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族人群HPA分型单采血小板供者库的建立模式与库容 被引量:28
1
作者 戴宇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46-1050,共5页
本研究探讨建立中国汉族人群HPA分型单采血小板供者库的模式和合适的库容水平。研究方法为合并分析公开发表的中国16个省份的汉族血小板献血者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分布多态性群体调查数据。对HPA多态性群体... 本研究探讨建立中国汉族人群HPA分型单采血小板供者库的模式和合适的库容水平。研究方法为合并分析公开发表的中国16个省份的汉族血小板献血者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分布多态性群体调查数据。对HPA多态性群体调查数据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HPA-1、-4、-6、-10未检出bb纯合子,HPA-7—9,11—14、-16未检出b基因。HPA1-16系统相互独立存在于血小板表面。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了648种HPA组合,其中42种频率高于0.001的组合的累积频率达0.9763,频率最高(0.2012)的组合为:HPA-(7-8-9-11-12-13-14-16)aa-(1-4-5-6-10)aa-2aa-3ab-15ab。HPA对偶抗原不配合概率高于0.1的系统有HPA-15、-3和-2,对偶抗原不配合概率介于0.01-0.1的系统有HPA-1、-5和-6。中国汉族人群供受者间随机输血HPA1-16系统对偶抗原全匹配概率为0.3195。根据库容(N)随频率(F)变化的曲线,推导得到在P=95%时的回归方程LogN=-0.4394×Ln(F)+0.4324。使用该公式推测综合频率(HPA和ABO的频率乘积)为0.005的库容至少需要为576.07人。结论:中国汉族人群HPA分型单采血小板供者库应采用单库容600名供者的区域多中心联合建库模式,它既能解决当地主要的HPA-15、3和2系统不配合造成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还可以在遗传背景相近的区域有效地扩大建库规模以解决HPA低频抗原的不配合问题。在评估HPA分型血小板供者库容时不仅要考虑HPA的频率还同时要考虑ABO血型分布频率对库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群 人类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供者 血小板输注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HLA基因库配型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实践
2
作者 刘艳 刘丽丽 +2 位作者 邵静茹 聂向民 翟培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检索与患者HLA分型相匹配的献血者,选择配合级别高的血小板推荐输注。结果19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检索到B2U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检索到BX级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没有检索到合适的供者。通过对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量(CCI)的计算评估输注效果,发现输注均有效。结论对于严重的PTR患者,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查询HLA基因分型相匹配的供者,通过供患者的基因匹配来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来达到良好输血效果是治疗PTR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HLA基因配型 精准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血小板1-16抗原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及已知HPA型供者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40
3
作者 孙国栋 段现民 +5 位作者 张彦平 尹志柱 牛小利 李艳凤 牛海江 赵有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89-89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供者库。采用SSPPCR方法对邯...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供者库。采用SSPPCR方法对邯郸地区148名随机献血者进行HPA116抗原32个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并与不同人群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个样本均检测到HPA1a、2a、4a14a、16a基因;HPA4a、7a14a、16a呈现单态性,未检测出相应的等位基因HPAb;对于HPA1、2、5、6主要以a/a纯合子为多,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595、0.8108、0.9865、0.9797,没有b/b纯合子出现。在HPA116中,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230、0.5270、0.2500;HPA3在其次,基因型HPA3a/3a、HPA3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851、0.5135、0.1014。经χ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邯郸地区随机献血者HPA15系统基因频率与石家庄地区相似(P>0.05);与我国台湾人群进行HPA113、HPA15的比较,HPA1、2、6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其它相似(P>0.05);与韩国人群进行HPA18的比较,除HPA3具有明显不同外(P<0.05),其余均相似(P>0.05);与美国黑人进行HPA15的比较,HPA1、2、5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与英国人进行HPA111的比较,HPA1、5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北方地区中国人群HPA2、3、5、15系统具有多态性,且HPA抗原分布不配合比率较高,这必然造成免疫暴露的机会增加,提示在临床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同时,在此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库和血小板已知型供者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洋 骆群 刘景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78-8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差异。将15袋(2单位/袋,400ml全血制备)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和15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在制备后1小时检测血小板浓度、体积、白细胞残留量... 本研究旨在对比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差异。将15袋(2单位/袋,400ml全血制备)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和15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在制备后1小时检测血小板浓度、体积、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残留量;分别在血小板保存的0、1、2、3、4、5天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pH值、乳酸浓度、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结果显示:二组的血小板得率、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都分别达到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但在达到相同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下,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的红细胞残留量、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二组的乳酸、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二组间比较,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CD62p表达率在保存0-5天均高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二组的pH值、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二组间比较,2-5天白膜法组pH值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0-5天白膜法组CD62p再表达率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0-5天无明显变化,而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1-5天时均明显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组(p<0.01)。结论:白膜法手工富集血小板质量低于单供者机采血小板质量,其制备工艺有待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红细胞、白细胞残留量和活化血小板水平,提高其血小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机采血小板 白膜 低渗休克反应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盛大祥 黄成垠 +4 位作者 史广耀 欧阳锡林 蔡莉 肖健宇 唐荣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本研究探讨以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为激活剂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用于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筛查的可行性,并调查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功能缺陷的发生率。测定不同浓度CPG诱导的健康献血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以确定CPG的最适应用浓度;检测30名志愿... 本研究探讨以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为激活剂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用于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筛查的可行性,并调查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功能缺陷的发生率。测定不同浓度CPG诱导的健康献血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以确定CPG的最适应用浓度;检测30名志愿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和服药24小时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以确定血小板功能不良的筛查界点值;检测483例血小板捐献者的CP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对聚集功能不良者进行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测定。结果表明:血小板聚集率随CPG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CPG浓度达200μ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达最高;服用阿司匹林24小时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前相比,均表现明显减低(P<0.001),但以CPG诱导180秒时的血小板聚集率减低最显著。血小板功能不良的筛查界点值确定为CPG诱导180秒时的血小板聚集率小于20%;在483例血小板捐献者中,检出25例有血小板聚集功能不良,其中有11例表现为血小板促凝血活性减低。结论:CP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能有效的检出血小板功能不良者,适用于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功能的筛选;在血小板献血者中,血小板功能缺陷者的检出率大约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供者 单采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牡丹江地区献血人群HPA基因分布特征的研究及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丙现 高广平 +7 位作者 王丹 张彦 于秀清 夏冬梅 周锐华 郑华 马嫱 刘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76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牡丹江地区献血人群HPA基因及其多态性分布特征,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确定有临床意义的抗原系统,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献血者数据库。采用PCR-SSP方法对154名无血缘关系的献血者做HPA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与基...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牡丹江地区献血人群HPA基因及其多态性分布特征,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确定有临床意义的抗原系统,建立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献血者数据库。采用PCR-SSP方法对154名无血缘关系的献血者做HPA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与国内外不同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4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献血者均表达出HPA-a基因中的1a-17a基因;仅表达HPA-b基因中的1b、2b、3b、5b、6b和15b,未表达HPA4b、7b-14b、16b和17b;在基因型中主要以aa纯合子表达为多,具有最高杂合度的为HPA15,其次为HPA3。HPA基因组合型有23种组合型,其中5种频率>10%,其余18种频率<8%,经χ2检验验证本地区HPA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结论:本研究已确立牡丹江地区154人的HPA血型分布遗传特征,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具有本地区人群特点,由此建立了牡丹江地区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供者数据库,可为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者提供相匹配的供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HPA群体遗传特征 PCR-SSP 血小板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