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脓毒症血培养结果与血清降钙素原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方启 程贤高 +1 位作者 丁丹 李宗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判断细菌感染及其种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脓毒症的253例患儿的血培养结果与其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53例脓毒症患儿中,血培养阳性124例,阳性率49.01%;其中G+细菌感染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判断细菌感染及其种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脓毒症的253例患儿的血培养结果与其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53例脓毒症患儿中,血培养阳性124例,阳性率49.01%;其中G+细菌感染71例(28.06%),G-细菌感染53例(20.95%)。253例患儿PCT中位水平为1.6(0.4~4.5)ng/ml,其中低(0.05~0.5 ng/ml)、中(~2 ng/ml)、高(~10 ng/ml)、极高组(~300 ng/ml)分别为86例、55例、75例、37例。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4,P〈0.01),PCT低水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低,其他三组阳性率均高于60%。不同PCT水平组间G+和G-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PCT高水平组G+菌检出率最高,而PCT极高水平组G-菌检出率最高。结论 PCT对于判断儿童脓毒症是否为细菌感染有一定指导作用,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考虑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培养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20份血培养结果及菌株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解晓珍 张中奎 +1 位作者 张克斌 金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 5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 ,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方法 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BECTEC 90 5 0全自动血培养仪以及API细菌鉴定系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药敏试验采用K B法 ,按照NCCLS(... 目的 总结我院 5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 ,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方法 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BECTEC 90 5 0全自动血培养仪以及API细菌鉴定系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药敏试验采用K B法 ,按照NCCLS(美国检验标准化委员会 )规定判断敏感耐药。结果  5年共计血培养标本 2 42 0份 ,检出细菌 2 44株 ,阳性检出率 10 0 % ,在所检出的阳性菌中 ,革兰阳性菌 14 6株 ,革兰阴性菌 90株 ,酵母样真菌 8株。结论 主要菌群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 /棒酸、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 ,耐药率均在 62 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细菌耐药性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温状况下血培养的阳性率比较
3
作者 刘静 王旭梅 +4 位作者 吴延 王静静 戴明腾 周旭 迟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比较住院发热患儿不同体温采集时机对于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3年1月—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病房住院并行血培养采集的5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培养采集时患儿体温分为发热... 目的:比较住院发热患儿不同体温采集时机对于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3年1月—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病房住院并行血培养采集的5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培养采集时患儿体温分为发热组和非发热组,比较两组血培养阳性率和阳性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共检出11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2.1%,其中发热组6例,非发热组5例;非发热组阳性率为2.3%,发热组阳性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温组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热组血培养阳性率最高(3.4%)。两组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过抗生素的住院患儿,寒战或发热初期采集血培养对于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影响,体温正常期也是可选择的血培养采集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培养 体温 采集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阳县人民医院血培养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罗根 韩林妍 +6 位作者 廖兰 王若愚 陈飞帆 谭孝忠 樊恩情 陈志军 潘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云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常见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云阳县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常见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耐药性。结果 血培养分离菌共3 7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云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常见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云阳县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常见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耐药性。结果 血培养分离菌共3 7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931株(51.0%),革兰阳性菌1 858株(49.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3%)、大肠埃希菌(25.4%)、肺炎克雷伯菌(13.7%)、金黄色葡萄球菌(9.9%)、阴沟肠杆菌(1.8%)位列前5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7.1%、34.5%和49.9%。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其他MSCNS)。葡萄球菌属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两菌中均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株。所有链球菌属细菌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者。肠杆菌目中,除了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达25.0%以外,其他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10.0%。肠杆菌目细菌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7%和3.8%,未检出对黏菌素类耐药的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1.4%和38.0%。结论 血培养分离革兰阴性菌较革兰阳性菌略为多见。MRSA和MRCNS的检出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对医院血培养分离细菌的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耐药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提升血培养标本质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霞 宋葵 +4 位作者 吴欣欣 封艳超 聂圣肖 邹琪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2023年5月—6月血培养标本送检率、送检方式为双瓶双侧的比例分别为19.1%、61.3%,高于2022年同期的4.7%、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5月—6月和2022年同期污染率分别为2.9%和3.8%,呈下降趋势;2023年护士血培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2.69±2.81)、(5.89±0.44)、(36.73±3.40)分,高于2018年的(7.89±2.79)、(5.82±0.52)、(30.81±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下的质量改进策略,提高了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和合格率,降低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提高了护士血培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体现了护士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多部门协作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甘肃地区血培养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微 陆章平 +4 位作者 刘茜茜 耿方敏 贺元旦 李可可 魏莲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4-934,共11页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构成、耐药性及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分布。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依据CLSI M100 2022年标准判读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合格成员单位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构成、耐药性及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分布。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依据CLSI M100 2022年标准判读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合格成员单位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3年共检测出非重复分离菌128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0.4%,革兰阴性菌占59.6%。儿童患者、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分离菌分别占总分离菌的14.2%、51.5%和34.3%。MRSA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NS的35.5%和71.7%,儿童患者MRSA的检出率远低于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分离株,3组患者MRSA的检出率依次为22.2%、38.1%和38.3%,均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外,屎肠球菌对其他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中未发现青霉素G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0.2%~0.4%、5.2%~6.0%、7.6%~8.1%和3.2%~11.0%,成年和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别对近1/2受试药物和1/3受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儿童分离株(P<0.05),而儿童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近2/3受试药物的耐药性高于成年和老年患者分离株(P<0.0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12.2%~15.1%和68.5%~68.8%。结论 2020—2022年甘肃地区血培养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严重,不同年龄人群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存在差异,尤其儿童患者与成年及老年患者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 儿童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51
7
作者 李光辉 朱德妹 +27 位作者 汪复 胡志东 李全 孙自镛 陈中举 徐英春 张小江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俞云松 林洁 徐元宏 沈继录 苏丹虹 卓超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张泓 孔菁 胡云建 艾效曼 单斌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4-481,共8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国CHINET 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年1月至12月所有血培养分离菌,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12年自血标本中共获分离菌849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国CHINET 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年1月至12月所有血培养分离菌,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12年自血标本中共获分离菌849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6.0%,革兰阴性杆菌占44.0%。居前10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35.5%)、大肠埃希菌(16.4%)、克雷伯菌属(9.8%)(其中91.1%为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7.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7.2%)、不动杆菌属(5.9%)(其中93.8%为鲍曼不动杆菌)、草绿色链球菌(4.3%)、铜绿假单胞菌(3.2%)、肠杆菌属(2.4%)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5%) ,占所有分离菌株的93.5%。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 RSA )、甲氧西林耐药 CNS (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50.8%和61.7%。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9.0%和10. 9%,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8%。儿童分离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株为31.2%,与成人分离株大致相仿(34.1%)。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和粪肠球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5%。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在10.0%以下,唯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1.2%-19.8%。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近30.0%,对不动杆菌属耐药率达70.0%以上。结论2012年中国CHINET监测资料显示,血培养分离菌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检出比例有所下降,革兰阴性菌有所上升。血培养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仍严重,尤其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抑制耐药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临床分离菌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08
8
作者 李光辉 朱德妹 +27 位作者 汪复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建 艾效曼 俞云松 林洁 孙自镛 陈中举 贾蓓 黄文祥 卓超 苏丹虹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张泓 孔菁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杨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1月至12月所有血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11年自血液标...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CHINET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1月至12月所有血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11年自血液标本中共获分离细菌6 99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1.9%,革兰阴性杆菌占38.1%。最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43.6%)、大肠埃希菌(15.2%)、肠球菌属细菌(7.7%)、克雷伯菌属细菌(7.5%)、金葡菌(6.3%)、不动杆菌属细菌(3.7%)、草绿色链球菌(3.0%)、铜绿假单胞菌(2.7%)、肠杆菌属细菌(2.0%)、沙门菌属细菌(1.1%)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占分离菌株的93.9%。MRSA及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42.5%和68.0%%。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37.0%和11.1%,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4%。儿童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株占57.9%,远较成人分离株为高(22.2%)。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细菌和粪肠球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4.6%。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以下,但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其的耐药率达60%以上。结论 2011年中国CHINET监测资料显示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仍严重,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抑制耐药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临床分离菌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任林 陈超群 +2 位作者 吴移谋 杨祚升 陈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99株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17.1%,检出病原菌分布于20个属,47个种.革兰阳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的血培养菌属是葡萄球菌,占61.7%,其次是沙门菌、肠球菌、链球菌、埃希菌、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各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对环丙沙星较敏感,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敏感或较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对青霉索耐药率高达90%以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较金葡菌更严重.肠球菌对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9%.链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明显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沙门菌则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菌中除沙门菌外,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5年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42
10
作者 刘乐平 刘文恩 +4 位作者 晏群 刘清霞 邹明祥 李艳明 李虹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79,共6页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某三甲医院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780株,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08株...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某三甲医院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780株,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08株(21.09%),肺炎克雷伯菌624株(13.05%),鲍曼不动杆菌452株(9.46%),金黄色葡萄球菌437株(9.14%),铜绿假单胞菌247株(5.17%)。其中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62.05%,其次为革兰阳性(G+)球菌(29.31%)、真菌(7.76%)及其他(0.88%)。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12年的4.50%,分别提高至2015年的46.79%、33.94%(均 P <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总耐药率分别为86.50%、80.56%、78.10%、79.87%和84.29%;2012—2015年阿米卡星耐药率依次为0、10.22%、39.85%和21.30%(P <0.01);4年间米诺环素耐药率为0~7.52%(P <0.01)。结论该院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 G-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极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长迅速。临床应谨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降低抗菌药物选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染 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9年间血培养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徐红云 刘春林 +9 位作者 陈弟 余林 赵珠 马众仙 龙湖波 杨宝瑞 王筱棽 杨文波 刘畅 张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血培养的细菌分布以及体外药敏结果,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对血培养...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血培养的细菌分布以及体外药敏结果,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及门诊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对血培养分离到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216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79株(63.8%),革兰阳性菌710株(32.8%),真菌74株(3.4%)。在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8.1%,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6.0%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1.4%;而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0%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6.1%及屎肠球菌5.6%;真菌以白假丝酵母35.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7.6%为主,在真菌中检出组织胞浆菌1例;检出率前3位的科室是ICU16.2%、肿瘤科15.0%及创伤中心14.4%。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酶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13.6%,耐碳青酶烯酶的大肠埃希菌(CREC)检出率0.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4.9%和36.7%;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73.6%,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4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38.6%;而检出前几位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产碳青霉烯酶(KP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率较高,产酶株与非产酶株细菌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P<0.01),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除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血培养标本中主要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不明原因发热或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之前进行血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治血流感染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染 培养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景春梅 许红梅 +21 位作者 赵瑞秋 王传清 俞蕙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黄圆圆 冀旭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7,共10页
目的了解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201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 目的了解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201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自血培养中共分离得病原菌140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141株,占64.9%;革兰阴性菌4937株,占35.1%,前五位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和81.4%。除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仅为1.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4%和21.5%。结论儿童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仍然是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主要问题。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逐年增加,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遏制此类菌株的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细菌 耐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黄德仪 林蔡弟 +6 位作者 蒯魏 卢芬 李晓明 廖火生 魏文婷 喻志宏 胡湘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广东省人民医院二区)2015年1月—2018年12月473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血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耐药...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广东省人民医院二区)2015年1月—2018年12月473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血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47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97例,阳性率20.8%。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2株占90.20%,革兰阴性菌4株占3.92%,真菌6株占5.88%。链球菌属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敏感率分别81.43%、87.30%,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79.37%,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氯霉素耐药率低。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50%,克林霉素、红霉素次之,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占6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株占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为16.67%,对喹诺酮类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均未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真菌均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结合药敏分析结果,在经验性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时,选用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存在较大风险,尤其对于急性重症感染合并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万古霉素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培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报阳时间在鉴别血流感染和采血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郭健莲 肖斌龙 +2 位作者 刘惠娜 江先海 李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3-806,共4页
目的分析血培养中不同菌属细菌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血流感染(BSI)和采血污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各科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及阳性报警时间进行比较,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对BSI鉴别... 目的分析血培养中不同菌属细菌阳性报警时间在鉴别血流感染(BSI)和采血污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各科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阳性患者临床资料及阳性报警时间进行比较,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对BSI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2 605份血培养标本,137例血培养阳性,其中病原菌78例(56.93%),污染菌59例(43.07%),污染率最高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5.76%),最低的是大肠埃希菌(12.50%)。病原菌组阳性报警时间为(13.86±8.19)h,短于污染组的报阳时间(40.72±20.9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组报阳时间最早的是肠球菌(10.20±8.00)h,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1.12±3.91)h、金黄色葡萄球菌(12.22±5.08)h、肺炎克雷伯菌(14.72±10.45)h、其他革兰阴性菌(16.11±12.97)h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42±5.74)h,真菌最迟(29.04±3.67)h。革兰阴性菌报阳时间≤16.59 h,BS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9%、100.00%;革兰阳性菌报阳时间≤20.96 h,BS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77%、94.44%。结论结合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与临床其他指标,对于早期判断检出菌为病原菌或污染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流感染 报阳时间 污染菌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6
15
作者 邵敏伟 梁艳 周庭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27-730,共4页
目的监测和分析我院最近两年来感染患者中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最新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情... 目的监测和分析我院最近两年来感染患者中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最新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4603例血培养共检出5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3株(占65.25%),革兰阳性菌180株(占30.66%),真菌24株(占4.09%)。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用效果较好,但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较严重,耐药率达35%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61.24%和48.91%。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5.47%和66.67%。结论目前我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分布较广,耐药性差异较大,对血培养分离株进行早期监测和耐药性分析非常必要,可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病原菌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潇 徐修礼 +2 位作者 樊新 孙怡群 刘家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某院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P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94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K-B纸... 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某院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P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94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K-B纸片法进行;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10941份血液标本中,培养阳性673份,阳性率6.15%;共检出病原菌68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7.94%(261/688),非发酵菌30.67%(211/688),葡萄球菌属10.17%(70/688),肠球菌属8.58%(59/688),真菌5.23%(36/688),污染菌6.54%(45/688),布氏杆菌0.87%(6/68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27%、55.17%、82.76%、53.1()%、68.97%;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5.06%、38.96%、32.47%、64.9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77%、46.15%、75.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74%、97.37%、97.36%、89.47%。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较广,耐药性较强。临床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送规范,避免污染和提高送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细菌 病原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评价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坚镪 汤瑾 +2 位作者 庄亦晖 陈瑜 高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评价双套血培养在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及鉴别污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2010—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双套血培养的双次阳性率和单次阳性率,评价双次阳性和单次阳性在鉴别血培养污染中的差异。结果我院2010—2011年共送... 目的评价双套血培养在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及鉴别污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2010—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双套血培养的双次阳性率和单次阳性率,评价双次阳性和单次阳性在鉴别血培养污染中的差异。结果我院2010—2011年共送检双套血培养3 151例,占全年送检病例数的71.2%。共检出483例阳性,阳性率15.33%。其中双次阳性192例,阳性率6.09%;单次阳性291例,阳性率9.23%。结论双套血培养能够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并能鉴别分离菌的定植或污染,建议临床在诊断血流感染时送检双套血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套培养 流感染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9
18
作者 王辉 张悦娴 +2 位作者 谢秀丽 徐英春 陈民钧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评价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 1995~ 1999年血中分离到CNS的7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判定是菌血症还是血样本污染。结果 :70例患者中 37例 (5 2 .9% )为菌血症 ,其入侵部位 15例 (4 0... 目的 :评价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 1995~ 1999年血中分离到CNS的7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判定是菌血症还是血样本污染。结果 :70例患者中 37例 (5 2 .9% )为菌血症 ,其入侵部位 15例 (4 0 .5 % )为静脉插管及人工装置 ,8例 (2 1.6 % )为术后伤口感染 ,4例为呼吸道 ,4例为脐带 ,1例为眼部 ,5例不明。 37例菌血症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外科病房和血液科病房。入院 48h内检出的CNS中 ,2 4株 (39.3% )为污染菌 ,入院 48h以后检出的CNS ,均为污染菌 (9株 ) ;污染菌的检出时间显著长于病原菌 (36 .2h/2 1.9h ,P =0 .0 1)。病原菌与污染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在 15例由静脉插管及人工装置引起的菌血症中 ,10例经拔除导管后 ,菌血症得到控制 ;另 5例还同时使用了万古霉素 ,菌血症才得以控制。结论 :CNS血培养阳性时污染率较高 ,需综合临床和实验室的资料判定其临床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污染菌 临床意义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5年血液培养的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褚云卓 年华 +2 位作者 邓宇欣 欧阳金鸣 王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菌谱变化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9120进行血液培养,细菌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API系列和VITEK2仪器,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2...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菌谱变化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9120进行血液培养,细菌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API系列和VITEK2仪器,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2006版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用SPSS11.5软件。结果:11874份血液与骨髓标本,阳性标本数1789瓶,阳性率为15.1%。1468例患者培养阳性,细菌38种137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43株,占分离菌株的50.7%,革兰阴性杆菌565株,占分离菌株的38.5%;真菌8种93株,占分离菌株的6.3%。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除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细菌菌种多样化,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离前几位的细菌耐药率较高,提示临床医生应多做血培养,得到病原学资料,并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以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菌株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标本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媛睿 俞静 +4 位作者 刘婧娴 陈峰 皇甫昱婵 陶晓勤 刘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63,共8页
目的评估应用MALDI Sepsityper^(TM)Kit与MicroflexTMLT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微生物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3—8月,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和传统血培养鉴定法对上... 目的评估应用MALDI Sepsityper^(TM)Kit与MicroflexTMLT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微生物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3—8月,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和传统血培养鉴定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微生物进行鉴定。若两者鉴定结果不符,则用基因测序法予以确认。结果 491例阳性血培养标本中,462例为单种菌,29例为复数菌,共包括30个属和64个种。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血培养标本中单种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2.5%(335/462)、76.0%(351/462)。其中革兰阴性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5.4%(132/175)、77.7%(136/175);革兰阳性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0.9%(178/251)、74.9%(188/251);念珠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均为75.0%(27/36)。复数菌血培养标本中鉴定出1种、2种细菌的种水平符合率分别为55.2%(16/29)、20.7%(6/29)。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血流感染中临床常见菌的属水平符合率达74.2%~96.9%,鉴定时间仅需40 min/样本。结论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能准确和快速地鉴定血流感染常见菌,从而缩短血流感染诊断时间,为临床上快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 Sepsityper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培养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