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判断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庆波 宋景春 +4 位作者 钟林翠 邓星平 胡艳晶 宋晓敏 李兆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创伤时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的相关指标判断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预后,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4例创伤性凝... 目的创伤时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的相关指标判断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预后,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4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收集患者入重症医学科时的临床资料、入院2 h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TEG结果。根据患者伤后90 d的预后分为生存组(n=108)和死亡组(n=16),比较两组间TEG相关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筛选最佳预后判断指标,并根据指标界值分组,比较组间的血小板计数和病死率。结果与生存组的血块形成时间(K)[3.2(2.2~4.8) min]相比,死亡组K[5.2(5.0~9.8) min]显著延长(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α角[(47.01±16.27) vs (39.24±16.29)]、血块最大强度(MA)[(49.99±12.39) mm vs (37.88±11.89) mm]和凝血综合指数(CI)[-3.1(-5.9~-1.15) vs-6.5(-6.9~-5.5)]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值与创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MA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其界值为45.65 mm,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87.5%、66.7%和97.5%。MA<45.65 mm组的PLT计数[86(46~114)×10~9/L]明显低于MA>45.65 mm组[116(84~171)×10~9/L],病死率则明显高于MA>45.65 mm组(31.8%vs 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指标中,MA能够判断创伤性凝血病的预后。MA<45.65mm提示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已经出现血小板早期功能障碍,并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凝血病 血栓弹力图 预后 血块最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庆波 宋景春 +5 位作者 杨洋 林青伟 徐瑾 钟林翠 胡艳晶 邓星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5-849,共5页
目的血小板功能改变与创伤患者的预后和凝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90天预后分... 目的血小板功能改变与创伤患者的预后和凝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90天预后分为生存组(n=80)和死亡组(n=14),比较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ATIII)]、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血块形成动力学(α角)、血块最大强度(MA)等]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聚集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ROC曲线分析和生存分析。结果死亡组APTT、R值和K值较生存组延长,α角、MA值和CI值、AA和ADP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预测创伤患者生存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MA界值(cut-off)值为42.05 mm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71.4%、58.3%和94.2%;当AA血小板聚集率界值(cut-off)值为36.6%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5%、85.7%、75.5%和93.8%;当ADP血小板聚集率界值(cut-off)值为29.3%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64.3%、72.7%和91.8%。AA血小板聚集率<36.6%的创伤患者死亡风险是≥36.6%者4.37倍(95%CI:1.34~10.98);ADP血小板聚集率<29.3%的创伤患者死亡风险是≥29.3%者3.674倍(95%CI:1.385~ 12.880);MA<42.05 mm的创伤患者死亡风险是≥42.05 mm者的9.759倍(95%CI:6.674 ~89.87)。结论创伤患者血小板功能可出现明显障碍,MA、AA血小板聚集率、ADP血小板聚集率越低,创伤患者病死率越高。血小板功能指标MA、AA和ADP可用于判断创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预后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率 花生四烯酸 二磷酸腺苷 血块最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