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及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俊霞 徐金升 +2 位作者 崔立文 张慧然 何雷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54-657,共4页
目的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和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方法选择240例石家庄市区健康志愿者及40例临床法评估均达到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为达干体质量亚组(8例)和未达干体质量亚组(3... 目的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和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方法选择240例石家庄市区健康志愿者及40例临床法评估均达到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为达干体质量亚组(8例)和未达干体质量亚组(32例)。应用MaltronBioScan916生物电阻抗仪测定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体内水含量及分布[总体水含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TBW%)、细胞外液占总体水含量的百分比(ECW/TBW%)、细胞内液占总体水含量的百分比(ICW/TBW%)]。使用Fresenius4008sBVM系统监测病例组初入组时未达干体质量亚组下调直至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达干体质量后相对血容量的变化(ΔBV%)。结果未达干体质量亚组TBW%、ECW/TBW%、ICW/TBW%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慢下调干体质量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干体质量亚组调整干体质量前后分别与达干体质量亚组比较,△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较临床评估法更准确评价透析患者的干体质量。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和在线血容量监测△BV%可以安全、准确地评估透析患者的干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在线血容量监测 总体水含量 液透析 干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滤曲线和血容量监测预防透析反应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梁莉 黄云剑 +3 位作者 赵景宏 黄维麟 袁发焕 杨惠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超滤(ultrafiltration,UF)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并评估相对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e,RBV)监测对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预报作用。方法 选择68例既往有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血透患者,分别应用6种...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超滤(ultrafiltration,UF)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并评估相对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e,RBV)监测对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预报作用。方法 选择68例既往有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血透患者,分别应用6种不同超滤曲线模式,共进行238次透析。UF0(超滤率恒定),UF1(超滤率呈线性递减),UF2(阶梯式超滤率下降),UF3~UFS(高超滤率与最小超滤率交替),并监测RBV值的变化。结果 采用UF0和UF1曲线模式时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F2、UF3、UF4、UF5曲线模式,其中UF1曲线模式发生率最低;与UF0和UF1模式相比,肌肉痉挛、呕吐、疲劳、头痛在UF2~UF5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生低血压症状时患者RBV常低于无症状时的RBV。临界最小相对血容量(mRBV)一般低于88%时,预示可能有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采用线性递减超滤率模式有助于减少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监测RBV变化有助于预报血透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超滤曲线 血容量监测 预防 护理 液透析 症状性低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容量监测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莉 黄云剑 +1 位作者 袁发焕 杨惠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7-8,72,共3页
目的了解在线血容量监测(b lood volum e mon itoring,BVM)对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dry we ight,DW)以及防治透析相关低血压及药物依赖性高血压的作用及护理。方法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08例次透析在线BVM。根据患者透析中表... 目的了解在线血容量监测(b lood volum e mon itoring,BVM)对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dry we ight,DW)以及防治透析相关低血压及药物依赖性高血压的作用及护理。方法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08例次透析在线BVM。根据患者透析中表现分为低血压组(A组,n=31)和高血压组(B组,n=18),观察所有患者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血容量(b lood volum e,BV)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根据透析中BV变化曲线及临床表现,上调A组患者DW(0.89±0.71)kg,透析结束时BV下降率(△BV)明显升高[(16.06±2.03)%至(19.03±1.99)%,P<0.05],未再发生低血压;对B组下调DW,每次0.5 kg,DW降低(2.48±0.62)kg,透析结束时△BV明显下降[(11.5±0.61)%至(4.36±0.37)%,P<0.05],高血压得到较好控制。结论在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BV变化曲线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调整DW,帮助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能有效防治透析相关低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 血容量监测 液透析 干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期37-39,46,共4页
清除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体内多余水分,恢复正常容量状态即"干体重"是血液透析的目的之一,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所致容量的减少与血压的降低及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相关[1,2],持续监测透析中血容量的变化可提示患者的容量和血流动力学... 清除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体内多余水分,恢复正常容量状态即"干体重"是血液透析的目的之一,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所致容量的减少与血压的降低及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相关[1,2],持续监测透析中血容量的变化可提示患者的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状况.目前血容量监测主要有两种应用:①预测和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及相关症状.②评价透析患者的干体重.本文就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现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容量监测 临床应用 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机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亚梅 沈霞 +2 位作者 王玲 潘雅娟 邢昌赢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0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联机血容量监测 液透析 压倾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容量监测联合甘露醇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荣姣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7期1550-1551,共2页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0%~40%^[1-2]。常导致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率与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顺利进...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0%~40%^[1-2]。常导致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率与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血容量监测联合甘露醇对透析症状性低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症状性低 血容量监测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容量监测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价中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彭金霞 董捷 +3 位作者 徐莉 薛津津 左力 王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下降与血压变化对干体重设置的影响。方法来自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过程中进行血容量监测的病人,选择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大于15%共28例,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分成两组,既A组无透析中低血压和B组透...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下降与血压变化对干体重设置的影响。方法来自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过程中进行血容量监测的病人,选择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大于15%共28例,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分成两组,既A组无透析中低血压和B组透析中低血压。分析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透析状况和临床症状,以及护理观察,及时反馈医师。结果在28例病人中,A组19例(68%),B组9例(32%)。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透析龄,血流量及干体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为19.79±3.3%,B组为18.99±2.89%,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51),但两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透析中血容量下降=1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最大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切观察和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容量监测相结合有助于评价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血容量监测 干体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低血压与非透析低血压血容量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翟林云 张小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9期481-483,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和超滤过程中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 以过去 3月内发生过症状性透析低血压为观测组 (2 3例 ) ,设无透析低血压的为对照组 (2 8例 )。应用超声血容量检测仪...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和超滤过程中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 以过去 3月内发生过症状性透析低血压为观测组 (2 3例 ) ,设无透析低血压的为对照组 (2 8例 )。应用超声血容量检测仪比较透析低血压者和正常对照者在透析超滤过程中血容量的变化特点、以及血压、心率的相应变化。结果 低血压组的透析间体重增加量、超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2 )。透析 1小时后相对血容量、血压的下降程度超过对照组 (P <0 .0 5 ) ;而反射性的心率增快方面 ,低血压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容量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机制 ,尤其是透析者伴有心血管功能损害时 ,更易发生透析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低 容量 超声血容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容量维持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启蒙 王玉柱 +4 位作者 梁富 冀福英 郝丽 姜莲芝 王丽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钠超滤曲线模式透析(PHD)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时的血容量维持作用。方法 选择10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例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模式(CHD)与销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交替进行各5次,观察两种透析模式下患者血容量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血球压... 目的 探讨钠超滤曲线模式透析(PHD)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时的血容量维持作用。方法 选择10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每例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模式(CHD)与销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交替进行各5次,观察两种透析模式下患者血容量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血球压积、血压、透析后血浆钠浓度及透析时症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销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较普通透析血容量下降明显减少(P<O.05),红细胞压积增加明显减少(P<0.05),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减少(P<0.05),透析后血浆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透析中及透析后患者出汗、肌肉痉挛症状明显减少(P<0.05)。结论 钠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防止了透析患者血容量的明显减少,减少了透析并发症,增加了患者透析耐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液透析 钠及超滤曲线透析 血容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