余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AIH肝硬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IH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IH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异常,且AIH肝硬化和慢性AI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硬化患者RDW、MPV及NLR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15.75%(14.20%~17.60%)、(11.75±1.30)f L和2.60(1.76~3.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RDW和MPV是AIH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49(1.128~1.614)和1.465(1.044~2.056),两者诊断AIH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和0.675。结论 RDW和MPV水平升高与AIH肝硬化发生相关,对AIH病程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 被引量:27
17
作者 丁丽 强蕴蕴 +1 位作者 郭清芳 宋秋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31-431,共1页
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丁丽,强蕴蕴,郭清芳,宋秋兰(西安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61)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临床上诊断各种血栓佐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但在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丁丽,强蕴蕴,郭清芳,宋秋兰(西安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61)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临床上诊断各种血栓佐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但在乙型肝炎血象变化中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平均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体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小板比率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凌莉 李小强 +3 位作者 张素平 王慕真 何锐 邓婉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27-21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s,P-LC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7例,分成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s,P-LC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7例,分成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组(225例)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组(402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P-LCR和MPV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不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比较,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P-LCR增加及MPV增大,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脂和P-LCR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P-LCR和MPV的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2型糖尿病 血小板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郑丹 张胜 +3 位作者 崔可 褚晓琼 余国亮 林荣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4-1296,1300,共4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住的SAP患者65例,将65例SAP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住的SAP患者65例,将65例SAP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SAP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MPV和RDW对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院内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DW、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1.793,95%CI:1.212~2.654)、PLT(OR=0.982,95%CI:0.967~0.997)、MPV(OR=2.964,95%CI:1.341~6.549)、PDW(OR=1.470,95%CI:1.019~2.122)、RDW(OR=3.274,95%CI:1.271~8.42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的AUC为0.861(95%CI 0.743~0.979,P=0.001);MPV的AUC为0.828(95%CI:0.689~0.967,P=0.003);RDW的AUC为0.849(95%CI:0.749~0.949,P=0.001);MPV+RDW的AUC为0.914(95%CI:0.832~0.997,P=0.000)。结论 APACHEII评分、PLT、MPV、PDW、RDW均是SA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PV联合RDW对SAP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文亮 武越 +3 位作者 惠波 张纯全 邵一兵 王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NSTEACS亚组)249例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STEMI亚组)165例。162例冠状动脉造影已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649例患者接受血常规、血生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MPV于冠心病组[(10.16±1.15)fL]及其NSTEACS亚组[(10.15±1.21)fL]和STEMI亚组[10.34±1.03)fL]高于对照组[(9.75±1.10)fL];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81±1.11)fL];血小板压积于冠心病组[(0.30±0.32)%]及其NSTEACS亚组[(0.32±0.35)%]和STEMI亚组[(0.25±0.20)%]低于对照组[(0.33±0.37)%],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0.33±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和冠脉病变积分与MPV呈显著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MPV相关的是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冠心病及NSTEACS和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冠脉病变积分 高敏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