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乳糖凝集素3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新贵 王长虹 王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及其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PCI术的7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及其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PCI术的7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86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患者分为心室重构组39例和非心室重构组47例。于PCI术前、术后3d、术后5d检测Gal-3、PLR水平,比较2组外周血Gal-3、PLR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Gal-3、PLR水平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Gal-3、PLR水平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3d、术后5d外周血Gal-3、PL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5d外周血Gal-3、PLR水平低于术后3d(P<0.05);心室重构组术前、术后3d、术后5d的外周血Gal-3、PLR水平均高于非心室重构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al-3(OR=1.986,95%CI:1.017~2.875,P=0.007)、术前PLR(OR=1.774,95%CI:1.132~2.428,P=0.014)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外周血Gal-3和PLR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4~0.941),优于二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外周血Gal-3、PLR水平较术前降低,术前外周血Gal-3、PLR均是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半乳糖凝集素3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狼疮性肾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慧 孟德钎 +4 位作者 刘焱 李鞠 刘姗姗 王凯 潘文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7-1311,共5页
背景狼疮性肾炎(LN)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作为新的炎性指标,被用于评估许多疾病。然而目前关于NLR、PLR用于评估LN疾病... 背景狼疮性肾炎(LN)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作为新的炎性指标,被用于评估许多疾病。然而目前关于NLR、PLR用于评估LN疾病活动度度的研究尚不多见。目的探讨NLR和PLR预测LN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的66例LN患者作为LN组,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中心的6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LN患者分为LN稳定亚组(SLEDAI≤9分,16例)和LN活动亚组(SLEDAI≥10分,50例)。收集健康对照组患者和LN患者的性别、年龄,并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和PLR;记录LN患者的疾病持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血浆清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预测LN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结果 LN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NLR、P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N活动亚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LN稳定亚组,NLR、PLR均高于LN稳定亚组(P<0.05)。NLR与SLEDAI呈正相关(rs=0.360,P=0.003)。ROC曲线显示,NLR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634,0.876),P=0.002〕,当最佳临界值为4.06时,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75%;PLR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698〔95%CI(0.563,0.832),P=0.018〕,当最佳临界值为184时,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75%。结论 NLR、PLR可作为新的炎性指标,被用作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潜在补充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疾病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评分对结直肠癌中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邓建忠 金建华 +4 位作者 陆文斌 刘迁 张华 金丽艳 李文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结直肠癌(CRC)手术切除后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仍直接影响着CRC患者的预后。文中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bg)水平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CRC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经病理... 目的结直肠癌(CRC)手术切除后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仍直接影响着CRC患者的预后。文中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bg)水平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CRC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经病理确诊,且行手术切除的108例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Fbg和PLR阈值,并根据Fbg联合PLR评分(F-PLR)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评分与CRC患者病理特征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LR在肿瘤位于左右半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和F-PLR在年龄、肿瘤部位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Cox回归行多因素分析显示,F-PLR评分和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bg和PLR联合的F-PLR评分可作为CRC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F-PLR 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山长平 夏重升 +2 位作者 杨娅 王军业 苏修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明确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明确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P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析PLR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术前PLR为45.45~272.66,中位值为130。低PLR组(≤130)127例,高PLR组(〉130)128例,PLR与肿瘤部位、T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低PLR组和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6%和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及PLR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及P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在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低PLR与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及0.037)。结论:术前PLR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洪海 孙玉 +8 位作者 生守鹏 李聪 孙斌 张英华 扈彩霞 崔雄伟 李星明 张永宏 郑加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射频消融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射频消融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且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细胞癌患者135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资料,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与PLR。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PLR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将log-rank检验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NLR临界值为2. 08,PLR临界值为96. 82。按照治疗前NLR、PLR临界值分为:低NLR组(NLR <2. 08,n=60)与高NLR组(NLR≥2. 08,n=75),低PLR组(PLR <96. 82,n=78)与高PLR组(PLR≥96. 82,n=57),结果显示低NLR组与高NLR组患者AFP、巴塞罗那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 125、9. 649,P值均<0. 05);低PLR组与高PLR组患者AFP、ChE、巴塞罗那分期、肿瘤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 511、4. 220、9. 265、16. 403,P <0. 05)。低NLR组、低PLR组患者生存率分别高于高NLR组、高PLR组(χ~2值分别为31. 302、92. 905,P值均<0. 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PLR[比值比(OR)=9. 634,95%可信区间(95%CI):5. 167~17. 964,P <0. 001]、ChE(OR=0. 404,95%CI:0. 236~0. 692,P=0. 001)、肿瘤大小(OR=3. 861,95%CI:1. 760~8. 472,P=0. 001)、巴塞罗那分期(OR=9. 607,95%CI:1. 228~75. 151,P=0. 031)是HCC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期超过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LR是影响HCC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PLR升高,患者预后越差,可结合肿瘤相关情况作为评价HCC射频消融术后长期存活的重要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导管消融术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韦玉 管世鹤 +1 位作者 周强 杨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9-411,449,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能否作为视网膜糖尿病临床诊断指标之一。方法选取94例Ⅱ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1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Sysmex 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 目的评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能否作为视网膜糖尿病临床诊断指标之一。方法选取94例Ⅱ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1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Sysmex 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等血液学指标,视网膜病变分级采用国际临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LR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P<0.001),且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期病变患者的PLR值也显著高于非增殖期病变患者(P=0.000 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LR高于107.5时,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5.2%和64.9%。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比值的升高与临床分期相关,PLR比值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冠铭 刘克军 +3 位作者 谭钦全 曾溢蕻 袁海姬 林顺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GFR突变型NSCLC患者90例,于靶向治疗前计算PLR,以其中位数为截点分组,分为A组(低PLR组)和B组(高PLR组)。患者均予以EGFR-TKIs治疗。分析P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组间客观疗效、ORR、DCR、PFS与OS的差异。结果治疗前,PLR中位数为139,A组(低PLR组,PLR≤139)44例,B组(高PLR组,PLR> 139)46例。A组与B组在是否吸烟、肿瘤部位、组织分化、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PR、ORR、DCR率高于B组,PD率低于B组(P <0.05)。A组中位OS、中位PFS均长于B组(P=0.001)。结论 PLR在EG-FR突变型NSCLC靶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低PLR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经靶向治疗后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长的存活期,是独立的预后评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中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邵渊 田锦明 +1 位作者 王东文 吴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82-38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本研究已经在PROSPERO平台预先登记注册(编号:CRD42020186645)。两名研究员独立全... 目的:系统评价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本研究已经在PROSPERO平台预先登记注册(编号:CRD42020186645)。两名研究员独立全面检索Pub 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研究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前PLR在UTUC患者中预后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5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应用Stata 12.0和Rev Man 5.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来自10篇回顾性研究,共3287例接受RNU治疗的UTU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升高的术前PLR与UTUC患者术后较差的总体生存率[HR=1.51,95%CI(1.17~1.94),P=0.001]、癌症特异性生存率[HR=1.52,95%CI(1.21~1.90),P<0.001]、无疾病生存率[HR=1.32,95%CI(1.12~1.56),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HR=1.88,95%CI(1.41~2.52),P<0.001]有关。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论:作为一项简单且临床易于获取的指标,术前外周血PLR能够有效提高当前预后模型的准确性,并有助于为UTUC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临床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 预后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宋杨梅 樊勇 +3 位作者 艾比拜.玉素甫 张崴 杨晶晶 李寅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48-175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入的1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术前NLR分...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入的1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术前NLR分为NLR≤3组(119例)和NLR>3组(16例);按术前PLR分为PLR≤150组(96例)和PLR>150组(39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民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水平、有无桥本甲状腺炎、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NLR、PLR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 NLR≤3组患者肿瘤大小与NLR>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150组患者肿瘤大小与PLR>15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T3水平、肿瘤大小均是术前NLR的影响因素,肿瘤大小是术前PLR的影响因素(P<0.05)。NLR≤3组和NLR>3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70)。PLR≤150组和PLR>150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1,P=0.190)。结论肿瘤大小是术前NLR、PLR的影响因素,但不同术前NLR、PLR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文 王璐 +4 位作者 张军成 王三猛 汪灿 于甜甜 王武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3例...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3例子宫内膜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及P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各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分别讨论NLR和PLR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LR高值组(NLR>3.40)与低值组(NLR≤3.40)在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Ⅳ期(P<0.001)、病理分级G3(P=0.022)和NLR>3.4(P=0.00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NLR值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其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后抑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亚强 张梅 +3 位作者 薛敏 李静 刘培培 陈光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第2天晨起检测血清Hcy、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以住院或门诊方式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诊断为抑郁,分为PSD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PSD相关的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Hcy联合PLR对PS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08例患者,平均年龄65.86±8.61岁,发生PSD共162例(39.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1.422,95%CI 1.291~1.565,P=0.023)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OR 1.120,95%CI 1.014~1.236,P=0.046),以及Hcy≥12.36μmol/L(OR 3.841,95%CI 2.270~6.500,P<0.001)、PLR≥127.92(OR 5.197,95%CI 3.040~8.886,P<0.001)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cy联合PLR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96~0.874,P<0.001),敏感度64.5%,特异度88.27%。结论血清Hcy水平和PLR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卒中 卒中后抑郁 抑郁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丽玲 刘云龙 +3 位作者 郑杰 宋珊珊 裴开玮 陈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AS患者80例(AS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AS患者80例(AS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和PLR,比较两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联合诊断试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组NLR、PL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5(1.66,3.35)vs 1.50(1.23,2.09),P<0.01;147.94(104.11,188.80) vs 105.75 (89.55,148.0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诊断A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 [95%置信区间(CI):0.615~0.772,P<0.01],以最佳截断值(1.64)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58.0%;PLR诊断AS的AUC为0.662(95%CI:0.580~0.756),以最佳截断值(120.91)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63.0%。联合诊断试验结果显示,NLR与PLR并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和50.0%,NLR与PLR串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和75.0%。结论 NLR和PLR对A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海亮 杜晓辉 +3 位作者 孙培鸣 肖春红 徐迎新 李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1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1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低PLR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PLR组(71.4%vs 51.5%;P=0.0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PLR对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3;95%CI:1.007-4.863;P=0.0048)。结论术前PLR对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高翔 刘志宇 +3 位作者 王梁 戴志红 汪鑫 蔡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247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247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并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按NLR<2.6(135例)及≥2.6(112例)、PLR<149(120例)及≥149(127例)分组。高NLR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LR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与低P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及PLR组患者的RFS分别较低NLR及PLR组明显缩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126是NMIB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PLR和NLR对于预测NMIB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LR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冠华 闫旭龙 王增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3-35,共3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PLR,将患者分为Ⅰ组(PLR<... 目的评价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PLR,将患者分为Ⅰ组(PLR<87,n=53),Ⅱ组(87≤PLR≤121,n=53)、Ⅲ组(PLR>121,n=53)。记录患者基线特征、合并疾病、使用药物情况。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原因。结果各组患者性別、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合井高血压(HBP)及糖尿病(DM)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病死率为17.0%(9/53),高于Ⅰ组患者的病死率5.8%(3/52)和Ⅱ组患者的病死率9.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R是冠心病患者预后潜在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 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希鹏 范振兴 +2 位作者 刘志 李静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代谢综合征(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1例,根据诊断分为MS组204例和非MS组227例。又根据MS组分数目分为1分组102例、2分组125例、3分组145例、4和5分组59例。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代谢综合征(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1例,根据诊断分为MS组204例和非MS组227例。又根据MS组分数目分为1分组102例、2分组125例、3分组145例、4和5分组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PLR与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结果与非MS组比较,MS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小板计数、PLR、空腹血糖及TG水平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不同MS亚组PLR、空腹血糖、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为老年高血压合并MS患者的危险因素(OR=2.942,95%CI:1.845~5.9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老年高血压合并M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0.674~0.774,P<0.01),PLR截断值为127.3,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57.2%。结论 PLR是老年高血压合并M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为MS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小板 淋巴细胞 代谢疾病 胆固醇 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李志斌 肖冬生 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34-173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术前PLR与HCC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术前PLR与HCC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共41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PLR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LR组[HR=1.74,95%可信区间(95%CI):1.42~2.14,P<0.001],高PLR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或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LR组(HR=1.76,95%CI:1.56~1.98,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族(亚洲人、高加索人)、治疗方法(手术、化疗、综合治疗)、样本量(≥200、<200)、PLR截断值(≥150、<150)及NOS评分(≥7、<7)等方面,高PLR组患者均明显低于低PLR组(P值均<0.05)。结论术前外周血高PLR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LR可作为评价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鑫 刘剑波 +2 位作者 韩校鹏 刘待见 付潇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9-663,共5页
背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被描述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用来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关于该项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究PLR预测C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 背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被描述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用来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关于该项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究PLR预测C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CAP患者142例。依据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其分为CPIS≤6分患者(轻症组,n=71)和CPIS>6分患者(重症组,n=7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L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患者PLR与WBC、NLR、PCT、IL-6及CPIS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情况,分析PLR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高于轻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与WBC无相关性(r_s=0.085,P=0.313);PLR与NLR、CRP、PCT、IL-6及CPIS呈正相关(r_s分别为0.488、0.415、0.489、0.490、0.491,P<0.001)。入院28 d内,轻症组无死亡患者,重症组死亡5例。PLR、NLR、CRP、PCT、IL-6及CPIS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564,1.000)]、0.843[95%CI(0.686,1.000)]、0.819[95%CI(0.730,0.908)]、0.781[95%CI(0.578,0.984)]、0.793[95%CI(0.708,0.877)]及0.924[95%CI(0.853,0.994)](P<0.05)。结论 PLR与部分炎性反应程度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可用来评估CAP患者的严重程度,且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小板 淋巴细胞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价TACE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伟航 张骜丹 +3 位作者 隋吉栋 孙德光 王立明 李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TACE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95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的HCC患者资料,根据NLR、PLR值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的界值,将其分成高值组和低值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TACE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95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的HCC患者资料,根据NLR、PLR值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的界值,将其分成高值组和低值组。观察TACE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NLR和PLR变化及NLR、PLR值与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天NLR高于术前(P<0.05),术后3天PLR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NLR回落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PLR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前NLR≥2.51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NLR<2.51组(13.40个月vs 26.83个月;Z=5.24,P<0.05);术前PLR≥96.84组中位OS短于PLR<96.84组(17.27个月vs 28.83个月;Z=3.06,P<0.05)。术后3天NRL≥5.17组中位OS短于NLR<5.17组(15.20个月vs 25.07个月;Z=3.32,P<0.05);术后3天PLR≥100.65组中位OS短于PLR<100.65组(14.87个月vs 25.07个月;Z=3.54,P<0.05)。术前NLR水平、肿瘤最大径、AFP水平、AST水平、ALB水平是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治疗HCC前后NLR、PLR值与TACE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亚召 孙东旭 黄淑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44例,均接受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PCI术后有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44例,均接受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PCI术后有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MACCE组95例和无MACCE组249例;根据PLR判断预后界值分为高PLR组247例(PLR≥137.6)和低PLR组97例(PLR<137.6)。回顾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等,用ROC曲线确定PLR判断预后的界值,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CCE组吸烟、糖尿病、LDL-C、PLR及Gensini评分均较无MACCE组高(P<0.01);PLR和Gensini评分预测PC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7)和0.842(95%CI:0.794~0.891);PL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1)。高PLR组总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78.35%vs 7.69%,P<0.01),术前高PLR水平是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7,95%CI:1.058~6.039,P=0.037)。结论 PLR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 淋巴细胞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