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膜糖蛋白Ia C_(80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畅 张晨 +3 位作者 陈红兵 金丽英 杨学伟 郭云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IaC80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39例脑梗死患者、51例脑出血患者及120名正常对照者的GPIaC807T基因型,比浊...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IaC80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39例脑梗死患者、51例脑出血患者及120名正常对照者的GPIaC807T基因型,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年龄≤60岁的脑梗死患者和高危脑梗死患者的T807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出血组患者C807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对照组与脑梗死组,GPIa基因T等位基因携带者加入胶原90s时血小板聚集率较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高(P<0.05),而两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膜GPIa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年轻脑梗死患者和高危脑梗死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迅速启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脑血管 疾病易感性 脑梗死患者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等位基因频率 疾病遗传易感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基因携带者 正常对照 GPIa基因 遗传危险因素 脑出血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徐小红 谷卫 秦光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浆 GMP-1 40水平与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 41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及 43例无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 GMP-1 40水平。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 GMP-1 40明显... 目的 :观察血浆 GMP-1 40水平与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 41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及 43例无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 GMP-1 40水平。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 GMP-1 40明显高于不伴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伴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浆 GMP-1 40水平又明显高于伴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颗粒蛋白140 血小板糖蛋白 糖尿病血管病 病因学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术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李刚 薛莉 +3 位作者 彭永权 江凤 范忠才 李家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术前应用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n=88):术前3天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n=80):术前不用任何药物。分别于术前(T0...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术前应用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n=88):术前3天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n=80):术前不用任何药物。分别于术前(T0)、电生理检查后(T1)、放电消融成功后30分钟(T2)、术后2天(T3)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和血栓烷素B2的含量,并比较两组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的变化和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和血栓烷素B2含量在T1时刻较T0时刻有明显升高(均P〈0.01),T2时刻进一步升高达到峰值(均P〈0.001),T3时刻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T0时刻(P〈0.01);阿司匹林组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和血栓烷素B2在T1、T2、T3时刻与T0时刻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T1、T2、T3同时间点比较升高的幅度明显降低(P〈0.01-0.001)。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可引起血小板激活,可能致血栓形成,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可阻止血小板激活,有防止血栓形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术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血栓烷素B2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PAG、GMP-140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瑞雪 赵玉霞 +1 位作者 朱媛媛 张继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PAG、GMP - 14 0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祛瘀消斑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 ,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 ,疗程 4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PAG、GMP - 14 0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祛瘀消斑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 ,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 ,疗程 4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 ,总有效率为 95 %、6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5 0 % )。能降低PAG、GMP - 14 0含量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消斑胶囊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率(PAG) 血小板颗粒糖蛋白(GMP-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对脑梗死GMP-140和Fg的影响
5
作者 邓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34-734,共1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 4 8例应用疏血通治疗后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14 0 (GMP - 14 0 )和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疏血通 6ml治疗 ,疗程为 2 0天 ,监测GMP - 14 0和Fg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GMP - 14 0和Fg水平有... 目的 :观察脑梗死 4 8例应用疏血通治疗后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14 0 (GMP - 14 0 )和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疏血通 6ml治疗 ,疗程为 2 0天 ,监测GMP - 14 0和Fg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GMP - 14 0和Fg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疏血通能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GMP -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 中医药治疗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140 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镇痛效应及对TNF-α、CD62P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明岳 吴耀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464-2468,共5页
目的:探究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镇痛效应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 目的:探究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镇痛效应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委中穴刺络拔罐,均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各评分、TNF-α、CD62P、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腰椎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TNF-α、CD62P、SP、IL-6、PGE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VAS、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最大活动度、腰椎肌力正常百分比的前屈、后伸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委中穴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疼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中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α颗粒糖蛋白 血液流变学 炎性反应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GMP140和PC的影响
7
作者 张继东 胡连海 甘立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和蛋白C(PC)的影响。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常规西药加舒脉胶囊治疗 )和对照组 (33例 ,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和蛋白C(PC)的影响。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常规西药加舒脉胶囊治疗 )和对照组 (33例 ,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94 .2 3% ,心绞痛总有效率 94 .2 3%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1.5 4 % ,均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1.82 % ,78.79 % ,4 5 .4 5 % ,P均 <0 .0 5 )。治疗后血浆GMP - 14 0含量由 (2 3.0 5± 5 .2 8)ng/mL降至 (11.2 0± 2 .6 4 )ng/mL ,PC活性由(5 2 .0 5± 4 .4 8) %升至 (6 6 .79± 7.12 ) % ,治疗前后GMP - 14 0和PC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舒脉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脉胶囊 心绞痛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蛋白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