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预测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双江 卞士柱 +3 位作者 王红迁 李恒欣 彭桂亮 郭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7-1062,F0003,共7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 PHR)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DFU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345名DFU患者,收...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 PHR)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DFU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345名DFU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血样本送本院检验科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生化、血常规相关指标,并依据公式计算PHR。根据Wanger分级分为轻度溃疡组(n=145)和重度溃疡组(n=200)。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FU重度溃疡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以评估PHR预测DFU进展的价值。结果 重度溃疡组患者的HbA1c、FPG、血小板计数(PLT)和PHR等均显著高于轻度溃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PHR、男性比例是DFU患者进展为重度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HDL-C是其保护因素(P<0.05)。PHR预测DFU患者发生重度溃疡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0.646~0.756)。结论 PHR与DFU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PHR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糖尿病足溃疡 炎症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男男 付文轶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4-557,共4页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36例,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其分为疾病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中等疾病活动度组和高疾病活动度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HR)对RA疾病活动度...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36例,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其分为疾病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中等疾病活动度组和高疾病活动度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HR)对RA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PHR对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的预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辅助判断RA活动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疾病活动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预后营养指数及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婷 路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4-96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预后营养指数(PNI)及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24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结直肠癌组,该院...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值(HRR)、预后营养指数(PNI)及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24例结直肠癌患者,设为结直肠癌组,该院同期收治的2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CEA水平,并计算HRR、PNI。分析结直肠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将方差膨胀因子(VIF)<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将HRR、PNI及CEA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RR、PNI、CEA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采用Calibration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评价联合模型的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态(根据PNI值进行评估)与不同营养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红细胞计数、HRR、PNI及ALB、Hb水平明显降低,RDW、CE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CEA、HRR及PNI为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RR单独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21),PNI的敏感度最高(64.2%);HRR、PNI与CEA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7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0%、84.1%,内部验证及Calibration校准曲线、DCA分析显示联合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效能较好。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b、ALB水平及红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PNI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且结直肠癌营养状态越差(PNI值越低),营养指标数值越低。结论HRR及PNI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与CEA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且PNI能够较好地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结直肠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刘梅梅 乔鹏宇 +4 位作者 向佳瑶 刘思荷 马玉霞 韩琳 燕芳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4-911,共8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hemoglobin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Hb/S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hemoglobin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Hb/SC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次PCI的STEMI患者687例,根据术后3年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b/SCr对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Hb/SCr的STEMI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663例(96.51%)成功完成随访,中位随访37(25,50)个月期间,41例(6.18%)发生全因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86,95%CI:1.037~1.137,P=0.000),体重指数(HR=1.195,95%CI:1.128~1.266,P=0.000),空腹血糖(HR=1.069,95%CI:1.007~1.135,P=0.030),纤维蛋白原(HR=1.418,95%CI:1.120~1.795,P=0.004),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1级(HR=4.968,95%CI:1.194~20.667,P=0.028)、2级(HR=3.861,95%CI:1.336~11.156,P=0.013),Hb/SCr(HR=0.858,95%CI:0.766~0.961,P=0.008)为STEMI患者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SCr诊断PCI术后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0.645~0.798),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71.2%,最佳截断值为16.62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SCr<16.627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Hb/SCr≥16.627的患者(log-rank P=0.000)。结论:Hb/SCr是STEMI患者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全因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全因死亡 血红蛋白 血肌酐 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蛋白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各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徐阳 韩拓 +6 位作者 刘莉君 王丽霞 王怡雯 李盈 张婷 范雅洁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据,通过ID进行性别、年龄匹配,纳入具有血清学检测结果的8258例人群样本数据,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的血脂与血细胞变化、PAR与PHR及CAR差异,并进行糖尿病患病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显著降低。其次,糖尿病组中PAR和PHR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AR则显著升高(0.48±0.18 vs.0.08±0.23,P<0.001),并与空腹血糖(r=0.1818,P<0.001)、HbA1c(r=0.1866,P<0.001)及胰岛素抵抗内稳态模型(HOMA-IR)(r=0.1881,P=0.003)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AR并非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红细胞计数(B=1.324,95%CI:1.182~1.483,P<0.001)和白细胞计数(B=1.230,95%CI:1.166~1.298,P<0.001)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R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并非其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和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血小板/白蛋白比值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与术后新发衰弱的相关性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6
作者 程雨欣 方嘉敏 +8 位作者 梁好 汪志玲 魏琳 廖惠莲 徐明明 陈玉梅 李燕芬 董丽娟 郭银桂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59-3367,3374,共10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 背景衰弱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目前评估衰弱主要依赖单一的炎症因子或营养指标,缺乏系统性的诊断标志物。慢性炎症和营养状况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且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简单易获取,而目前关于血小板计数和营养状况的混合性炎症标志物与衰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PAR)与术后7 d新发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基于老年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预警模型构建研究(EPAE)数据集进行的二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23年2—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共7家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纳入术前无衰弱的患者共2035例,术后7 d根据中文版Frail量表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衰弱组(1691例)和新发衰弱组(34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衰弱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将术前PAR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Q1(PAR≤4.160)、Q2(PAR:4.161~5.339)、Q3(PAR:5.340~6.479)、Q4(PAR≥6.480),进行多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不同PAR水平对衰弱的影响。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以评估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衰弱组和新发衰弱组患者的年龄、照护人员、久坐行为、每周有氧运动时长、每周抗阻训练时长、应激史比例、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评分、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超前镇痛、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比例及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发衰弱组PAR高于无衰弱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OR=1.22,95%CI=1.16~1.29,P<0.001)。不同水平PA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全部混杂因素后,与Q1水平PAR相比,Q2、Q3、Q4水平PAR均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其中Q4水平PAR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风险最高(OR=6.06,95%CI=3.90~9.4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术后7 d新发衰弱发生率随着术前PAR升高而显著递增(P<0.001);术前PAR预测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AUC为0.635(95%CI=0.606~0.665,P<0.001),最佳截断值为4.34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0%和31.20%。结论高水平PAR是老年患者术后7 d新发衰弱的危险因素。术前PAR对老年患者术后新发衰弱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AR水平越高提示术后新发衰弱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血小板计数 蛋白 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比值 老年患者 术后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林雪烽 黄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78-30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NPR)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9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本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NPR)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9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本次住院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计算入重症医学科当天的NPR并收集该日的CRP,比较两组NPR、CRP及NPR联合CRP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PR、CRP及NPR联合CRP对下肢ASO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NPR联合CRP的ROC曲线的截断值将患者分成两组,使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生存组患者的NPR、CR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及合并肾脏病比例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白蛋白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PR、CRP、NPR联合CRP、合并肾脏病比例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PR、CRP、NPR联合CR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812、0.828,其中CRP、NPR联合CR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NPR或CRP对比,NPR联合CRP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根据NPR联合CRP的ROC曲线,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为0.029,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PR+CRP组和低NPR+CRP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NPR+CRP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PR+CRP组(P=0.001)。结论NPR联合CRP与下肢ASO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下肢ASO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 C反应蛋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与血红蛋白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价值
8
作者 王琲 盛楚凡 +2 位作者 王错错 赵旭东 李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07-1813,共7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红蛋白(HGB)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病人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0月诊治的393例既往无心力衰竭体征或症...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红蛋白(HGB)水平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病人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0月诊治的393例既往无心力衰竭体征或症状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HFpEF分为合并组(217例)和不合并组(17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影响因素。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NLR及血红蛋白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合并HFpEF的预测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NLR、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体质指数是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影响因素(P<0.05)。NLR单独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79,0.777),P<0.001],敏感度为53.9%,特异度为83.0%。血红蛋白单独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700,0.796)],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81.8%。NLR与血红蛋白联合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发生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95%CI(0.751,0.838)],特异度为77.8%,敏感度为69.6%。结论:NLR及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为预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病人是否发生HFpEF提供参考,进而行早期干预治疗,避免病人病情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欣 张媛 +3 位作者 刘佳 刘佳梅 陈牧雷 史琳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 目的探究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NPHR)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1—2016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的重症CHF患者622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NPHR,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后1年的全因死亡。根据患者NPHR中位数分为高NPHR组(≥53.8,312例)和低NPHR组(<53.8,31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水平的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PHR对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PHR对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预测效能。结果622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失访,共计死亡122例,死亡率为19.6%,低NPHR组死亡33例,死亡率为10.6%,高NPHR组死亡89例,死亡率为2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NPHR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低NPHR组(Log-rankχ^(2)=31.2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NPHR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3,95%CI:1.01~1.0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PHR能够预测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临界值为56.07,该指数预测的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3.8%(P<0.001)。结论入院NPHR与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是重症C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比值 1年全因死亡率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血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温伟强 黄胜光 +1 位作者 谭宁 朱辉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中医症候、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的改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ESR、CRP、RF、PL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对RA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益气养血通络法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血红蛋白、血小板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超领 葛继荣 +3 位作者 谢丽华 李生强 陈娟 许惠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8-91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319例福州常住汉族绝经后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147例,非骨质疏松组172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血红... 目的初步探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319例福州常住汉族绝经后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147例,非骨质疏松组172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1)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更高(z=-3.099,P=0.002),血小板计数更多(z=-3.436,P=0.001)。(2)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绝经年限后,血小板与腰椎、大转子骨密度呈负相关(r1=-0.189,P1=0.001;r2=-0.146,P2=0.009);血红蛋白与腰椎、大转子骨密度也呈负相关(r1=-0.133,P1=0.018;r2=-0.200,P2=0.000)。(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与大转子骨密度呈负相关(β=-0.183,P=0.000);血小板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β=-0.182,P=0.001)。结论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的发生与血红蛋白、血小板均存在负相关,鉴于与当前部分结果并不一致,故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密度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2
作者 王聪秀 陈文清 +2 位作者 麦若兰 刘东 管保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18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2022年10月31日。研究终点为进行血液透析后出现新发的心血管事件。根据X-tile软件计算出的PLR最佳截断值(133.0)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低PLR组(PLR<133.0)和高PLR组(PLR≥133.0),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线特征差异,分析PL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曲线绘制2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2组差异的显著性。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为了均衡潜在混杂因素的分布,采用逆概率加权后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探讨PLR与心血管事件的因果关系。结果:与低PLR组患者相比,高PLR组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率、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小板计数较高(P<0.05)。PLR与CVD、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高PLR组与低PLR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7.396,P=0.007)。校正了年龄、CVD病史、舒张压、血糖、血清白蛋白、CRP等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867(1.023~3.410),P=0.042]。根据PLR分组对基于逆概率加权后建立的虚拟人群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组的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低PLR组的1.9倍[HR(95%CI)=1.931(1.033~3.606),P=0.039]。结论:PLR可反映MHD患者炎症状态并可以用于评估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LR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节 李杨鼎薪 +4 位作者 王勇 李艳 李均彪 秦闫威 许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将中位NLR、PLR作为临界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低NLR或PLR组间基线特征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OS、PFS图,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NLR、PLR分别为2.08、90。低NLR、PLR组与高NLR、PLR组相比,OS显著改善[1100 d(95%CI=1047.7~1153.7)比683 d(95%CI=552.5~814.8);1076 d(95%CI=996.4~1156.2)比721 d(95%CI=583.0~859.8)](均P<0.01),PFS更长[720 d(95%CI=361.6~1078.4)比298 d(95%CI=47.0~205.8);545 d(95%CI=292.3~797.7)比270 d(95%CI=213.5~326.5)](均P<0.05)。高NLR(HR=2.193,95%CI=1.358~3.541,P=0.001;HR=37.883,95%CI=4.836~296.760,P=0.001),高PLR(HR=2.117,95%CI=1.306~3.434,P=0.002;HR=6.547,95%CI=2.367~18.113,P<0.01)是不良PFS、OS的预测因素。结论术前NLR和PLR对TACE序贯MWA治疗效果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量减除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远军 吴勇 +5 位作者 李惠森 陈宝婵 刘艳 吴月勤 梁思远 梁美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探讨高量减除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W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ELP或MNC程序,以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作为抗凝剂,对21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共实施32次... 目的:探讨高量减除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W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ELP或MNC程序,以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作为抗凝剂,对21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共实施32次高量减除血小板治疗,每次治疗处理2.5-3.0倍总血容量(TBV),采集1/5-1/4倍TBV的血小板悬液。结果:单次治疗运行时间(212.53±41.54)min;处理血量(8812.63±2087.15)ml;采集血小板悬液容量(798.84±190.77)ml;悬液血小板数(Plt)4486.50(3058.50-5279.50)×10^9/L、血小板总数3455.50(2288.68-4226.71)×10^9;WBC 13.79(10.21-20.72)×10^9/L、白细胞总数11.90(7.81-14.40)×10^9;Hb水平(3.28±1.25)g/L,Hb总量(2.62±1.17)g。治疗前、后患者循环血液Plt分别为1263.00(1052.50-1807.50)×10^9/L、(778.83±247.25)×10^9/L(Z=4.94,P<0.01),WBC分别为9.96(6.44-14.01)×10^9/L、8.59(5.37-13.12)×10^9/L(Z=13.31,P<0.05),Hb水平分别为(112.63±24.56)g/L、(10^9.55±24.46)g/L(t=1.68,P>0.05)。结论: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实施高量减除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血小板负荷,提高减除血小板治疗的采集效率;虽可导致患者WBC有所下降,但WBC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患者Hb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单采术 血红蛋白 白细胞数 血液成分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致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锦龙 胡东军 +2 位作者 吕志刚 王雄雄 陈丹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22-1522,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86岁。2012年5月24日因"咳嗽咯痰伴胸闷气促3 d"入院。胸部CT示两侧胸腔积液,伴相应肺组织膨胀不全;双侧肺部感染;左侧多肋走行异常,有陈旧骨折;右肩胛骨前方,第1、2肋右侧脂肪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7×10... 1病例介绍患者,男,86岁。2012年5月24日因"咳嗽咯痰伴胸闷气促3 d"入院。胸部CT示两侧胸腔积液,伴相应肺组织膨胀不全;双侧肺部感染;左侧多肋走行异常,有陈旧骨折;右肩胛骨前方,第1、2肋右侧脂肪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7×109.L-1,中性粒细胞分类94.7%,超敏C反应蛋白99.0 mg.L-1,血红蛋白70 g.L-1,血小板计数71×109.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东红 李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05-2109,共5页
糖化白蛋白(GA)反映近2~3周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状况,糖化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GA/HbA1c)的t1/2短,能够反映比GA周期更短的血糖波动情况,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新型指标,可用于诊断暴发性1型... 糖化白蛋白(GA)反映近2~3周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状况,糖化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GA/HbA1c)的t1/2短,能够反映比GA周期更短的血糖波动情况,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新型指标,可用于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糖尿病筛查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GA/HbA1c与各项血糖监测指标互补,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糖化白蛋白 糖化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比值 血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冉 李文娟 +2 位作者 冯方 温丽君 李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例)与生存组(88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为0.929~0.999,P=0.044)及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新贵 王长虹 王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及其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PCI术的7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及其与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PCI术的7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86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患者分为心室重构组39例和非心室重构组47例。于PCI术前、术后3d、术后5d检测Gal-3、PLR水平,比较2组外周血Gal-3、PLR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Gal-3、PLR水平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Gal-3、PLR水平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3d、术后5d外周血Gal-3、PL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5d外周血Gal-3、PLR水平低于术后3d(P<0.05);心室重构组术前、术后3d、术后5d的外周血Gal-3、PLR水平均高于非心室重构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al-3(OR=1.986,95%CI:1.017~2.875,P=0.007)、术前PLR(OR=1.774,95%CI:1.132~2.428,P=0.014)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外周血Gal-3和PLR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4~0.941),优于二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外周血Gal-3、PLR水平较术前降低,术前外周血Gal-3、PLR均是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半乳糖凝集素3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测G-6-PD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对G-6-PD缺乏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方法:分别用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对经G-6-PD酶活性初筛和定量已确诊为G-6-PD缺陷的标本和正常对照标本进行检测... 目的:比较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对G-6-PD缺乏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方法:分别用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对经G-6-PD酶活性初筛和定量已确诊为G-6-PD缺陷的标本和正常对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其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出率男性为100%、女性为97%,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出率男性为94%、女性为18%。结论:两种方法对男性标本的检出率均比较理想,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女性标本结果在1.0~1.3之间的,应作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缺乏 改良G-6-PD定量比值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生儿血红蛋白F中Gγ与Aγ比值测定及二例异常者的γ基因图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芝芳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6年第6期445-449,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新疆地区533例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F中Gγ与Aγ比值。结果显示:低Gγ(31~47%)者占1.3%;高Gγ(86~93%)者占1.7%。对其中二例低Gγ者的染色体DNA进行了基因图谱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Gγ...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新疆地区533例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F中Gγ与Aγ比值。结果显示:低Gγ(31~47%)者占1.3%;高Gγ(86~93%)者占1.7%。对其中二例低Gγ者的染色体DNA进行了基因图谱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GγAγ-/-Gγ-A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F Gγ/Aγ比值 基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